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100000012

第12章 明心见性与证果三者的区别

今天讲一讲明心、见性、证果三者的区别。

学佛的人经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什么学佛一定要明心,一定要见性,一定要证果呢?明的是什么心?见的是什么性?证的又是什么果?没有明心,能不能见性?没有见性,能不能证果?为什么古人把它们排列得如此有序?明什么样的心,才是真正的明心?见到哪种程度的性,才是真正的见性?提到证果,学佛的人都知道要分很多层次。罗汉分四个等级,菩萨有十地,就连佛还分法身、报身、化身三种。

常听到大家说某某学佛已经见性了,这种人见的是哪种程度的性?见性之前是否明心了?心有真心、妄心和肉团心。肉团心与佛门所讲的“心”是不一样的,修行人明的不是这个心。无论你明的是哪个心,学佛首先要明白真心与妄心的区别。什么是妄心?什么是真心?通常讲:“这个人妄想多,很散乱。”这讲的就是妄心。有时听人说:“这个人功夫很深,入了境界如如不动。”这指的就是真心。

为什么说“明心见性”,而不说“见心明性”呢?对于初学佛者,佛门里通常把心分为真心与妄心。但对于大成就者,真心与妄心是同一个东西。想知道乃至明白自己的真心,需要妄心的显现。尤其在静坐中,当杂念特别多,很散乱时,这个境界指的就是妄心。有一天你明心见性了,会发现:散乱的杂念也是真心在起妙用。但这个境界是功夫,不是理论。如果你的功夫达到了一定程度,会感受到“心”与“性”是一不是二。既然如此,为什么祖师要把它分成两个呢?把它一分为二来讲,大家会更明白。

如果用“理”和“事”来讲,明心偏重于理,见性偏重于“事”,也就是功夫。如果你是从理走到功夫上,再从功夫上走出来,你会感到理和事原本是一体。如果不是这样(理→事→走出来),理还是理,事还是事。

大家可能会问:“理和事怎么衔接?怎么运用?”这就涉及到大家经常提的一个问题:是闭门修炼自己,还是走出去修炼自己?这是一个让出家和在家修行人都疑惑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应该彻底地走出去,通过做人做事来修炼自己。有的人则主张与世隔绝,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修炼。实际上你会用功,两种方式是一样的;你不会用功,哪种方法你也用不上功。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下手呢?就像刚才静坐时,念佛机一直在播放六字大明咒。期间有几秒钟我被念咒的声音转走了,也就是住在声音上了。六根降伏不了,就会被六尘带走。我们用功不应该住在色、声、香、味、触上。如果眼睛看到好看的颜色移不开,就著在了色尘上;耳朵听到好听的声音移不开,就著在了声尘上;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如何管好六根,不让它被六尘带走呢?就是要用功进入状态。用一句流行话来说就是“进入功态”。就像看电视,如果非常投入,进入到电视情节里面,周围的声响、动静都感觉不到,这也是进入了一种状态。一个人打坐一旦有了境界,就被内在的境界抓进去了,六根自然容易关闭,六尘也就干扰不了六根。而我们现在是被外界的声音拉走了。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内在的境界,自然被外在的境界所转。

打坐时,听到有人叫你,或者听到歌声,这是过去世脑子里录进去的东西,不是外界的声音。

要降伏妄心,就必须把真心找出来,也就是必须“见性”。心、性是一不是二。一个用功的人就怕境界不出现,只要境界出现,就会有禅悦和法喜,就不会腿痛。虽然佛门里很反对人谈境界,总是呵斥谈境界的人,但如果没有境界出现,说明你修行还未见到消息和苗头。

境界是修行过程中的消息和苗头。就像打井一样,如果打了很深还未见湿土,说明还没有消息。继续打下去发现了湿土,甚至快带水了,就说明水快被打出来了,也就是见到消息和苗头了。

我们现在打坐还没有境界,如果有,也是以胡思乱想为“境界”。古人所说的境界是指比较高的境界,比如天眼有所打开,接收到一些隐态的信息等。但是,一旦执著在这些境界上就会很麻烦。所以祖师大德们都强调不要执著境界。

只要路走对了,每一步都会有道中的消息,除非你没有入门。如果一个人不把对外界执著和留恋的心转移开,他是无法深入到内在境界中去的。为什么有的人腰杆子一挺,眼睛一闭,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因为他享受内在的境界去了,外在的境界干扰不了他。这时候即便六根没有完全关闭,前五根也可以完全关闭。

