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赵云如上前一步,说道:“皇上,这朝野上下的口诛笔伐,其实还是有办法想的。”
铁穆的眼睛亮了:“如何应对?”
赵云如笑了:“皇上,这朝野上下看不惯郦君玉的这一策略,主要是认为,郦君玉这一措施,改变了丈夫在妇女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认为这关系到千秋万代伦理孝道,不可轻易变更。他们将妇女忠于丈夫,与臣子忠于皇上,两者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两者虽然类似,但是本质上却有些不同。皇上是万民之主,与寻常乡野村夫,怎么可以相提并论?组织读书人,将这一层道理分说明白,也不是什么难事。况且,这寡妇守节,也是前朝才兴起的风气。前朝之前,贵妇命妇,都有改嫁的,史不绝书。吩咐那个《临安故事报》,多收录一些前朝改嫁故事,广泛宣传,或者有用。至于那些要求妇女死节的老学究,也还有一层道理也可以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丈夫的死,就毁了父母赐予的身体?到底父母大,还是丈夫大?是父母在前,还是丈夫在前?与丈夫死节,与丈夫有何好处?与父母与世人,到底有何好处?想也可以分解明白的。至于这朝中御史们的态度,却要看皇上了。”
铁穆沉吟不语。
铁穆知道赵云如的意思。赵云如是说,这朝中御史,大半还是看自己脸色上奏折的。自己只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弹劾的声音就会轻很多。
但是自己表明态度,自己就必须先面对朝野上下的责难。
郦君玉不再成为众矢之的,但是自己,却有可能成为史家的嘲笑对象。
历史上,第一个不讲究节气的君王!
但是……
“皇上,如若任凭御史再弹劾下去,皇上只怕只好召回郦君玉了。”赵云如的声音里,透露出点点忧虑。“郦君玉到底年轻,回皇上身边来接受教训,也是好的。但是,这河北……”
梁尔明感激的看了赵云如一眼。赵云如的话,提醒了这个年轻的君王。
铁穆站了起来:“好了,郦君玉捅下娄子,就朕给他担当起来吧……只希望她,用最快的速度,帮朕恢复河北的生产!”
在君王的支持下,两个月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改嫁派大获全胜告终。虽然还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是却有很多人不再以再嫁为耻。直到二十多年后,临安的百姓,才渐渐将再嫁,当作寻常之事。
孟丽君知道了这场地震竟然是靠着皇帝的暗中支持才结束的,不由愣神了半日。好久才对余有声说话:“皇上如此恩遇,本官就是粉身碎骨,也难以回报。”
河北风霜催人老。
孟丽君老了,皇甫少华老了,刘奎璧也老了。
刘奎璧看着刘明远,不耐烦说话:“你到底来干什么?”
刘明远微微一笑,说道:“我得到了一个消息,想来告诉你,帮你彻底收服皇甫少华。”
“皇甫少华已经是我的人。”
“不对。皇甫少华的心,还是搁在那个平章政事身上吧?”刘明远的笑容,有些狡黠。
刘奎璧说不出话,好久才说道:“道长有何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