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仇恨的,当然是灭门之仇。不但刘家与铁穆有仇,温家与铁穆也有仇。或者……”凌风微笑道,“我们可以告诉刘家,应该与温家联手?”
“刘家的人是有脑子的。他们会去做,我们不用太担心。最主要的,是全清云,有没有胆子……”一笑,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凌风看着兄长的神色。嘴巴上说着“尽人事听天命”,脸上却是满满的自信。兄长对全清云说的那一番话,真有那样的效果吗?
凌风有些不相信。
“哦,过几天如若真的有动静,你还要出手。”
“出手?”
“襄助胜利的一方……”梅洛微微一笑,说道,“听说刘家有个小儿子,今年十四岁,已经中了秀才……如若刘家被灭门,那么,我们就将这个孩子,带回去吧。”
正月十九,是铁穆带领自己卫队回临安的日子。孟丽君一早就起床,洗漱完毕,就带着荣兰到十里路外去守侯。饯行嘛,自然是呆远一点好——那些湖广的官吏正呆在路上一个接一个地准备行贿呢。孟丽君可不愿意凑这个热闹。
站在长亭里,思路却飞到还呆在钦差行辕里的铁穆身上。孟丽君已经下定决心留在此处了,却依旧有些……那应该不是臣子对主公应该有的感情。她意识到这种情感的危险,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留在这里。只是,放任铁穆一个人回临安去,她还是有些忐忑。
孟丽君知道,回临安去,铁穆暂时应该没有危险。但是,他这里的作为,无疑是为他的太子老爸惹出了相当的麻烦。孟丽君并不清楚这种麻烦有多大,但是,她也看过无数清宫肥皂剧啊。铁穆就自己本人来说,似乎对皇位并不是很热衷——但是,他的太子老爸呢?如果在太子老爸跟前失宠……
孟丽君抑制住自己联翩的想法——我必须留在这里。这里更需要我……我这里事情做好了,比跟随殿下进京更有意义啊……这样想着,她终于觉得有些心安了。
荣兰并不明白孟丽君的想法。她正撅着嘴巴生气呢:“公子,你为什么不跟皇皇孙殿下上京去?你忘记自己原先说的话了么?你留在这里,何年何月才能够帮助皇甫老爷报仇呢?”
孟丽君苦笑。孟丽君是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过最近她好像已经忘记了。在荣兰面前,孟丽君没有理由也得找个理由出来:“是的。但是,你知道我是不懂得军事的。上京其实也没有多大用场。眼下已经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呆在殿下身边了,为皇甫将军申冤的事情,他会做地比我好。我就不要凑这个热闹了吧?”
“谁?”
“你认识的。但是我不能告诉你。殿下已经决定带他进京。而且他已经有官职在身,比我冒险呆在殿下身边更加合适。相信我,荣兰。”
荣兰迟疑了一下,说道:“原来如此,既然如此,公子不愿意停留在皇孙殿下身边也是对的。我看皇孙殿下这几日看公子的眼神也有点不一般了呢。”
有这样事情?荣兰这么一说,孟丽君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不是说不能够与铁穆谈恋爱,但是现下自己以这么一个敏感的身份与他谈恋爱,绝对对他有害无益。默默收住自己心思,孟丽君笑道:“就你小书童心思多。殿下只是看中你公子才华罢了。”举头向来路望去。
太阳已经升起老高,默默计算时辰,那些无聊的家伙饯行应该完毕了吧?
又等了半晌,才听见了马蹄声。约莫三四十骑吧。不会吧,铁穆带这么少人回京?不担心自己路上安全?孟丽君一怔,迎上前去。
果然是铁穆!带着他的贴身卫队,昂首冲在最前面!居然会是这样的场面!天!孟丽君火不打一处来!铁穆冲上前来,唰地勒住马,翻身就下马,身手的确干净漂亮,笑道:“果然在这里!刘真,你现在服了孤吧?”果然看见刘真从后面骑马上来,道:“殿下果然是英明。”
孟丽君却没有什么好脸色,给铁穆见了礼,便数落起刘真来:“唯实兄,殿下返回京师,怎么只带了这么一点人马?”与刘真熟落了,孟丽君也没有许多礼数。铁穆是不能够批评的,就数落刘真吧。
刘真尴尬地苦笑了一下,说道:“因为湖广刚刚交接,殿下担心全大人镇不住形势,所以将人马都留在那里了。是我考虑不周到。”
铁穆道:“你别数落刘真了。是我的不是。方才全大人说起,我就将人马都留给他了。再说,少带一些人,走路也快一些。”
“临时起意?全大人?”孟丽君无意识地重复了一句,却似乎隐隐约约想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