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000000018

第18章 创意何时何地才会出现:捕捉灵感的5个秘籍(5)

学习忘记

学习忘记和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如果你想思考新的事情,那么你就需要让你那颗一直高速运转的大脑停下来歇一歇,然后换个角度,忘记过去那些所谓的正确与错误,忘记过去那些成功与失败,忘记过去那些奉为真理的思维方式……你要知道,思考其实是一件相当耗费心力的事情,而且往往越是想个不停,越是大脑紧张,越是想不出什么好点子。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强迫自己的大脑工作,而是让它休息一下。长期的紧张情绪会让大脑运行过热,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冷却一下大脑,放松一下心情,最好是打个盹或是睡一觉,让大脑得到深度有效的修复。勤劳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好的,太勤劳的大脑往往会由于过度疲倦而吓跑创意。

我们发现,但凡大师级别的人物几乎都能做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健忘是出了名的。有一天清晨,巴尔扎克为了消除多日以来的疲惫,放松一下大脑,他决定到室外散步,临出门前他用粉笔在自己家的大门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巴尔扎克现在不在家,有来访者请下午再来。”

他一边散步一边思索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由于早上没吃东西,他很快就饿了,于是他决定先回家吃个早餐。到了家门口,他刚要推门进入,却在看到门上留下的那行字后,自言自语地说:“真遗憾,巴尔扎克不在家,我只好下午再来了。”就这样,他竟忘了自己就是巴尔扎克,也忘了回家的目的,转身又走开了。

倘若巴尔扎克整日惦记着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或是名利等与创作无关的东西,那么他的脑袋就会被无用的东西占据,他就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写作中去,也就不可能拥有创意的思维,更不可能写出举世闻名的《人间喜剧》。

深呼吸,让你的心灵飞起来,让你的大脑惬意地跳个舞,这时候创意的灵感或许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忘记呢?实际上,大脑忘记旧事物是一种生理规律,人们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大脑也在不断地进化,以便让自己尽快适应环境的改变,从而高效地工作。前面我们已经阐述过,大脑自身会主动整理存储的信息,将那些拥有的信息保留,删除那些毫无用处的垃圾信息。比如,我们逛街的时候会看到成百上千张陌生面孔,但是我们可能一个也不记得,或是只记得其中的几个,而那些被我们的大脑储存起来的面孔,一定是和我们有联系或是对我们有影响的;而忘记那些没有用处的信息是必须的,我们每天见的人太多了,遇到的事情也太多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占据我们的大脑空间。

学习忘记,保持大脑的干净整洁,让思维有宽敞的空间高速运转,才能想出好的创意。学习忘记是思考创意的必备素质,学习忘记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学习忘记,就是要忘掉烦恼和忧愁,重温快乐,放下心灵的包袱,让精神轻装前行。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学会了忘记就一定会有好的创意。因为人的思维是很深奥的,有时候你觉得创意会来,结果它却并不来,等你不在意了,创意又会主动跳进你的脑袋里。因此,在思考创意的时候要以多种方法并用为原则,不要异想天开地想那种一击即中的好事,对待创意,我们必须要多投入,这样创意来临的概率才更大。

当你需要创意的时候,可以在大脑经历高速紧张的思考之后,适当放松一下,忘记那些困扰你的东西,即使创意没有来临,但是忘记烦恼、放松心情有利于提高思考的效率。

早晨是创意晨,珍惜刚睡醒的时间,用心思考,说不定什么时候创意就来了。此外,我们发现,一般创意在娱乐放松时间出现的概率要比紧张的工作时间高得多,这就启示我们应该学会忘记烦忧,放松心情。忘记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坏事,学习忘记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各种创意。因此,千万不要害怕忘记。

创意不是工作,而是“休息”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老板命令你“一周之内必须交给我一份创意策划案”,比如教授下最后通牒“最迟后天你需要提交毕业论文,否则后果自负”,比如客户表示“我的耐心最多能持续三天,我要看到与众不同的创意设计”……很快就要拿出创意,很快就要拿出好点子!这种紧要关头,这种着急的时刻,你会怎么做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躺在床上睡大觉,更不会舒舒服服地靠在沙发上胡思乱想吧!

