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3300000023

第23章 谦和做人,灵活说话(1)

以低姿态做人的人,往往能做到言语谦和,谨言慎行,即使自己有满腹的才华,能力比他人强,也不会咄咄逼人、不可一世,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交往。与之相反,有些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说的句句都是真理,对谁都不屑一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候甚至会出口伤人。这种总是轻视他人或者自以为是的人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恶化,最终害的还是他自己。做人,为什么不能谦和一些呢?

自嘲是一种说话的艺术

善于自嘲者,性格往往豁达而幽默,语言表达能力强且机智敏锐,善于应对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自嘲可用来活跃谈话气氛,消除紧张;在尴尬中自找台阶,保住面子;在特别情形下含沙射影,刺一刺无理取闹的小人。

适时适当的自嘲,往往可以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有趣起来,能制造和谐的氛围,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受到你的人情味和做人的低姿态。当然,自嘲不是自我辱骂,不是胡乱出自己的丑,而是把握分寸的说话艺术。生活中自嘲的例子有很多,自嘲常能助人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扬。下面这个有趣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

有一位教师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头发差不多掉光了,因此总有学生在背后叫他“秃顶老师”,对此他也早有耳闻。于是,一天他干脆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明了因病而秃发的原因,最后,他还加上了这样一句自嘲:“头发掉光了也有好处,至少以后我上课时教室里的光线可以更明亮一些。”同学们发出了一片友善的笑声,此后再也没有人叫他“秃顶老师”了。

这名老师面对自己的缺陷并没有回避,而是放低姿态,积极主动地拿自己的缺陷进行自嘲,这不仅显示了他的胸怀,还使他得到了尊重。因此,必要的时候,自嘲一下吧,即使自身有缺点、不足、缺陷等,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还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同样,如果你的特点、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甚至畏惧,自嘲也是一种好方法。例如,你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以取笑自己来和他人一起笑,会使他人不再妒忌、害怕你,而会喜欢你、尊敬你,甚至敬佩你,因为你的自嘲显示了你做人的低姿态。

倘若自己在无意间说错话了,不妨也自嘲一下——对自己进行一番善意的攻击。这样不仅可以转移对方关注的焦点,而且可以在无形中照顾到对方的自尊心,从而使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

下面这个故事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新生入校第一天的晚上,宿舍里开始排序。心直口快的老五与老六因为出生相差几个小时的问题争执了很久。最终确定下来后,老五说:“你最小,是我们的宝贝疙瘩,你又姓王,干脆以后叫你‘疙瘩王’好了。”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老六长了满脸的疙瘩,也就是青春痘,这是他心里的一个结,时常为此烦恼,今天却又被老五说了这番话,脸色明显不悦起来。老五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心中懊悔不已,他赶忙照着镜子说:“‘蜷在两腮分,依在耳翼间,迷人全在一点点’。唉,小六儿啊,我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老六听后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老五本人满脸都是雀斑。

这个老五的自我纠错术堪称高明,当他意识到自己冒犯了他人之后,便立即进行了一番自我调侃,并巧借余光中的诗句点明自己有满面雀斑的缺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既是对自己面部雀斑分布形状的自嘲,又是对有口无心而惹来风波的自责。老六当然也明白,因此便不再生气,而是会心一笑。当你因为失误而引发了他人的对立情绪时,不妨放低自己的姿态,适时地自嘲一番,你会发现,其实,获得他人的原谅并不难。

自嘲是一种奇妙的语言艺术。能自嘲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智者、高手。自嘲是缺乏自信者不敢使用的技术,因为它要人自己奚落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缺陷来“开涮”,对自己的丑处、羞处不遮掩、不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因此,没有豁达、乐观、超脱的心态和胸怀,没有做人的低姿态,是无法做到的。

有人爱拿他人开涮,这跟自嘲所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拿他人开涮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被旁观者看轻;而自嘲则不同,它会让周围所有的人认为你这个人和蔼可亲、幽默又有风度。懂得自嘲技巧的人,不留痕迹地表达了自己的谦虚,让他人不由自主地卸去了身上的武装,所以懂得自嘲的人总是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

