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正风迟疑了片刻,终于说话:“回皇上。臣当初不知道。后来是……知道的。”
“知道,你还欺瞒朕?”铁穆的脸上蓦然冻上了一层寒霜,“你好大的胆子!”
柳正风,是知道郦君玉的身份的——他们两个人,还真是郎有情妾有意呢!想着方才的情景,铁穆的嘴巴里,漫上了一种奇怪的味道——孟丽君不管自己生死,要为柳正风求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柳正风不要这倭国的功劳赏赐,宁愿继续做一个见不得光的天机卫,也要为孟丽君求一条性命!
三年过去了……两个人之间,还是如此!
柳正风,你是朕的臣子,还是郦君玉的臣子?
怒火一点一点的燃烧上来,但是铁穆却依旧克制着自己。
“皇上。”柳正风跪下,却昂起了头,“请问皇上,当初如若臣直言禀报郦君玉的女子身份,皇上可还会用她去主持河北?”
铁穆默然片刻,说道:“你却下去吧。朕知道你的意思。你为国惜才,所以才摆脱男女之见,不肯轻易泄露郦君玉女子身份,也是一番忠诚。事情到了这般地步,朕也不与你计较了。你想为郦君玉求情,朕是知道的。朕又何曾想要为难她。只是国法如此,总要过个形式,以儆效尤。”不管柳正风与郦君玉之间,是否有私情因素,柳正风方才说的,都是正理。自己还真不易反驳呢。这就顺着柳正风的话说吧——毕竟,朕需要柳正风。
“谢皇上。”柳正风放下心,又道,“臣回来半天,在临安街头巷尾,却听说了一些议论,都说大理寺已经给郦大人的案子定案,郦大人是死罪。”
“什么?”铁穆腾得站了起来:“谁制造了这些谣言!——大理寺尚未定案,即使大理寺定案,朕也有特赦的权力!谁制造的谣言!难怪玉凰山的学生——会胡来!”
云杨躬身,道:“这半日,天机卫已经展开调查。初步的结论,是从刘大人府上传出来的——刘大人府上,这些天,有几个人,总是去茶楼酒肆……”
“刘大人?……哪个刘大人?他为什么要传播这个谣言?”铁穆只觉得自己不能呼吸。下定了杀郦君玉的决心,心情尚未完全平复,云杨又给自己这样一个消息!多问了一句,只是因为他不相信!
他不相信!
不相信是刘真!
但是他心底其实很清楚,绝对是刘真。刘真要煽风点火,要让自己看清楚郦君玉到底人望——原因,就是要自己杀了郦君玉,或者,是为自己将来铺路,或者,是为了刘奎璧。毕竟,刘奎璧的死,不能说与郦君玉完全无关。
朕的臣子,居然是这样的臣子!
郦君玉与刘真,朕一向倚重的左膀右臂……
目前来看,郦君玉是忠诚的;但是她的人望,却不允许她继续为朕所用!
目前来看,刘真绝对没有郦君玉的人望;但是,他却不再忠诚!
为了自己私利,为了自己私仇,他——胆大妄为,居然敢炮制出这样的局面!
好大的胆子!
脸上丝毫不动,道:“你们继续去调查就是。刘大人是朕倚重的肱骨之臣,不要随便污蔑了他。”对柳正风道:“柳爱卿暂时没有其他事情,就协助云卿家吧。”
两人退了下去。铁穆揉揉太阳穴,叫来守在门口的小太监,道:“外面哪些学生,都散去了没有?……哦,李求福呢?”
小太监禀报:“还没有消息。方才李公公说,这事情不知怎样了,他亲自去看看,好早些给皇上禀报。”
铁穆点了点头。李求福做事总是稳妥的。
铁穆当然不知道,李求福去东华门的主要目的,不是探问消息。
东华门早已下钥,但是李求福拿着皇帝的腰牌,开一条门缝问问消息,还是绝对可以的。就在这开门缝的功夫,李求福传出去了一张纸条。
因为苏素素案件,李求福与孟丽君之间,早就有了疙瘩。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朋友。再加上刘真有意无意的贿赂,李求福,早就站到了刘真的战线上。刚才在门外,铁穆声音略略大了一些,被李求福听到了。
李求福见刘真被皇帝怀疑,自然要想办法传递消息出去。不然,刘真被调查,自己与刘真的关系也难以掩盖。这东华门外的守卫士兵里,有刘真的亲信,李求福也认得。当下就悄悄传递了一张纸条出去。
事情既然已经办成,李求福立即回去,向铁穆禀告他所见情景。
……
“事情,就在今天晚上!”天一的眼睛,已经兴奋的闪闪发光,“成王败寇,刘大人,就在今天晚上!”
“怎么做?”刘真的语气里,到底有些底气不足。
“听我安排!”天一的声音,却是满满的自信。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