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3000000028

第28章 平衡你的交际——人脉通,事事通(2)

电影导演显然也是受了投射效应的影响,自己因为担心斯大林会说自己的影片不好,所以听到斯大林说出“不好”二字时,便以为自己的预感真的应验了,却不知他恰恰陷入了投射效应的误区。其实陷入投射效应误区的人并非只有这些人,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受到投射效应影响,盲目地推己及人,导致很多误会发生。生活中的你我,务必要时刻注意,不要让自己被投射效应所牵绊,在对人对事上,不可主观地以自己的看法来推测他人的言行。

心理平衡小课堂

我们也要学会客观地审视人和事。客观看待人和事是一种很高的智慧,我们至少要学会分清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投射作用是任何人都会遇到的,只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及他人,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和习惯,不断消除认知偏差,自然就能正确地“识人”,能够平衡自己的交际,然后放心地与其交往。

“出丑”会让你更受欢迎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出丑效应”,是指全无缺点、近乎完美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而那些整体表现完美,却有些小瑕疵的人反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然而,我们都在努力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尽善尽美,这出发点是对的。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全能,任何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如果一味地标榜自己的优势,不外露自己的任何缺点,就容易使自己的内心失去平衡,从而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也很容易失去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因此在整体表现良好的情况下,适当“出丑”其实不仅不会有损自己的“面子”,还会为自己的形象、人格等加分,使自己更受欢迎。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准备了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

第一段录像中被访谈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不仅外表俊朗,而且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他自信、从容、谈吐不俗,表现近乎完美。

第二段录像中的被访谈者也拥有同样好的条件,不过在被访谈的过程中,显得有些紧张,碰倒了咖啡,弄湿了主持人的衣服。

第三段录像中的被访谈对象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普通的人,没有引以为傲的成就和外表,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虽然没出什么错,但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

第四段录像的受访人也非常普通,没有什么亮点,而且在受访过程中,他也因为紧张而打翻了咖啡。

教授将这四段录像分别播放给测试对象观看,然后要他们选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受访者。

结果,最不受欢迎的当然是第四段录像中的受访者,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他。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最受欢迎的人并不是第一段录像中那位近乎完美的受访者,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

由事例就可以看出,许多时候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反而并不受人们欢迎。因为一个完美而毫无缺点的人,会招人怨恨,会让人忌妒,会让人敬而远之。而那些适当地“出丑”,暴露了自己一些缺点的人却更容易受人们欢迎,因为人们觉得这样的人才是和自己有相同之处的,才是真实可信的。因此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够适当地“出丑”,就可以更好地平衡自己的交际和内心,使自己更受人们欢迎。

这一点在职场中尤其如此。如果有一天连上司都对你敬而远之,那你的职场之路可就危险了。所以聪明人会故意“暴露”些缺点,特别是无关要紧的缺点,让上司以为他就可以控制住你,这才是较为高明的手法。

但缺点绝不可以是你致命的短处,只可以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即使有人想以此来伤害你也无法得逞。同时也不要过度暴露自己的缺点,如果把自己的缺点和盘托出,内心就会失去平衡,陷溺于自我的缺点之中,使自己否定自己,这样不但得不到“出丑”的效果,反而会破坏自己的形象,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最好的办法是:适当透露自己的缺点,别让人觉得你一无是处,而且这些缺点必须是对自己无害的,不会导致他人对你避之唯恐不及。

心理平衡小课堂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缺点明确地表现出来,往往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因为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都会千方百计地掩藏自己的短处、宣扬自己的长处,所以如果有人坦白表露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就会使人觉得他很真诚,从而产生对他的信任感。切记:真正聪明的人会时常有意透露或承认一些自己无关痛痒的缺点,这是让他们的交际和内心保持平衡,让他们更受欢迎的秘诀。

