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800000007

第7章 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亘万古,袤九垓,自天地初辟以迄今日,凡我人类所栖息之世界,于其中而求一势力之最广被而最经久者,何物乎?将以威力乎?亚历山大之狮吼于西方,成吉思汗之龙腾于东土,吾未见其流风余烈,至今有存焉者也。将以权术乎?梅特涅执牛耳于奥大利,拿破仑第三弄政柄于法兰西,当其盛也,炙手可热,威震环瀛,一败之后,其政策亦随身名而灭矣。然则天地间独一无二之大势力,何在乎?曰智慧而已矣,学术而已矣。

今且勿论远者,请以近世史中,文明进化之迹,略举而证明之。凡稍治史学者,度无不知近世文明先导之两原因,即十字军之东征,与希腊古学复兴是也。夫十字军之东征也,前后凡七役,亘二百年[ 起一千零九十六年,迄一千二百七十年——作者原注。

],卒无成功。乃其所获者,不在此而在彼。以此役之故,而欧人得与他种民族相接近,传习其学艺,增长其智识,盖数学、天文学、理化学、动物学、医学、地理学等,皆至是而始成立焉;而拉丁文学、宗教裁判等,亦因之而起。此其远因也。中世末叶,罗马教皇之权日盛,哲学区域,为安士林(Anselm,罗马教之神甫也)派所垄断,及十字军罢役以后,西欧与希腊、亚剌伯诸邦,来往日便,乃大从事于希腊语言文字之学,不用翻译,而能读亚里士多德诸贤之书,思想大开,一时学者不复为宗教迷信所束缚,卒有路得新教之起,全欧精神,为之一变。此其近因也。其间因求得印书之法,而文明普遍之途开;求得航海之法,而世界环游之业成。凡我等今日所衣所食、所用所乘、所闻所见,一切利用前民之事物,安有不自学术来者耶?此犹曰其普通者,请举一二人之力左右世界者,而条论之。

一曰歌白尼(Copernicus)[ 生于一四七三年,卒于一五四三年——作者原注。

]之天文学。泰西上古天文家言,亦如中国古代,谓天圆地方,天动地静。罗马教会,主持是论,有倡异说者,辄以非圣无法罪之。当时哥伦布虽寻得美洲,然不知其为西半球,谓不过亚细亚东岸之一海岛而已。及歌白尼地圆之学说出,然后玛志仑(Magellan)[ 以一五一九年始航太平洋一周——作者原注。

]始寻得太平洋航海线,而新世界始开。今日之有亚美利加合众国,灿然为世界文明第一,而骎骎握全地球之霸权者,歌白尼之为之也。不宁惟是,天文学之既兴也,从前宗教家种种凭空构造之谬论,不复足以欺天下,而种种格致实学,从此而生。虽谓天文学为宗教改革之强援,为诸种格致学之鼻祖,非过言也。哥白尼之关系于世界何如也!

二曰倍根、笛卡儿之哲学。中世以前之学者,惟尚空论,呶呶然争宗派,争名目,口崇希腊古贤,实则重诬之,其心思为种种旧习所缚,而曾不克自拔。及倍根出,专倡格物之说,谓言理必当验事物而有征者,乃始信之。及笛卡儿出,又倡穷理之说,谓论学必当反诸吾心而自信者,乃始从之。此二派行,将数千年来学界之奴性,犁庭扫穴,靡有孑遗,全欧思想之自由,骤以发达,日光日大,而遂有今日之盛。故哲学家恒言,二贤者,近世史之母也。倍根、笛卡儿之关系于世界何如也!

三曰孟德斯鸠(Montesquieu)[ 法国人,生于一六八九年,卒于一七五五年——作者原注。

]之著《万法精理》。十八世纪以前,政法学之基础甚薄,一任之于君相之手,听其自腐败,自发达。及孟德斯鸠出,始分别三种政体,论其得失,使人知所趋问。又发明立法、行法、司法三权鼎立之说,后此各国,靡然从之,政界一新,渐进以迄今日。又极论听讼之制,谓当废拷讯,设陪审,欧美法廷,遂为一变。又谓贩卖奴隶之业,大悖人道,攻之不遗余力,实为后世美、英、俄诸国放奴善政之嚆矢。其他所发之论,为法兰西及欧洲诸国所采用,遂进文明者,不一而足。孟德斯鸠实政法学之天使也。其关系于世界何如也!

