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400000019

第19章 交际之道,为人处世要方圆(1)

南怀瑾先生教导我们,为人处世要曲折有致,而不是一根筋直到底。一个能方圆处世的人,人生道路会更平顺;而一个不能走曲线为人处世的人,人生之路可能会充满荆棘,甚至会寸步难行。所以,为人处世,与人交际、相处,也充满大智慧。

防人之心不可无

俗话说:“人心难测,海水难量。”所以南怀瑾先生常常告诫世人:世间最难揣摩的是人心,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生也学不尽,这几乎成为我们处世的无间道了。

《庄子·人间世》中有这么一句话: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对此,南先生说:“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就爱好那一点,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都无法改变他。所以,明知道你是为了他,但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为他着想了。”

其言外之意便是,若是对方忘记你是好心为他着想了,那么你就很可能因为自己的意见而被对方误解,甚至涉嫌被害。所谓“好心没好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而,在交际中,无论是出于好意为对方着想,还是出于某种目的和利益的需要,切莫忘记,要见机行事,适可而止,世间人心最难揣摩,人心难测,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南先生说“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这两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最后南先生在分析完这句话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的确如此,自古以来,有许多故事都在告诫我们,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若是没有一颗防人之心,就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轻则可能损失某些应得的利益,而重则会因之丧失自己的宝贵生命。

历史上,刘邦先重用韩信,然后杀害他;曹操在逃亡的时候投奔吕伯奢,因为猜忌多疑,反倒杀害了吕伯奢全家;诸葛亮一世英明,终究还是用错了马谡……这无不证明人心难测,防人之心不可无。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讨论“人之本性”这一问题。到底“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向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实表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并没有一个定论。所以,有人将人性比作是一片丛林,杂乱丛生,甚至千姿百态。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生活在人群当中,涉入人性丛林,无论深浅,都是不可避免的。

南先生在三十岁之前就读遍古书。因此,南先生对历史上的奸臣进行了一番细致的研究。奸臣们无不精通为人之道,他们都深谙“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道理,因此,在劝谏君主的时候,总是投其所好,从不选择直言力谏,以免惹怒君主,触碰其禁区,惹祸上身。而忠臣则正好相反,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安危,他们总是直言不讳地据理力争,劝阻君主的某些错误决议。

北宋的寇准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也是难得的忠臣。但是他因为刚正不阿和直言进谏,屡遭君主误会和谗臣的陷害。

十九岁那年,寇准因自己卓越的才华,被宋太宗破格录取,第二年,便被授予知县的职位。寇准当知县期间,政通人,百业兴旺。老百姓亲切地称年轻的寇知县为“寇巴东”。宋太宗听闻后非常高兴,立即擢升他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主持官员的考核与选拔工作。任职期间,寇准不畏强权,公正不阿。为此,得罪了很多权贵。一天,他骑着马赶去办事,突然,街旁闪出一人拦住他的马,连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事很快传到了太宗耳里,太宗听后大发雷霆,不容寇准分说,便把他贬到青川去了。

后赵恒宋真宗当了皇帝,因惜寇准的才华,斟酌再三后,宋真宗还是任用寇准为宰相。公元1004年,北方辽军大举南侵,一天之内就有五次告急文书飞到朝廷。满朝文武张皇失措,宋真宗也六神无主。这时候,那些奸臣谗臣们就主张逃跑。寇准却说:“谁再为陛下出南迁的歪点子,谁就是大宋朝的千古罪人。辽军没什么了不得的,如果陛下御驾亲征,一定会把辽军打回老家去的。”

最后宋真宗听取了寇准的意见。宋军在寇准的指挥下,连获大胜,最后把辽军打得落荒而逃。这时候,那些曾主张逃跑的大臣们更加忌恨寇准。于是相互勾结,准备谗害寇准。他们向真宗进谗言说:“陛下,历来战争就像赌博一样。寇准让陛下上前线,实际上是把陛下作为赌注。寇准叫您亲自上场,不就是希望你战死战场吗?”宋真宗听完后,想了想,不由得火冒三丈,立即撤除了寇准的宰相职务,让他到陜州去当了知州。

再到后来,又因直言进谏和谗臣陷害,刘皇后将寇准一贬再贬,从河南相州的刺史贬为湖南道州的司马,再贬到广东雷州的司户参军,流放到远离朝廷的荒野之地。寇准63岁时,病死在雷州。

