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400000026

第26章 家庭之温馨:有老可养,有小可教(1)

人生一世,讲到爱情,人们都向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实这样的向往,能否实现,还需要我们从岁月中去静看细水长流。若能,那么一点一滴的相信与付出的背后,便是家庭的温馨了。

家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成其为人的基础。爱护子女,亦是一个人完整人生必须尽到的义务。一个美满温馨的家庭,来自圆满。上有老可养,下有小可教,才算是真正的温馨。

有缘人共度,共渡有缘人

谈到缘,南怀瑾先生说:“我们学佛的人都晓得人生不外一个缘字,这个缘字就学佛的意义来说非常的大……因此我们就由人生的缘开始,稍微缩小一点,谈谈男女夫妇的因缘,透过这个观念来了解佛法的问题。”

为了让大家体会很难说清楚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南先生把因缘的范围缩小,从大家最亲切的体验,即男女间、夫妻间的问题谈起。

大家都知道,夫妻之间关系的好坏以及亲密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和睦与温馨。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若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很和睦,相敬如宾,那么,整个家庭是非常温馨与幸福的;相反,假如夫妻之间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总没有一个安宁的日子,凡事商量不到一块儿,遇事彼此都不退让,这样弥漫着硝烟的家庭,要想过平静和谐的生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见,两个人若想结为夫妻,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前就需要慎重考虑。从一定程度上考虑,要讲求缘分。谈到男女夫妻之间的因缘,南先生常常提到杭州城隍山城隍庙门口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的上联为: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下联为: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对于这副对联的理解,用南先生的话来说,是夫妻不一定是好姻缘,有的吵闹一辈子,痛苦一辈子;有债务关系,才有父母儿女。所以,人生由男女感情结为夫妻,然后生儿育女,美其名曰天伦之乐,其实从人生深层次的体会来看,没有乐,只有苦,不过人都是苦中作乐罢了。城隍庙的这副对联,将整个人生因缘道理,差不多都概括在内了。

这样的解说,未免有些悲观,但是,仔细想来,事实亦如此。假如人间有转世轮回,那么能结为夫妻的人是再续前缘,也可能是因善缘,抑或是因恶缘而结合,总之,是有一定的缘分在牵引着。在人群中,可能遇到千千万万个人,但是,只有那么一个人最后和你一起组成一个家庭,这就需要缘分。缘分不到,遇到一百次,哪怕是天天在一起,一辈子也可能没有交集。

如南先生所记录的那副对联所说,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而为了避免南先生从人生深层次的体会而得到的“人生只有苦,没有乐,不过都是苦中作乐罢了”这样的结论,我们在寻找自己另一半的时候,就应该仔细、谨慎。

爱情到底是什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这是让南先生头痛的问题,有时候,被学生追问得紧了,南先生就老实回答说:“爱情的哲学基本就是自私,人类的我执。不管爱情描写怎样美好,爱情基本是我爱你!爱与不爱,都由我出发,不论是男是女,我爱你,是我在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一切都是为了我,全从自私观念出发。”

在爱情里,究竟对方是爱你的身心,能包容一切,愿意与你携手一生,也会始终不离不弃,还是一时的情绪波动,对你有所谋求,以满足自我的欲念与需求?这是需要我们用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去仔细甄别的。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恶缘。

若是遇上了恶缘,生活本身已经“只有苦,没有乐”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对此,南先生举了清朝女诗人冯小青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冯小青是个才女,同时也是个美女,但是她遇人不淑,婚后方知自己所嫁非人,对方早已有了太太,因此这位美丽的才女便痛苦一生,并郁郁而终。

生前冯小青在痛苦之中寻求了一种解脱的方式,那就是天天拜佛,拜观音菩萨白衣大士。她在白衣大士前发了个愿,并将它写成一首诗: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从这首诗中来看,冯小青拜佛、拜观音,是在恳请佛祖、观音菩萨让自己能化作菩萨净瓶中的一滴甘露水,洒向人间,涤除人间夫妻之间的痛苦,好让将来世界上的夫妻永远幸福美满。

