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3000000017

第17章 平衡你的情感——幸福可以为你来敲门(3)

那么,在恋爱中,应该怎样把握好吃醋的“度”呢?

1.莫名其妙的“醋”不要吃

有的人对外界刺激相当敏感,并且感受程度深,情绪影响范围广。只要对方身边有异性出现,他(她)们就打翻“醋坛子”。这样会影响到对方的正常社交,让对方感到非常不快。与其时刻警惕对方身边的异性,胡乱吃醋,不如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过于敏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豁达的心境。

2.吃醋也要有风度

没有风度、不顾形象地吃醋很有可能会引起恋人的反感。一般来说,所谓有失风度的吃醋包括以下几种表现:自己的情绪失控,不能和恋人很好地沟通解决问题,比如歇斯底里地吵闹;把“第三者”牵扯进来,不依不饶地为难对方;不尊重恋人的感情,限制恋人和异性的正常社交。

3.吃醋的频率不宜过高

偶尔吃醋能够促进彼此间的感情,天天吃、时时吃,就会使对方陷入刺激麻木中,感到心理疲惫,进而开始逃避你。

心理平衡小课堂

爱情是专一的,友谊却是宽容的,要给予对方适当的尊重,允许对方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心胸狭隘、毫无理由地胡乱吃醋、猜疑、干涉恋人的人身自由,只会对彼此的生活造成困扰,让彼此的情感失去平衡。在恋爱过程中,适当地吃醋,既能表明你很爱对方、很在意对方,又可以为爱情添味加彩。

情到浓时要转淡,半糖主义才不腻

对人的某种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心理麻木,使对方变得极不耐烦或消极抵抗。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称为“超限效应”。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规律:任何刺激都必须适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爱情和糖一样,都是好东西,但若是一次享用太多了,就会因为口中过甜而导致心里腻烦。因此,在爱情中,无论我们心里的爱有多么泛滥,都不要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对方,我们要懂得情到浓时要转淡。

为了爱得更长久,我们要坚持“半糖主义”,给对方糖,但一次只给一颗,这样才能保持自己情感的平衡,不使自己滑向甜腻的低谷。保持“半糖主义”是让对方尝到一点爱情的甜头,引起对方的神秘感和兴趣,进而将爱情引向真正的甜蜜,使其开花结果。一本看完了开头就知道结局的书,绝对不可能引人入胜,爱情也是如此。

“每天上班、下班,回到家就腻在一起,渐渐就感觉生活被模式化,而两个人那种恋爱的感觉也就慢慢淡化了。”张磊曾这样评价他的婚姻。张磊和妻子同在北京上班,“朝九晚五”的他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十分规律,相处时间长了,生活中的矛盾也就不断增多了。这让张磊不得不思考应该怎样将爱情经营下去,怎样为他们的爱情保鲜。

事例中张磊面对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之间相当普遍。生活往往是这样,日子过得太苦,常处于失望中令人沮丧,日子过得太甜,生活太腻让人不懂珍惜。这时“半糖主义”的生活则刚刚好,不会时常处在失望的苦涩中,并偶尔能感受到淡淡的甜蜜,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保持情感、内心的平衡。

下面这几个关于保持“半糖主义”的方法,无论对刚刚恋爱的人,还是正在热恋中的人,都值得参考:

1.关于自己的事情不要说太多

如果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身世家底和盘托出,从出生开始到现在的一切都向对方说得一清二楚,那么以后还有那么长的日子,要说什么呢?一眼就看完的风景往往不能在人的心里留下什么,要跌宕起伏、层层叠叠才能引人一路欣赏下去。因此,不妨特意保留某一时期或某些话题不说,演出一段空白的岁月,让对方自己去想、去猜。

2.总是在某个时间道别

灰姑娘总是在午夜钟声敲响时,从王子身边消失,无论当时多么甜蜜浪漫。同样,我们也可以总是在同一个场所,同一时间和对方说再见,造成神秘感。比如,晚上约会时,无论你们两人玩得多么开心,只要一到晚上10点,就优雅离场。如此接二连三,对方就会觉得莫名其妙,想一探究竟。

3.突如其来的静默

一个人静默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最难以捉摸的。突如其来的静默,会给对方以忽然离他很远的感觉,进而产生走近你的欲望。

4.上帝制造偶遇,你比上帝做得更好

人对“缘分”这个词都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迷信。故意去对方经常活动的地方,然后制造一场人为的“偶遇”,这会给对方一种你们在一起是命中注定的感觉,感情自然就能发展得更顺利。

5.“部分参与”对方的生活

在彼此的恋爱关系确立以后,有的人很快就变得不分彼此起来,没有限度地侵入对方的生活空间,让对方感到窒息,结果一段感情很快就走到了终点。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和个人秘密,不要过早地介入对方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手机、电脑、抽屉等私密性很强的东西最好都不要动。

