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穆迟疑了片刻,才说道:“这些事情,你小孩子家的,还不懂。”
不懂……
华觪默默转身,离开了。
铁穆走出庭院,看见了李玉飞与郦君玉。叫过两个人,道:“回宫中去吧。”两人看见铁穆脸上神色,也不敢多问——这帝王家事,也不是自己可以询问的。当下默默跟着铁穆回宫中。
早在十多天前,孟丽君就已经成为了大元开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是最清贵的职务。大元皇帝,经常将“天章阁学士”“文华殿学士”的职衔授给官员,但是“翰林学士”自从开国以来不过三人而已。其中一个是孟丽君的恩师廉希宪,还有两个都是学问大家,这个职位,授给他们,不过是对他们以示褒奖而已。所以,孟丽君得这个位置,可真羡煞了不知多少皓首穷经的读书人。
但是看着皇帝的恩宠,柳正风与孟丽君,却是相对一笑。一个心照不宣的苦笑。
翰林院是最清闲的衙门。翰林院的编修们,每日都是趴在古书架子上发霉的。如果说起正经工作,那也就是做做皇帝的参谋——在皇帝需要你参谋的时候。当然,是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参谋。一般来说,翰林学士只不过是一个虚衔,一个显示皇帝恩宠的虚衔。得到这个虚衔的人,一般都还有正经职位。像廉希宪,他的正经职位,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另外两位翰林学士,他们的正经职位都是国子监祭酒,也就是校长。
但是,孟丽君却没有等来正经职位。而铁穆与宰相们,也没有授她一个正经职位的意思。
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铁穆执意要将郦君玉安排到这个位置上,是想要将郦君玉当作替补宰相来用了。所有的人都羡慕郦君玉得到的恩遇,包括郦君玉的丈人。
但是孟丽君,她却隐约揣摩出了皇帝的意思。皇帝是想用自己,却是想用最安全的方法来使用自己。这是他能够想到的最安全的位置了。
也罢,自己本来也不想站在风口浪尖上。站在皇帝的身边影响这个国家,也是一样。所以,她很高兴的接受这个任命,每日上翰林院上班。看着翰林院里的老爷们——包括自己的亲哥哥孟嘉龄——空闲的要命,她就想出了个主意,让这些老爷们做一回真正的编修——整理古今书籍!编撰大元的《四库全书》去!而自己也顺带着,写一点书。
皇帝要带自己回皇宫去,自然是有事情要咨询了。所要咨询的问题,当然是苏素素的案子。
心中有些惊喜,华觪的出现,很可能成为一个催化剂。但是,想起河北前线,却又不免有些担心。那边怎么还没有消息过来?难道李小凡变卦了么?
趁着华觪这阵春风,如果王安国动作及时的话,这事情,很可能顺利解决。但是,这消息却迟迟不来,却叫人怎么不心烦意乱?
抛开这些烦杂的思绪,跟随着铁穆进了文华殿,铁穆果然直截了当问起这苏素素的案件问题。孟丽君小心的揣摩着字句,回奏道:“这事情本等同与邻居街坊之间的斗殴打架,本是小事。但是因为苏姑娘与赵莘两人身份特殊,才闹出这样大的风波来。依照臣的意见,这件案子,本来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