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300000032

第32章 优化性格,成就自我(2)

梁先生曾说,人生有四难,其二便是“行动之后无悔难”。可见,从一种角度来理解,梁先生主张人们要行之有效,不能做一个行之无效,等到结果出来后又自己后悔,自己埋怨自己的人。因此,人生于世,要行之有效,行而无悔,还是要回归行动之前的心态与性格,即要剔除急切、浮躁的性格,摒弃急功近利的态度,做一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人。这是高效成就自我的方式。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就是要坚持自己内心的追求。人生几十年,有人老来无怨无悔,死而无憾;而有人“老大徒伤悲”,死不瞑目。为何?前者一生严格要求自己,自始至终都能坚持自己内心最初的梦想,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成功了;而后者,则可能在一时的风雨与困境面前低了头,放逐了自己的梦想,自然而然,最终也将被梦想抛弃。好比高飞的风筝,牵着线,它就能如你所愿在空中高翔,与鸟争飞;割断线,就只能坠落在某个角落,沉寂无声。

因此,人生中,我们要成就自己,就要做一个坚持不懈,对梦想有执著追求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在这方面,梁先生就是一个对自己内心的追求有着执著性格与精神的人。

梁先生在北大任教期间,正是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之时。当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旧文化为人们所抨击。特别是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这样的形式下,并不反感新思潮的梁先生绝不随众——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于是,他开始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印度和西方三大文化体系,并试图寻找到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1918年10月31日,梁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上刊登启事,征求研究中国文化的合作者,结果无人响应。但他并不气馁,11月起,梁不辞辛苦,每星期开讲“孔子哲学之研究”,大力宣扬孔子的儒家思想。

而在之后的众多批斗中,梁先生也不畏权威,可以说,他誓死捍卫儒家文化,大力赞扬儒家思想中的精华。

如此执著与坚定,因此,后人说他是“新儒家”,认为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说他“独能生命化了孔子”。最主要的是,儒家思想也成为他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得益于他的坚持与执著,得益于他的行而无悔。

人生中,我们要成就自我,当养成踏实稳重的性格,摒弃急功近利的态度,做一个行之有效的人;与此同时,还要如梁先生一样具备执著的性格,对自己的梦想与内心的追求,坚持不懈,行而无悔。

人须忏悔自新

梁先生语录:

如何才能够使内心的矛盾冲突平下呢……也只有忏悔、自新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白娘子经过千年的修行,才成人形,有神仙的法力。良好的性格并非完全源自天生,也需要后天的修炼,才具有。一个人性格的好坏,不仅影响其气质,其修养,还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因此,人生几十年,我们要在百味人生中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性格,为打造成功的自己奠定基础。

而优化自己的性格,归根结底,还是要化解自己与自己的冲突。俗话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确,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还在自己身上。因为战胜不了自己,战胜不了自己内心的贪、嗔、痴、怒等,拿自己没办法,所以会跌倒,会失败。而之所以会战胜不了自己,是因为化解不了自己与自己的矛盾与冲突,由此,还是回到了性格问题上。

对此,梁先生说:“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付自己。如果对于自己没有办法,对于一切事情也就没有办法。”

因此,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化解自己与自己的冲突,进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性格,就需要找到对付自己的办法,让自己拿自己有办法。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看到,人之所以对付不了自己,是因为内心中,自己与自己的矛盾太深的缘故。因为矛盾太深,冲突太重,因而内心不清明,进而无法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一来,当然就无法化解内心的矛盾了。比如,贪婪的人总希望得到更多,总是不能满足,因而欲望与现实所得形成一重矛盾,带着这样的矛盾去追名逐利,名利渐渐得到,而矛盾也与日俱增,总是有更深的欲望,有更大的不满足。最后可能还是因为不能满足抑郁而死。

