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900000003

第3章 出身 (2)

林肯的母亲名叫南希·汉克斯,从小由姑妈及伯父养大。从她的签名可以知道:她不识字。南希·汉克斯孤独地住在阴暗的森林里且很少交友,在二十二岁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丈夫名叫托马斯·林肯,是整个肯塔基州识字最少且地位最卑贱的人。托马斯愚笨无知,他除了给别人做散工,还经常猎鹿,人们都称他为“林克角”。

托马斯·林肯是个流浪汉,他经常居无定所,当穷得揭不开锅时,他什么工作都愿意做。托马斯干过马路工,当过油漆工,捕杀过熊,当过伐木工,犁过玉米地,还修建过小木屋,另据历史记载,托马斯曾三次担任监狱警卫,还得到过散弹猎枪。1805年,肯塔基州哈丁县雇托马斯抓捕奴隶中的顽抗者并鞭笞他们,工资是每小时六美分。托马斯没有“金钱观念”,他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农场上住了十四年,在那段时间里,他每年的积蓄不到10美元。在如此贫困的岁月里,托马斯的妻子南希只能用野生荆棘为其缝制衣服。后来,托马斯在肯塔基州伊丽莎白小镇上给自己买了一条丝绸吊带裤,并且还是赊账。不久后,在一次拍卖会上,他又以3美元的价格买了一把剑。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穿上丝绸吊带裤,光着脚丫子,手里拿着剑。

托马斯婚后不久,便迁往另一个小镇居住,并靠做木工活维持生计。他在伐木场找到了一份工作,由于他裁剪的木材不符合标准,所以老板拒绝给托马斯支付工钱,另外由于他做事不靠谱,还引发了三个诉讼案件。汤姆·林肯(汤姆是托马斯的昵称)住在大森林里,他性格呆滞。很快他就认识到自己属于这片森林,于是他将自己的妻子带回森林边缘的一个贫瘠的农场,他再也不会抛弃这片土地了。距伊丽莎白小镇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没有树木的贫瘠土地,好几代印第安人在那里放火烧树,森林及其他矮树都被烧毁,如此一来,农场上粗糙的矮草就能在阳光下生长,水牛跑过来戏耍并吃草。1808年12月,汤姆·林肯在这块贫瘠土地上以每英亩66.23美分的价格买了一个农场。农场上有一个猎人住的小屋,四周被山楂树包围,半英里外的地方就是诺林河。春天来时,山茱萸开花了;夏季来时,鹰在蔚蓝的天空中盘旋着,长草在微风的吹动下扬起一片绿色的海洋;冬季时,没几个人会居住在那里,那里也就成了整个肯塔基州最荒凉的区域。

1809年冬季,一个星期天早晨,亚伯拉罕·林肯在一个猎人的小屋里出生了,他躺在一张用竹竿支撑着的、盖满了玉米壳的床上。屋外狂风怒吼,二月的冷风透过小屋的缝隙,吹到南希和小林肯的熊皮大衣上。九年后,由于长时期的痛苦生活,南希注定死亡,那年她年仅三十五岁。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她从未体验过幸福的感觉,不管住在哪里,她都会被流言飞语所包围,人们对她的私生女身份总是议论纷纷。可惜的是,她并未看到自己的儿子成为未来的美国总统,也并未看到后人为她修建的大理石教堂。

在荒郊野外,人们对当时流通的纸币充满怀疑,大部分纸币都和杂草一样不值钱,相反,猪肉、鹿肉火腿、威士忌酒、熊皮及其他农作物被当做“物质货币”来使用。传教士有时也收取威士忌酒作为报酬。1816年秋,当亚伯拉罕·林肯七岁时,上了年纪的汤姆·林肯用自己在肯塔基州的农场换来了四百加仑的玉米威士忌酒,随后他将整个家迁往昏暗且荒无人烟的印第安纳森林中,离他们最近的邻居是一个捕熊的猎人。周围都是树林,有时他们要带上刀具才能在森林中行走。亚伯拉罕·林肯在这里一过就是十四年。

