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000000023

第23章 如何制造和掌握创意:激发创意的8个重要法则(4)

上官燕喜欢写随记,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用相机和文字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一次偶然,她看到国家地理杂志社举办旅行小说比赛,奖金不菲,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小说构思。一个月后,她将写完的小说邮递出去,很快收到对方的回复,杂志社的编辑一致认为上官燕的小说曲折真实,创意十足,很有吸引力,希望她能到杂志社总部面谈。最终上官燕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她写的小说出版后反响热烈,没多久她就闻名全国了。

上官燕写旅行小说的创意并非突然而至的灵感,她的创意是在长期的旅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阅历发酵之后才产生的。倘若她依然是银行里的普通职员,她根本就不可能写出离奇曲折的小说。由此可见,创意是需要酝酿的。

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提出了经济成长论。他曾经说过,他在哈佛大学念书的时候就有了关于经济成长论的简单构想,但是这个理论很复杂,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他才完成了论述经济成长论的论文。很多创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酝酿、发酵。

总而言之,一个创意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写成一本书、形成一门学说等,肯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并且这个酝酿、发酵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创意发酵成熟需要时间

我们可以肯定,创意的产生需要酝酿、需要发酵,但是我们无法说清一个创意发酵成熟需要多长时间。

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巴尔扎克是个非常重视创意的人,但是他也曾为了寻找写作素材而苦苦思索,他认为做好一切努力工作之后,只有静静等待创意的发酵成熟,没有捷径。令人郁闷的是这个发酵的时间根本是不可测的,有时候是几天,有时候是几年,人力无法干预。巴尔扎克曾经无奈地说:“创意发酵成熟之后,它会自己来我眼前的。”的确,创意发酵成熟之后,会主动展示自己的魅力,引起人们的注意。

难道我们真的无法预测创意发酵的时间吗?难道我们真的除了等待别无他法吗?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有了想法就记下来,记录笔记的方法也可以用在这里。创意发酵成熟的过程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要想全凭一颗脑袋去记忆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记忆力毕竟是有限的。从最初是怎么确定思考主题,到中间思考的过程,再到如何发现创意线索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并标明准确的日期。这样就可以计算某个创意从灵感出现、发现线索到发酵成熟所需的时间了。经过多次的具体时间记录,就可以参考这些实例来假设创意发酵成熟所需的时间了。

在创意发酵的过程中,线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管是重大的发现、发明,还是小的创意,都需要线索。那么,我们应该到哪里去找线索呢?一般人总以为线索一定异于平常,离生活很远,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尽管线索出现的偶然性也很强,但是线索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甚至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见线索。实际上,发现线索的概率要比人们所想象得大得多。

阮景东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设计师,最近公司开发了一种新薯片,于是他的任务就又来了——为新产品设计新包装。经过一周的思考,阮景东最终确定了包装的基本风格:儿童喜欢的卡通风格。接下来的一周他就忙开了,上班在公司的时候他就上网查看各种相关资料,下班他就去各大卖场看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的包装,寻找线索,很快这一周也过去了,他依然没想到好的点子。

面对这种状况,他有些沮丧,离产品上市的时间仅剩一个月了,如果他不能及时提交包装方案,公司的新产品就不得不延期上市,这个后果是他承担不起的。一天下班之后,他去超市买东西,无意中发现一款进口酱油的外包装上印的居然是大力水手的卡通造型,这让他茅塞顿开,之前想到的零散想法终于串联了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意。回到家后,他把脑袋中想到的创意画了下来。最终阮景东的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一个月后,各大超市摆上了由他设计包装图案的薯片。

在这个案例中,印有大力水手卡通造型的酱油包装就是创意线索。创意线索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就能够发现。在创意发酵的过程中,线索的作用就是将之前零散的想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意。

在风和日丽的傍晚从树上掉落下来、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就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线索。这就说明从树上掉下苹果这种非常平常的小事的确可以称为创意的线索。既然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可以成为线索,那么从晾衣架上掉下来的衣服、从树上掉落下来的树叶、从阳台上掉下来的花盆等,这些都可以成为重要的线索。这个世界上每天从高处掉下来的东西数不清,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能够发现创意的线索。

虽然创意发酵成熟的时间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来大致假设一下,并且通过认真的准备和用心的观察,尽可能早地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最终形成一个成熟的创意。