6.不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对方身上

当你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对方身上的时候,也就是开始失去自我的时候;而对方也出于认为已经完全得到你的爱情,于是开始忽视你。然而,当你对对方以外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时,就有可能激发对方的危机意识,进而痴痴地等你的电话,没完没了地对你表达爱意了。这样,你们之间的感情也就升温了。

心理平衡小课堂

爱情是一锅需要用文火来慢慢熬的汤,你就是那个掌握火候的人。你要知道,如果一下子投入过多,让爱火熊熊燃烧就很容易让水沸得过猛而溢出来,还有可能将人烫伤。要想使爱情持久,一定要学会“半糖主义”,恰到好处地把握爱情的“度”,若即若离,才能保持感情的平衡,做到得心应手。

别让爱成罗网

爱情如手中的一捧流沙,你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多。爱情不能完全用理智把握,它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和感受。相爱的双方需要有独立的空间,因为爱情也需要自由,倘若因为担心失去爱情而紧紧地握住它,不给它任何自由,那它反而会消逝得更快。每个人都渴望爱情之树枝繁叶茂、繁花似锦,那么,请让爱自由地呼吸。如果爱情已然成为了罗网,那么情感很容易失去平衡,导致即使再真挚的感情也会因之变淡,直至消失。

爱需要自由地呼吸,需要尊重。爱情不是可以据为己有的一件物品,它存在的基础是保持双方的独立和自由。我们不能用罗网将爱情套住,否则,爱情将会丧失它固有的光彩。因此,如果你真正地爱一个人,就给对方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让其摆脱爱的罗网,在相互尊重中获得真正的爱的幸福。

吴奇和沙宁是一对恋人。吴奇主动要把自己的初恋向女友沙宁坦白,聪明的沙宁拒绝了。她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秘密,我寻找的爱情只存在于你的现在和将来,我对你的过去不感兴趣。因为你的过去不属于我。”

走进二人世界后,沙宁依然给吴奇和自己各留一方自由的空间:家里的一张书桌有3个抽屉,沙宁给吴奇一个抽屉一把钥匙,自己也有一个,中间一个抽屉放家庭内共有的东西。从邮箱里见到吴奇的信件,沙宁从来不拆不问,听到电话先问找谁,从不先问对方是谁;每月发工资后,除各出80%用于家庭开支外,其余的由个人支配……

吴奇曾问沙宁,这是不是AA制。沙宁说有点像,但不全是,只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小天地而已。沙宁的苦心得到了回报,两个人的爱情更加稳固了。

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最恰当距离是若即若离,恋人间也不例外。保持双方的相对独立性和自由度,有利于彼此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婚姻中的两个人是两个合作的个体,而不是共同体。每个个体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点空间,保证自己最不想让人知道的、最脆弱的地方不受伤害,这样的爱情才能和平持久。事例中的吴奇和沙宁正是因为懂得给对方适当的自由空间,才使得他们的爱情取得平衡,且越来越稳固。

当一方非常喜爱另一方、害怕失去对方的时候,就会勤奋而痴情地吐出情感之丝,将对方网在自己的世界里,像藤缠树那样不肯给他们半点活动的空间。但网来网去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因为即使是在爱情里,人也是渴望自由的。适度的自由和信任,会让彼此相处得更加亲密无间。而那种因为害怕失去,所以重视严密监管对方日程、手机、聊天记录的行为只会让人产生窒息感,进而逃离你。

在爱情中,有的人总是要将对方握在手中,以为控制了对方的一切,才会有安全感,才能不失去对方。殊不知,这正是一步步在逼对方离开自己。恋爱就像放风筝一样,把线拽得过紧,风筝就会挣脱风筝线而去。我们要明白,即使是亲密无间的爱人也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主导权。

同类推荐
  • 博弈心理学

    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曾说过:“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本书既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同时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而又实用的博弈论思维。
  • 别做内心不安的人:远离焦虑症,享受轻松人生

    别做内心不安的人:远离焦虑症,享受轻松人生

    为什么会精神失常?没有人知道全部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于恐惧和忧虑造成的。焦虑和烦恼困扰得人们不能在现实的世界中调试自我,他们渐渐地跟周围的环境断绝所有的关系,退缩到自己幻想的世界中,以此逃避自身心理的问题。本书通过多种角度解析焦虑症的本来面目,让读者认识到自己内心不安的真正原因,同时,总结出多种摆脱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力求帮助读者发现并挖掘内心潜在的力量,学会与焦虑和平共处,以此摆脱胆怯、压力、完美主义等隐形杀手的束缚,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 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武志红之后,又一位亲密关系心理学研究者——沈万九,从事亲密关系心理咨询师已有7年,本书是他从业的经历感悟的凝集,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心理问题和科学的解决方式。作品从爱、家、孤独、生命四个方面,探寻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自己无可逃避的伤口。本书写给每一个女人,和她的男人们。
  • 浊眼观影:浮华时代的众生心理相(上)

    浊眼观影:浮华时代的众生心理相(上)