从寇准的遭遇中可见,世事难料,人心更难测。寇准太过刚直,毫无防人之心,以至屡次遭人陷害,被贬官职,甚至被流放。所以说,在人性的丛林中,我们要深谙其中的“潜规则”,切莫没头没脑的毫无避讳。这样一来,吃亏的只可能会是自己。

所以,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谨记南先生的教诲吧。与人相处是有学问的,世间最难揣摩的是人心。因此,逢人只说三分话,交友莫抛一片心。更重要的是,要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而害人之心亦不可有。

外圆内方,行而有度

《庄子·说剑》中说: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

对此,南怀瑾先生解释道:颜阖要去做太子少保,蘧伯玉告诉他做大事业的人,处于杂乱局面修养。你形体外表的形状,跟他接触在一起,要很亲近,“形莫若就”即将就他,可是你的内心要外圆内方;“心莫若和”是指你内心要很和平,自己要调和,不能随便。他要做坏事,你赞成做坏事,那就不对了。

看完南先生对这些话的解释,我们便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一个人,那也可以外表跟着他,但是心里却不能够随便,不能跟着他改变,要外圆内方。话虽如此,但是要真正能做到却并非易事。这也是南先生的观点,正如他所说:“这两句话任何人都很难做到。但是,这两句话你做到,还是有毛病。外形跟他同流合污,他要怎么样,我也跟他怎样,要搓麻将,好,陪他打两圈,三圈就不来;他要喝酒,一杯可以,两杯就不行。‘就不欲入’,不能深入,恰到好处。‘和不欲出’,自己内心地要光明磊落,要端正,还保持祥和和平,但是,外表不能够露出来,我要这样才对,不这样不合道理,你的正道还不能够暴露在外。”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做到外圆内方、行而有度,是需要何等的智慧。而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又恰恰是行走于人世间所必须掌握的技巧,这不仅是做大事业的人要学会掌握的,之于任何一个普通人,若想在为人处世上少碰壁,少给自己添麻烦,明哲保身,这也是我们必须学习并且懂得的人生智慧。

到底何谓外圆内方,行而有度?

根据南先生的解释,具体来看,所谓“外圆”就是外表要顺从,就算是拒绝和批评,也要换一种说法,委婉或者迂回地表达出自己内心与之相违背的意愿,纵然被迫同流合污,也要浅尝辄止。

而所谓“内方”就是内心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态度,要有自己的原则,而不是和外表一样依顺于他人,甚至为了迎合其喜好,获得其赏识而跟着他人改变。

“行而有度”是顺承“外圆内方”而来的,是对“外圆内方”的补充,即“方”、“圆”都不可过火,过“方”或过“圆”都不是明智的为人处世的方式,都难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而南先生能够恰到好处地做到“外圆内方,行而有度”。早年,别人欣赏他的学识,引荐他进入官场,他婉言谢绝了。后来只身赴台,潜心参禅悟道,蒋氏父子赏识他的才华,邀请他进入仕途,他仍委婉地拒绝了,坚持了内心的追求——自由而又专心地做学问。

这是他“外圆内方,行而有度”的一面。另一面还表现在他对政治的态度。尽管他总是委婉地拒绝为官这条道路,执著于自己的内心追求,但是他并不因此而不和一些政治上的高层人士往来。

有一次,南先生给一个“特别班”的学生上课。这个特别班的学生都是手握实权、重权的人。南先生给他们讲课,讲《史记》、《战国策》,并且从“以史为鉴”的角度来讲解课文,理论密切地联系实际,但他不评论当下政治,也不偏袒某一方。这于“圆”中又大显他的“方”。正是“外圆内方,行而有度”的表现。

正因为如此,南先生才能在乱世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一心一意研究学问,也很少因为党派系别问题而给自己制造麻烦。

人生路途上,我们要学会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就得如南先生一样深谙人情世故,做一个外圆内方、行而有度的人。内心要“方”,外表得“圆”。做人要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自己的处世准绳,要有正确的原则和规矩,与此同时,还要做一个能处世细致,与人为善的人。这样一来,才不失为一个为人处世高明的人。

拈花微笑: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它是佛教语,是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

相传,有一次,大梵天王请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上说法。释迦牟尼说法之前,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行之以大礼。

这时候,佛祖拈起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这让众人很困惑,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看到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祖内心欢喜,当即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的典故。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教外别传,释迦说法四十九年说了那么多,在这个以外,别有心传。他(摩诃迦叶)懂了,就交给他,这是一件事。这是个开始,后来,佛祖又把自己的袈裟和一个饭碗(称衣钵),交给迦叶尊者说:‘我涅槃以后,你不准死,要等到下一个劫,弥勒成佛的时候,把这个衣钵交给他’。”

