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300000040

第40章 成就来自专注力

问:打坐的时候灵魂出窍,出去了怎么回来?回不来怎么办?

师:什么是出去?既然通过修行可以出去,怎么可能回不来呢?如果这样,说明你是一个非常散乱,魂魄不健全的人,人在走路、吃饭、做事,魂魄只有七八分在身体里面,一小部分跑到外面去了,所以要喊你好几声,才能把你的魂魄喊回来。一个人智商低,很迟钝,心散乱,是因为他有一部分魂魄游离于身体之外。有一种人思维敏捷,反应快,智商高,那是因为他人在哪里,魂魄就在哪里。但多数人都是前一种,他们的灵性很低,修行难以成就。这种人不要说修行成就了,就连做社会上的事业也难以成就。而且这种人修行会出问题,总感觉自己出去了没办法回来。原因之一是神经不健康,有一部分魂魄确实在外面;之二是散失在外面的那一部分魂魄收不回来。这种人通常活在自我当中,别人跟他说什么他听不进去,他说话也不会观察对方的反应,只管像打机关枪一样把话说完,心里就舒服了,并不知道对方是否听清楚了,是否理解,是否喜欢听。这种人在我们身边很多,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每个人的魂魄本来都是健全的,只是很多人从小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没有学会专注地做事,变成了一个散乱、魂魄不健全的人:吃饭,饭菜掉到桌上、地上都不知道,吃着吃着就发呆了,父母喊他一下,他才从忘我中惊醒;读书的时候人坐在教室里,魂魄已经跑出去了,眼睛看着课本,不知道读到哪里,老师讲课也听不见,坐在教室里发呆。从小在家、在学校都没有学会专注,离开学校到社会上,也是一个散乱的人。魂魄不健全的人就是来学佛,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里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没有专注力,所谓的有耳不能听,有眼不能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魂魄不健全,六根产生不了作用。真正支配六根的是我们内在的主人。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静坐?就是要训练身心合一,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无论你通过哪种途径,只要达到身心合一,做任何事没有不成功的。

有的人非常无明,本来已经很散乱了,走路的时候耳朵还挂着个耳机,眼睛还在东张西望,结果看的没看清楚,听的也没听明白,长期这样下去,六根就各自为政。一个人六根不能统一,做任何事都进入不了状态,所做的事自然上不了层次。

莲花生法门的静功就是训练专注力,让身心、六根都能协调统一,变成一个一,否则无法入道。动功是为了疏通经络,强身健体,对治生理的欲望。

一个人如果专注在自己身体某个部位的专注力都没有,想修无为法,那是自欺欺人!比如观想自己的头顶如莲花开放,你是否能停留在这个画面上十分钟不散乱?是否能专注地从慧眼看着前方,注意力保持十分钟不转移?如果不能,想入道,绝无可能!参话头,是否能把念头和话头绑在一块持续十分钟?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还参什么话头?参话头,首先要能把念头和话头绑在一起,心要落在话头上才能参话头。所谓的止观,首先要能停在、定在一个话头上,才能观这个话头,进而参这个话头。

一个人一旦有了专注力,就可以用意念把身体的疾病移走。如果用意念移不走,说明念头不能专注在某个点上。为什么过去的僧人在头顶上烧九个戒疤呢?一般都是烧九个,不是一次性烧九个,而是一次烧一个。烧一个戒疤最少要痛十天,由于头顶上痛,注意力就会专注在痛点上。等到不痛了,又开始散乱了,就再烧一个……一直烧到第九个。一个人能九十天专注在一个地方,怎么可能不成就呢?就如同打坐,前二十分钟坐着很舒服。为什么舒服呢?因为散乱,心跑掉了,魂魄打妄想走掉了,不在身体里面。半小时一过,腿开始麻了痛了,心就回到麻痛的点上了。这时候想把心从痛处移开,想打妄想都不可能了。痛得你呲牙咧嘴,还怎么打妄想,怎么分神,怎么入定呢?如果你一开始就入定,魂魄走了,哪里还会感觉到身体的疼痛?

问:请问灵动可以代替做动功吗?灵动是怎么产生的?

师:你说的灵动是指什么?