这就是对付不了自己的表现。

这样的人,无法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认识,更抓不到矛盾的根源,自然而然,化解矛盾更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平定下来,进而清楚地认识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梁先生的答案是:也只有忏悔、自新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地说,忏悔、自新就是反省的意思,即反观自我。俗话说,人难自见其面。因此,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人们往往会“取镜”。但是,要知道,最深刻的认识还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人何以自己认识自己,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便是反观自己。

诚心反观自己的人,总能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看到自己的过错。人生于世,常常反观自己的人,便能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这对个人的完善与改进是大有裨益的。这样一来,才能平定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地战胜自我,譬如自己的人欲私心。更进一步看,懂得反观自我的人,其性格也能得到优化。如此一来,层层推进,才是真正平息内心矛盾的方式。

梁先生的“忏悔、自新”并不仅仅是强调人要反省自己,它还要求人们在反观过去的自己之后,还要有改变自我的实际行动。具体说,既然能在过去的自己身上看到不足,看到种种毛病,看到所犯下的错误,那么,往者可鉴,来者可追,就当为完善自我而付诸切实的行动,进而塑造崭新的自我。

也就是说,忏悔与自新二者要并重,不可偏废。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平定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进而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性格,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

为何“忏悔、自新”有这样的威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有不足。人活着,会越活越清醒、理智。一个懂得反省的人,反观过去的自己,便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过去不仅仅是一抹回忆,它更像一面明镜。可以说,这也正是人能做到“不贰过”的原因。

这样一来,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悔恨自己,自己可怜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己改进自己,果真如此,便能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在梁先生看来,这样会到达“悲悯的心境”:自己不打架,不矛盾冲突,这时就无物挡住自己……

当自己与自己的矛盾平定下来之后,人便有了一个良好的性格,表现为稳重、淡定与处变不惊等。这样一来,就已经是自新的表现了。而这不正是因忏悔而有的重生吗?如此,人们便能要求自己去开拓新的生命了。

对此,我们不妨来看看梁先生的结论:

“在新生命开辟出来的时候,他与从前不同的是在什么地方呢?即是从前这个也贪,那个也爱,小的舒服,小的便宜,以及物质享受……在自新的时候,就是回头一看,看清了许多都是机械、可怜、糟糕、要不得!把好恶的心,真的好恶的心透露出来,觉察出从前的杂杂碎碎,真是臭的,所谓‘如恶恶臭’。”

而这,不正是忏悔、自新的作用吗?

人生在世,若能常忏悔,能自新,还怕自己没有良好的性格吗?还怕自己一生都和一个鲁莽的黄毛小子一样浮躁不堪吗?

心太高,容易厌人厌己

梁先生语录:

自己要强的心太高,看不起人家,亦很容易讨厌自己。

大凡成功的人,可能胸膛中都潜藏着一颗好强的心。因为有迫切成功的愿心,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去向外发力。而这样的人,往往在性格上带有一定的强势意味。从某种程度上说,非凡的人生与自我要有好强的性格,也要有一颗好强的心。因为这样的性格与这样的心,能带来无穷的动力。

但是,这样也容易引导人们走上另一个极端——心太高,表现为好高骛远。这样看来,好强的性格又是不可取的。因此,人生在世,我们要优化自己的性格,成就自我,就要剔除性格中的这股强势之气。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心高,能存远志;但是,心太高,便会走上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歧途。老人常说,不会走就想跑,要不得。心太高的人,就容易陷入这样的情形当中。殊不知,人生中,真正的成功源自脚踏实地的努力。所谓“积少成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若不然,则可能会摔跟头。

同类推荐
  • 糊涂学(下)

    糊涂学(下)

