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若山急忙去安排。但是仔细想来,这家里竟然是没有什么人可以跟着去。于是就想到了窑场。跑回窑场,去挑选了四个体格强健、略知武艺的窑工。其中三个是当地人,知根知底的;另外一个却是湖广人氏,最近才被招募进窑场的,很熟悉道路。
康若山自然不知道,他挑选出来的窑工中,有一个人,与他的义子,有着莫大关联。
那个人,名字叫王华,很普通的名字,满地都是的名字。这个人,本来就是冲着他义子而来。
听说了这个可以与郦公子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皇甫少华与熊浩自然是尽力争取。在康若山的选拔会上,他们两个的表现都恰到好处。这“恰到好处”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着实有些困难。首先是不能表现不突出,在一群窑工中,武艺绝对要出众。但是比表现又不能太突出,如果太出众,肯定要引发别人的疑心:这么出众的武艺,为什么会甘心做人佣工?平常人也不怕质问,但是他们却是绝对经不起质问的。所以,皇甫少华争取到了一个第三名,熊浩争取到了一个第四名。但是康若山到底是行事谨慎的,他见两兄弟如此积极争取,便多了一个心眼,选取了看起来比较文气的皇甫少华与义子同行护卫,却留下了熊浩,也就是一个作人质的意思。皇甫少华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哪里会不知道康若山的真实意思?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自己也没有什么针对郦公子的坏心思,也就无可奈何得听从安排了。
这些都是闲话。却说孟丽君一行六人,乘着马车,骑着马匹,离开两浙,进入湖广。十来天天同行,皇甫少华却找不到什么与孟丽君搭话的机会。孟丽君当然是极其平易的,甚至愿意与他们同桌吃饭,但是也只是每日休息打尖时候,与他们点点头,问问寒暖,以及窑场工作的情形而已。当然也有不知趣的,比如那个毛三,第一天住宿休息的时候总想与郦公子多搭讪两句套点近乎,但是当天晚上休息的时候,他就被康福低声呵斥了:“毛三,你也要知道些来去规矩!公子愿意与你们一起吃饭与你们一起说话,那是因为他看得起你们。但是这不表示你就可以没上没下的胡窜!公子身份比我们高贵一千倍,这且不说,我们也指望着公子能够飞黄腾达是也不是!明年的春闱有多重要知道不知道?坐在马车上,公子也是抓紧时间看书想书!你却与公子七搭八搭乱说话,这不浪费公子时间?”
听到了这几句话,四个窑工兼保镖都是噤若寒蝉。此后孟丽君也经常主动找他们说话,但是其余人等都是简单回答两句就将话题结束。皇甫少华有心将话题转到那个《赤壁之战》上,但是却找不到机会。
这一天到了目的地江陵县,也是皇甫少华的家乡。皇甫少华知道将要在自己家宅前面经过,心不由怦怦乱跳起来。好在众人都是长途跋涉以久,精神大多萎靡,也没有人在意自己竭力镇定却依旧涨红的脸色。远远见到自家大门,有心下来看看,却知道这样做不妥当。也只能忍耐住了。
却听见马车里荣兰书童的呼唤。拍马靠近车窗子,却听见是郦公子的询问:“王华,你是本地人,却不知知道不知道这座宅院的来历?如此宏大的宅院,却为何如此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