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5000000004

第4章 要点精解(4)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继承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为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十一、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它有三种情况: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正确认识事物。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矛盾的特殊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十二、掌握事物度的意义

1.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幅度、范围),它体现质和量的统一。

2.掌握事物的度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

十三、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没有否定,反之亦然;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十四、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

2.割裂两者的关系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被动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十五、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1.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中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其次,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B.世界本质上是发展的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3.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世界是“感觉的复合”

C.世界统一于精神

D.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4.物质范畴是()。

A.世界观的基石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

C.辩证法的基石

D.一切哲学的基石

5.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变化性

B.客观实在性

C.具体性

D.可感知性

7.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8.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9.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0.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A.主观唯心主义理解

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

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11.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C.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12.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存在

D.否认静止的存在

1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14.时间和空间()。

A.是独立存在的运动形态

B.是一种先验的认识形式

C.是抽象思维活动的产物

D.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15.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是()。

A.生物运动

B.思维运动

C.社会运动

D.人工智能

16.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相对静止就是()。

A.绝对不动

B.暂时不动

C.运动的特殊状态

D.永远不动

17.在对待运动和静止的问题上,形而上学的典型命题是()。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18.“光阴一去不复还”是指时间的()。

A.一维性

B.顺序性

C.持续性

D.珍贵性

19.“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

A.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20.在时空和物质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

A.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B.否认物质运动的存在

C.设想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D.设想不占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21.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

B.物质性

C.实践性

D.客观性

2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质量互变的观点

C.辩证统一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3.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A.本质和必然的关系

B.现象和偶然的关系

C.直接和主要的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4.中国的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D.只见区别不见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25.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26.“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观点属于()。

A.机械的条件决定论

B.形而上学的外因论

C.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D.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27.对于事物的联系,唯心主义者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

A.联系的客观性

B.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的条件性

D.联系的多样性

28.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是()。

A.不可把握的

B.确定不移的

C.不确定的

D.既确定又不确定的

29.新事物是指()。

A.在时间上新出现的事物

B.具有新特点的事物

C.发展完善的新事物

D.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事物

30.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性

C.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

D.事物之间的相互排斥

31.运动和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

A.运动是根本变化,发展是一般变化

B.运动是事物位移,发展是新陈代谢

C.运动是事物量变,发展是事物质变

D.运动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32.辩证矛盾是指()。

A.思维中前后不一致

B.主观上发生错误

C.不同事物的对立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3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整体性和部分性

D.绝对性和相对性

3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A.思维中的前后一致

B.事物之间的共同点

C.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性质

35.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

A.相互依存的性质

B.相互渗透的性质

C.相互贯通的性质

D.相互对立的性质

3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次要和主要的关系

B.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C.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D.条件和根据的关系

37.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推动事物的量变

B.实现事物的质变

C.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

D.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38.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A.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维持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C.规定了事物向对立而转化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变化,实现事物质变

39.唯物辩证法认为,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

A.根本性原因

B.不可缺少的条件

C.决定性因素

D.动力和重要源泉

40.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4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是()。

A.矛盾分析的方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2.“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割裂了矛盾的()。

A.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B.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联系

D.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联系

43.主要矛盾是指()。

A.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B.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C.在矛盾双方中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D.在矛盾体系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4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内部矛盾决定的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5.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中坚持()。

A.两点论

B.均衡论

C.重点论

D.一点论

46.事物的质是指()。

A.事物自身的同一性

B.保持事物存在的数量界限

C.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性

D.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47.质与事物的存在()。

A.是直接同一的

B.不是直接同一的

C.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分离

D.有时直接同一,有时不直接同一

48.事物的度是指()。

A.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B.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程度

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范围

D.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

49.量变是指事物()。

A.非连续的变化

B.渐进过程的中断

C.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D.矛盾统一体的分解

50.质变是指事物()。

A.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渐进的、连续性的变化

C.突破了事物的度的变化

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51.《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

A.质变优越于量变

B.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C.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52.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会导致()。

A.庸俗进化论

B.冒险主义

C.激变论

D.诡辩论

53.质变的复杂性表现为()。

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事物构成成分的变化引起质变

D.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中包含着量变

54.唯物辩证法认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中()。

A.进步的方面和落后的方面

B.正确的方面和错误的方面

C.主要的方面和次要的方面

D.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和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55.辩证的否定是()。

A.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B.周期性和回复性的统一

C.直线性和曲线性的统一

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56.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果联系是()。

A.所有时间上先后相继的联系

B.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C.事物之间内部和外部的联系

D.事物之间必然和偶然的联系

同类推荐
  •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商法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商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商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12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民法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民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民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及时更新比如《商标法》以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47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 半月谈公考热点解析(全册)

    半月谈公考热点解析(全册)

    《半月谈》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重要党刊,创刊30多年来,以其权威、专业、通俗的时政报道与解读,在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时政报道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誉。特别是时事政策的解读,时政热点的解析,国内外大事的梳理等内容,为参加高考、研究生考试,特别是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很大的帮助。
热门推荐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志编

    儒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扛着棺椁去修仙

    扛着棺椁去修仙

    莫测诡途,步步危机。且看棺椁上的少年斩破虚妄,掀开真实的面纱。
  • 台湾私法商事编

    台湾私法商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决胜谈判桌

    决胜谈判桌

    用智慧制约对手,以魄力与其交锋,然后在决定胜负的棋盘上,巧妙的放置一枚双赢的活子。决胜谈判桌,第一次谈判,就让你轻松上手。编者基于对谈判的认识与看法,编著了《决胜谈判桌》一书。全书分为九章,其内容涉及到谈判方方面面,重点从九个角度分析与讲解了谈判人员所必备的硬招、妙招、鲜招、快招、高招、狠招、绝招、新招与稳招,相信读者在阅读后能大有收获,深受启迪。
  • 善交际看这本就够了

    善交际看这本就够了

    《善交际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讲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人处处受欢迎,到处都有“死党”;而有的人却无朋少友。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是否善于和别人拉近关系无疑是众多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点。好莱坞流行这样一句话:“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或做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任何人想要生存和发展下去都必须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必须以交朋友的心态为人处事。《善交际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不是教你使诈,是告诉你如何拥有超强的社交能力,教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 那时风很甜

    那时风很甜

    又名《老师,别来无恙》。镜头一“那什么,有句话这么说来着,你是我的文艺复兴,带我走过那断黑暗,给了我新的信仰和救赎。”.....“嗯,我知道。”镜头二“老师,作业还少一张,能通融不?”说完,搬过在检查作业的男人的额头,啵!男人将手中作业放在一旁,“怎么了,你刚刚说什么,耳朵没听见!”
  • 佛说普门品经

    佛说普门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妖国为王

    我在妖国为王

    资深刺激战场玩家误入妖兽国,为了生活,他用重金求子骗术得到第一桶金。他发明妖国四大发明,他在妖兽帝国玩起了倚天屠龙寻宝记,他当上了妖国卫生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