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5000000006

第6章 要点精解(6)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关系;第二,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第三,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客体的制约。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对立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2.它们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有原则区别: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脱离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把认识看成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

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同时,它们又是统一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

2.二者的一致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实践中来的过程,即深入群众,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的过程。第二,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即将领导的意见转化为群众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这些意见的过程。第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而使领导的意见在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纯粹精神活动

B.人的存在方式

C.日常生活活动

D.利己主义活动

3.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教育实践

B.科学实验

C.生产实践

D.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4.宋代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强调的是()。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D.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6.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的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自我”产生“非我”(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7.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法官审理案件

B.农民播种小麦

C.医生给病人治疗

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

8.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B.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C.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B.认识的客体由主体创造出来

C.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10.把客体仅仅看成人直观认识的对象,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1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1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13.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主选择

B.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建构

C.主体对客体的积极改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15.对不可知论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社会实践

B.科学理论

C.唯物主义

D.客观事物

16.整个认识的起点是()。

A.概念

B.感觉

C.知觉

D.表象

1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B.对现象和外部联系的不可靠反映

C.通过感官对事物的直接、形象的认识

D.借助于思维对事物的间接、抽象的认识

18.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形成这个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

19.概念、判断、推理,这是()。

A.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B.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实践

B.感性材料

C.理性抽象

D.认识能力

21.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A.经验主义

B.教条主义

C.相对主义

D.诡辩论

2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相互区别主要在于()。

A.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B.第一次飞跃主要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次飞跃主要获得理性认识

C.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

D.第一次飞跃是为了改造世界,第二次飞跃是为了检验认识

23.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完成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才能完成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个完整过程才能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完成

24.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的证明定是非

25.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

A.没有人反对的认识

B.多数人同意的认识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

D.对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

26.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转化为谬误,是因为()。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具体的

C.真理中包含谬误

D.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2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两种性质相同的真理

B.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C.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

D.不同真理的两个方面

28.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

A.真理的相对性

B.真理的绝对性

C.真理的不确定性

D.思维的非至上性

29.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对事物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属于()。

A.相对主义

B.唯心主义

C.绝对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0.相对主义真理观否认()。

A.主观真理的存在

B.客观真理的存在

C.真理向谬误的转化

D.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

3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

A.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B.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32.实践高于理论,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绝对性

B.相对性

C.普遍性

D.直接现实性

33.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这是因为()。

A.社会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

B.有些认识无法通过实践检验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检验标准

34.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会导致()。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思想僵化

D.教条主义

3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有直接经验才是来自社会实践的

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

D.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36.一个完整的认识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施

37.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社会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38.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感性—理性—感性

B.实践—认识—实践

C.概念—判断—推理

D.感觉—知觉—表象

3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40.“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

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革命理论

4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42.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4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4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社会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证实

45.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经验主义的观点

46.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是发展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真理是绝对的,与人们的社会阶级地位无关

D.真理是客观的,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4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48.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全面性

D.真理具有具体性

4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的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缺陷

D.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二、简答题

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3.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4.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6.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7.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及其意义。

8.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9.简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0.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2.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3.简述真理价值的功能。

1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内容。

同类推荐
  •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民法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民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民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及时更新比如《商标法》以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国内第一本面向公务员考试的心灵励志兼方法指导书,全书全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第二部分则是对公务员考试笔试《行政职业测试》和《申论》两门课的难点、特点、考试技巧进行分析,并制定为期21天的“三轮”复习方法;第三部分是针对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进行各类情景模拟并指导考生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出最好效果;第四部分则是指导考生在体检、政审环节要准备哪些资料、有哪些注意事项。第五部分是按具体情境分析刚刚当上公务员的年轻人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这一部分系作者亲身体验,其精彩程度堪比《侯卫东官场笔记》等小说;而实用性更胜一筹,曾引得百万网友疯狂转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指南

    本书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辅导。根据本课程的考纲要求重点讲解知识要点和考核要求,并通过同步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论框架,有针对性地掌握和理解“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以达到顺利通过本课程考试的目标。
  • 史上最牛公务员面试攻略

    史上最牛公务员面试攻略

    这是一本教大家如何考公务员的书。作者是两名80后的省直机关公务员,非常擅长公务员考试,每次笔试面试均是第一名。他们从自身的备考、考试和之后组织公考面试的经历出发,梳理出考生最需要的心得、经验、方法和答题思路,整理出备考最实用的复习笔记,让广大考生在轻松阅读中快速掌握公考的高分秘诀。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梦神大涅槃

    都市之梦神大涅槃

    他是一个职场菜鸟,做着一份不适合的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有一点宅,有一点闷骚。然而他的脑海中,却还有另一番人生经历:他是上天的宠儿,出身世家,天资聪颖,无论什么东西一学便会、一会便精,并且还很有女人缘。当这些经历在大脑中苏醒,他的人生便开始改变。※※※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某一天,草鸡们发现,那个长相怪异、性格沉闷的家伙,拍拍翅膀飞了起来。一飞冲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八戒自传

    八戒自传

    自从高老庄一役,俺被那死猴子用计收降,这色戒以后是不能再犯了。虽整天面对唐僧那头呆鹅和不开壳的沙师弟就让人烦闷,但是西行路上偶尔遇见了一些女菩萨,俺倒也可揩些油水,可毕竟不如当妖精时自在,真是气煞俺老猪也……。
  • 盛宠天医之鬼帝别闹

    盛宠天医之鬼帝别闹

    她,是的一代神医,她,是世冥大陆有名的废柴,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她,从此开启开挂之路,斗渣男,手刃白莲花,炼丹药,造神器,训神宠,收美男。
  • 农门娘子有空间

    农门娘子有空间

    “站住!可恶的人贩子,赶紧放下我的宝娃,老娘的四十米大刀准你跑三十九米!”云朵操刀追赶抱着她俩娃的混账男人,发誓定要他好看!男人大呼冤枉,“我真的不是人贩子!!”一个是天下第一厨,一手厨艺连佛都要跳墙偷吃。一个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神医,一手银针生死人肉白骨!关键是,这货啥时候成了武林高手?云朵发现自己的四十米大刀不够用了,那么,就换四百米吧!“姓梁的,你说,咱俩谁更厉害?”“娘子厉害,当然是娘子最厉害!为夫望之莫及呀!”梁宸望着那四百米大刀,一脸的苦逼……明明就四十厘米,算了,娘子说啥就是啥。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极域神主

    极域神主

    徐诗玥是大理大学一位大四的学生,因为喜欢写小说,在一次寻找灵感的旅途中遭遇不测,穿越到古代。从此,她踏上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奇幻旅程,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当一切尘埃落定后,因机缘巧合,她重回现代,并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也因此一炮而红。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家教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任重而道远的。为了孩子少走弯路,为了孩子不受伤害,为了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技能,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父母有太多的理由,也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们,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应有的尊重;少一些强制和命令,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猜测和居高临下,多一些信任和心平气和……给孩子自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从精彩的故事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