当他们刚搬到这里时就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汤姆·林肯急匆匆地搭建“帐篷”——现在,我们将其称为小棚屋,没有地面,没有门,也没有窗户,只有三个侧面及用杆子支撑的屋顶,第四面则完全洞开着,任由寒冷刺骨的冷风及冰雹侵蚀着。在现在的印第安纳州,牛或猪等牲畜的住处都比当时林肯他们的居住条件要好。但在1816至1817年的漫长冬季里,汤姆·林肯觉得自己和家人能有这样一个安身之处已经足够了。在美国历史上,1816年至1817年的冬季是最寒冷的一个冬季。

南希·汉克斯和孩子们像狗一样蜷缩地睡着,他们将熊皮大衣铺在小屋的一角,上面盖满一大堆树叶。没有黄油,没有牛奶,没有鸡蛋,没有水果,没有蔬菜,甚至连马铃薯都没有,他们主要靠吃野味及坚果充饥。汤姆·林肯曾尝试过养猪,但附近的熊很凶恶,因为饥饿,他们会将猪都吃掉。多年来,亚伯拉罕·林肯在印第安纳州经历的痛苦遭遇,比其他任何一个黑人奴隶都要多。

在那里,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牙医这个职业,离他们最近的牙医也有三十五英里远,当南希牙痛时,老汤姆·林肯会和其他先辈一样采用这样的办法:削一个山胡桃栓,并将其末端抵着臼齿,随后用石头使劲敲击。

在早些时候的美国中西部地区,开拓者们患上了一种神秘的“牛奶病”,这种病对牛、羊及马来说都是致命的,有时能一下夺走整个社区人的生命,没人知道病因究竟是什么。一百多年来,这种病一直困扰着医学界,直到近代,人们才发现,中毒的根源是动物吃了一种名叫白蛇根草的植物,毒素随着奶牛的奶汁流入人体内。很多白蛇根草都长在草原上和峡谷中,即使现在,白蛇根草还会对人造成伤害。每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农业部门都在政府及法院大楼前贴上布告,警告农民:如果不根除这种草,你们就会死去。

1818年秋,“牛奶病”蔓延至印第安纳州鹿角谷,人口大量死亡。当时,南希负责帮助照看彼得·布诺尔的妻子,布诺尔是个猎人,他的家与南希的家只隔半英里远,布诺尔夫人最终还是死了。此后,南希感到自己好像也生病了,额头开始发烧,腹部剧痛,并出现严重呕吐症状,南希随后被带回家里,汤姆给她盖上熊皮大衣及树叶,南希双手冰冷刺骨,但内脏器官却像着火了一样,她不停地说要喝水。

汤姆·林肯迷信,他还相信有预兆这回事,在南希生病后的第二晚,一条狗在他们的小屋前可怜地大叫,汤姆随后放弃了所有的希望,他认为南希即将死去。慢慢地,南希的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她甚至连将头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说话就和说悄悄话一样。她将孩子们叫过来,尝试与他们说话,孩子们弯下腰仔细聆听,南希交待他们要彼此善待对方,要按照自己教给他们的生存本领去生活,南希还要求孩子们崇拜上帝,这就是她的临终遗言。随后,南希的喉咙及肠道开始坏死,然后,她便进入漫长的昏迷状态。最终在生病后的第七天,也就是1818年10月5日,南希离开了人世。汤姆·林肯将两枚铜板放在南希的眼睑上,以此让其双眼紧闭。随后,他在森林里砍倒一棵树,制作一些粗糙的木板,用木桩将这些木板固定起来,这就是汤姆用来装南希尸体的简陋的棺材。两年前,他用雪橇将南希带到这里,现在,同样是用雪橇,汤姆将南希的尸体拖到不远处的山顶,随后安静地将其埋葬,没有任何仪式。