总的来说,虽然需要进行自嘲的环境时常是很复杂的,生活中也存在太多的变数,你不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适时地进行自我解嘲,放低自己做人的姿态,可以使你的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争论,永远没有赢家

也许,你会经常碰到这样的状况:工作上和同事产生了分歧、在家里同爱人或孩子之间出现了矛盾,明明自己正确却被别人说成是错的……为了给自己讨个说法,你往往据理力争,非要说出个一二三来,否则誓不罢休。但是,你要明白,由争论而得来的胜利,实际上是损失惨重的胜利。争论过后你所激发的怨恨与恶意,强过任何意见上的暂时改变,并且会延续得比较久。争论如同争斗一样,永远没有赢家,失利的一方固然委靡,胜利的一方也很“受伤”。

很多时候,我们谈话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别人对一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对该事的看法一致,希望别人也能和自己一样。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与人对一件事的看法是不同的,这就特别容易让人为一个观点、一个看法而争执。结果是彼此都争了个面红耳赤,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白白破坏了情谊。

“先生,这不能怪我们,广播中已经几次宣布了飞机班次,并催促登机,您难道一点都没有听见吗?”机场的女服务员极力辩解着。

“不可能!我一直坐在那边注意听着呢,如果你们宣布了,我不可能错过!”

“先生,不会的,您想想,如果我们没有宣布过,其他的旅客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为什么别人都没有错过呢?”

“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没有听到……”

“可是,我们真的是广播过,不然,您去问问其他人……”

这是在机场候机大厅,服务人员与一位误了飞机的乘客之间的对话。其实,这样的争论在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事实已经这样了,再争论也无法改变。其实,广播中广播过航班班次,乘客肯定也是知道的。延误了登机是因为自己的疏忽,乘客心里也是明白的。同机场服务人员争执,只是因为耽误了登机,从而耽误了他要去做的事情,他心里很沮丧、很恼火,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发泄一下自己的怒气,以此来减轻自己的沮丧情绪。但是,机场的服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觉得错不在自己,从而据理力争。而乘客越争论越走不出沮丧的阴影,从而越来越恼火。如果机场服务人员在乘客发火的时候并不与乘客争论,而是积极地为误机的乘客想办法,把顾客的注意力转移到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上,乘客自然也就不会去争辩,反而会积极配合机场服务人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是会议上为做何种决策或是科研人员在为一个学术观点而争执,我们可以赞赏这种坚持原则毫不屈服的精神。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遇到的也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儿,而且在对这些小事儿的看法上,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对与错,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争论。在大多数情况下,争论的双方谁都不会是胜利者,最后往往落个两败俱伤。

一个秋日微凉的黄昏,丈夫和妻子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争论起来,他们各讲各的道理,一直没有停战的意思。终于,丈夫气不过,赌气蹲在院子的角落里抽烟去了,穿着单薄衣服的他忽然看起来那么瘦小。一刹那间,妻子感到心疼,她放弃了继续为自己辩解,拿着厚实的外套走到丈夫的面前,笑笑说:“来,坏脾气的帅哥,披上吧!别冻坏了!”丈夫听了妻子的话,心里有一些温暖,也有一些感动。这时,妻子突然说:“也许几十年后的某一个黄昏,你还是一个人独自在这个院子里的时候,会想起眼前这一刻的,而我可能已经先你而去了!”听了这话,丈夫一把把妻子紧紧抱住,那一份痛惜,在两人心中同时产生。两人从此不再争吵。

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而是一个讲爱的地方。智者会懂得以“情”治家会远远胜于以“理”治家,因为情人之间、夫妻之间没有理可以讲,智者懂得在他“不讲理”的时候,不予争辩。当情侣或是夫妻之间开始据理力争的时候,彼此的眼前便会蒙上一层阴影,两人都会不自觉地抱着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敌视对方、伤害对方,最终只能两败俱伤。