四曰卢梭(Rousseau)[ 法国人,生于一七一二年,卒于一七七八年——作者原注。

]之倡天赋人权。欧洲古来,有阶级制度之习,一切政权、教权,皆为贵族所握,平民则视若奴隶焉。及卢梭出,以为人也者,生而有平等之权,即生而当享自由之福,此天之所以与我,无贵贱一也,于是著《民约论》(Social Contact)大倡此义。谓国家之所以成立,乃由人民合群结约,以众力而自保其生命财产者也,各从其意之自由,自定约而自守之,自立法而自遵之,故一切平等。若政府之首领及各种官吏,不过众人之奴仆,而受托以治事者耳。自此说一行,欧洲学界,如平地起一霹雳,如暗界放一光明,风驰云卷,仅十余年,遂有法国大革命之事。自兹以往,欧洲列国之革命,纷纷继起,卒成今日之民权世界。《民约论》者,法国大革命之原动之也;法国大革命,十九世纪全世界之原动力也。卢梭之关系于世界何如也!

五曰富兰克令(Franklin)[ 美国人,生于一七○六年,卒于一七九○年——作者原注。

]之电学,瓦特(Watt)[ 英人,生于一七三六年,卒于一八一九年——作者原注。

]之汽机学。十九世纪所以异于前世纪者何也?十九世纪有缩地之方,前人以马力行,每日不能过百英里者,今则四千英里之程,行于海者,十三日而可达,行于陆者,三日而可达矣,则轮船、铁路之为之也。昔日制帽、制靴、纺纱、织布等之工,以若干时而能制成一枚者,今则同此时刻,能制至万枚以上矣。伦敦一报馆一年所用之纸,视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四百年间所用者,有加多焉,则制造机器之为之也。美国大统领,下一教书,仅一时许,而可以传达于支那,上午在印度买货,下午可以在伦敦银行支银,则电报之为之也。凡此数者,能使全世界之政治、商务、军事,乃至学问、道德,全然一新其面目。而造此世界者,乃在一煮沸水之瓦特[ 瓦特因沸水而悟汽机之理——作者原注。

]与一放纸鸢之富兰克令[ 富氏尝放纸鸢以验电学之理——作者原注。

]。二贤之关系于世界何如也!

六曰亚丹·斯密(Adam Smith)[ 英国人,生于一七二三年,卒于一七九○年——作者原注。

]之理财学。泰西论者,每谓理财学之诞生日何日乎?即一千五百七十六年是也,何以故?盖以亚丹·斯密氏之《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此书侯官严氏译——作者原注。

],出版于是年也。此书之出,不徒学问界为之变动而已,其及于人群之交际,及于国家之政治者,不一而足。而一八四六年以后,英国决行自由贸易政策(Free Trade),尽免关税,以致今日商务之繁盛者,斯密氏《原富》之论为之也。近世所谓人群主义(Socialism),专务保护劳力者,使同享乐利,其方策渐为自今以后之第一大问题。亦自斯密氏发其端,而其徒马尔沙士大倡之,亚丹·斯密之关系于世界何如也!

七曰伯伦知理(Bluntschli)[ 德国人,生于一八○八年,卒于一八八一年——作者原注。

]之国家学。伯伦知理之学说,与卢梭正相反对者也。虽然,卢氏立于十八世纪,而为十九世纪之母;伯氏立于十九世纪,而为二十世纪之母。自伯氏出,然后定国家之界说,知国家之性质、精神、作用为何物,于是国家主义乃大兴于世。前之所谓国家为人民而生者,今则转而云人民为国家而生焉,使国民皆以爱国为第一之义务,而盛强之国乃立,十九世纪末世界之政治则是也。而自今以往,此义愈益为各国之原力,无可疑也。伯伦知理之关系于世界何如也!

八曰达尔文(Darwin Charles)[ 英国人,生于一八○九年,卒于一八八二年——作者原注。

]之进化论。前人以为黄金世界在于昔时,而末世日以堕落,自达尔文出,然后知地球人类,乃至一切事物,皆循进化之公理,日赴于文明。前人以为天赋人权,人生而皆有自然应得之权利,及达尔文出,然后知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非图自强,则决不足以自立。达尔文者,实举十九世纪以后之思想,彻底而一新之者也。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政治法制之变迁,进化也;宗教道德之发达,进化也;风俗习惯之移易,进化也。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故进化论出,而前者宗门迷信之论,尽失所据。教会中人,恶达氏滋甚,谓有一魔鬼住于其脑云,非无因也。此义一明,于是人人不敢不自勉为强者、为优者,然后可以立于此物竞天择之界。无论为一人,为一国家,皆向此鹄以进,此近世民族帝国主义(National Imperialism)[ 民族自增植其势力于国外,谓之民族帝国主义——作者原注。

]所由起也。此主义今始萌芽,他日且将磅礴充塞于本世纪而未有已也。虽谓达尔文以前为一天地,达尔文以后为一天地可也。其关系于世界何如也!

