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1600000344

第344章 呼唤阳光(13)

大个子衙役等手持棍棒,奔出……

常平仓门前。衙役和百姓把五什子等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斥责着。

县丞走来,不耐烦地瞪着眼要赶衙役们走。

五什子等上前又要抢,砚耕示意两个衙役推上仓门,上前扣死了大锁。

县丞无可奈何地晃着脑袋。

十九

夜。济南,接官邸内一室。

墙上、地上晾着许多字画条幅,郑板桥还在写着、画着。

隔壁,几个官吏、学士、商贾模样的人,围着王凤七嘴八舌:

“板桥先生难得一见,定请留画一幅!”

“我们老爷子特意让来的,务必,务必……”

“要银子也可。这是二十两,够不够?……”

王凤无可奈何,拿出小本本,众人争先留起名字来。

隔壁,郑板桥还在作画,王凤走进。

王凤:“看看,又是这么多。”

郑板桥拿过小本本一看,丢到案上:“你这是存心要累死我不成?”

王凤:“大人吩咐,小人怎敢有违。”

“不画了!不画了!”郑板桥把笔一搁,摆着手:“搬走,搬走!书画书画,伤透脑瓜!哟……”揉着手腕。

王凤一笑,上前将笔墨纸砚搬了出去。

郑板桥气恼地走到窗前踱了几步,舒了几下手臂,又回到案边;他习惯地伸手抓笔,案上空空一无所有。

他坐到椅上,闭目片刻,百无聊赖,又站起来踱着。

他搓着手,终于忍不住了,又坐到案边。

郑板桥:“王叔!”

王凤应声而入。郑板桥:“你要把我闲死、憋死不成?笔墨端来,端来!”

王凤一笑,又将笔墨纸砚摆到案上。

郑板桥提笔,又画起来。王凤嘲弄地望着他。

日。巡抚府后院,书房。

沈椒园伏案批阅案卷,郑板桥入内施礼:“学生、潍县知县郑燮拜见恩师。”

沈椒园起身,满面春风:“好。坐,坐。”

郑板桥:“一别数年,不知恩师是否安泰?”

沈椒园:“老夫身体倒也康健,只是报国为民之愿尚多艰难。”

郑板桥:“恩师之心,学生铭心刻骨,不敢稍忘。”

沈椒园:“你从范县到潍县,为官数年,政声不坏,书画亦有长进,倒也不负老夫当年一片苦心。”

郑板桥真诚地:“恩师当年之情,学生没齿难忘。”

——兴化,郑板桥家中,一贫如洗。

郑板桥正在用小匙给饥病在床的犉儿喂着稀粥。

门外,一个半大孩子在喊:“东家来咯!东家来咯……”

郑板桥慌忙背起犉儿,从后门逃出。

——兴化,乡间竹林里。郑板桥气喘吁吁放下犉儿,犉儿死去。

郑板桥大哭起来。

——扬州,小金山,雨后。郑板桥衣冠不整,坐在古庙前卖画。游人观赏着瘦西湖景色,三二成群走过。一对阔夫妻,瞥着郑板桥挤眉弄眼。

沈椒园身着翰林衣冠漫步而来。他观赏着雨后景色,吟道:“山光扑面经宵雨……”他向下吟,一时吟不出来,在原地徘徊起来:“山光扑面经宵雨……山光扑面……”

郑板桥见他苦苦思索,脱口而出:“江水回头欲晚潮。”

“江水回头欲晚潮……对得好!”沈椒园回头寻人,一见郑板桥,大为惊异。

郑板桥:“小生随口胡诌,大人莫怪。”

沈椒园走过,观赏着郑板桥的字画,道:“先生才学不凡。但不知为何弄到这般模样?”

郑板桥长叹,道:“小生命苦,三岁丧母,多蒙养母抚养长大。前年老母过世,去年妻子夭亡,撇下几个孩儿,只得借债度日。不相……”

沈椒园思忖片刻,毅然唤过书童,打开包囊,将一封银子送到郑板桥面前。

郑板桥惊疑注视。

沈椒园:“这一千两银子,请先拿回去。”

郑板桥:“不,不,这怎么可以!”

沈椒园:“大丈夫在世,当以功名为重,些许银两算得什么!”