故事中的妻子和丈夫都是明智的人,妻子在丈夫负气抽烟的时候,心中的“爱”已经大于了他们争论的“理”,所以,她主动去给丈夫披上衣服。而丈夫在妻子说过那一番话以后,心中也早已经对妻子充满感激和怜爱。

无论是夫妻还是朋友,在争论中,即使我们赢了对方,把对方的说法攻击得体无完肤,那又能怎样?对方在争论中输了,必定会自尊心受损,日后必然还会找机会争回面子。继而又挑起新一轮的争论,这样你来我往永远没有停止,而且彼此自尊心屡次受挫往往会伤了和气。好好的朋友做不成,弄不好成了仇人。

在争论中,即便你是绝对有理的一方,如果采用了争论的办法来让对方认可,那么这种意见的分歧将永远存在。争论永远不能让你得到满足,但让步反而可以让你得到更多。与朋友相处,如果你总是想推翻别人的观点,那么,即便是你赢了,最后也难免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卡耐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争论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争论。”如果你非常喜好争论,甚至常常在争论中获胜,那么,你会发现,你的这种胜利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因为你争论的胜利,你可能已经失去了很多人对你的好感和情谊。所以,聪明人永远不会靠争辩来赢得胜利,他们懂得与其和对方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如避开彼此的锋芒。

有理也饶人,硬话软说最聪明

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他人不小心碰了你的肩膀,即使没碰疼,你也要和他“理论”起来;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他人骑自行车撞了你一下,尽管没有撞坏,你也一定不会放过他;在宾客盈门的饭店里,你的衣袖被新来的服务员端汤时弄脏了,你不仅要奚落他,还会向老板告状……面对这些你有理的情况,你真的是这样处理的吗?如果不是,应该怎样处理呢?

这时就应该运用有理也能饶人、硬话软说的方式解决。也就是说,遇到这些情况时,要懂得放低自己的姿态,懂得后退一步。下面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家酒吧里面,一名中年妇女指着面前的杯子高声叫道:“小姐,你过来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红茶都糟蹋了!赶紧给我换一杯!”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微笑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端了上来,碟边与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轻声说:“这位女士,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您想在红茶里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了,因为柠檬酸会使牛奶结块。”

听到这话,这位女士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了出去。

这位女士在牛奶结块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那是由于自己的无知造成的。而面对这位客人的诘难,服务员小姐“默默地”接受了客人的指责,显示了礼貌和涵养,又柔中带刚地指出了客人的错误,在给客人留了面子的同时,也把“理”讲给了客人,让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见,硬话软说的方式,不仅能够与他人化解矛盾,而且也能够将自己的“理”诉说,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说话时的“软”,是说话人的一种态度和低姿态,是用柔和、顺承的方式卸掉对方心头的固执和坚持,以绵力巧妙地改变对方的思路,让对方认同你,而待对方清醒以后,再用绵软而有力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讲出来。这时的软话中就有了分量,有了更多“刚”的成分,让对方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分量和厉害,从而,最终达到让对方信服的目的。

有人认为,在现今社会中,得理让人是“软包”。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得理让人是一种有涵养、有气度的表现,而不是软弱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冲突不正是由于一方得理不饶人或双方纠缠不清引起的吗?有些人遇到事情的时候,总喜欢争个胜负,对他人的过错死盯不放,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事情越弄越僵。殊不知,这时候更需要,得理也要让三分,将硬话软说,不要非得与他人争辩出个对与错、是与非来,不要对他人的小过错不依不饶,也不要以恶语中伤他人,这样才能够很容易地化解矛盾,将事情解决。

得理让人是一种宽容的胸怀,是一种包容的大度。如果你能够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硬话软说,就可以使自己生活在一个更融洽、更友善的环境里,并且内心会升华出一种人性之美。天下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理,一味强调自己的理,只会将矛盾激化,使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放低自己的姿态,得理也饶人,不但可以减少矛盾、纠纷、冲突,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

同类推荐
  • 向犹太人借智慧

    向犹太人借智慧

    该书是以犹太人羊皮卷里的经典话语为基础,运用翔实的案例剖析了生活中的大智慧。该书主要是从赚钱和教育两方面入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财富积累和人生成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通俗案例中透露出的深奥哲理,对我们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非常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女人的性格与人生选择

