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哥……”陈青桐话还没有说下去,却立即被权桢冷笑着打断:“不要来这么甜腻腻的称呼。陈姑娘,你姓陈——还是姓梅?我姓权,我们八杆子打不到一起。这样的称呼,我担当不起。”
陈青桐的脸色灰白,说道:“我知道对不起你,你且听我说一句好不好?”
权桢冷笑道:“貌似我已经听了不止一句了。”闭上眼睛,打起呼噜,不理睬她。
眼泪在眼眶子里转,陈青桐强自忍住,说道:“我姓陈,这是真的。我父亲以名为姓。我们的先祖,是前宋的宰相……先祖虽然流亡缅甸,却是一直未曾忘记故国,所以让我们这些后人……”
“好一个宰相呢……”权桢依旧闭着眼睛,含糊的声音像是在说梦话,“自己到异国去躲藏起来,却叫子孙后人做这等送死的勾当……还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宰相啊……前宋的皇帝,还真有眼光。”
陈青桐听权桢那讽刺的言语,想要反驳,想想又忍住,说道:“这天下江山,本来就是大宋的。当今在位的那一家,本来不过是一个小小马夫。战乱之中积聚实力,竟然做了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凡是正人君子,都应该尊赵宋为正统。你权家为乱臣贼子效力,本来就错了。”
“本来就错了?”权桢睁开眼睛,冷笑道:“本来就错了?陈姑娘,你也是熟读历史的人。你且告诉我,前宋的赵匡胤,却是从谁的手里夺了江山?你指责我们错了,那我也要笑话你错了!你告诉我,我们是不是该去找一个前周的后裔来,拜为主子,然后为他效力?”
陈青桐脸色不变,说道:“太祖代周,本就是众望所归。周朝天子,也是自愿禅让。这又有什么疑议?”
“疑议?”权桢依旧冷笑,“好一个自愿禅让!如若不是这刀在后面架着,谁会自愿禅让!你却听过街头巷尾那有名的《三国演义》没有?汉禅让给魏,魏禅让给晋,都是这样禅让!”
“至少,太祖不曾愧对周帝子孙。”陈青桐脸色微微变化,说道,“那个铁骑,对我们前宋遗民,却是赶尽杀绝!”
“赶尽杀绝?”权桢冷冷一笑,说道,“如果我记得不错,临安似乎还供奉着一家吧?每年的丰厚俸禄加赏赐,先帝哪里亏待他们了?只要是服从国家形势需要甘愿放弃自身的权力,先帝都是给与后遇!只有你们这样的乱臣贼子,死心不改的乱臣贼子,先帝才会下决心诛杀!”
“国家形势需要?”陈青桐冷笑道,“什么是国家形势需要?不过是那姓铁的贼子,看着国家大位,垂涎三尺罢了!假如那姓铁的贼子,甘心做一个臣子,那国家形势,又怎么会乱!”
“国家神器,并非一家私利。”权桢冷笑着,看着陈青桐,“你素来也明白,怎么在这件事情上如此糊涂!这个大位,是有德者居之!前宋统治国家多年,其结果如何?半壁江山沦陷进金兵之手,也就罢了;到了后来,连这南边半壁,也保护不了!如若不是先帝奋起草莽之中,率众杀敌,击退蒙古人,又怎么会有现在的太平盛世!”权桢微微摇头,看着陈青桐,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怜悯,“我记得,状元郦君玉,曾经在一本书里说过,决定这个社会的,不是上位者,而是下位者;上位者是为下位者服务的!上位者必须看到下位者需要什么,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顺百姓者昌,逆百姓者亡!千年兴衰,逃不出这个道理!”
权桢喘了一口气,继续下去,“现在国家安定,已经将近五十年。五十年,人人都习惯了安定,百姓需要的就是安定!要好好做工,好好干活,好好挣钱,好好给儿子娶媳妇,好好让孙子读书,然后挣个功名回家!他们不需要打仗!至于是姓铁当皇帝还是姓赵当皇帝,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百姓不会支持你们!尽管你们得到了我的军队,你们也有可能暂四割据琼崖为王,但是,你们的失败命运,却是注定了的!只是我,看不到你们覆亡的那一天!”
陈青桐脸色又青又白,好半日才说道:“为了自己的前程,你还是想想吧。我……对不起你,但是这道歉的话我也不说了,因为这要怪,就怪我们坚守的立场吧!”
陈青桐走了。带起一阵风,透骨寒冷。
权桢连连咳嗽,又喀出了一口血。
陈青桐回头,露出惊慌神色;但是最终,她还是走了。
(下午继续更新)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