混合的创意

优秀创意的产生过程就好比美酒的发酵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想要获得好点子,就需要耐心的等待。但是几乎没有人喜欢这种无法确定期限的等待,这实在让人焦虑。于是有些投机取巧的人就想到了直接“复制”别人发酵好的创意,但是这种行为属于剽窃、偷窃,是违法的。因此他们就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将几个现成的创意混合到一起:从中取一些资源,经过删减组成一个看起来还算新颖的东西,并把这个成果当成自己的创意。这就像将别人家几种不同的酒混合倒进自己的瓶子里,然后给这种混合酒起个新名字,这就成了自己的创意,比如鸡尾酒。

这个时代,很少有人喜欢用发酵法则来制造创意,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耐心等待。相比较来说,人们更喜欢“拿来主义”,拿几个别人现成的创意,然后从每个创意里面取一些有价值的资源,组合成一个新东西,并将这个新东西视为自己的创意。比如,时下大多数大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都是使用混合法,找几个跟自己题目相关的论文,从这里抄一点,从那里抄一点,最后把这个混合别人观点的论文当成自己的创意交了上去。而很多老师们似乎对这种“现调制”的论文并不反感,因为他们自己也很喜欢这么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论文成了批量生产的东西,书籍成了批量生产的东西,假创意充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然而,混合的创意也并非完全不可取。一个优秀的调酒师一定非常了解各种酒的特性,并能根据这些特性调制出比纯酒更加漂亮、更加甘美的鸡尾酒。只不过鸡尾酒的创意是调配方法的创意,而非生产酒的创意。换言之,一个优秀的创意达人往往了解很多优秀的创意,并能够从这些创意中汲取精华,找到并综合其中的精华,形成更好的创意。但是这种混合调配得来的创意并非原创,至多只能算是半原创。

于正,时下内地著名的电视剧编剧,他的代表作《大清后宫》《美人心计》《宫》等作品几乎家喻户晓,他也因此成为内地炙手可热的编剧。然而围绕在他周围的抄袭绯闻却一直不断。他的《大清后宫》被质疑抄袭香港TVB的电视剧《金枝欲孽》,《美人心计》被质疑抄袭一部名为《未央沉浮》的小说,新剧《贤妻良母》被质疑抄袭电视剧《家好月圆》……于是有的网友戏称于正为“于抄抄”。

面对这种抄袭质疑,于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我这个人有个习惯,看过大量的电视剧和大量的书,看到经典的句子、桥段就会记下来,生活中碰到好玩的东西也会记下来,写的时候脑中的这些记忆就会跑出来。哪个作家敢说自己写的桥段是别人从来没用过的?哪篇文章没引用别人的东西?这样来说,那么大家要说《京华烟云》抄袭《红楼梦》吗?李碧华的《青蛇和白蛇》抄袭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吗?难道只有韩国的《大长今》和日本的《阿信》是原创的吗?其实韩国的《人鱼小姐》和琼瑶剧《情深深雨濛濛》也很像……当初人家说我的《贤妻良母》抄袭港剧《家好月圆》,《大清后宫》像《金枝欲孽》时,我很愤怒。我已经解释过,也承认过,我的《贤妻良母》是有借鉴《家好月圆》的地方,但是真的不存在抄袭,如果两部剧真的那么像,人家电视台也不会买。为什么大家都要人云亦云,那么不宽容,那么狭隘?”

实际上,于正的剧本就是一种混合的创意。将别人写得好的创意纳为己用,这种行为的确有抄袭之嫌。然而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为什么于正火了,而别的编剧没有火?或许就是于正很会抄,懂得在混合调配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吧。但是,无论如何这种剧本绝不能算是完全的个人创意,最多算半原创。如果于正在宣传的时候说自己是“改编者”,而非原创者,或许就不会招致那么多批评了吧。

很多人对将他人的创意拿来充当自己创意的做法深恶痛绝,他们觉得这种行为是偷窃,是犯罪。的确,完全的抄袭很可耻,但是加入个人创意的混合调配成果也有可取之处。将几种味道单一的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到一起,就变成了新的鸡尾酒,难道鸡尾酒的诞生不是一件好事吗?混合调配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好的创意。