郑板桥:“不!大人恩德晚生受领,银子断不敢收!”

沈椒园收起郑板桥字画,说:“这总可以吧?”

郑板桥还是不收:“小生字画哪里值得这多银子!”

沈椒园略一思忖,道:“那我收你作个学生如何?”

郑板桥拜倒在地:“恩师受礼……”

——兴化,郑板桥家。郑板桥告别女儿,出门。

——杭州,苏堤。郑板桥对着地上的竹影,在习练画竹。

——泰山,经石峪石坪。郑板桥在石刻前揣摩笔法。

——京师,天坛。郑板桥与一班期门羽林子弟,研读诗书。

——京师,皇宫前。皇榜赫然,郑板桥的名字排在进士栏内。

巡抚府后院,书房。

郑板桥:“学生前时呈送书札,不知恩、师可曾读过?”

沈椒园:“老夫这次南下,正要追查此事。”

郑板桥大喜,但随即又颇为忧虑地:“听说盐运使与靖郡王是姻亲,与吏部侍郎田廷烳等亦关系甚密,只怕……”

沈椒园愤愤:“朝廷大政都坏在这班人手里!”正气凛然地,“管他什么郡王、侍郎,罪在害国害民,老夫岂能饶他!”

郑板桥感动钦佩的目光。

二十

巡抚府大堂。沈椒园高居正位,山东巡抚、布政使等陪坐两侧。群僚伫立,气氛肃然。

盐运使被押在堂上。

随行官在宣读文告:“……该盐运使在职三年,不思报效朝廷,为国为民,反贪污盐税、盐款银五百万两余,逼死人命百二十个余,实为大恶之徒。本钦差特命削去其盐运使之职……”

一侍从官上前,摘去盐运使朝冠。群吏注目,神情各异。郑板桥含笑。

随行官又读:“……按刑治罪,打入死牢,明日寅时处斩。”

满堂震惊。巡抚、布政使等不敢相信地大瞪着眼睛。

武士将盐运使押下堂去。

欣喜、振奋的面孔;

忧郁、沉默的面孔;

惊恐、怨恨的面孔……

巡抚起身:“本巡抚禀告钦差大人。”

沈椒园:“请讲。”

巡抚:“盐运使所犯之罪理应严惩,但以本官之见,尚不足以斩首。”

沈椒园:“巡抚差矣!贪赃害命,民怨鼎沸,不杀何以平民愤、正王法!”

巡抚:“罪在当斩,亦应报奏朝廷,候旨执行。”

沈椒园冷冷一笑,起身,从随行官手中接过一柄宝剑,双手擎到面前,威严地:“皇上授我宝剑在此,有枉法殉私者,与案犯同罪!”

巡抚惊恐地跪在地上。郑板桥眼睛里闪射着火焰般的光。

二十一

潍县县署大堂。郑板桥正气凛凛地向大小吏员、豪绅们训示着。

田廷林低眉闭目,毛掌柜、瘦子等汗下如雨,郭先生面带喜色……

村镇街头,鞭炮齐鸣,纸花如雪。

郑板桥向百姓们讲着什么,百姓们欢欣跳跃。

郑板桥来到樵根、桑叶家中。映目的年画:门神、福字灯、金童子、财神关公、打猪鬼、牛子……

郑板桥观看着、赞赏着。

竹兰向郑板桥张着两只胖胖的小手。郑板桥接过,逗着。

竹兰甜甜的笑脸。

日。县署后院,公事房。

郑板桥与县丞、主簿等在商谈公务。

郑板桥气势昂扬地:“……何以来赈前,不能为周防?何以既赈后,不能使乐康?白浪河治理之后,旱可排灌,涝可泄洪,潍县百姓富足有年。更加此事乃是沈御史亲批,我等当全力以赴,务求全功!”

众人大为振奋,县丞微微晃着脑袋。

主簿:“民夫数万,粮米需得妥善之法。”

郑板桥目视县丞:“县丞主管粮马,定有高见。”

县丞一惊,茫然:“什么?”

郑板桥:“民夫粮米从何而出,请县丞定出良策。”

县丞晃着脑袋:“有大人在,小人能有何……良策……”

郑板桥:“你食君之禄、为民之官,从无一言之计,是何道理?”