    《浊眼观影》是精神科主治医师李孟潮的著作,融电影解读、心理分析、哲学思辨、社会和文化批判相于一炉,用一针见血、嬉笑怒骂的文笔,写尽了浮华社会的众生相和内心挣扎。电影是大众的狂欢,也是适合大众的心理治疗形式。在本书中,李孟潮通过50多部经典电影,立体描摹了在时代洪流和社会变迁中的大众影像,全息再现了他们的压抑、兴奋、恐惧、自恋、冲突、代偿、迷失、救赎、仇恨和和解等心理,探索了他们的个人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互相缠绕等心理作用的深层心理机制,并基于精神科主治医师的经验,给出了建设性或可能性的药方。阅读《浊眼观影》,大呼过瘾之余掩卷沉思,你会发现,李孟潮信手拈来的几句话,就是一个堪称经典的心理段子;他所谈及的每部电影,都是一个典型且复杂的心理个案——既是生命的个案,也是时代的个案。
  • 气场的秘密

    气场的秘密

    气场是人格魅力,是气质,是影响力,靠近气场强大的人会让你忘掉你原本的个性,犹如被“吞没”!气场强的人,能对别人产生震慑力,他总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的脚步,他总是如有神助,并最终成为赢家和胜者。
热门推荐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余光中亲自审定篇目,全面收录《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我的四个假想敌》《山盟》《沙田山居》等多篇经典佳作。九十载人生沉淀,聊人情世故,谈游记见闻,撰文化随感,诉人生感悟。在余光中的文字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一份乡愁、记忆和青春。他瘦弱的身体里,有炽热的光,照亮了苍白年代里无数幽闭孤愤的心灵。
  • 末世之黄昏

    末世之黄昏

    丧尸爆发,人性泯灭,过往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兄弟之情,男女之爱,在末日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黄昏已经来临,黎明的曙光,何时才会到来?
  • 火影之不祥之人

    火影之不祥之人

    鸣人在主角光环下肆无忌惮地开着嘴炮,迪达拉在偏远的岩隐村喝着北风吃着土。到最后,反派掐着主角的脖颈,抵着墙壁一点点把他提了起来。“为……什么……要开战。”“听,鸣人。”迪达拉歪过脑袋哼笑一声,另一只手轻轻夹住风吹来的落叶,鸣人看着被缚在一起奄奄一息的五影悲哀地闭眼。“什么?”“你真的没有听到吗?那是象征着自由的角声从天外而来,打破了这个世界的规则,革命的烈焰会从木叶开始燃烧,彻底颠覆天命给我们的结局。”ps:1、慢热。和原著会有出入。毕竟主角是反派,通篇反派视角。2、会虐主,不虐怎么黑化啊(笑)后面彻底走上反派的路线时你们可别骂我……【对手指,作者玻璃心】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魔鹿

    魔鹿

    黑暗破晓,而你又在何方?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 郢王

    郢王

    玲珑剔透的方形珍宝台上,万众瞩目下,历经历史的打磨,黄沙掩盖后,在它重现世人眼前时,仍然惊艳了所有人。“是元青花?这么大号,海外回流吧!”“这工艺……太了不起了。”“四爱梅花瓶。”一个声音在一群乱哄哄中凸显出来。黄纸史书,断章残语,却没有留给他们只字片语。是谁窥了天机,断了三千痴念,动了命运的罗盘……
  • 贺玉兰的恋爱简史

    贺玉兰的恋爱简史

    贺玉兰的初恋,是名副其实的——从初中就开始了。那时候,她的身材已经发育得很好。个子虽然不比其他同学高多少,由于身材纤瘦,又长年累月地穿着半高跟的皮鞋,就显得高出许多。身上该凸的地方,都凸显起来;该凹的地方,也都凹陷下去。特别是腰与臀衔接的部位,有点像葫芦中间的那个地方,纤细而浑圆。因此,在男人的眼中,她不再是个女孩子,而是个地道的女人了。不论是坐是站是行是走,人们都能从她的身上找到看点。就连学校的那几个三十来岁的男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关照她几眼。他们明知道这个问题她回答不上来,但提问时,总是落不下她。
  • 血泪之亡灵

    血泪之亡灵

    在远古的尼罗河流域,曾经因为帝王世家流传下来的一颗圣石从而导致后来地狱之王换届时候的闹剧。以圣石为目标,谁先得到圣石谁就是下一届的地狱之王,于是一场来自于地狱之王三个儿子之间的比赛便开始了。由于力量差异,地狱之子们都无法直接接近圣石。所以他们都不得不去找使者去协助他们得到圣石,于是,一个生活在人类乱世中的农家孩子加尔西亚便被地狱之王的小儿子史塔克盯上了。史塔克一度控制了加尔西亚的思想,并且还给与了加尔西亚无限强大的力量。从那时起加尔西亚便就又得到了噬魂这样一个崭新的名字……
  • 霸气冲天系列11

    霸气冲天系列11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