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400000023

第23章 勤于学习,活到老更要学到老(2)

学习有规律可循我们都是深有体会的。比如,高中学习函数的时候,起初可能总是一头雾水,拿到一个题,根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也是非常低级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函数题的解题规律才是唯一最有效的方式。当真正掌握这类题的解题规律之后,什么样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用南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掌握“一”,进而达到穿针引线、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此一来,便能做到“一以贯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历史上,鲁班因其突出的成就,被后世的建筑工匠们尊称为“祖师”。鲁班之所以能够在建筑等工具上有非凡的成就,正是得益于他对规律的发现、认识和掌握。

据史料记载,鲁班平常很注重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在仔细的观察和反复的研究中,他经常受自然现象的启发,不断创造新的发明。

一次,在攀山的过程中,鲁班的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这细而有力的一划,触发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摘下小草仔细地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锯齿。这让鲁班顿时获得灵感,于是他模仿草叶造出了伐木的锯。

还有一次,鲁班应邀给渔民们制造去海上打鱼的工具。鲁班冥思苦想了许久,都没有任何思路。一天,他的妻子脱下鞋,光着脚下河去洗衣服。她把鞋放在河堤上,一阵大风吹来,鞋子被吹进了水里。鞋子并没有立马下沉,而是在水面上,随着水波的起伏而漂浮着。鲁班见妻子的鞋被吹进了水里,便跳进河里去捞鞋子,结果,鞋子在水中来回漂浮着,一会儿飘向这边,一会儿又飘向那边。鲁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鞋子捞上来。于是鲁班拿起鞋子仔细地研究了起来。最后,鲁班模仿鞋的样子造出了木船。

如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学会观察,要善于思考。学习亦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我们能摸索出其中的规律,我们便能又好又快地收获知识、学问,取得成就。否则,我们不但难以取得进步,更难以获得良好的成绩,甚至无法取得任何成就。

这也正是南先生提倡学习要一以贯之的缘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专心致志的学习,还是要在对生活的观察、学习和领悟中获得对人生智慧的认知和收获,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更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发现和认识其中的规律。如此一来,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只有这样,才能对知识、学问有独到的领悟。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源自对规律的把握。

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此,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认为,孔子这是在传授自己的经验,他说他自己曾经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因而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专门用思考去研究,结果发现没有用,不如去求知。因为需要知识配合思想,所以要多读书,多思想。

这是孔子在探索中发现的道理,也是南先生所要给我们的忠告。因此,南先生进一步指出,一个有天才、有思想的人,首先要注意多读书、多求学。自己以为自己是天才,聪明了不起,如果多读书以后,自己就会变得非常谦虚了。常常我们自以为是一个大发现的,多读了书以后,才知道古人早就讲过了,从而知道原来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们所知道的还更多。

确实如此,在今天,当我们以为自己所生活的时代非常先进,而我们自身懂的东西很多的时候,仔细地去看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书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古人早在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就已经明白。而当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学到很多,甚至比身边的人懂得都多的时候,某天走出去,才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好像在学问和知识的路上,没有尽头和边际可言。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论你是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小男孩,还是学识渊博的学术泰斗,很多时候,当你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对此都会深有感触。

因此,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话。在当今这个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强调要给自己充电。其实,它们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即我们要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

不论你的学历是小学还是博士后,不论你是否真的懂得很多,都不能忘记,学习是一件终身进行到底的事,而不该认为学了几年就足够用一辈子了。要有所成就,不是学几年或者学一下子就能实现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曾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对此,南先生评价说:孔子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

这是孔子的学习态度,也是他的学习精神。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在学习上,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因此,南先生进一步指出:“孔子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

正是因为孔子有“不知老之将至”的学习态度,所以他才能做到“学而不止”,才能拥有渊博的学识,才能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大学问家和教育家。

事实上,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不容置疑和抛弃的事业。一个能坚持学习、不断学习的人,才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内涵,这也正是南先生所强调的修养。只有做到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才能以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为人处世,不断获得生活的真知和对人生的领悟。因此,古人直言不讳:“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也正是南先生倡导我们要多读书、多求学的意义之所在。实际上,南先生自己就是一个“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的人。

大家都知道,南先生嗜书如命,而这不是南先生一时兴起的爱好和乐趣。自小,南先生就是个酷爱读书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他仍然坚持学习,保持读书的习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南先生把读书作为自己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一生读书无数。正所谓“生命不止,读书不已”。