关闭眼根比较容易做到,但静坐的人耳根非常敏锐,外界一点点声音都能听到。如果这两根能关闭,自然会耳聪目明。刚开始打坐无法关闭第六根(意根),但前五根完全可以关闭,并渐渐渗透到第六根,自性之光就会渐渐升起。如果六根能完全关闭,自性之光就会完全显现。

如果现在把灯关了,你们闭上眼,眼前是一片漆黑,这就是所谓的“漆黑桶底”。修行就是要打破眼前的无明,也就是要打破这个漆黑的桶底。眼前的无明不打破,你就无法往上修。有一天闭上眼,看到了光明,你的修行就上路了。即便只是一点点的亮光,也是悟道的消息。如果眼前的无明打破了,出去讲法,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讲圆满。自家宝藏永远是属于自己的。

妄心的力量与真心的力量是同一个力量,只是你还没有认识到,更没有降伏这股力量。眼为什么能看?耳为什么能听?嘴为什么能说?你会说这些器官自然就具备这些功能。那么人死后,这些器官还在,为什么就不能用了呢?这说明眼、耳、嘴的背后有一个操纵者,能看、能听、能说的不是眼、耳、嘴,而是那个操纵者。眼、耳、嘴用的是同一个力量。那个力量、那个幕后操纵者只有借助眼、耳、嘴这些工具,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它每天都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显现它的作用。

如果你通过一种训练方法,把眼、耳、鼻乃至六根这些工具都关掉,幕后操纵者就不会再向外作用了,这股力量自然就会显现。它在哪里显现呢?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你所在之处它就在,你不在之处它也在。它不会因为我们在与不在,而存在或不存在。

那么你们会问:这个力量或东西是靠明白的,还是靠见到的?是靠见到的,也是靠身心感受到的。但是在见到和感受到之前,必须有一个明白真心和妄心的过程。

明心容易,见性难。经书和祖师大德们的开示都是同时讲两边的境界。因为通过讲两边才会有比较,通过比较才能认识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世间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一个,你会明白另一个。比如在白布上放红色的牡丹花,就是为了让你把牡丹花看得更清楚。要想让任何一个图案完全体现出来,都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底色来衬托。修道也是如此,真心犹如牡丹花,妄心犹如白布,只有用妄心来衬托真心,我们才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但用功的人往往不喜欢底布,总想直接看牡丹花。没有底布,再加上功夫不够,你怎么看得到牡丹花呢?只有当你的功夫特别纯熟时,才不需要底布来衬托牡丹花。

如果你想通过静功把真心找出来,你如何把静功培养出来呢?当静功培养出来以后,你又如何把真心找出来呢?天天关在屋子里以静求静只是一个阶段。如果能把握自己的六根,根本不用把自己关闭起来。你走到大街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六根不动,这与把自己关起来有什么区别呢?你关不掉六根,把自己关起来,只是看不见外在的事物,你的功夫仍然用不上去,又有什么用呢?

今年夏天我到五台山,在一个女众道场讲开示。一个比丘尼说她天天被六根烦得不得了,问我能不能帮她关掉。我说:“有一个很快的方法,少则三天,多则七天。五台山有一条香火街,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那儿挤来挤去。你把头剃得亮亮的,穿得整整齐齐的,每天在这条街上走十个来回。至于什么结果,现在感受不到,过段时间我会打电话问你。如果相信这个方法,你就去做。”

她果然去做了。后来我问她,她说头一天根本无法忍受,快崩溃了。第二天轻松多了。第三天就更轻松了。我问她:“当你晚上回到寺院,闭起眼睛,白天的所见所闻,你能记住哪个镜头呢?”她说全部都看到了,但哪个也记不清。三天下来,她真的达到了见而未见,闻而未闻。她走路的时候也在看,是自然的看,而没有看具体的东西。

用这种方法走了七天,她寺庙的出家人对她评价说:“喊她,她听不见。和人走对头了,也不知道让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她的六根即将或者说有所关闭,内在的力量已经慢慢升起来了。这股力量是从外面返回去的。因为她不用眼根、耳根等六根了,六根自然关闭,这时候有眼等于无眼,有耳等于无耳。一旦达到这个境界,根本用不着把自己关闭起来。严格来讲,这个境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闭。但这也是沿途风光,也不究竟。

我们现在闭关是强迫性的闭关。因为平时达不到六根关闭,所以才走进山洞,贴上封条,强迫自己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到。如果你很幸运,强迫上一两年,也能把内在的力量逼出来。逼出来以后再把关房打开,你也能“有眼不见,有耳不闻”。这时候你自然昼夜六时与自性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外在的境界再好看、再好听,你也可以随时回到内在。