为了获得创意,可能很多人都会想方设法地搜集资料,比如上网或是看书。很多人以为掌握的资料越多,越容易产生创意,殊不知创意从来就跟知识的储存量没有必然的联系,到后来人们才发现费尽心力找资料、看书都是徒劳无功的。可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一定要在限期内拿出创意,于是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做出变相抄袭他人创意的行为,并且自以为自己对创意的某些改变会让别人毫无察觉,以为对他人的创意进行部分修改,这个修改后的创意就是自己的了。实际上,无论怎么遮掩,抄袭的事实也是无法改变的。

为了让自己避免落入抄袭的陷阱,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看那些非常有趣、有意思的资料或书籍,不要让别人的思维牵着你的鼻子走。倘若你读到一本非常具有创意的理论书籍,你要做的不是认认真真地去研读,而是果断把它丢到一边,因为它可能会害你成为一个偷窃者。

创意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工作,即使你看了很多书,也可能一无所获,你一本书也没看过也可能会想到伟大的创意。创意更像一种“休息”,胡思乱想,东想西想,可能创意自己就跑进你脑袋里了。

小心掉进抄袭的陷阱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大脑的内存是有限的,认真翻阅和研究大量的资料和资源,大脑的内存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占满,失去吸收新事物的想法。这就像我们的胃一样,吃得太饱了,即使再多的美食放在眼前,也会丧失吃的意愿,甚至会产生厌恶的感觉。由此可见,大脑内存的饱和状态是不利于思考创意的。思维不能自由转动,创意自然也就不会来了。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包括广告业、设计业、电影业等在内的很多创意产业亟须全新的创意企划,而且这种需求是有时间限制的,一旦超过期限,即使想出来好创意也无法发挥其作用了。创意工作不能没有时间限制的守株待兔,更不能天天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等待创意的幸运降临。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却想不到任何好点子,大脑又处于饱和状态,完全没办法再依靠自主思维来思考创意,可是眼看期限马上就要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掉进抄袭的陷阱中。

为了应付工作任务,人们会不自觉地模仿之前在资料中看到的某个不错的创意,并且当事人还不认为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陷阱,甚至会误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创意。“我只不过是恰巧想到了和他类似的创意罢了”、“我并没有百分之百抄袭,我对其中的很多部分都进行了修改,就算我不是完全原创,但是也不涉及抄袭一说,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无论怎么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辩解,并试图掩盖抄袭的事实,但是这种有经济或其他利益目的的模仿就是恶意的抄袭,这是不容更改的事实。

然而,很多人总是心存侥幸心理,以为经过自己的修改,别人就不会发现自己的抄袭行为,于是他们将别人的创意剽窃过来稍加修改,就当成自己的创意交上去了。然而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早晚都会被揭穿的。

张萌原本是一家婚恋网站的企划,上大学的时候她就经常逃课、挂科,学艺不精,毕业之后的这份企划工作也是家里托关系才找到的。每次公司要交企划案的时候,她都非常发愁,因为她除了逛街购物、娱乐享受之外,什么也不会。她很少思考创意,上学的时候每次到期末交论文的时候,她要么花钱雇人来写,要么直接找几篇相似的文章拼凑到一起,工作之后这个习惯还一直延续着。

依靠这种小聪明,尽管张萌的工作业绩平平,但是由于“用工荒”,老板对她也还算满意。但是俗话说“夜路走得多了,总会碰到鬼”,坏事做多了,总会被发现的。一次月末,由于连续半个月每天下班后她都直接去逛街,直到交企划的前一天,张萌才开始着手准备企划案。为了节省时间,她直接从国外某网站上下载了一个英文创意策划案,用在线翻译工具翻译成中文,稍加修改后,第二天就直接交了上去。

无巧不成书,这个企划案正好是公司老板在国外留学时做的。老板一看这个方案就发怒了,要知道在职场上抄袭行为不仅是道德品质问题,而且还会引起法律纠纷。很快,老板通知人事辞退了张萌。