很小的时候,南先生就熟读四书五经。稍年长一些,便开始广泛地涉猎古代诗歌辞赋。习武期间,南先生也没有丢弃“文”,利用闲暇,他在“闲地庵”借阅大量书籍,古今中外,无所偏废。而当南先生在峨眉山闭关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要学习、要读书。事实上,在这段时间,南先生读了几千卷《大藏经》,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还把《永乐大典》、《四部备要》等古代典籍读了个遍。尽管如此,南先生仍不认为自己读够了书,也不认为自己学够了。相反,南先生始终不忘读书,甚至常常苦于身边没有书读,嘱咐学生到书店去买,或者从报纸杂志上复印文章。

正是因为南先生能秉着“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的态度坚持学习,不断学习,在说话、授课的时候,南先生才能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许多事例和典故信手拈来;也正因为如此,南先生才能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生活中,作为一个平凡人,即使我们不求闻达于后世,可是,若要不断成就自我,充实自己的人生,学习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次持久战役。学则进,不学则止,甚至退步。因此,我们不如像南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

学而又思,不罔不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便会迷惑,即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会被书本所累,进而也就会被书本的表象而迷惑,甚至百思不得其解。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可是,如果只是一味地苦思冥想,而不通过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那么在问题面前终究不过是流于空想,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进而便会因为产生更多的疑惑而始终无所得。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孔夫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善加利用,不去思考,只是一味地去听,那么自学跟不学是没有区别的。学问的内涵是要懂得善加利用所学,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也才算是真正的学问。”

因此,要获得有用的真知,就必须把学习和思考密切结合起来。正如西方哲人康德所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所以,为了避免虚耗精力,误入歧途,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更要思考,并且将二者密切结合在一起,如此一来,才能不罔不殆。

在教授学生佛学知识的时候,南先生一再强调,光晓得敲个木鱼,不去参悟,那有什么用?念经要一边念一边参悟才是功德无量,否则你念经与念石头没有两样。

仔细看来,南先生的话无不在强调,学的时候,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了解实质,获得真知。南先生今天在学术上的修养和成就,固然与他的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其实,也离不开他的学习方法——学而又思。

少年时候的南先生爱学习、爱看书,但也曾被私塾的老师强行要求背四书五经,尽管当时不懂,但是南先生并没有囫囵吞枣似的光啃书本,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领悟力加以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南先生一直坚持的,正因为如此,南先生并不是一味地迷信课本,也不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通过读书进行思考,进而获得智慧,并用它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也正因为如此,南先生才能获得如此瞩目的成就。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不论是象牙塔里的纯粹的学习理论知识,还是通过观察生活而学习人生智慧,我们都应该向南先生学习,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不罔不殆。

否则,就会如南先生所说:“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相反地,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锤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要避免这样的后果,该如何做到学而又思,不罔不殆呢?

南先生说:“学问里面最忌讳的就是不懂装懂,这样只会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狭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虚心请教别人,那么对自己而言又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如果不懂而装懂,那么就会自食恶果。”

要避开这样的恶果,我们就必须如南先生一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样一来,才能做到术业有专攻,干一行,爱一行;也才能在这一行里崭露头角。

南先生还说:“人生想要成就大学问就必须多学多问,这样才能拓宽知识面。这样的学问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学问。”这也充分体现了南先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原则。正因为如此,南先生才能始终将学与思有效地结合起来,不罔不殆。

而这,也恰恰值得我们效仿的方式。

同类推荐
  • 能说会做决定你的一生

    能说会做决定你的一生

    有见地的人都会说能力重于学历,其实口才更重于能力。身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如果没有说服别人的能力,没有推销自己的良好口才,也难免落个终生郁郁不得志的结局。很多人是败在口才而不是能力上。
  •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必读系列: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编入了中外百余个励志小故事,从好学上进、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成功箴言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树立目标,扬帆启航,更加勇敢、坚定、豁达地面对人生。
  •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感恩美文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感恩美文

    感化员工心灵的良药,加强企业凝聚力的源泉。这是一些至真至美的心灵文字,它告诉你:感恩可以让工作洋溢着人情味,激发斗志,在一连串的职业精神效应中追求卓越,成就生命高度,沉淀人生智慧。在美文中共悟感恩精神,在感悟中汲取行动能量。
  • 快书写,慢思考

