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已经开拔。皇甫少华、王浩、王安国都在军中。还有一个柳正风,他的名次不高,但是铁穆要他做了贴身护卫。原来的贴身护卫李玉飞,因为身上有官职,担子重了,竟是没有跟去。
孟丽君的腿脖子已经酸疼的厉害。皇太孙作大元帅,这礼仪又更繁复一些。尽管她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看客,还是站地腿脖子酸疼。
站在不远处等她的下人,不是荣兰,却是淳于镇。淳于镇是因为柳正风的求告,才留下来的。柳正风跟他仔细讲了郦君玉曾经遇到的危险,请他在这三个月之内留在郦府。也许是鬼迷心窍,向来都是如同闲云野鹤一般的淳于镇,竟然挨不住柳正风一说两说,就这样答应下来了。
当然,这一答应,招来了连梦海高远志的一通嘲笑。
皇帝已经起驾回去,高官们也都跟随回去了。孟丽君这样的小官倒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所以还有三三两两的站在原地,谈论一些没有味道的八卦话题。原来说东家长西家短也不是女人的专利啊。
孟丽君还只迟疑了一会儿,就听见那个淳于镇淡淡的声音:“公子,该回去了。”
孟丽君微微一笑,说道:“劳烦淳于兄,在这么枯燥的场面下居然忍耐着等了我半日。”
淳于镇淡淡一笑,说道:“柳兄与我有恩,他相托之事,自然要做到。”
见他那副疏离的表情,孟丽君心里暗暗叹气。她知道柳正风的意思,他这样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另外一方面,却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三个月时间,自己能不能将这个看起来很像世外高人的淳于镇给收服呢?
正在想这个事情,却看见一个穿着五品服饰的文官远远走了过来,微笑作揖道:“状元公,久仰久仰。”
孟丽君见到他的身影,就知道不妙。但是躲避,反而更露出行迹。当下站定,微笑还礼道:“孟大人,下官亦早闻大名,恨无缘识荆耳。”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孟丽君的哥哥,孟嘉龄。孟丽君在京中作官也有一年,但是在她的有心躲避下,她与孟嘉龄并未正式见面。与父亲孟士元倒是见过两面,但是孟士元眼睛不大好,她又竭力掩饰,孟士元也没有认识出来。
但是今日自己有些心事,居然被孟嘉龄给逮着了。看见孟嘉龄那一脸如同春风一般和煦的笑容,孟丽君却突然感觉到,那笑容里面,隐藏着更多的东西。不过无论如何不能飞脚逃奔,怀里揣了一个小兔子也要装镇定:“孟大人今日所作之诗,真真气壮山河。连皇上也亲自嘉许,下官可真真羡慕呢。”
“那是因为状元公不曾出手罢了。如若状元公出手,我那三脚猫的诗句,哪里还能得到圣上的嘉许?”孟嘉龄微笑着,目光紧盯着孟丽君,“不过下官却也奇怪,皇太孙出征,状元公为何不赋诗词相送?”
两人的目光相撞在一起。孟丽君一脸的坦然:“下官不擅诗词,只怕招人笑话,只好藏拙。”
“状元公过谦了。”孟嘉龄却是不相信,“去年那日诗会,下官本来也想前去的,只是因为公务繁多,竟然拖延了。不过事后听说了状元公的那一阕《卜算子》,却是深幸自己未曾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