其实,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创作都是混合的创意,比如《红楼梦》是文学奇葩,《京华烟云》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难道我们要因为《京华烟云》中有类似于《红楼梦》的内容,就完全否定《京华烟云》的成就吗?当然不是的,《京华烟云》可以说是混合创意的代表,也是一部非常耐人寻味的好作品。

总的来说,混合的创意真的很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混合的创意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发酵,很适合那些有期限的创意工作。

鸡尾酒法则

按照前一章的说法,发酵法才是思考创意最正统的方法,通常人们也认为一切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创造皆来自发酵法,然而发酵法使用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普通人可能很难驾驭。而且发酵法的缺陷确实让人们甚为苦恼。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缺陷就是创意发酵成熟需要很长时间,这实在不适应当代人们对于创意的迫切需求。

酒厂在酿酒的时候能够确定每种酒发酵所需的时间,只要将材料和发酵素准备好,耐心等待就够了。但是脑袋里的素材要发酵成创意的时间却是难以确定的,没有人能够说出创意发酵成熟的准确时间。这让那些从事有期限创意工作的人非常为难。

当然,尽一切努力缩短发酵时间也并不是不可能,但谁也不能保证发酵的过程中不出意外,谁也不能保证这些意外不会耽误你很长的时间。因此,使用发酵法制造创意势必会让人们或心急难耐,或提心吊胆、不得安心。

对于有期限的创意工作来说,依靠发酵法制造创意是不实际的。那么要依靠什么方法来制造短期创意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前面提过的混合调配法,也就是鸡尾酒法。

整合创意素材,激发新创意

发酵法是在酿酒的材料中加入发酵素,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得酒精。鸡尾酒法是通过调配各种不同的酒来产生新酒,因此,鸡尾酒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作为原材料的酒已经存在了。这些酒自然不是调酒师自己酿造的,如果直接纳为己用就属于剽窃,但是如果将几种不同的酒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重新调制,就另当别论了。

调酒师从各处搜集性状各异的纯酒,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重新整合,调配出新酒,这就是鸡尾酒的制作方法。把与某个项目相关的各种创意搜集到一起,然后将这些素材重新整合,从中制造出新的创意,这就是制造短期创意的重要方法——鸡尾酒法。

大约在七八十年前,那时候威廉·安普生还是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的一名学生。本来安普生考上的是剑桥大学的数学系,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安普生中途转系到英文系,临毕业之际他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安普生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自己的指导教授I.A.理查斯,经过一番讨论,理查斯教授认同了安普生的想法,一星期之后,安普生提交了自己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就是在文学界反响热烈的《晦涩的七种类型》。

在希腊时代以后的两千多年里,整个欧洲都奉行明确主义,反对晦涩不明,并且从未对这个准则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但是威廉·安普生的这个发现撼动了这个准则。

事实上,在很多优秀的诗词中都使用了双关词汇。这种双关词汇一般有两种或多种不同含义,不存在唯一的确定性解释,这就是人们之前并不喜欢的“隐晦”。基于这一发现,安普生提出了“水至清则无鱼”的结论,太清澈的水不适合鱼生存,反而稍微有些混浊的水才能养鱼。创意也是如此,太明确的事物反而没有创意,而晦涩不明的事物反而容易产生创意。安普生关于晦涩的这一发现是来自于发酵法吗?当然不是。在中世纪的时候已经有日本学者发现了晦涩之美,并在当时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关注,只不过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安普生的这一发现正是来源于鸡尾酒法,据了解他的指导教授理查斯对东方文化有颇深的造诣,安普生受此启发将前人对晦涩的研究成果重新整合,进而产生了新的创意。

同类推荐
  • 超级人脉

    超级人脉

    在当今社会,人脉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一笔潜在的财富。早一点认识到这一点,你就早一点寻找到成功的捷径。《超级人脉》探讨了人脉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述了如何建立、拓展、经营和维护人脉关系,讲述了利用人脉的方法和技巧。《超级人脉》内容针对性很强,可以帮助读者迅速规划自己的人脉路线图。搭建自己的超级人脉帝国。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可以发挥的能量也就越大。
  •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是心灵的栖息,是感情的慰藉,是精神的享受,是淡淡忧伤中的喜悦,是温馨中的片刻孤寂。思念是流淌在心灵深处一首无字的歌,隽永,悠长,有人值得你默默地思念,是幸福的;你能让远方的人默默地思念,是欣慰的。思念是孤独中开放的花,带着几分忧伤,几分惆怅,甚至还有几滴晶莹的泪滴……
  • 办事艺术大全集