在我国的诸多创业产业中,恶意模仿的行为不在少数。不管是学术界、设计界、广告界,还是思想领域、经济领域,到处都充斥着抄袭、盗用的行为。一些赫赫有名的学者为了职称、薪水等利益,发表了一大堆模仿篡改的论文;一些颇有名气的设计师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设计了一大堆剽窃他人创意的作品;一些现代诗人为了沽名钓誉,千方百计模仿前人的作品,甚至还有些人大言不惭地拿出那些修改痕迹明显的作品声称是自己的原创……这种行为可笑、可耻,更可悲。为什么抄袭行为会如此泛滥呢?

以我国的学术剽窃行为为例:

2009年6月底,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曾表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要遏制学术剽窃是很困难的。

丁学良说:“在一个社会里,对于偷盗行为,整体上法律环境怎么样,就影响到偷盗行为本身。他就会受周围的影响,相对来讲,他就觉得:我剽窃人家的文章,没造成生命损失,没造成几十亿、几百亿元的损失,也没造成大面积的社会动乱,为什么要找我麻烦?”

也就是说,当下社会的法律环境还太宽松,对于抄袭、造假现象的惩处还不够严格,这是导致抄袭、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丁学良教授如是说:“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在其他领域里没有非常严格、有效的法律制度,你不能指望在这个非常抽象的学术领域里面去遏制这种现象,因为他不是偷一个具体的物,他偷的是人家的智慧产权、人家脑力工作的成果,这是很抽象的。”

在香港,抄袭、造假的现象就少得多,因为香港有严格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剽窃他人创意的行为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除了开除公职和罚款之外,还会受到坐牢的严惩。正因为如此,香港人的知识产权意识才逐渐增强,没人敢冒那么大的风险去抄袭别人的创意。

如今,人们都知道知识非常珍贵,但是却不知道创意其实比知识更加珍贵,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悲哀。倘若你想拥有原创的创意,就不要去看别人的创意,这是最好的办法。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创意

研究资料和相关资源会引诱人们掉进抄袭的陷阱,读书也是如此。

读书的好处很多,不仅能够增加知识量,而且偶尔还能让人们突然感动。就这样,人们就误以为读书一定是越多越好,读一两本不如读三五本,读三五本不如读十本八本……慢慢的,读书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成了一种没有报酬的工作,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买书、看书。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心理:看的书越多,就越有智慧,创意也就越多。他们为自己读的书多而自豪,如果看了很多与某方面相关的书籍,还会觉得自信心倍增,甚至自认为是某方面的专家。

然而,读书读得都是别人的思想、理论、技术和创意,跟自己的创意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能说因为你了解了很多别人的创意想法,这些想法就是你的了吗?一旦把别人的想法误以为是自己的想法,就要面临掉进抄袭的陷阱的危险了。仅在文学领域,由于抄袭和模仿他人创意而让给自己名誉扫地、前程受阻的专家学者就不在少数。由此可见,读书读得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一是,大量的知识会占据大脑内存,妨碍思维自由思考;二是,看的书多了,很容易会掉进模仿和抄袭的陷阱。

同类推荐
  • 不是世界喧闹,是你的内心太吵

    不是世界喧闹,是你的内心太吵

    这是一本引导年轻人远离浮躁、回归内心平静的修心读本。这个世界太嘈杂、太喧嚣,我们总想拒绝与躲避,找寻几许心灵的清静。可最清静的地方,不在与世隔绝之处,而在我们的心灵之间。心静,可御万千纷扰。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随时需要静静心,心静了,才能真正看开、看透、看破、看穿。本书从淡定、放下、超脱、活在当下等当今比较受关注的话题着手,帮助人们于喧嚣中重享内心的平静。只有在安静的心灵中,人才能思索、才能反省、才能打磨自己的灵魂。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心灵强大了,就没有人能伤害你,没有事能困扰你。
  •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