事实上,佛祖传予摩诃迦叶的是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的心境,是一种“无相”、“涅槃”的最高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轻轻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才把衣钵传给他。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不难发现,拈花微笑有两种理解:一是对某种东西或者人有了透彻的领悟,二是人和人之间彼此默契、心领神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摩诃迦叶的轻轻一笑,是对释迦牟尼禅理的理解,也是对释迦牟尼用心的领会。在佛家,这是悟道者难以达到的境界,却又是修道之人渴望达到的境界。

在讲法华经的时候,南先生说:“提到法华经,为什么拈花?为什么微笑?你站在那里看花,话头就来了。你懂得花,你也差不多知道怎么修持了。一颗种子,怎么开花?怎么结果?”

人的生命过程就好比一朵花的生命历程:未开,微开,怒放,结果,凋零,消融,化泥,虚空,轮回一周。看到一朵花,其实就等于看到了人的一生。这就需要“悟”。南先生一连串的问题,意在教众人修持的方法。事实上,也是在教为人处世的方法。

我们要看到生命的缘由来去,知道人生的走向,领悟生命的真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个聪明人,不是每一句话都得说出来,才是明白别人的意思;也不是每一种心声都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因此,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别人顾此言它的弦外之音,要心领神会;别人的“醉翁之意”要能听得出来;别人的真正意图,要能够领悟得到。

对于第一点,我们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第二点,可能会感觉玄妙。事实上,第二点最耐人寻味。试想,生活中,假如你和一个人说话,总是要说很多,甚至啰唆、重复很久,他才明白你的意思,你会不会感觉很费劲,甚至感觉很累,久而久之,你还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当一个人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如果领导的话他总是听不懂,或者领导的真正意思他总是领悟不到,那么,这样的人要出类拔萃,获得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需要“拈花微笑”的悟性,求一个“懂”字。所以南先生说,你懂得花,你也差不多知道怎么修持了。对于第二点,其言外之意,也便在这里。

因此,为人处世中,我们若是懂了拈花微笑的道理,便能珍惜生命,看重生命的意义,领悟生命的真谛,进而在人生路途中,始终能持有豁达、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此同时,也能做一个聪明人,不断增强自己的领悟能力,这样的人,外表平静,内心机灵,必然也深得别人欣赏和喜爱。

当然,我们说要做一个能领悟别人意思的人,做一个明智而又有领悟力的人,并非要去做一个奸诈狡猾的小人。真正能理解、领悟别人的人,并非为了取悦于人而费尽心机去猜测别人的需要、刺探别人的秘密甚至揭开别人的伤疤,而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无须多说,无须言表,甚至说不得,一切尽在不言中,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无论如何,言简意赅也能听懂,繁冗拖沓也能抓住最主要的意思。

看似很神秘,其实拈花微笑重在一个“悟”字,进而“懂”。这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人处世最机趣的道理。因此,我们若想更顺利、持久地和别人打好交道,那就学会这个道理吧——拈花轻轻一笑。

同类推荐
  • 经典成功励志必看系列(套装共9册)

    经典成功励志必看系列(套装共9册)

    本套装包含《我从不感谢伤害过我的人》《既然活着真好,就努力活着吧》《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不管你来不来,我都不会等》《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人生不迷茫,青春不落幕》《我选择为梦想颠沛流离,即使万般辛苦》《允许指点,但谢绝指指点点》《职商:职场情商修炼术》9本书。《我从不感谢伤害过我的人》:当面对现实的恶意与揣测,平凡的生活你也可以活出自己,感谢不放弃依旧不断前行的自己,终于不再让别人随意指摘。……
  • 成功的态度

    成功的态度

    对成功抱有一种向往的态度,了解自我、相信自我、制定目标、主宰自己的命运从而走向成功。相信吧,除了你自己以外,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妨碍你进步、阻挡你成功。如果说信息技术的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那么生物技术的风暴将直抵人类的心灵深处,它不仅会大大延长人的寿命,更会改变人的心态,直至改变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状态。在一个高龄的社会中,人类文化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强烈推荐;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者的修炼宝典。你现在是如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还是如蚂蚁般,终日忙忙碌碌,无暇看路;还是如罗宾汉般离群索居,我行我素……无论是哪一种,都请翻开本书吧,阅读此书将让你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迅速走向成功。
  •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在面对矛盾、面对挑衅、面对指责、面对谩骂、面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时,能始终不生气,能始终保持自己“真心”不变,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毕竟,生气也是要花力气的,而且生气一定伤元气。没有价值的生气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所以,聪明如你,别让怒火冲昏了你的头脑,当你又要生气之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生气就是认输。输给谁?输给你自己的人生。”
  • 1秒钟改变世界