    女人的性格与人生选择

    从女人的性格和人生选择出发,通过对性格和选择的深层剖析,让女人更加了解自己,让女人懂得把自己经营得更好,进而撷取自己梦中的幸福。身为女人,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美丽的容颜,舒适的生活,成功的事业,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家庭……但怎样才能拥有这些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古希腊的智者早就给出最智慧的答案: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本书重在培养员工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打破那种把能力看做是一切障碍的价值观,让员工把个人成长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成为职场中的超人。
  •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条成功忠告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条成功忠告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条成功忠告)》是一本关于成功励志的通俗读物。史蒂夫·乔布斯,这位亲手打造苹果帝国奇迹的 男人,创造了当代历史上不可思议的商业辉煌。自他离世后,世人都在思考:是什么让乔布斯成为了改变世界的天才呢? 在《你拿什么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条 成功忠告)》中,作者黄薇收集和整理乔布斯的名言 警句后,归纳总结出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个忠告, 将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精彩地呈现给读者,研究乔布斯的思维,找出他成功的秘诀,用生动的案例和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经历无法再现,但只要敢于尝试,你也可以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 想通了就快乐

    想通了就快乐

    酸咸苦辣尝过,才可能更充分地拥有和珍惜生命的甘甜。即使这个世界永远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绝对完美的结局,我们也应该学会在与它的相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将这些闪耀着智慧和哲理的火花一一收集,希冀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感动和启迪,为你的生命创造出人世间最美丽的奇迹。想通了,也就懂得了得到与失去的意义想通了,也就明白了选择与放弃的道理想通了,也就理解了获得幸福的真谛想通了,也就掌握了享受快乐的秘密。
热门推荐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蒋子龙文集8: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文集8:乔厂长上任记

    这是《蒋子龙文集》中的短篇小说卷。该卷主要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创作的变化。其中既包括了《乔厂长上任记》《拜年》《一个厂长秘书的日记》,也有《大周天》《净火》等一组反映现实生活的微型小说。
  • 写给你的第十八封情书

    写给你的第十八封情书

    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里给你带来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愿时间对你温柔如斯。
  • 竹马男神亲一个

    竹马男神亲一个

    青梅竹马的国民男神撞上男主体质的优质暖男,到底哪家强?沈君表示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旧爱难追,还是新情易得。沈君拍案而起,“那个说女追男隔层纱的,请收回你的屁话!”她千里迢迢,翻山越岭。所谓此爱隔山海,山海要你翻。我两本无缘,全靠我来追。经过一场抗日持久的拉锯战。在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上,某男主的经纪人颤颤巍巍站起来。“对不起,我家老大回家奶孩子了!”
  • 孤云林时

    孤云林时

    六百年,轮回转世也不过一种没有睡醒的感觉。即使醒来以后面对的这个世界是陌生的……原来今生,也不过是在改正前世的错误。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 南唐书

    南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卧龙神

    卧龙神

    天奇接受族长的任务,前去保护天家的大小姐,之后,他的命运开始转动。在这强者的世界,血脉的强大代表一切。“你的血脉是什么?”“疑神龙蝶”“力道祖龙”“蓝焰狮王”“天火凤凰”“龙麒麟”天奇:“我没有血脉。”———————————如果觉得好看的朋友可以帮忙宣传一下,谢谢!
  • 漫威之我是橡胶人

    漫威之我是橡胶人

    橡胶人陆飞在阴差阳错之下获得了孙悟空的所有神通,筋斗云、火眼金睛、七十二变、身外化身、金刚不坏、法天象地!又在复制诸天系统的帮助下,开挂的人生就此开始了……
  • 王小波小说全集:早期作品·唐人故事·似水柔情

    王小波小说全集:早期作品·唐人故事·似水柔情

    《王小波小说全集》收录王小波的所有小说,包括早期作品、唐人故事、似水柔情;黄金时代;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青铜时代。小说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