县丞:“但凭大人教诲。”

郑板桥:“皇赈下达,本为饥民百姓,你一任田廷林之辈强取豪夺,是何用心?”

县丞:“但凭大人教诲……”

郑板桥拍案大怒:“昏庸至极!”

县丞连忙起身施礼,依然晃着脑袋:“……但凭大人教诲……”

白浪河岸边。

一个高达数十丈的“转秋千”耸立在河滩上。“转秋千”下围着许许多多百姓。

砚耕身着彩裙,与王凤站在秋千下,不时向河岸的高台上望着。

高台上,一排铺锦的长案前,郑板桥与田廷林、毛掌柜、郭先生等一一见礼,入座。

锣声骤鸣,全场哑然。数十丈高的转杆被推得转动起来。横架上坐在悬空画板上的姑娘们随之转动飘荡。

锣声越来越急,转杆越转越快,姑娘们荡得越来越高。

郑板桥对小衙役:“砚耕在哪儿?”

小衙役一指:“穿红裙那一个。”

“转秋千”上,红裙飞舞,如同一只彩蝶。

郑板桥始而惊讶、担忧,渐而露出笑容。

黄裙飞动……

绿裙飞动……

蓝裙飞动……

“五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郑板桥拍案喝彩:“奇观!奇观!”

突然鼓声大作。秋千飞转中,樵根和几个小伙子缘杆向顶端攀去。他们竞相争先,又不时作着“猴儿坐殿”、“鸭子浮水”等惊险动作。

河滩上下发出阵阵欢呼。

樵根攀上杆顶,取下插于杆顶的一面小旗,一个“童子拜观音”,将小旗挥动。

锣鼓震响,鞭炮齐鸣,围观、欢呼的百姓,不约而同地举起铁锹镐头。

铁锹镐头,汇成一幅壮丽的治河图景。

田廷林等人目瞪口呆。郑板桥捋须大笑,与主簿、郭先生、高先生等向河滩下走去。

大个子衙役忽然急急赶来……

县署后院,客厅。郑板桥与随行官见礼。

随行官沉重地:“沈御史还京之后,吏部侍郎田廷烳向皇上参了一本……”

——京师,太和殿。田廷烳向乾隆奏本,乾隆大怒。

沈椒园被摘去朝冠,押下大殿。

沈椒园衣沾血迹,躺在牢房里。

县署客厅。郑板桥怆然大呼,跪倒地上。

二十二

夜。县署后院,寝室。

沉郁悲愤的箫声。郑板桥半躺在椅上。他白衣青裤,双目紧闭,显得苍老而衰弱。

案上,几盘未曾动过的饭菜。

窗外,王凤忧郁地向屋里望着,欲进却又踌躇。

箫声益发沉郁悲愤。

田府客厅。夜。田廷林与几个乡绅弹冠相庆。

县署后院。日。砚耕与高先生急急而来。

王凤从书房中走出。

砚耕:“王爷,老师。”

王凤指指书房内,沉重地摇了摇头。高先生和砚耕走进书房。

书房内,郑板桥衣冠不整,双目闭阖,坐在椅子上;听到脚步声,微微转过头来。

“老师——”砚耕扑上前来,抽泣着。

郑板桥坐起,搂着砚耕的肩膀,为她擦着眼泪。

高先生:“郑大人,你要多多保重哇!”

郑板桥仰天长叹:“朝廷昏庸,恩师尚且生死难保,我等……”潸然泪下。

高先生注视“清”字匾,感慨万端地:“大清天下,竟无清正之士立锥之地!”

郑板桥蓦然起身,刚毅而坚定地:“恩师落难,清正之气不可或减!”注视高先生:“白浪河上情况如何?”

高先生:“沈御史落难信息传来……”

——白浪河大堤一侧。

五什子、毛掌柜、瘦子等正在点火熬粥。大个子家丁赶来说着什么,豪绅们欣喜若狂,瘦子拿起了“大顶”。

河滩工地上,工程停顿,民夫们手里拿着空碗,无精打彩地坐在半截大堤上。

县署后院,书房。

郑板桥大怒,起身就向外走。

王凤入来:“田廷林、郭先生门外求见。”

郑板桥微微一怔:“嗯?”