    办事艺术大全集

    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 好好说话,好好生活

    好好说话,好好生活

    我们是什么人,就应该说什么话,我们说什么话,我们就是什么样的人。你说的话,就是别人眼中的你。《好好说话,好好生活》,不仅是一种说话的艺术,更多的是与我们分享好好生活和改变人生命运的智慧。梁实秋总是以平和的心境,对待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愉快地与人交谈、写文章,过着丰富有趣的生活。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看好的,听好的,说好的,做好的,你的人生就不会差。
  •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是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热门推荐
  • 婚错成爱

    婚错成爱

    因喝醉了撞到她婚礼……被前男友抛弃了的叶钰兰,没想到撞到刘蔺蔺的她却当宝贝。******被报仇睁红了双眼的他,选择放弃自己最爱的而能帮偌报仇的她在一起。他更想周旋于她和她之间,结果他的这一阴谋被她设破了。她选择当初把她当宝贝一样的他,并和他一起揭破他的阴谋。
  • 这个星君有点傻

    这个星君有点傻

    一场告白,令她被雷劈,然后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国度,成为皇帝妃子,被某某王爷追求。她全程想着离开皇宫,被人救出皇宫后,凤兮发现自己的身世扑朔迷离起来,这个世界也绝非她所想象的那般简单。凤凰涅磐重生,重塑身体,梦回前世;与星君携手,踏入神族。
  • 录鬼簿

    录鬼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小店,上仙恕不招待

    极品小店,上仙恕不招待

    白末言一直都很想进入那个极品小店,不为其他,就是觉得这家店挺有意思的,他活了几万年,还从来都不曾见过有这么一家店,不论什么都卖。千叶一直都很想做的事,就是离这个自称活了几万年的上仙白末言远个几千几万个宇宙,她活了十几年,还从来都没有见过像他这么死皮赖脸的臭男人。可是偏偏不如她的意,不管走到哪,她都能见到白末言。“好久不见啊,小叶子!”“上仙好巧哦,不过请恕小店不招待上仙!”“哦,那请问,刚刚那位上仙可是进去了?”千叶看着刚刚从小店中交易到货物的一位上仙,心里默默的将他列入黑名单。以后再也不卖他东西。
  • 成功必读

    成功必读

    成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无法胜任一项工作。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功与不成功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不论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必须强迫自己增强能力以实现目标。
  • 圣皇衍天诀

    圣皇衍天诀

    【玄幻爽文】一尊诡异的古鼎,让极品鉴定师楚羿灵魂穿越于异界,斗玄大陆!斗气、玄气分化?他却是万年难得一见的斗玄双体,修炼速度堪比妖孽!没事炼炼神器,沾沾小花,惹惹小草,转转险地,顺便教训一下大陆上那些所谓的极品天才。远古龙族?一脚踢飞!炼器宗师?一掌拍死!楚羿说:“哥不是个好人,当然也不是坏人,但哥绝对是个男人!不要在哥面前装逼,哥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牛逼!”
  • 末世奇梦

    末世奇梦

    高三的普通女生,竟然穿越到了魔法世界。来自极北的精灵是想找什么人?诅咒森林还藏着什么秘密?无尽之海的尽头是通往哪里?………“什么鬼?我是要高考的人哪!”她有一种执念就是回去。不料末世终会降临“我可真倒霉!”她捂脸
  • 野火春生

    野火春生

    那个说着永远不分离的人,早在他的枪口下……含笑而去。他带着“野火”这个称呼,行走在敌我双方的较量中。他,就是候时新。
  • 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

    加法易,减法难,舍得用橡皮擦擦去背景色调更是难上加难,杨奋的这块橡皮擦让人羡慕,他知道自己做的主体是什么,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大冰如果我有一匹马,如果我将走过天山南北,我想带上这本书。——佟丽娅是书,是故事,更是情怀。离开新疆这么多年,割舍不了的新疆情怀,读完这本书,更浓。——尼格买提十年沉淀。二十四篇作品,二十四个发生在新疆的温情故事。网络阅读过亿。这是新一代的新疆人,“疆三代”们的生活。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他们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得到。他们记录着新疆的昨天,期望和建设着新疆的未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