亚伯拉罕·林肯的母亲就是这样死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她究竟是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她的性格究竟怎样,因为她将自己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阴暗的森林,只给偶然遇到她的几个人留下了模糊的印象。在林肯总统死后不久,一个传记作者开始寻找林肯总统母亲的一些记忆,但南希死后已过了近半个世纪,这位传记作者采访了一些曾见过南希的人,但这些人的记忆就如同一场慢慢被淡忘的梦一样显得含糊不清,他们甚至不能记清楚南希的体貌特征。一位被采访者这样描述南希:她是个矮而胖的女人,但另外一个人表示,南希是个高且瘦的女人。一位男子表示,南希有双黑眼睛,但另外有人表示南希的眼珠子是褐色的,还有人说是蓝绿色的眼珠子。丹尼斯·汉克斯是南希的堂兄,他与南希在一个屋檐下同住了十五年,丹尼斯表示,南希的头发颜色不深,但仔细回想后,丹尼斯又表示,南希的头发是黑色的。南希死后六十年,她被安葬的地方甚至连一个石桩都没有,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找到南希被安葬的大致位置,她被安葬在其姑妈及伯父的坟墓旁,当你站在这三座坟前时,你很难辨认到底哪个是南希的坟。

在南希死前不久,汤姆·林肯建造了一个新的小屋,这个小屋有四个面,但没有地面、窗户及门。一件脏兮兮的熊皮大衣挂在门口,屋内昏暗,地面很脏。汤姆·林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森林里打猎,留下两个没有妈妈的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萨拉负责做饭,亚伯拉罕·林肯负责烧火并从一英里远的地方取水。没有刀和叉,他们就用手当餐具,但他们的手经常是脏的,因为水太珍贵,而且他们没有肥皂。南希生前都是自己制作肥皂,她生前留下的肥皂很快就被用光了,孩子们也不知道怎样制作,汤姆·林肯也不做肥皂,所以,他们就一直生活在贫困及脏兮兮的环境中。

在漫长且严寒的冬季,他们从未洗澡,只会偶尔清洗他们的外衣,充满树叶及兽皮的床也变脏了,他们的小屋不能接受阳光的温暖及消毒。他们唯一拥有的光是来自壁炉及猪油。没有女人的“林肯小屋”臭气熏天,跳蚤成灾,寄生虫肆虐。一年后,就连老汤姆·林肯也不能忍受这种情况了,他决定重新找个能打扫卫生的妻子。十三年前,他曾向肯塔基州一个叫萨拉·布什的女人求婚,但是,萨拉拒绝了汤姆·林肯,并和哈丁县的一个狱卒结婚。但该狱卒后来死了,给萨拉留下了三个孩子及一些债务。汤姆·林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他来到小溪边,洗手洗脸,然后带上自己的剑,开始返回茂密昏暗的肯塔基森林。当他来到伊丽莎白小镇时,他重新买了一条丝绸吊带裤,随后在街上边走边吹口哨。那是1819年,当时,人们都在谈论社会的进步,一艘蒸汽轮船穿越了大西洋!

三、勤学不辍

林肯到了十五岁才开始认识一些字,但只会读写一些简单的字词。1824年秋天,有个边远山区的老师游历到了这里,在鸽子溪沿岸办了一所学校,后来便定居下来。林肯和他的妹妹萨拉早出晚归,每天步行四英里来到这所学校,拜这位新老师阿泽尔·多斯里为师。多斯里使这所学校因吵闹而出名,在这里学生们要大声朗读,那样老师就能判断学生是否在全身心地学习。他在教室里徘徊,会突然用树条抽一下那些不张口朗读的学生。正是这种“激励吵闹”的机制,使得学生们都努力地大声朗读,让别人能够听得见,甚至四分之一英里外的地方都能听见琅琅的读书声。

同类推荐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一生,就是美利坚独立自由之路的缩影,他从平凡少年成长为美国总统,在回归田园,开创了美国独立宪政之路,被尊为“美国国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华盛顿在世之时,就已经被刻画成一个传奇,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和理念的象征,成为道德的楷模。本书要展现的是,华盛顿身为一个人是怎样的,他到底是依靠何种性格魅力而被推上神坛。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启后半生