门外,田廷林、郭先生入内。

郭先生:“听说大人玉体欠佳。特来请安。”

郑板桥:“多谢郭先生。”目视田廷林:“田大人有何公干?”

田廷林:“小人新作山水一幅,特来请大人指教。”

郑板桥:“田大人书画乃是四王正宗,本县岂敢妄加评说!”

田廷林一笑,手中抖起一卷画,递上前来。画面:群山一峰,峰顶巨石塌落,一松倒挂,岌岌可危。

题辞:“山上苍松世上人,立根原本须谨慎。”

郑板桥冷冷一笑:“本县也愿作画一幅,请田大人指教。”

田廷林:“哦……”

郑板桥走到案边,提笔作“竹石图”。题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田廷林瞠目结舌,郭先生点头赞叹。

郑板桥目视田廷林:“有人中断治河民夫粮米,田大人可是知晓?”

田廷林:“粮米之事小人不知,只是听说治河之举即当停止,不知可实?”

郑板桥:“为民造福,谁人敢停?”

田廷林:“世事白云苍狗,郑大人还是珍重为好!”

郑板桥哈哈大笑:“田大人忠告受领,只是本县明日就要亲赴工地。”厉声地:“有胆敢从中阻挠者,定然严惩不贷!”

田廷林阴沉的、恨恨的目光。

二十三

黄昏,风雪弥漫。

县署后院。侧室。郑板桥席地而卧,头倚在一张木几上,双目闭合,眼角挂着泪痕。

王凤端着饭菜走进,将他扶起,坐到案边。

王凤:“这么折腾,怎么得了哟!”倒过一杯酒,指着一个盘子:“狗肉。”

郑板桥漠然地看了一眼,起身要走。

王凤拦住,递过筷子:“特意从寒亭王麻子那儿捎来的。快吃快吃。”

郑板桥默默地接过筷子,道:“你收拾收拾,明日随我上白浪河。”

王凤:“白浪河……你死了那份心吧。”

郑板桥:“嗯?”

王凤掏出一封书札放到案上,书札封面印着“山东巡抚府”的字样。

郑板桥疑惑地接过,打开,霍然起身:“……即刻停工?”

王凤:“大人做官向来清正,我知道。可这世道能让你清正得了吗?沈御史,多好的人哪!蹲大牢!那个坏种盐运使斩了,新来的比他更蝎虎!还有这白浪河,整年儿闹灾,治一治多好,可……大人,世道,世道就这样儿你又何必……”

郑板桥神色更加阴沉。

王凤:“往后你呀,吃点、喝点,写点、画点,别的事儿呀……”摇头。

王凤端起酒杯送过,郑板桥不接。王凤又端过笔墨,向案上摆。郑板桥突然挥手将笔墨砸落地上,随即,上前抓起酒壶,仰着脖子大喝起来……

狗肉被掀到地上,案上杯盘四散滚落。郑板桥含着两眶老泪,摇摇晃晃向外走着。王凤上前来扶,被他狠力推了开去。

书房。花盆踢翻,桌椅推倒,书画撕裂,墨砚摔碎……郑板桥摔倒在躺椅上。

窗外,风狂雪猛,漆黑一团。

他悲恨难抑,衣衫散乱,挥笔写下一个“恨”字。狂书……

“恨”字歌声——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樵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同类推荐
  • 套路

    套路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权臣,与刘墉和纪晓岚并列清乾隆时期三大中堂。初为官时,和珅精明强干。因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个人私欲也日益膨胀,遂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他伴随乾隆二十余年,担任、兼任清王朝中央政府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嘉庆四年,嘉庆帝赐和珅自尽,一代枭雄就此落幕。本书穷尽现存史料,全新视角,真实演绎和珅的传奇人生,完整解读他由巅峰走向衰败的必然法则。
  • 爱在战火纷飞时