做人做事要有原则

一味地迁就和顺从他人是没有原则的表现。迁就他人表面看来是和善之举,但实际上是不坚定的表现。

所以说,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原则、立场,而不能一味迁就他人,毫无主见。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原则既包括办事的方法,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立场和原则,这些因素中,缺少任意一个,都会导致人们交际和内心的失衡,给人们带来困难和阻碍,并因此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社会很复杂,一个只听命于他人的人,活着只是他人的影子,没有自我,这样的人做事走弯路、浪费时间不说,有时甚至还会犯下难以弥补的过错。一个办事没有原则的人,往往就会表现为一味地迁就、顺从他人。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坚定的立场,所以更容易被他人所诱惑或利用。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斤斤计较,但是,迁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倘若你原本的和善之举,最后成了你软弱无能的表现,那后果就严重了。

因为软弱到了一定程度,你就会逐渐失去自信,而没有自信何来成功呢?

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就是没有原则,而一旦失去了原则和立场,你的内心和交际就会失去平衡,然后就会任人宰割。即使不被宰割,也难成大事。

有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年薪至少20万美元。

在诸多应聘者中,凯瑟琳气质端庄,业务精干,很快便脱颖而出。最后一关是由总经理亲自面试。

总经理对她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面试,并对她的表现表示十分满意。

“好了,”总经理说,“讲了这么长时间,想必你一定口渴了。我也有些口渴了,请你去买两瓶可乐来。”说着便递给凯瑟琳一百美元。

凯瑟琳来到街前的商店,买了两瓶可乐。回来把可乐递给总经理后,又把剩下的钱也一分不差地交给了总经理。因为她知道,这很可能也是面试的一部分。

果然,总经理打开一瓶可乐,说:“这是今天测试你的最后一道题目了。如果这最后一道题你能回答得令我满意,你就可以通过今天的测试了。假设这两瓶可乐中有一瓶掺了毒药,他们的目标当然是针对我的。可是,现在,我命令你先尝一尝。”

凯瑟琳说:“先生,我知道您这是在测试我对公司和对您的忠诚度。虽然我知道也许我尝了以后您可能就会录用我,但是,请原谅,这可乐我不能尝,哪怕您因此不录用我。因为我认为您这样做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总经理大怒,他说:“这个职位的应聘者有上千人,别说让他们喝这没毒的可乐,就是真的给他们喝毒可乐,他们也都不会拒绝的!你倒底还想不想来上班?”

凯瑟琳正色道:“先生,请恕我直言。我认为您刚才的话与您的身份地位很不相称。对不起,我认为今天的测试该结束了!”说着就要起身离去。

总经理立刻和颜悦色道:“请原谅,刚才只是测试。对于你的这种反应和你的品格,我非常欣赏。请坐下,我要正式告诉你,今天的测试你通过了。祝贺你!你被录用了。”

可是凯瑟琳却说:“招聘是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虽然您的测试我已经通过了,可是我的测试您却未能通过,您不是我想象中的总经理。对不起!”说完,拂袖而去。

做人做事的原则,并非人为主观设置的条条框框,而是人们对自己身份的一种默认。

有原则的人,首先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的人,也懂得如何平衡自己的交际和内心,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知道自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以及该做的事情怎样去做。事例中的凯瑟琳正是因为知道自身人格的底线和做人的原则,才果断地拒绝了年薪20万美元以上的优厚工作,最终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自己的神圣人格,这比其他一切都更重要。

歌德曾说:“一个人,即使驾驶的是一叶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船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波涛的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动脑筋,要有自己的原则,而不应轻易地听从他人的安排。因为有主见的人,才会抓住更多的成功机会,才会平衡好自己的交际和内心。如果只是一味地迁就他人,那你不但与成功无缘,甚至都无法成为你自己。

心理平衡小课堂

在人际交往中要守住自己做人的原则,这样才能平衡自己的交际和保持内心的平衡,守住立身为人的根本。当然,原则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可以做适当变通的,但是一旦触及到根本性问题,就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应有丝毫的屈服和退让。