南先生讲冯小青的故事,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对待和处理不幸遇上的恶缘。假如真的遭遇了恶缘,我们应像冯小青那样,以“洒到人间并蒂莲”的慈悲洒脱对待,而不是陷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当然,这并不是说,遇到恶缘了,就放任自流,或者是一味地忍气吞声。对此,南先生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据南先生自己回忆,小时候他家有个庙,这个庙是从宋朝传下来的,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庙里曾出过很多高僧。南先生的父亲告诉他,其中有位高僧对弟子们特别仁厚:得一日粮斋,且过一日;有几天缘分,便住几天。他的意思是说要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尚去了庙子空的洒脱境界。联系到因缘问题,南先生说,人生有如此洒脱的心境,那么对自己一辈子的因缘际遇便能处理得非常美满了。

不论如何,男女之间若能结为夫妻,必定是有特殊的缘分的。没有真正结为夫妻之前,我们要慎重选择,要尽力“共渡有缘人”。而当真正结为夫妻,最终走在一起,准备携手共度一生的时候,那就要坚信“有缘人共度”,要珍惜,要知足。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夫妻之间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只是各自拘泥在为自己着想,从自己出发的狭隘里罢了。若是能看得开,彼此洒脱、豁达一些,相互包容、谦让一些,那么夫妻之间必定是和睦的。如此一来,家庭能不温馨吗?人生哪里又会有那许多的看不穿悟不透的痛与苦呢?

剪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在《论语别裁》中,南怀瑾先生解说这句话时指出,孔子说,如果你能真正体会到孩子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慌乱的心境,你便会懂得什么是孝,怎样才算尽了孝道。

事实上,这种心境,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懂得为人父母的难处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也只有在体味到这种心境之后,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父母,即真正懂得“孝”的含义,进而才能真正尽孝。

进一步,南先生说:“西方基督教的‘十字架’文化,强调在上帝的监督下爱父母、爱子女、爱他人。当昔日的子女做了父母,当他们真正懂得了为人父母的难处,想要回报父母之时,恐怕多半已不能如愿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悔不当初又如何?”

其言下之意便是,我们要避免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人生无常,祸患可能就潜藏在某个角落,纵然留心留意,也未必能够完全避开。况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世上并没有长生不老的人。

因此,若是还年轻,千万不要做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任性叛逆,事事与父母针锋相对的人。若干年后,当你心智成熟的时候,回想起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会知道自己当初是多么地愚昧无知。而若已经是久经生活打磨的人,则更应该做一个理解父母苦心的人,做一个懂孝道的人,而不应该用忙碌、没时间等借口,冷落父母,甚至忽略父母。总而言之,尽孝要趁早。这也正是南先生所要启发我们的。

子路自幼家境贫寒,一家人经常食不果腹,经常要在野外采摘野菜充饥。有一次,子路听见面黄肌瘦的父母叹息说,很久没有吃饱过,要是哪天能好好吃上一顿米饭就好了。

子路一听,心里又难过又愧疚。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一粒米都没有了。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前想后,他终于想到远方的舅舅家里比较富足,若是向舅舅借点米,舅舅必然会答应,而父母也就能够吃上一顿饱饭了。但是去舅舅家,要翻过几重山,路途甚为遥远。

尽管如此,子路还是毫不犹豫地出发了。虽然山路崎岖,路途遥远,但是一想到借到了米就能满足父母吃上一顿饱饭的愿望,子路便不再害怕什么了。一路上,他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了一小袋米,便立即马不停蹄地往家赶。

后来子路学而有成,南游楚国。楚王非常赏识子路的品行和学问,于是给他加官晋爵。后来子路家中车马百辆,余粮万钟,自此,衣食无忧。

此时,子路的父母早已过世。纵然子路已经过上了富贵显赫的日子,但他仍不能忘记过去父母的劳苦,经常感叹道:“如果父母还在世就好了,那么他们也能享受到现在的好生活了。如今就算要同以前一样吃野菜,再要我翻山越岭去借米回来赡养双亲,我也心甘情愿!”

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子路的经验,听取南先生的建议,孝敬父母要及时,不要等待将来。诚如子路常说的:背着重东西走远路的人,想休息不挑选地方;家里贫穷、父母年老的人,找工作不挑选待遇;孝敬父母,也不要挑选时间,要趁早。

尽孝该尽在哪里

论及“孝”,子夏和孔子之间有这么一段对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南先生着力解释其中的“色难”。他认为,色在这里指的是态度,色难即态度很难。父母做事,儿女接手代劳;有美食,拿给父母吃。这样就是孝吗?

事实表明,孔子这句话说得着实很有道理。尽孝,究竟该用怎样的态度,才算是真的尽孝了呢?是不是接过父母手中的活,给父母买好吃的,就算是尽孝了呢?