    勤奋好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也是育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故事,希望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竞争的决胜(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竞争的决胜(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生存能力、毒品、艾滋病、创新潜能、环保意识、意志力培养、独立自主、文学修养、良好习惯、心理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安全保护等考验! 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此套书为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你陷于痛苦煎熬时,此套书为你补足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你迷失自我时,此套书将为你制定振作精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敢去爱,有足够的坚强去宽容,有足够的度量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有足够的睿智去理解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爱,那么我们便可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套书是一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励志精品集。每次读起,字里行间对我们的灵魂是一种很好的滋养。
  • 25岁后变成有钱人

    25岁后变成有钱人

    25岁是立志成为有钱人并且积极实施的开始。很多年轻人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和有钱人会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他们没有形成那种欲望,那种野心,这是很危险的。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有高远的目标!其实成为有钱人并不难,李嘉诚说过,假如一个人从21岁开始,每年存1.4万元钱,而且把每年所存的钱都投资在股票和房地产上,每年平均就能有20%的投资回报率,这样,40年后他的财富就会达到一亿零二百八十一万元。这就是他成为富翁的三大秘诀之一。
  • 正青春:二十岁能创造什么奇迹

    正青春:二十岁能创造什么奇迹

    记录了一位20岁女孩馨瑶从稚嫩到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励志之路。在这本书中,你还将看到这位青春靓丽的女孩在“超越极限”这个平台上的精彩蜕变;看到一个自卑、胆怯的小女孩是如何突破自我,活出真正的自己,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不安。
热门推荐
  • 顾太清词选

    顾太清词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馆(经典译林)

    茶馆(经典译林)

    三幕话剧《茶馆》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社会背景下的芸芸众生相。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三幕话剧《龙须沟》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二春、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 新的王座

    新的王座

    一个发生在奇幻世界的故事...PS:本书讲述一废材青年意外来到奇幻世界,被迫踏上王者之路......
  • 末日猎杀升级系统

    末日猎杀升级系统

    一场暴风雨席卷的夜晚,血腥与杀戮充斥了世界,病毒横行,丧尸遍地。无数来历不明的生物出现在地球,人类文明堕入永夜,文明之火摇摇欲灭……这一切就发生在叶阳身边,就在他觉得死定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身上居然绑定了一个系统!叶阳发现只要做任务,杀怪,砍丧尸,都可以获得经验值升级变强,做任务,甚至能抽奖得到各种物资。叶阳忽然觉得,末日有希望在这黑暗世界活下去……
  • 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概论

    本书包括10章内容。第1章世界经济导论,第2章科学技术革命与世界经济,第3章世界经济三大组织,第4章经济全球化,第5章人口、资源与环境,第6章高度发达国家——“七国集团”经济,第7章新兴发达国家(地区)——“四小龙”经济,第8章迅速发展中国家——“金砖四国”经济,第9章普通发展中国家经济,第10章世界经济前景本书是为高等院校世界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及经济管理等经济类专业编写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从事经济领域业务人员参考之用。
  • 太平兩同書

    太平兩同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归

    侠归

    一个架空的高武世界,纪念金庸大师的离去,作为一个喜欢金庸的读者,我希望用我笔下的故事来表达我心中的侠。常羡投笔复从戎,铁马金戈谈笑中。吴钩闪寒烁人胆,赤兔一骑千里游。三千兵甲胜紫电,一声怒吼退寒秋。我辈岂待白发日,玉龙剑指欲封侯!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臻于灰霾的尽头

    臻于灰霾的尽头

    最可悲的事情是,失去了自我,只剩下空躯壳。亓官韫和郗卓,爱得真爱得切,然而却又爱得痛。亓官韫的目光闪烁,说道:“如果我早知我们的爱,像在荆棘丛里翻滚过一番,我就不会要这份姻缘了。”“那么说,你后悔了。”郗卓瞪着韫儿,闷声道。“不,不是,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那么痛苦。”亓官韫说。
  • 悄悄悸动

    悄悄悸动

    刚上初中的小知欢面对无耻的大型犬类动物刘宇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一股脑的陷了进去。什么?小知欢发现这个犬是个中央空调,对每个母犬都发情?好吧!她只好做一次小白莲了!呆萌小白莲与万年中央空调的碰撞摩擦……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