“建造最坚固的都城……让那些中原人与我们作战的时候,都要穿越沙漠戈壁带着攻城器械来!这,倒是个好主意!有了都城,再也不怕那些中原人玩什么偷袭的花样了!”帖木尔很快明白了城市的作用,不由又大声笑了起来。
昭华微微一笑,说道:“可汗方才还以为,妾建造这个都城,是为了自己享受呢。”
帖木尔笑道:“我的好王妃,你不会为这个计较罢?”看着那个箱子,“你还给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大王请收下这第二把钥匙。”昭华手头这个钥匙连同匣子呈递给帖木尔,又打开了第三个匣子。
第三个匣子里,是一摞书。看着那歪歪曲曲的汉字,帖木尔不觉有些头痛,道:“这些书……”
昭华轻轻一笑:“可汗看见这是书,不觉对这个匣子有了些轻视之意,是也不是?”
帖木尔对这个王妃已经是敬佩之极,听王妃这般说话,不觉有些脸红,支吾道:“这……”
昭华笑:“可汗有所不知。这书籍,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最有用的东西。汉族人之所以那么聪明,原因,就在于书。我给可汗带来的,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经与中原人非常重视的的学问,叫《四书》。古印度传来的佛经,教导凡人要积德行善,要期待来生的回报;而《四书》,则是教导人们要恪守现在的一些人际规范礼节,包括君臣之间……可汗,我知道,如果广泛推行这些学问,让所有的部落首领都学习这些学问,对您来说,是非常好的。”
昭华言语,有些支吾不详。但是帖木尔却明白了。现在自己名义上是整个蒙古的领袖,但是其实自己只是忽必烈汗国的领袖而已。其他三个汗国,特别是那个窝阔台汗国的领袖,向来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让汉族的这些文化渐渐在自己的统治领域内逐渐渗透,对于自己的统治,对于自己加强中央集权,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中原皇帝大力推行这些学问,其结果,是每个坐稳江山的家族,都可以保持三百年的稳定。
这,正是自己需要的。帖木尔微微点头,但是,又觉得有些美中不足——靠学问的传播与思想的渗透来达到目的,这速度,未免太慢了一些。
昭华微微一笑,说道:“我为可汗,带来了一百名书生、一百名和尚。他们将在各个部落的聚居地开办学校,传授学问,建立寺庙,讲授佛经。可汗如果有心,不妨采用一些手段促进这些学问的推广。”
帖木尔问:“什么手段?”
昭华笑:“中原皇帝经常用的。就是慢慢废除现在部落首领以及主要官员的世袭制度,而改为科举制度。采用科举制度,肯定让全蒙古上下的老百姓,都拼命学习这些汉族学问。而且,废除世袭制度,对可汗的统治,也是大有好处的。”
这个道理,帖木尔焉有不知?但是听自己这个王妃将这件事情说得如此轻松,不由皱起眉头。王妃虽然聪明,但是毕竟少经世事啊。
昭华见帖木尔皱眉不语,神色之间,却有些失望之意,当下微笑道:“妾也知道,这一废一立,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道命令。所以妾给可汗的建议,是缓慢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