答:就是身体自己会动。不是随自己的意志而动,而是听到某种声音,比如听到音乐,身体就会动。动到最后就不动了,整个身体会很柔软。我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师:你肯定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你现在干什么工作?

答:我以前是一个做皮鞋的工人,后来下岗了。

师:你做皮鞋的哪个部位?

答:做皮鞋的带顶。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动呢?

答:每次动的情况都不同。

师:就是给你不同的音乐,你的动作都不一样。这么容易就被外境牵着跑,这种人有什么出息,能做什么事啊?只是一个跟风从云的人!

你们修行不是想检验自己的定力吗?你们到舞厅去,听到迪斯科的音乐,身体会不会扭动?修行人不能把握自己,被境所转,还修什么道?听到音乐身体扭动是自然的,但是你做不了主就是错误的。音乐有穿透力,可以与我们的细胞共鸣,的确可以把我们带到另外一个时空。你可以随着音乐进去,但要有个灵明的觉知存在,必须做得了自己的主。

凡夫与圣人的区别就是一个做得了主,一个做不了主。做不了主就被境转,做得了主就能转境。为什么我们听到佛教的音乐,身心会感到清凉呢?因为音乐有穿透力,我们的细胞与音乐融为一体了。你能进入音乐的状态,也必须能随时从音乐的状态里出来。世间上有很多庸俗的音乐,让人越听越庸俗,越听越充满欲望,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欲望。而宗教的音乐,尤其是基督教的音乐,让人听着听着,灵魂就升华了。无论是带着欲望还是带着清凉,都要有个灵明的觉知存在。

基督教的音乐比佛教的音乐好。基督教特别重视音乐传教,在这方面佛教赶不上基督教。有一种高雅的音乐来自灵魂,是灵魂谱写的,是灵魂在演奏,在歌唱,我们通常说这种音乐来自天堂,来自极乐,是天籁之音。因为一些修行人入定以后灵魂出去了,到了他向往的天国,比如基督教徒到了他们的天堂,佛教徒到了极乐世界,他们听到了那里的音乐,出定后把听到的记录下来,谱写出来,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天籁之音。我们佛教有些经典就是这么来的,最有代表性的是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就是晚上入定,到兜率天去听弥勒佛讲经,白天出定后把听到的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大智度论》。

佛教的建筑也是过去的祖师大德们入定以后,到了不同的境界,看到了不同的建筑,出定后把它们描绘出来,以此为蓝图建造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入定,神识不能出去,他所讲、所写、所画、所用的,都是头脑的力量,都是知识,不是智慧,不是灵性的力量。一个人平时如果连头脑、六根都不能专注统一,又怎么可能入定,他的本来面目又怎么可能脱离身体,自由翱翔于三界之外呢?

平常人的心是四分五裂的,分散在千千万万个角落。修行就是通过一种方法,把我们散乱的心收回来,让千万个念头变成一个念头。当你能长期专注在一个念头上,再把这一个念头分成千千万万个,也就是所谓的一心多用,和万物融为一体,天人合一了。修行的整个过程就是——收回来,再分出去。我们第一个过程都完成不了,心都收不回来,又怎么可能进行第二步——再出去呢?

为什么很多人眼睛在看东西的时候,耳朵不能听;头脑在沉思的时候,眼睛不能看,耳朵也不能听。而有一种人眼睛在看的同时,耳朵也能听;耳朵在听的同时,头脑也能思维;头脑在思维的同时,嘴巴也能跟人对话,回答别人的问题,也就是一心能多用呢?就是因为后者随时都能专注,而前者不能。只有当一个人随时都能专注的时候,才能随时把自己这种专注的力量分散到千千万万个人身上,从而接收到千千万万个信息。

一个人越专注,眼前的光就越明亮,一旦散乱,打妄想,眼前的光就暗淡了。但是,更多的人都是闭起眼睛,眼前一片漆黑。魂魄没有和身体合二为一,眼前怎么会放光呢?你们可以拿一面镜子看看自己的两只眼睛会不会放光,是不是炯炯有神很明亮,如果不是,你就知道自己有多散乱了。

过去修行人在禅堂里打坐,得道的禅师看到里面坐着的都是一群没有灵魂的人。这些人的心很散乱,每个人只有两三分魂魄在,七八分都跑掉了,只有身体坐在禅堂里。这还叫打坐,还叫修行吗?所以当禅师看到这样的人,就一香板打到他肩膀上,把他跑出去的七八分魂魄打回来。但是回来不久,他的魂魄又跑了,禅师第二个香板又打过去——香板就是干这个用的!