以上所列十贤,不过举其荦荦大者。至如奈端(Newton)之创重学,嘉列(Guericke)[ 德国人,生于一六○二年,卒于一六八六年——作者原注。

],杯黎(Boyle)[ 英人,生于一六二六年,卒于一六九一年——作者原注。

]之制排气器,连挪士(Linnaeus)[ 瑞典人,生于一七○七年,卒于一七七八年——作者原注。

]之开植物学,康德(Kant)[ 德国人,生于一七二四年,卒于一八○四年——作者原注。

]之开纯全哲学,皮里士利(Priestley)[ 英人,生于一七三三年,卒于一八○四年——作者原注。

]之化学,边沁(Bentham)[ 英人,生于一七四七年,卒于一八三二年——作者原注。

]之功利主义,黑拔(Herbart)[ 生于一七七六年,卒于一八四一年——作者原注。

]之教育学,仙士门(St.Simon,法人),喀谟德(Comte)[ 法人,生于一七九五年,卒于一八五七年——作者原注。

]之倡人群主义及群学,约翰·弥勒(John Stuart Mill)[ 英人,生于一八○六年,卒于一八七三年——作者原注。

]之论理学、政治学、女权论,斯宾塞(Spencer)[ 英人,生于一八二○年,今犹生存——作者原注。

]之群学等,皆出其博学深思之所独得,审诸今后时势之应用,非如前代学者,以学术为世界外遁迹之事业,如程子所云“玩物丧志”也。以故其说一出,类能耸动一世,饷遗后人。呜呼,今日光明灿烂、如荼如锦之世界,何自来乎?实则诸贤之脑髓、之心血、之口沫、之笔锋,所组织之而庄严之者也。

亦有不必自出新说,而以其诚恳之气,清高之思,美妙之文,能运他国文明新思想,移植于本国,以造福于其同胞,此其势力,亦复有伟大而不可思议者。如法国之福禄特尔(Voltaire)[ 生于一六九四年,卒于一七七八年——作者原注。

],日本之福泽谕吉[ 去年卒(作者原注)——“去年”即1901年(编者注)。

],俄国之托尔斯泰(Tolstoi)[ 今尚生存——作者原注。

]诸贤是也。福禄特尔当路易第十四全盛之时,惄然忧法国前途,乃以其极流丽之笔,写极伟大之思,寓诸诗歌院本小说等,引英国之政治,以讥讽时政,被锢被逐,几濒于死者屡焉,卒乃为法国革新之先锋,与孟德斯鸠、卢梭齐名。盖其有造于法国民者,功不在两人下也。福泽谕吉当明治维新以前,无所师授,自学英文,尝手抄《华英字典》一过,又以独力创一学校,名曰庆应义塾,创一报馆,名曰《时事新报》,至今为日本私立学校、报馆之巨擘焉。著书数十种,专以输入泰西文明思想为主义。日本人之知有西学,自福泽始也;其维新改革之事业,亦顾问于福泽者十而六七也。托尔斯泰,生于地球第一专制之国,而大倡人类同胞兼爱平等主义,其所论盖别有心得,非尽凭借东欧诸贤之说者焉。其所著书,大率皆小说,思想高彻,文笔豪宕,故俄国全国之学界,为之一变。近年以来,各地学生咸不满于专制之政,屡屡结集,有所要求,政府捕之、锢之、放之、逐之,而不能禁,皆托尔斯泰之精神所鼓铸者也。由此观之,福禄特尔之在法兰西,福泽谕吉之在日本,托尔斯泰之在俄罗斯,皆必不可少之人也。苟无此人,则其国或不得进步,即进步亦未必如是其骤也。然则如此等人者,其于世界之关系何如也!

吾欲敬告我国学者曰:公等皆有左右世界之力,而不用之何也?公等即不能为倍根、笛卡儿、达尔文,岂不能为福禄特尔、福泽谕吉、托尔斯泰?即不能左右世界,岂不能左右一国?苟能左右我国者,是所以使我国左右世界也。吁嗟山兮,穆如高兮;吁嗟水兮,浩如长兮。吾闻足音之跫然兮,吾欲溯洄而从之兮,吾欲馨香而祝之兮!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作为20世纪走红的哲学家,尼采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癫狂和孤独之下,是面对人生难题的无比真诚——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本书把尼采当作一位人生哲学家看待,以生命意义之困惑和寻求为主线,把尼采思想的各个主题,包括权力意志、价值重估、超人等,贯通起来加以阐释,饱含知识分子的个体感悟和时代激情,重现一个真实的尼采——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哲人、一位无比真诚的人生哲学家。本书曾引起广泛而热烈的时代共鸣,深深影响吴晓波、王军等一代知识分子。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马克思主义卷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马克思主义卷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马克思主义卷》内容包括: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和批判新自由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研究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对话、拓展与深化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等。
  • 挺经