    难得糊涂不是真的糊涂,学会糊涂是一种真聪明,运用糊涂是工作之大气,取舍糊涂是生活之必须。糊涂学,大智慧。这个智慧就是给你一颗自由的心,用这颗自由的心去重新审视世界和人生,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以出世的态度去过人世的生活,以无为的心态去持有为的事业。糊涂学不是一种处世的技巧,也不是基督的那种泛爱与宽容,它是中国特有大智慧。具备了它,你就会感到“天在内,人在外”,天人合一,心灵自由,获得一种从未有的解放。凭借之颗自由的心,你再不会为物所累,为名所诱,为色所惑。你才会有机会顿悟,参透人生,超越生命。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本书是成就女人生活与事业的秘典,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可读性强,观念新颖并有极强的操作性,很多说话、办事的技巧,读者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成事王牌尽在书中,赶快拿来一用吧。
  • 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本书是参与了新思潮运动的美国作家奥里森·斯韦特·马登的最后一本著作。新思潮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生的成功是从拥有积极的心理态度开始的。这种积极的心理态度展现在积极的行动乃至最后取得的积极结果之上。《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一书以震撼人心的方式阐述了这种思想。
  • 给人生加点忍耐

    给人生加点忍耐

    忍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艺术和取胜之道,不忍则难成大谋;忍耐是一种审时度势,而非甘于平庸;忍耐是一种能屈能伸的宽容和冷静;是一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蓄势待发;是一种耐得住寂寞,抵得住繁华的淡泊释然;是一种直面挫折永不言弃的坚忍不拔;是一种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果敢……阿拉伯有句谚语:“为了玫瑰,也要给刺浇水。”可见,如果你想要让自己的人生开出美丽的花,就不得不去忍受那些扎在心头的芒刺,并在忍受中将其化为刺激自己前进的动力,如此,方能为自己博得幸福,博得成功。
热门推荐
  • 嫡女归

    嫡女归

    上一世,她善待姨娘,友善庶妹,对夫君尽心尽力,却不想,养虎为患。姨娘害她母亲,庶妹毒杀她胞弟,而她,被困地牢之中,日日受鞭刑之苦。重生归来,这一世,她宁愿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她!
  • 修仙不如读书

    修仙不如读书

    羊驼:“修仙是不可能修仙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修仙的。”赵日天:“装逼打脸又不会做,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得了生活”龙傲天:“进学校修仙的感觉比家里好多了。”叶良辰:“这里的人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这里的。”校长:“这就是你们偷吃我坐骑的理由么?”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街霸公主反扑记

    街霸公主反扑记

    喻可人,燕平帝藏匿在卫王府的掌上珠。却因着一个让她并不如何满意和欣赏的男人倒了一次血霉!“长生,你受伤了!”“受你妹!”姐这是来葵水了!谁能告诉她这种囧况怎么破?蒋绍恩放不下他,想来想去唯有断袖一途!就在他认真研习分桃断袖之术之时,却意外得知——他竟是一位美娇娥!这......看来得换一本《闺中术》!
  • 绝世魔王系统

    绝世魔王系统

    想成为神豪么?想成为有权有势的人吗?想迎娶白富美吗?哈哈哈,如果想,那,,,,,你就找错人了。(首富是我重点扶贫对象←_←)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逆袭女神

    穿越之逆袭女神

    直到最后一刻,傅瑶都认为自己作为一个花瓶真是衰到了极点。失婚失命,穿越成一个N线小演员之后,她才发现原来没有最衰只有更衰。但衰归衰,日子总是要过的,气总是要出的,位子总是要往上爬的,影帝……嗯,总是要黑的。
  • 清欢十年温如水

    清欢十年温如水

    暗恋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像你想要咳嗽时,但是害怕被别人听到一样,咬牙忍住,即使喉咙痒的难受也要拼命忍住才行。而单恋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单恋啊就好像是在机场等一艘船,在船上等一辆车,就好像是在等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回头看你一眼,明知道不可能却又像个傻子一样满怀期待的等待着。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反正十三岁的叶清欢和十六岁的叶清欢都经历过。
  • The Depot Master

    The Depot Ma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领导干部谈管理

    与领导干部谈管理

    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干部工作的迫切问题,本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原则、执行力、领导干部自身素养等。结合目前的实际状况,阐述了提高干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深入浅出,案例生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