一个人为什么会昏沉、散乱呢?就是因为魂魄走掉了。当一个人的魂魄走了,他身体的光就减弱,暗淡,甚至没有了,人坐在这里,身体是一团黑色的东西,不是一团亮晶晶的光。开天眼的大和尚或班首看到了,就用香板打他,把他走掉的七八分魂魄打回来。可是打完香板,痛几分钟后就不痛了,他又开始打妄想,魂魄又走了。对这样的人怎么办呢?老和尚没办法,就给这些散乱的人头上烧戒疤,通过这种方式训练九十天,他散乱的心就收回来了,就能达到身心合一,人在此心在此了。基础建立起来了才谈得上开始修法,在此之前给你任何方法你都修不了。

古时候训练专注的方法,是让我们的意念随着呼吸进进出出,把心和呼吸捆绑一起,呼的时候心念随着气呼出去,吸的时候心念随着气吸进来。什么时候心和呼吸融为一体,念头和呼吸同步了,就意味着能把散乱的心收回来了。《楞严经》上讲阿难修行证果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在我们中国汉传佛教里几乎失传了,只有南传上座部佛教还保存得比较完整。现在不是有个葛印卡老师传的内观禅吗?这个方法就是从观呼吸入手。天台宗的数息观就是内观禅的方法。这种方法原来天台宗保存得很好,它有个六字诀:第一步是数呼吸,第二步是随呼吸……也就是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现在社会上很多大师在传教传法,他们的方法可修不可修呢?如果说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里有一百公里,很多大师传的法门只能让你走六十、七十公里,能走八十、九十公里的法门少之又少,甚至有的法门只能让你走上一二十或者二三十公里,就再也走不下去了。

作为一个法师,一个传教士,对各个宗派的教理、思想、方法都应该了如指掌。如果一个出家人的脑子里没有十几二十个法门,就没有智慧辨别一个法门是否可修,可修到哪个层次,是正见还是邪见,也就无法教导来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众生。

任何一个法门一开始都是训练我们的专注力,培养我们的定力(宗教称为禅定),有了定力才能入道。到东方、西方,到任何一层天都是要本钱的。

法门不是目的,而是让我们用来赚钱的工具。赚什么钱呢?赚到了禅定就是赚到了“钱”。你有了这个“钱”,想在哪里建道场,想建什么样的道场都可以。修不同的法门得来的禅定,就如同做不同生意赚来的钱。有的人通过念佛修专注,有的人通过磕头修专注,有的人通过走钢丝练专注……有了专注就有了禅定。有了禅定,你想干什么都可以,往生任何一个国土都可以。往生靠的不是法门,而是禅定。

千万不要把专注当作修行的目的。专注是为了把禅定训练出来。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做生意的行业呢?行业虽多,但做生意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赚到了钱还不是目的,是为了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净化社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而训练专注的目的是为了修道、回归——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们总说“回家、回家”,回哪里的家呀?灵魂的源头才是我们真正的家!我们都来自三界之外,回家就是回归三界之外,那里才是我们的源头,我们真正的归宿。

2010年9月4日

同类推荐
  • 彼岸·《心经》的启示

    彼岸·《心经》的启示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老好人,处处被人压、骗,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智慧,仅仅有慈悲心,最后他没能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去引导我们的人生,但智慧来自哪里?来自眼光的高度,透视事物的深度,来自“空”的宇宙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观照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去修行,从日常的每件事做起,佛法虽然是出世间的,但并不离世,相反要在市井生活中去成就。所以说佛教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三论宗浅说

    三论宗浅说

    本书是一本佛学三论宗方面的通俗读本,所涉知识内容较多,且易于理解,可方便普通大众对三论宗的认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为唐王

