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皇帝抱了个看戏的心态,看铁穆有没有能耐从这个阴谋中挣脱出一条生路来。另外一个可能是皇帝也找不出铁穆被陷害的证据,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想办法将对孙子的伤害降到最低。所以才会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般,先将赵云如做了替罪羊。而赵云如居然也心甘情愿而且非常主动的要求做替罪羊。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应该是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大。孟丽君相信,一个皇帝既然已经决定了继承人选,就不会轻易变更,而之前的考较也算到位了,皇帝应该不会吃饱了撑着再任凭事情往恶性方向发展。另外一个原因,是赵云如。
孟丽君不认识赵云如,也不知道他的秉性。但是能做到吏部尚书高位的老头,必然不会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再正直的官员,在官场里打滚久了,也必然学会看皇帝眼色。赵云如在这一案子中的主动,出乎人们的预料。假如这赵云如没有爱受虐的倾向,那么这样做必然有原因。最大的可能,是他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看准了皇帝已经知道这是一场阴谋,皇帝迟早要将这一场阴谋揭露出来,所以趁早先来包揽责任,为皇帝宽容铁穆找一个借口,卖铁穆一个人情,顺带也在皇帝心中留一个忠心耿耿的好印象。等铁穆即位,那他就赚翻了——想到这里,孟丽君也忍不住莞尔。自己做了一阵商人,连想法都有商人气息了。
孟丽君心定下来。既然基本可以确定皇帝心思,那么自己行为只要不怎么过分,都不会给皇帝留下难以容忍的印象。
但是问题是:哪里有证据证明失火案是阴谋?
六部衙门,重兵把守,谁能进去?除非是守卫自己做的……而守卫士兵,是最早进去救火的。如果有什么证据,他们也会趁机毁掉了。
大理寺曾经勘察,得出了一个大家都不反对的结论。是檀香引发了书簿阴燃……
想到这里,孟丽君站了起来!
她想到一个关键!抓住这个关键,大理寺的结论就能推翻!那样,这个案子就会重新审理,而铁穆就成了受害者,所谓的过失罪也不再成立!
关键词是:时间!
火灾发生的时间,是六月初!
当皇甫少华与王长虹姐弟走出来的时候,孟丽君已经理清了思路。见皇甫少华脸上竟然隐有泪痕,而王长虹脸上却是一脸坚毅,不由微微一怔,对皇甫少华说道:“芝田却需收拾一番,莫叫他人看出破绽。”
王长虹看看郦君玉,又看看自己弟弟,却问出一句话来:“先生,当日曾与长虹提及之事,却为何不曾与芝田说起?”
孟丽君忍不住头脑中嗡了一声,头大了!当初生死之际,有欠考虑,随口一句话,却留下了今日后患!虽然一心想将这个便宜未婚夫转送给苏映雪,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当时未死,而今日却又无法措辞!虽然当初将王长虹糊弄过去了,但是难保今日皇甫少华不能从自己的话中探出破绽!如今之际,只有按照原来的谎话继续下去:“学生认出令弟身份,也在近日,人多眼杂,也无多少说话机会,竟然来不及提起。如今王将军既然提起,学生也希望在芝田口中,得一个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