    1秒钟改变世界

    本书内容包括: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幸福是一种态度;活着就要快乐;人生不能扛着石头走路、做个简单的人其实并不难等。
热门推荐
  • 九神变

    九神变

    简介:道术与魔法双修,生出九尾九翼,闯深渊魔域,破六道鸿蒙,取元晶,掠元丹,制魔杖法器,祭仙剑法宝,纵横异界大陆,争霸王朝帝国,挥舞着九双彩色翅膀的全系元素魔法师,摇曳着九条斑斓巨尾的全职元气修炼者,自由穿越九大位面空间和亿万个次空元,傲视九重天,武动天河星辰,天上地下横行无忌的九界至尊。。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的图腾!
  • 我的微信通大明

    我的微信通大明

    如果一天你醒来,发现自己的微信多了个程序,你会怎么样?如果这个程序竟然能带你穿越,你会去哪个时空?如果这个程序能……不能再能了,再能就无敌完本了。722452695
  •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内容简介: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科技方面包括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纺织、冶铸等,教育方面包括官学、私塾以及科举制度等,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 红血女王3:国王之囚

    红血女王3:国王之囚

    从绞刑犯到阶下囚,国王的痴迷成了梅儿唯一的护身符。逃过又残暴又温柔的囚禁,她再次面临抉择。到底该携手并进还是分道扬镳,她爱的人犹豫着,而她已作出选择——这一次,无可阻挡!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你的困惑我来解:避孕节育知识

    你的困惑我来解:避孕节育知识

    为了帮助朋友们选择恰当的避孕方法,减少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伤害,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本书。全书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各种避孕节育方法和给不同人群的避孕措施建议,对各类人群适应的避孕方法进行了推荐。本书可供育龄人群阅读、参考,也可供致力于避孕节育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人员借鉴、参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天下之商女为后

    倾天下之商女为后

    (新文病娇毒妃狠绝色,求收)现代女高管溺水,穿越到寄居宁王府的小小孤女身上。为生存,抱王妃大腿代掌家,与侧妃合作挣银子,解王府之忧惊众生!当拥有一身经商天赋的莫安生崭露头角时,王爷“姐夫”眼神不对了。想纳她为二十三姨娘?没门!一把大火,抛弃一切,从头来过!屯粮炼铁,挑起战争,发难国财;建商行,玩兼并,搞垄断,建立庞大的商业帝国!天下大半资源尽握手中的莫安生,索性与某个狼狈为奸的妖孽男建立商国。只是说好的,立国后你为董事长我为总经理,将商国当成集团公司管理,为何变成了你为帝,我为后?某人无赖一笑:你为皇,我为皇夫也可!…………他是北夜国第一美男子,风华绝代,惊艳绝伦,一笑倾人城。因受万民爱戴被皇兄嫉妒,被迫敛去周身本领。表面上成了游玩五国的纨绔浪荡子,实际上一步一步掌控着五国所有的黑暗势力,人称“暗夜王”。某天,他遇见了她......初见时,她是宁王府卑微瘦弱的小丫头;再见时,“他”是潇洒坚韧的少年郎;再后来,她是艳惊天下的美少女,与初见时的她判若两人!夜九歌彻底凌乱,对天长啸:你,你,你!到底是谁?!…………架空、商战、权谋、爽文、互宠、双处一对一
  • 前夫来敲门,老婆请复婚

    前夫来敲门,老婆请复婚

    从壁咚到床咚,苏倾倾只用了三秒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大壮举。新婚夜,她霸道地将他抵在墙角,准备来场激烈的战斗。但下一秒,她就被扑倒了……等等,这角色对换得是不是有点太快了,她还没有做好战斗前的热身运动……
  • 乱世盛宠:妖女要逆天

    乱世盛宠:妖女要逆天

    常小满的运气真是坏透了!幼时丧母,被亲生父亲抛弃,好不容易随表姨嫁到顾家,却偏偏被选中,成了逃婚的顾家大小姐的替嫁,糊里糊涂的就被送上了花轿。远嫁就远嫁吧,反正顾家对自己也不算太坏,就当报答他们吧。原本已经认命了,可偏偏远嫁路上,又遇到抢亲。难道她的运气真那么背吗?no、no、no,其实,她的好运还在后头。本书慢热,大家给点儿耐心,等小满慢慢长大,后面会精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