    重启后半生

    时光不会倒流,一生旅途已走过了前半生;没有了二十岁的青春年少,没有了三十岁的倔强斗志,不惑之年的沉淀感情,更清晰!更热烈!周围的同龄人,有的在为生二胎而拼搏,有的离异重新寻找自我,有的走出围城又回来终获幸福,有的还在苦苦寻找缘分…..一切都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四十岁的年纪,三十岁的身体,二十岁的心态……某女说:“我后半生的三大刚需是:赚钱、变美、撩汉!”另一位女士说:“君在那区头,我在这区尾,日日思君不见君!我其实就想有个家,一个安心的窝!”又一位女士说:“我如果能再年轻十岁,就再生育两个宝宝,为国添丁加力!”某男说:“二胎时代是家事也是国事啊!”又一位男士说“不忘初心!保留自我,才是我们寻找的幸福啊!”……
  • 冬天的布鲁塞尔

    冬天的布鲁塞尔

    威斯坦·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诗作丰厚,诗艺纯熟,诗路开阔,被公认为继T.S.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的文学遗产受托人爱德华·门德尔松教授(Edward Mendelson)说:“用英语写作的诗人当中,真正属于二十世纪的,奥登是第一人”,而诗人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更充满敬意地称奥登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是二十世纪的“批判者”。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他似情深以伴我

    他似情深以伴我

    婚前的她被大灰狼骗的团团转,婚后原本以为两个人井水不犯河水,却没想到某头大灰狼变本加厉。今天也是想离婚的一天呢。
  • 摩天大楼

    摩天大楼

    台湾中生代重要小说家陈雪最新长篇推理力作,《亚洲周刊》2015年度十大小说,王德威导读推荐。这是一座城市和它的边缘的故事。也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和我的故事。这是一桩凶案故事,一个谜样女孩被杀,看似命案的解谜推理,却牵引出复杂多面的生命样态。这是一幢摩天大楼的故事,它犹如巨大矿石碑,矗立在繁华台北市郊,与一〇一大楼遥遥相望。居民们拼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终究被困在这城市与乡村的灵薄狱之间……这也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和我的故事。
  • 萧红散文集:白面孔

    萧红散文集:白面孔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随笔。“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着真实的生活,在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间烟火中的萧红本人。她与萧军同居商市街,求告无门,饥寒交迫,隆冬里买不起生火的木柴,连喝一杯热浆汁的钱都没有,甚而一夜数次起念要偷对面人家门上挂着的面包。他们做过家庭教师,画过影院广告牌,去参加集体活动蹭吃喝,他们游荡,吵架,喝醉后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强出版了作品集,却遭到查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的恐惧折磨着他们,“白面孔”便是这一时期萧红和左翼文艺激进分子惊惧状态的真实写照。
  • 大佬我劝你认真做人

    大佬我劝你认真做人

    作为修仙界第一女修,谪仙表示做修士很成功。飞升之际,修仙界难得没有杀人夺宝事件发生。谪仙心里感叹,她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嘛。然而……“女魔头走了!!”“举界同庆的日子!!!”“世界和平了耶!!!”谪仙:……
  • 打篮球称霸娱乐圈

    打篮球称霸娱乐圈

    篮球新星楚晓重生后成为顶尖戏剧学校表演系学生!拥有过人的演技,完美的脸孔,高超的球技和指引自己的辅助系统!这一次,我要好好把握!
  • 茶马古道的枪声

    茶马古道的枪声

    清晨,一骑黑炭般的快马从德钦飞驰而来,从两面城廓式的山崖中穿过,直奔梅里雪山的一处修行洞。马上人腰间插着20响手枪,还背着一杆长枪,马背上驮着两只羊皮袋,他在一处贴着绝崖盘旋而上的修行洞不远停下来。这是一个面孔黝黑高大魁梧的年轻藏客,眼里射出一股沉郁的杀气。他跳下马时,黑马吐着白泡沫,黑鬃上挂着点点汗珠。修行洞上方,洞壁伸出一块穹顶似的巨岩,俨然华盖。他将马栓在不远处的一株碗口粗的冷杉上,从马背上提起那两只羊皮袋躬身入洞。洞子不大不深,透过外面射进的光照,可见地上铺了一层牧草,一个穿着藏袍,带着羊皮帽的中年汉子正在闭目打坐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