    挺经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挺”字。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左右.到达气定神闲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柚子味的糖

    柚子味的糖

    回忆着初次相遇坐在你身旁是谁曾经说太幸福会缺氧爱情以种在心里自由的生长童话里的浪漫需要用心去培养……
  • 薝卜香清水影寒

    薝卜香清水影寒

    刚出生父亲不知所踪,为救她,更为救三界众生母亲散尽自身修为将噬魂珠封印在她体内。……她身怀异能悲悯万物,却偏偏修不了任何法术。……他从小父母双亡,被世家收养……好在生性坦荡,性格洒脱。为在次封印蠢蠢欲动的噬魂珠,他们踏上一段段惊险旅途……一次次的阴谋,让他们最终走上不归路……为救她,他一念成魔………她亦不知他早已倾心于她……看到爱她的人倒下,她万念俱灰,心如刀割。……‘既然你爱的不是我,又何苦这样呢!既然是因为我,那就让我一人来承受这一切吧!’……’忘记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奈何情深,只怪缘浅。最终她消散在所有人的眼前。然而一切却并没有结束………
  • 徐志摩全集:第一卷

    徐志摩全集:第一卷

    徐志摩全集(套装共6册)》内容简介:由中国台北前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和著名学者梁实秋两位先贤手自编订,并得到张幼仪女士的赞襄。诚如编者在弁言中所称,坊间翻印徐志摩选集、全集,舛误、讹夺不知凡几。1967年,张幼仪女上游台,就《全集》的纂辑一事耑诚延请蒋复璁、梁实秋两先生董理其事,由旅美的徐公子积锴费时一年,向各大学图书馆搜集其先父遗著,一一复制邮台;版本务必以当年在上海梓行者,方可采用,意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缘此,我社特从中国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购进版权,制作典藏本1931套,装帧、用料,事事精洁,以志纪念。
  • 天使就在你身边

    天使就在你身边

    本书通过101篇感人的心灵故事,如一罐罐香浓暖心的鸡汤、一股股清凉解渴的山泉、一块块填补胃肠的面包,解救人生风雨中那些孤独的、麻木的心灵,打开一条通向春天的小径,一扇扇通往天堂的心窗。本书是一本全家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去阅读的书,它能给予我们希望、幸福、责任、勇气以及不断向人生高峰攀登的积极力量。
  • 阅读的刀锋

    阅读的刀锋

    《阅读的刀锋》为庞溟先生近年文化随笔文字的结集,系“独立阅读书系”第三辑之一。《阅读的刀锋》作者庞溟是一位独立书评人,先后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快穿我的面位我自己来

    快穿我的面位我自己来

    [快穿文1v1]成为灵魂态的季离,为了一个重新活的机会,开始穿梭三千世界,拯救惨兮兮的命运。只是~为什么她总能看见同一张脸,还总是与她纠缠不清,她只是想好好的做任务,求放过~0001:“宿主遵从自己的内心。”季离咬牙切齿:“×,我的积分都被清空了,还××的遵从自己的心。”[警报警报,宿主黑化持续中~][主角的性格会在每位面有所不同]
  • 穿到王妃大婚之日

    穿到王妃大婚之日

    白悠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论文完成度99%时,穿越到了——一个俊俏王爷的新婚之夜上!天雷滚滚,她白悠——从没有想过要穿越啊!况且,论文还没写完,还没查重,还没答辩,还没...“王爷,别再缠着我了,我要回去写论文...”
  • 魂斗至尊

    魂斗至尊

    创世立三界,灵长初造生灵,铸三魂授印以佑轮回,创世恐轮回有变,辅以天书《授摄魂卷》,封轮回入须弥,保千秋永存;然,人性之变不可揣度,得修行之法而修大能者,欲得天书,终至天书八分,散落三界,至此,无休争斗揭开序幕;少年杨毅,偶得天书,又因魔族家破人亡,踏上修道者一途,重情重义,为爱坚守,志凌九霄,许下豪言:“吾欲与你,登上三界,笑看九霄。”却奈何世有多变,爱人亡故,幕后推手,只为得天书,一切轮转,不止情之一字,更是三界大劫,凌云之志可有善终,逆天之情,可有善缘?
  • 那些浪费的时光和生动的爱

    那些浪费的时光和生动的爱

    本书是青年作者吴浩然首部短篇小说集。写了青春里的一些往事,记忆里不被关注的那些尴尬和疼痛,还写了普通人面对困境的反应和心理变动,描写入微,戳心戳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