刚开始一不留神可能会被外境拽走,就像刚才我一不留神,被念佛机的声音所转一样,但是“知”就像一把宝剑,会把外境与内在一下砍断,你又会回到了了觉知的状态。有时候你把人骂了,打了,过后又后悔,这是“事后觉”。真正有觉知功夫的人是念起即觉,也就是佛门里讲的做得了主。一个做得了主的人是生死自在,来去自由,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如果临命终时觉知未出现,就会被业力牵着走。

死亡是大昏迷,晚上做梦是小昏迷。如果小昏迷做不了主,大昏迷就更做不了主。因为做梦时前五根都关闭了,只有第六根(意)在作用。临终时也是如此,死亡后,第六根也会随之关闭。我问学净土的人:“你怎么往生?”他们都说临终靠佛接引。我说:“尽管你很自信,但做不了主还是不行。即便佛来接你,你也不会跟他走。因为那时候你是处于昏迷状态。”

“明心”是理上的开悟,开悟后在功夫上就不会出偏差,所以明心后才能迈步。但现在大家还没有明心就开始迈步了,所以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明心,你怎么迈出第一步?纵然迈出了第一步,离证果还很遥远。

问:见性后还会不会堕落?

师:见性后,你的贪、嗔、痴不断,怎么会不堕落呢?如果你什么都不爱好(财色名利和吃、穿、用等种种享受),说明你已经超越了六根,什么都不执著了,你见性后就不会堕落。就像我特别爱听音乐,临命终时就可能被音乐接走。

我刚出家时,一位法师对我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天天什么都不做(不看、不听、不讲,六根不工作,不追逐外境),又不感到寂寞,这样用功修道就比较快。”十几年前这句话并未引起我的注意,但现在我经常用这句话去观察来到我身边的人。

如果一个人一无所住,转入修道,就是非常利的根器。实际上一个人的根器很容易看出来。如果一个人耐得住寂寞,又一无所求,这个人前世已经修到很高的境界。有的人一没事干就感到空虚无聊,这说明他内在没有力量,必须靠外在的事物来支撑自己。

同类推荐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天天学禅

    天天学禅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佛光与教团

    佛光与教团

    《佛光与教团》专门介绍台湾佛光会会员应了解的相关信息,例如佛光会的性格、性质、目标、方向,以及怎样做个佛光人,佛光会员的宗旨,佛光会员四句偈的意义,佛光会员的信条、展望、胸怀、精神、任务等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才宝贝:总裁的腹黑娇妻

    天才宝贝:总裁的腹黑娇妻

    被闺蜜和未婚夫设计。五年后回归,她的身边多了一只软萌的包子。阴差阳错再次相识,夏司纯和季泽成,越走越近。怎么办?眼看孩子的事情就要瞒不住了。季泽成一纸婚书甩给她,“结婚,再给我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必须羡慕我

    你必须羡慕我

    你必须羡慕我,不然我会死的,真跌,兄dei!女神在迎新晚会向他表白那一刻起,江小东注定,不再平凡。轻松,爽文,请君入瓮。
  • 我的危险相公

    我的危险相公

    都说他连克两女,是大煞之命,谢眉却毅然决定,为襄助她倾心暗恋的如玉君子嫁进这不祥的叶公馆。可是大婚之后,她这温暖阳光的小夫婿,素斋鲜花唤她离梦,情话承诺引她交心,让她恍惚以为从前所爱非人时,却反手将他为她筑建的安稳现世直接摧毁殆尽。“铛!”深夜,叶公馆南院的客厅正中,铜鎏金的自鸣座钟忽然发出一声悠长的闷响,声音在凌晨的寂静夜风中飘荡。伴随这声骤响,正在值夜却趴在膝上打盹的小丫环蓦然惊醒过来。
  • 红莲赤练

    红莲赤练

    红莲,是盛放在地狱,焚烧一切的复仇之花,赤练则是看似剧毒无比,实则毒性微弱的蛇。而她既是那个天真烂漫,娇蛮活泼的韩国公主,又是流沙的冷血杀手,外人眼中不折不扣的蛇蝎美人。世人皆道她是个狠毒无情的魔女,是个妖娆妩媚的尤物,是个倾城倾国的美人。可又有谁知道,她见不得光的过去。她是焚烧的火焰,直到她遇见了他,才收起了灼热。从红莲到赤练,她经历的又何止是岁月蹉跎?纵使蛇蝎美人妖娆媚,亦曾粉黛年少轻笑柔。艳冶莲华歌明灭,乱世风雨终未离。她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只能愈陷愈深。所幸,有他相伴。红莲,赤练,倘若人生只若初见……all莲练
  • 花心女王纳夫记