    快书写,慢思考

    《快书写,慢思考》是一本教你用自由书写解放头脑的创意思考书。每个人都会遇上大脑死机的时候!当逻辑思考无法帮你解决问题时,“自由书写”就是破解僵局的好方法──只需针对眼前的主题,以最快的速度不停书写,完全不要去管逻辑或用词是否正确。这样一来,大脑来不及整理你写出的东西,你便能专注于问题,得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想法。
  • 心灵鸡汤精粹版6

    心灵鸡汤精粹版6

    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放弃意味着什么?
热门推荐
  • 魅力女人的气质何来

    魅力女人的气质何来

    这是一本有助于增强女人魅力、培养女人气质的书,打开它——今天,也许你还是路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而明天,你注定会成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你周围会有更多的欣赏者;打开它——你会成为星河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让所有的人为你而倾倒。女人因可爱而美丽,女人也因有魅力而可爱!
  • 醒来后就无敌了

    醒来后就无敌了

    《不穿越,不重生,不贬低他人作品,放心阅读》 当你还在怒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我已经以无敌之姿游戏人间,装逼泡妞,两不误!” “我就是我,一个牛逼轰轰的李天择,我为自己代言!”李天择恬不知耻的说道 新书《朕绝不当皇帝》,欢迎来砸场子 本书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一本逗比的无敌文,《不喜勿进》,码字不易,请客观评价,读者图开心,作者图顺心!
  • 神之都创界

    神之都创界

    我们抬头,以为天空便是住着神明的地方,没有登天的云梯,似乎断了寻找神的方向。而在世界的某一方,不起眼的界碑,写道:神之都。(因为憧憬所以美好,一旦置身其中,又将会是何等光景?)
  • 那些年,人人都是小马哥

    那些年,人人都是小马哥

    “我”出生于1970年代,成长于北方一个小县城,有一群以“小马哥”为崇拜对象、豪情侠义的朋友。即将开始高中生活,好友周磊却面临着辍学。为此,在“我”的鼓动下,众人模仿“小马哥”采取了一项义举,无意间却介入到了父辈们之间的游戏规则,使“我”过早体会到了成人世界的忠诚与背叛,周磊等人的命运也从此逆转……
  • 我爱你,与你无关:张爱玲传

    我爱你,与你无关:张爱玲传

    张爱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她像一部未完的《红楼梦》一样引得世人对她进行各种解读。有人说她是个天才,才华横溢;有人说她性情孤僻冷傲,不近人情;有人说她无情自私,毫无安全感;有人说她痴心,被人伤害了却不知反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国,她是文艺青年口中的谈资,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她的看法,然而却没人敢说自己懂得她、理解她——就像没人敢说自己读懂了《红楼梦》一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麒麟之王

    麒麟之王

    石头村的一个男孩常梦见一个火兽,总是在梦里毫不留情地痛杀他。这都与他脖子上挂着的獠牙有关。獠牙由白变赤之时,男孩就抽搐高烧不止,他却不将这相伴多年的獠牙弃之,因为是爷爷留下的东西。村还有一叫“天玑石”的神奇石头,吸收月光之精华,是镇村之宝。村的不远处的树林里有一怪湖,没有任何倒影,除了月亮的。一天,山贼为得到天玑石联军血洗石头村,男孩和他同伴带着它逃离,当它投进湖里的一瞬间,一奇幻之旅从此开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品仵作妃

    一品仵作妃

    从现代法医穿成古代仵作,她是判冤屈、辩真相的东苑朝第一位女仵作,从继任皇子到阶下之囚,他是论逍遥,戏人间的风流倜傥的清闲王爷她历经人生百态,剖死尸、受凌辱,让死人开口说话保其性命,他游历人间各处,避手足、戏仵作,与皇兄反目只为取她信任,她这辈子剖过无数死尸,却想……剖一剖这嘴皮利索处处戏她的风流王爷,剖一剖那万人之上的冷脸帝君真假之心,剖一剖那猜不透的环环相扣狼子野心,可她怎么都剖不透的是自己的此生真情……
  •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

    本书介绍了体育实践研究对象与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认识、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证考察与分析、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等内容。
  • 意心一昳

    意心一昳

    上一世,他默默看着她,守着她,护着她,她却追寻另一个男人,从未曾回头看他眼。她的所作所为,令他心寒,从此不再喜欢她。金诚所加,金石为开。老天开眼,赏脸,她重生了,幡然悔悟。这一世,明昳,换我来疼你,爱你,追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