    爱在战火纷飞时

    本书是在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纪念到来之际,以描写抗战时期党的地下工作者及地方抗日势力为主要题材,是正要上映的电视剧的同名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河南桐柏地区的富户张家二少爷张世杰,他早在读书期间就已经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在抗战爆发后,他却在党上级的指示下,不得不放弃与青梅竹马的恋人杨紫云共同参加新四军的机会,留在桐柏以少东家的身份从事地下工作。他以自己的才智和谋划,建立了地方的抵抗力量、开设了酒精厂,除汉奸、救同志,在敌占区与国民党、土匪和日军巧妙周旋,直至革命胜利。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从一个猎人的角度出发。描绘了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乡村生活。它以反映农村生活的新角度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给文学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并以其细腻逼真的笔触再现了19世纪农奴制下的俄国农村风貌和世态人情。这部作品的问世标志着屠格涅夫的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他的现实主义道路的开端。
  • 世界级阴谋漩涡:X密码

    世界级阴谋漩涡:X密码

    肖克在病床上惊醒,发现自己记忆全失,身边的线索只剩下一张火车票和一串密码。在密码的指引下,肖克意外卷入一场世界级的阴谋漩涡,而他的真实身份,正是事件症结所在!面对各国间谍、特工、甚至整个军队的追杀,肖克必须在24小时内解开所有谜团,否则世界将再次进入失序的状态……时间分秒流逝,肖克能否寻回失去的记忆,挽救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 愤怒的石头

    愤怒的石头

    《愤怒的石头》的作者非常出挑。他的作品,技巧圆熟,虚实相生,留白很大。文字也流畅通达,是完成度很高的小小说作品。类似《刀马旦》这样的小小说,描摹的是人世间的男女情爱。说一个暗恋者自认为苦心和痴心都足够,人又刚直,追求同事。被请到同事家中,才发现自己所爱的人,已经将身心和忠诚奉献给了卧床在家的病人。故事非常动人周正,发乎情,止乎礼。类似这样的故事,在作者笔下还有很多,如《江南好》《娘在烙一张饼》,等等,都歌颂了至纯至净的爱情。类似《领养一条狗》《我讨厌我身上的汗味》等,则临摹的是当下的世情。可以想见,作者应该是有一颗诗心的小小说作家,他时而反讽,时而愤怒,时而温情脉脉,但是这一切的态度,他都不肯简单地表态,他让他的作品表态。这是很厉害的创作手段,他的感受力到了,锐度够了,文章自然就圆熟了。
热门推荐
  • 寡妇村官

    寡妇村官

    “轰隆”一声闷响,打破了坪岗村的宁静。村支书刘大华正在村委开会。一群小伙突然神色惊慌地闯进来:“刘书记,不好了,不好了!闸垮了!村头的闸垮了!”村主任石金、村会计刘登、妇女主任周小琴、团支书陈丽都紧揪着心,跟着刘大华往村头赶去。村民们都来了,跑在最前面的是老大爷熊大耕。港堤已被洪水冲出了20多米长的溃口,滔滔大水像脱了缰绳的野马,把围垸里的庄稼地冲了个干净。熊大耕眼望着满垸大水,猛一跌脚,大叫:“完了!今年的庄稼全完了!”
  • 庶门风华

    庶门风华

    刚毕业的菜鸟规划师颜彦因救人意外穿越到大周定南侯嫡长孙女颜彦身上。刚一睁眼,发现自己正躺在门板上等着入殓呢。……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
  • 全汉文

    全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滨逊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鲁滨逊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Pure Grit
  • 凰权:美人如毒药

    凰权:美人如毒药

    临死,云倾娆才知道自己这一世活的有多荒唐。她贵为长公主,费尽心机辅佐弟弟登上皇位,却没想到弟弟并非亲生,被人随便挑拨便将她推下地狱,身边的人更是从一开始就暗藏鬼胎。公主府被血洗,亲妹妹当着她的面被剁成肉泥,她幡然醒悟,狡兔死走狗烹……今生,她是相府心智未开的庶女,天崇第一美人,被赐给生前的死对头,战功赫赫,弑杀成性的天崇国唯一外姓王为妾。这一世,她不会再那么痴傻,被人哄骗,那些欠她的,她欠的,她都会一一还回去!她要血债血偿!
  • 大秦第一吏

    大秦第一吏

    在大一统即将到来的前夜,大秦咸阳城里,一位工科学霸穿越为四百石吏之子,开始了他神奇之旅……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