其实不然。试想,若是父母想顺带活动活动,扫一下地,或者上山去砍柴,这时候,若代替父母去做这些事情,并不是真的为父母着想,也不是真的孝。而父母明明不想吃某些所谓的美食,纵然昂贵、营养价值很高,却还是买回家,甚至强迫他们吃,或者冷冰冰地放在他们面前,说:“吃吧,很贵的。”设身处地想想,若是将来你的孩子这样对你,你还认为这是孝吗?

因此,南先生会反复强调“色难”。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说这句话时,南先生又再次提到儿女对父母的态度问题。南先生指出,“事父母,能竭其力”也是在讲孝道,其中“竭”字是关键。尽孝,只要“竭其力”,力所不能及也无须强求,量力而行足矣。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素书:感悟让平凡人成就伟业的传世奇书》据北宋学者、曾任过宰相的张商英考证,张良从黄石公所受之《太公兵法》实为《素书》,张商英在《素书》序中写道:“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即《太公兵法》)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盗发子房(张良字)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其慎重如此。”
  •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原籍江苏,佛学大师。逾八十载人生,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业。撰有《迷悟之间》、《吃茶去》、《星云禅话》、《舍得》、《宽心》等几十部著作。本书《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在参悟大师一生感悟的基础上,发一家之言,向大师致敬,同时也希冀读者朋友们在领悟大师慈心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活法有更深的觉悟。
  • 智慧明灯

    智慧明灯

    本套读物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了中小学生的阅读深度和范围,这正是配套设计此套校园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校园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和趣味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修好心,成好事

    修好心,成好事

    心若迷,性难见,所以明心才能见性。品读明心智慧,手持心灯一盏,在疲惫中找到安心之所,在忙碌中找到定心之处,在喧嚣里找到静心之地。
  • 人一生要学会的100件事

    人一生要学会的100件事

    一生中要学会的具有重要意义的100件事,助你重新认识和思考人生。快节奏的时代,社会在向你要价值、老板在向你要效率、家庭在向你要生活的保障和品质。学会这100件事,轻松人生,成就人生。
热门推荐
  • 夜行者

    夜行者

    舒绿痕,男,原名陈志飞,浙江省缙云县人。七十年代生,写诗,写小说。有小说发表在《文学与人生》《作品》等刊物,诗歌见于各大刊物。现居缙云。我突然从梦中醒来。一伸手摸到了手机,屏幕马上泛起了幽蓝的光,上面显示五点过一分,这个时间让我有点意外。本来我又将穿过一个悠长的黑夜,在接近终点时,却有些东西阻击了我的睡眠。我起床走到窗边,拉开窗门。天空微微放明,有一阵风迎面闪了进来,带些寒意,这时我彻底醒了。
  • 快穿女配之男神你挡道了

    快穿女配之男神你挡道了

    沐辞有些崩溃的看着面前长相帅气的男人,尴尬的开口:“boss,你挡道了!”男人邪肆的笑着说:“就是在堵你!”1v1宠文,男神稍微变态,女主强大逗比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愿此生有所痴缠

    愿此生有所痴缠

    很多时候,柳束君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能够遇到秦书这样的男人。可惜,她不懂珍惜,她很抱歉,她自认自己是个人渣,早该让秦书知道,于是便和秦书挥挥手说了再见。可是三年后再次相遇,柳束君想逃,想离开,她伤害了秦书一次,不想再令他第二次难过,但是她发现,越是躲避,秦书越是和她扯不清关系,只因。他也错过了她一次,不想再失去第二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悠然而情深

    悠然而情深

    遇见他才知道高冷原来不只出现在小说中,徐悠然写了那么多关于爱情小说可是连谁又知道她没有谈过恋爱呢z
  • 你想怎么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你想怎么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总有那么一个人,教会了你如何去爱,却成为了你生命中的过客。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失去的遗憾中学会放下和成长。再遇到那个对的人的时候,我们能优雅而坦然地拥抱对方,然后告诉TA,“余生有多长,我们一起走。”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隘,比较合乎于书中具体内容的综合认识应该是:“论述寒、凉、温、热等四时之气与时行疫疠之气等诸多病邪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机转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护理预防的一部中医药学专著。”这样表述似乎有些繁琐而累赘,但这也只是对全书知识要点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蕴涵的医药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全的。好在这已经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和要旨,以后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