    花心女王纳夫记

    新书求支持:《帝王囚爱:错嫁弃妃》用不用那么狗血,去个实验室,它停电,让她在黑漆漆的实验室里摸黑找到门口,她忍了。可是为什么再次出来,却到了学校的后山?到学校的后山也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晚上,而这里却是白天,最主要的是,她猛然发现,此处并不是学校的后山,她到底是到了哪里?当她正无措之时,突然被告知,这里是景王府,而她就是苍渊国有名的景王!当现代人莫名穿越,来到古代成为当朝赫赫有名的王爷,当家财万贯,并且一夜坐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并附带美男数枚时,她该怎么办?且看本文女主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何在这一堆美男怀中让其雨露均沾。人物交代:王君(正夫)—玄忆,女主正夫,本朝宰相玄凌花之子,十三岁嫁给女主景王为正夫,为人谦逊和蔼,常年温柔浅笑,却十足的腹黑男一枚。也因其过人的才智,这些年,王府中的各大小事情,皆由他一人掌管。修长的身形,俊逸的五官,墨黑的长发高高挽起,只用一根白玉发簪固定住,其余悉数垂落而下。二夫—轩辕律,女主二夫,此人声音随意,长相更是妖孽至极,来自京城有名花楼—醉玉楼,销魂轩,乃是其楼中的头牌花魁,魅人功夫,自然是无人能及。他鼻梁高挺且挺直,一张红唇微微张启,时刻散发着性感的讯息。而他的五官拼凑在一起之后,一张极富妖媚气息的脸,便就此产生。他斜靠在门框上,一件金色绣着大朵红色牡丹花的长袍,穿上在身上,不但不显的艳俗,相反还与他很是合寸。一头青丝直泻而下,只在发尾用一根发带稍微绑住,他手指轻轻往额头上一挑,似在拂开额前的碎发,却更像是一个挑逗的动作。他,实在是太过妖孽,太过魅惑,太过让人心神荡漾了一些。三夫—白子画,女主三夫,此人性格寡淡,常年研究花草,同时有着别具一格的神奇医术,能治百病,各种疑难杂症,到了他这里,亦是能够迎刃而解,不过此人脾性怪异,并不会见人就医。一头银色长发随意披散在后,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一双剪水双瞳似星般耀眼,紫色凝眸恍若柔风甘雨,白玉般的鼻梁高高拱起,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一张粉红薄唇泛着晶莹,清瘦高挑的身段,有些飘渺,有些梦幻似那误落凡尘的谪仙。四夫—墨泠,女主四夫,此人擅长武艺,有一手好得功夫,不过脾气火爆,小则出口大吼,大则出手,不过他亦是见人而为,可以说是女主夫侍的同时,亦是她的贴身侍卫加保镖。五官硬挺,为首的那人面目刚强,有着一双浅褐色眸子,看着他便能感受到一股杀气。
  • 育儿知识一点通

    育儿知识一点通

    幼龄宝宝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作为宝宝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对宝宝的智力、身体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本选题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将新生宝宝按月龄划分,把对1~12个月幼儿的教育、护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广大家长向专家学习育儿心得、防病经验的绝佳选择。
  • 清闲的猪

    清闲的猪

    “真的会一见钟情?”我坐在沈清弦怀里,吃着橘子,看着电视。“怎么?你不相信?”“……在极短时间内喜欢上一个人,理论上讲,根本不科学啊!”“嗯……”沈清弦转过我的脸,抢过我含在嘴里的橘子:“那怎么办,我对你,就是一见钟情啊……”他极委屈:“你对我们的爱情产生了质疑。”我:“等等……你是说,你从我见你第一次……把你摔了个大马趴后就爱上我了?”沈清弦:“……哪个人说的相信一见钟情,谁?谁?给老子站出来!”我咯咯笑个不停,果然,这人说情话从来不打草稿。不过,也还算耐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Y城不冷

    Y城不冷

    Y城的冬天说来就来了。就差一天没看天气预报,早上起床,拉开房门,便感觉像是掉进了冰箱里,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把还穿着睡衣的我硬生生又顶回了床上。隔着玻璃窗看到外面的道路上明晃晃一片,昨天的积水一夜之间改头换面,变成了冰块。我躲在被窝里,把肠子都悔断,早就打算买件羽绒服了,早就该买的了,可却一拖再拖,这下好了,冬天门都不敲就撞了进来,那些猴精猴精的商家们,还不发了疯似的抬价,看来我为一件羽绒服,得花原来两件的钱了。都怪这可恶的冬天,咋这么快就来了呢?掖紧被窝,我给女友发了个短信,告诉她,冬天来了,真的来了,现在气温零下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