    重生之我为唐王

    “我愿重回盛唐,再铸华夏辉煌!”唐朝,无数华夏儿女心中魂牵梦绕的梦,开元天宝年间,古代中国王朝最为巅峰的朝代,华夏民族称雄于世界的时代!!然而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举兵反唐,大唐辉煌不再,华夏民族从此再难崛起,重生在这样一个朝代的李清,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悲剧发生!神秘缥缈以守护华夏汉族为己任的昆仑一脉,亦正亦邪与世隔绝的川蜀唐门,忠心护主令人闻风丧胆的四灵之卫,精通暗杀之道的幻影楼与暗影门,精彩的场面,诸君请看!!
  • 军情七处(第三部):圣热内罗复仇记

    军情七处(第三部):圣热内罗复仇记

    亚马逊热销榜长期名列前茅作品《军情七处》系列第三部。各国情报机关相互角力,意大利政坛暗流涌动,全球帮派争相潜入,各方势力齐聚威尼斯,传说争夺焦点是身患绝症的女艺术家茱蒂塔·坎赛利里和她的作品《上帝的恐惧》。这座水上之城将会掀起何种腥风血雨……
  • 穿越之弹琴说案

    穿越之弹琴说案

    她是长安城延尉之女,养在深闺无人知,一朝落水香消玉殒。他是将军世家之后,十四便入军营,十八挂帅封印,二十四已是王侯。她是二十一世纪平凡女子,一场车祸幽魂入长安,续写另样人生。一场迟来的邂逅,谱写他与她携手一生的生死相约。权位之争,宫廷之变,他纵横漠北,欲助主君霸业。阴谋阳谋,十把古琴,她几经生死,却名动长安。本欲相伴一生,却被跨越千年的羁绊所累。“落荻,你有心吗?说话总是这般无情。”“当然有,可惜是硬的,冷的,捂不热。”一曲流年,桃花落满天。物是人非,身影化青烟。贪一场春花秋月,未料花落无情铺满地。就算前生今世,难得回眸一见,也不过是情深缘浅,徒增纷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焰尊

    焰尊

    白天寻四岁觉醒武魂,却因身份特殊,身边的人迫于无奈将其压制,十三岁都未能掌控魂力,耽误了他最佳修炼时机。然而不知情的白天寻不甘凡庸,迎难而上,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打破禁锢。一朝天蛇苏醒,必将焰吞九天。
  • 谜语抢猜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谜语抢猜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谭某当自强

    谭某当自强

    谭瑟作为当世纪的大好青年,坐拥整个财阀集团,一觉醒来,一切都变了。他的跑车存款呢?他的系统呢?他的金手指呢?哦,它炸了!盯着把自己丢出大公司的保镖呸了一声!“等着瞧吧!老子会靠自己的努力平步青云!”
  • 我本剑魔

    我本剑魔

    这里的朝堂,帝王都可以热血充满江湖草莽的气息。这里的江湖,人们都热衷于一个信仰。有人刀出如风,有人枪出如龙,也有人挥毫泼墨描绘点缀这个世界。还有人提着一壶酒,切两斤桃花就走天下。萧莫却凭着手里的一把剑,在捅透了这个江湖、这个世界之后告诉世人……原来有些东西比那些盲目的信仰更加重要!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宝莲灯同人之不负此生

    宝莲灯同人之不负此生

    假如司法天神就此消失在三界之后会怎样呢?玉鼎真人收走杨戬尸体后,为残魂加固就此封印杨戬的记忆将之投如凡间轮回转世,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注:架空背景北宋宋仁宗时期,借《宝莲灯》、《宝莲灯前传》、《七侠五义》、《封神演义》部分背景,莫要考古,不严谨,改动较大,毕竟这是一部神话武侠同人题材的小说。此次投胎不是展昭。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长,会碰到展昭等人的主角:萧惠(杨戬)配角:玉鼎真人、胡封、沉香、孙悟空、哪吒、太乙真人、展昭、白玉堂等。
  • 幻想星主

    幻想星主

    不想写一些花里胡哨的简介,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如果有意的话,请点开看一下,寒华第一次写,不喜切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