不做单飞雁,要懂得适当从众

大雁同人类一样都是群居型动物。大雁只有“合群”才能顺利地到达理想中的目的地。掉队的大雁总是形影相吊,而且境遇悲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飞得很高很远。人生也是一样,要使自己融入周围的社会环境中,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如果你想在职场当中飞得更高更远,那么就不要做那个离群的雁,以免让你的前行之路受到阻碍。

如果一个人常常不与外界的人接触,就会导致内心失去平衡,陷于孤独、寂寞、冷漠、清高之中,当然如果“从众”过了度,则会使人们容易迷失自我,变得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在保持自身的特质和原则之外,应当适当从众,这样可以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点,融洽人际关系。

赵小猛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已经连续更换了四次工作,无奈中他只好去求助一位职业咨询师。

“第一家单位的老板太苛刻,脾气太坏,我忍受不了他那张严肃的脸,结果我一气之下就走了!”赵小猛不无遗憾地说,“不过那里的员工还不错。”

职业咨询师问:“第二家呢?”

“哦,我是一个相对安静的人,我不喜欢吵闹的环境,我上了一周的班,可是那个部门的人都太活跃了,我受不了他们的笑声……”

咨询师笑了一下,问:“第三家是什么问题?”

“第三家我待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反感在背后说他人坏话的人,我连续听到过好几次他人说我清高,可是我不是那样的人,我的情绪受到了干扰,我想换个新的环境。”

“可是我发现第四家的人更难以相处,虽然他们都很安静,但是我觉得似乎也太冷漠了,我去了两天竟然没有一个人拿正眼看过我……”

职业咨询师把身子向后仰了仰,说:“你的困难其实很好解决,你只需要明白,你要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你要尽量‘合群’,而不是把自己置于群体之外。”

任何一个社会环境中,都可能有苛刻的人,异常活跃的人,在背后抱怨的小人,冷漠的人,最甚者这几种人可能同时存在,面对这种环境,你所要做的就是“合群”。事例中的赵小猛,就是因为不“合群”,才总想着要他人和环境适应他自己,而不是主动去适应他人和环境,这样必然会令他在职场中处处碰壁,事事不如意。这也就说明,人际交往中,需要你融入你的生活环境中,需要你适应周围人的生活习惯,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和他人很好地相处,才能平衡好自己的交际和内心。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在行为上表现为,人会模仿大多数人的行为;在认知方面表现为,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对外界作出判断和评价。也就是说,那些“鹤立鸡群”的人往往不能得到众人真正意义上的接纳。因此,在人际关系中,一定要注意适当从众,融入周围的社会环境中,这样才能融洽地和他人相处。

需要强调的是,适当地从众,可以让你从不同的人身上收获很多,也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获得长足的发展。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将自己孤立起来,将很难有所进步和发展,因为他拒绝的不仅仅是与人的交往,而且是获得新知,完善自我的重要平台。

我们一定要谨记:“孤鹜”虽然美丽,但“群雁”更加壮丽。想要飞得更远,就要学会借助雁群的力量,就要学会适当从众。如果你要的是事业的辉煌,那就别把自己孤立起来,只有融入整个团队当中,你才可能使自己的内心和交际得到平衡,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壮丽起来。

心理平衡小课堂

社会交往中,我们要摒弃不“合群”,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在言行举止上表现自己的善意和坦白,言行及态度不要太过严肃或太注重形式,努力和他人打成一片,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融入人群和周围的环境中,适当从众,就可以获得友谊、信任、谅解和支持,从而调整好自己失去平衡的内心和交际,走出孤独、无助的困境。

