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钱多在拍卖时候是举牌次数最多的一个。最终,他以三十二万贯的价格得到研究所的主持权,时间期限是十年。十年之后,钱多必须将所有的研究成果交给琼州府新开办的技术学校。
柳正风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钱多……这一回,做的虽然不是十分亏本的生意,但是挣大钱的想法显然已经落空。
郦君玉交给他二十个经验非常丰富的珠民,要钱多收录这些珠民进研究所开展研究,而且还与钱多约法三章:每个月按时付薪水给这几个珠民,研究有所突破的时候还要给予奖励;不得随意开除这几个人;三年内如果研究没有很大进展,也不能算到这几个珠民账上……天!想不通那个钱多到底哪一根神经搭错了,居然答应了!
三年过去了。钱多花了大钱请人开垦出了几十亩滩涂(公子居然没有收租金,真真是怪事),挖掘成海塘,又筑成堤坝防海水飓风;又花了大钱请居住海边的渔民捕捞海蚌,进行培养……钱多花进去的钱,至少又有十万贯了。前两天也去钱多的海塘边看过,似乎那研究也没有多大进展,捞了三个海蚌,只有一个里面有点珍珠影子……钱多现在可把肠子悔青了吧?
拍卖的项目还有很多。比如说,光类似的研究所主持权就有好几个。公子可是把他能想到的项目都列举出来了。拍得比较贵的还有“水泥制作研究所”“蛋禽养殖研究所”等等。
不过三年时间,琼州地方,还真是发展起来了。别的不说,看看三亚城里吧,遍地都是作坊;看三亚城外吧,遍地都是养殖场。穿着各色服装的各族百姓,在城里穿梭,真是一片繁盛景象。
郦君玉当初带到琼崖的一大批工匠,很快就成了各行各业的首脑,各带出了一大堆徒弟。汉族的先进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传到了百越地区。
为了传递这些先进技术,避免师傅们“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过虑。郦君玉终于说服在琼崖投资的商人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设立了一个技术学校。将各个行业的首脑工匠聘请为“教授”“研究员”,定下工资奖励制度,还鼓励工匠们展开竞争,看谁教出来的徒弟更加出色。奖金不多,但是面子重要。工匠们之间暗地里偷偷竞争开了。与以前的“师傅带徒弟要留一手”的情况不同,大家都使出吃奶的力气来教学生,来教徒弟。
话说回来,这三年里,郦君玉做的大事很多,但是要仔细排序,第三件大事,还是成立了一个琼崖民族学院。
拿到了钱多的钱,民族学院的事情立即正式上马。这时候,李学明也已经被放下山来了。因为曾经在山上有黎族人一起生活了五个月,教了四个月的书,李学明与这些黎人之间,早已化敌为友。下山了,离开了那堆孩子,李学明反而浑身不自在。听说知州大人说要办民族学校,立即寻找到知州大人,自告奋勇要参与这件事。郦君玉一想,正好,这事情我都忙不过来,就交给你办吧。你好好做,如果做砸了,我革了你的秀才!
李学明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招聘教师,发送公告,甚至翻山越岭几十里几百里,劝说一些百越百姓将孩子送到学校来。等农历八月份开学的时候,居然给李学明收拢了四百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