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声听孟丽君一见面就予以这样的重任,不由有几分诧异;但是心却腾腾的热起来,说道:“但凭吩咐,学生不敢辞。”
孟丽君颔首,微笑道:“有一鸣这样的人,实乃国家之幸事!”
见余有声走出,依语才小心翼翼问话:“公子,他果然来了……不过,公子,你给一个刚刚认识的人这样的重任,是不是……”
孟丽君低低叹息了一声,说道:“放心,这关系到河北百姓的生计,他绝对不会粗忽。”
“可是,您将这样的任务交给他,就是等于告诉他,您原先吓唬河北官员的那些账目,都是假的。万一传扬出去……”
孟丽君没有回答,她的眼睛,有些迷离。
我,就是要他将话传出去。传到京城去,传进皇帝的耳朵里去。
一样的年轻人,一样的风度翩翩,一样的精辟见解,一样的文武全才……甚至,连偶遇的地点,他们也选择一致。都在路上,都在一个茶铺里。
外貌上,这个余有声,与柳正风,没有丝毫相似,但是,就本质来说,这两个人,其实是同一类人。
孟丽君已经不相信所谓的“巧合”了。没有理由,自己随便喝个茶还能遇上一个对时事有精辟见解的忧国之士。何况,这个忧国之士,说话居然还带着不易觉察的四川口音。右手还有厚厚老茧……读书人,指节上有老茧,那是因为写字的缘故。但是,这手掌上的老茧,怎么解释?
不是农夫,手掌上就不应该有老茧。
虽然没有多少武功,但是好歹也是练过一阵的,眼光还在。孟丽君从这个余有声的坐立行走姿势中,发觉了这个事实——余有声有武功,而且,与柳正风,很可能是同一路。
柳正风……
想起这个名字,心,隐隐抽痛。
曾经全心全意信任的一个人……曾经寄托了少女梦幻的一个人……
可是,这个人,这个人……
淳于镇的报告已经通过自己的途径传给了孟丽君。资料表明,柳正风浪荡江湖十三年期间,曾经有四年的时间,停留在临安。
之后,他也曾漫游江湖。很奇怪,他经过的地方,往往有官员落马。一个大官员落马之后,他必定前往其他地方。
那日他告辞离开之后,他进了一家妓院的后门——听说,皇帝的近臣云扬大人,也进了这家妓院。
之后,柳正风下落不明。
看着这样的资料,孟丽君心如死灰。
原来,皇帝身边的有天机卫的传言,居然是真的……
柳正风……
难怪老皇帝会知道自己在牛家村的那句随口之语,而且因为那句话定了自己的状元之位。当时就非常奇怪,就是李玉飞转告,皇帝也没有无条件相信之理——原来……
难怪皇帝会派人去剿杀梅花山庄的人——原来,有人告密了……
难怪,自己派柳正风与王安国联系要救苏素素一命,这私自联络的事情,会被皇帝知道,从此,君臣生疑……
柳正风……
难怪他要离开自己,肯定是皇帝另外有任务了……
但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