同类推荐
  • 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

    我们最关心、血缘最浓、交往最频繁的人,对我们的杀伤力是最大的。这是因为我们互相知根知底,就算并非有意,也清楚能怎样利用彼此心理和情感上的弱点来达到目的。这导致了很多人际关系噩梦的基本形式——情感勒索。勒索者抓住受害者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双方一起被困在恶性循环之中。福沃德对情感勒索的根源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对勒索者和受害者的类型做了归纳。她告诉我们,面对情感勒索时,如何应对才是正确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学会摆脱情感勒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摆正立场,坚定信心。
  • 怪诞心理学

    怪诞心理学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现场试验解读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怪诞现背后的心理秘密,剖析了那些不易察觉的非理性行为。诠释了生活的本质与真相,并为读者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帮助读者更好了解自己、读懂他人、透现社会,做到“见怪不怪”“以怪治怪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更好的驾驭学习、工作和生活。
  • 心理孙权

    心理孙权

    碧眼紫髯、生性谨慎,在豪迈奔放的孙氏儿郎中他是异类;临危即位、枭雄环伺,父兄留下的大业在他肩上分外沉重;知人善任,示弱克强,终于赢来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胜利——孙权是三国时代是最好命的君主,但有谁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恐惧?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本书以哈佛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运用心理咨询术对调整人们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 改变你一生的态度

    改变你一生的态度

    态度决定人生:积极的态度能为人带来有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则会使人生变得黯淡无光。
热门推荐
  • 欧洲:荷兰(世界我知道)

    欧洲:荷兰(世界我知道)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的风光与民俗。
  •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草莽起家的许半夏从收废铁到开工厂,周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律界甚至黑社会势力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经历良心与资本、道德与利益的对抗在漫长的创业岁月中,既有痛苦、波折,也有甜蜜、收获。相爱想杀相知相遇,亦正亦邪亦帮亦损。这是一部投以裁纸刀、许之生半夏的爱情小说;这又是一部六国争雄的钢铁行业商战小说;这还是一次对“企业家原罪”的有力质问。或许一切的商业都将经历这样的过程,而传奇往往这样炼成。
  •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是著名学者周国平与济群法师的一系列深度对谈。两人从各自专研的领域出发,围绕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人生的苦与乐、觉醒与解脱、无常与永恒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辩论,探讨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与哲思。在当下这个喧嚣迷茫的时代,两位智者的对话,为读者指引出一条保持天真自省、归于内心和平的途径。
  • 首席的复仇情人

    首席的复仇情人

    一个被大佬情人抛弃的年轻女大学生,强行忍着屈辱的眼前的泪水和满怀的仇恨,离开了它曾热爱过的男人和那个城市...怀着身孕傍上了香港大佬...凭借着自已聪慧的经商理念,准确的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几年后,她重新踏上了那片土地,开启了她那有些意想不到的复仇...
  • 也许相信

    也许相信

    散文集,每篇文章都希望可以有真正懂的人,去理解,去品味,去了解。
  • 以我之道

    以我之道

    这是一个发生在天元大陆的喧嚣而又孤独的故事。书友群:376345667
  • 溯月一曲,浮生翩跹

    溯月一曲,浮生翩跹

    她是世家贵女,一场战乱,父亲战死,哥哥奄奄一息,从此,退下红妆,担起王府重任,自此,上京之中,少了一位繁小姐,多了一位邪魅无暇,肆意张狂的纨绔世子,整个上京放眼望去,就没有一件是她不敢做得!可一不小心招惹到了个大魔王,从此,她玩弄权术,他,玩弄她!
  • 我真不倾城

    我真不倾城

    当伪男穿越成靓妹子,当真汉子遇到假白甜。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谁攻……谁受?本文架空,权当消遣,莫太认真。
  • 重生之美人心计

    重生之美人心计

    她曾是这皇宫之中最受宠的妃子,却不想被那皇后薛氏一步一步涉及陷害,苦心经营了十四年才将她迫害至此,她死还要连带着家人受苦。大雪纷飞,她竟然有幸转世重生,这一世,不论是皇后还是那些伤她害她之人,都统统准备下地狱吧!皇宫里,她步步为营,用那美人心计扭转乾坤!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