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200000006

第6章 神秘的东方文学 (2)

在很早的时候,印度人就很擅长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他们把自己的文字精心保存着,所以,印度的文字比其他种族的文字蒙受了更多的灾难和损失。我们之所以能接触到印度人的思想,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条是古代的,一条是近代的。古代的途径主要是以希腊人为媒介的,间接地传入到我们的思想系统。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们,特别是毕达哥拉斯,从印度的学者那里学到了“智慧是精神的静观”,了解到“物质的表象后面存在着本质,即理念”。这成为后来柏拉图哲学的基础,而柏拉图的哲学则是一切现代哲学生长的土壤,并且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里面。有句印度谚语说:“精神寄寓在一切人心中,但并不是谁都知道这一点。”

印度思想传到西方文学中的另一条路是近代文化的发展。在欧洲的军队征服印度期间,西方的文艺爱好者和学者们把印度的文学翻译传到了西方,这个工作得到了在英国大学里学习、研究的印度学者们的支持,他们是很热心地把印度的文化介绍到西方来。但是这样深邃的思想文化,历经了数千年才被创造出来,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几乎很难真正读懂。布赖恩·布朗编纂了一本叫《印度人的智慧》的小书,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生动的哲理。这里包含了印度宗教思想中最古老的财富《梨俱吠陀》(智慧之诗)里选出的格言和赞歌,这本书影响了成千上万印度人的一生。而对那些即使没有这种信仰的西方人来说,这里也洋溢着人间普遍的美和善。印度的两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韵文诗句,其浪漫的神话色彩与英勇的探险结合在一起,因而放射出更吸引人的魅力。印度著名的诗人伽梨陀娑的杰作《沙恭达罗》的英译本被英国列入了“人人丛书”计划,这使得英国人对梵语文学(梵语是印度人对他们祖先的文字作品的尊称)的兴趣不断增长,阿瑟·赖得诗一般的翻译,使我们明白为什么歌德对这出诗剧情有独钟。

在印度所有的思想家中,最有号召力的当属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00年。他的追随者最初在印度,后来遍及亚洲东部和中部,其人数远远超出了其他宗教、宗师的崇拜者。他不是作家,而是传道者。他之所以受到我们的关注,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渗透了亚洲文化思想,而与他思想有关的文学开出了非常绚丽的花朵。英语读者在埃德温·阿诺德的流行诗《亚细亚的光》中,可以看到释迦牟尼的事迹和魔力。西方学者所欣赏的那种佛教精神的美,可以从小泉八云的《释迦田野里的落穗》中看到。

在《东方诸圣典》的英文集子中,有翻译过来的佛教文学。以前,在西方各国人中间,只有叔本华等哲学家、学者对佛教感兴趣,一般民众对此并没有太深的印象。由于基督教在西方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所以我们对佛教的理解也是西洋化了的理解。佛教太东方化了,对我们未尝不是一种损失。佛教认为: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因此,避免一切痛苦的办法就在于摒弃一切欲望,而生命的尽头就是涅槃和湮没。很明显,这种观点从本质上说是生命的倒退,这一点与积极进取的欧洲精神是不协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很难接受这种消极的理念,除非我们的思想在文明的历史中被证明是一种倒退,或者经受了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否则很难接受。但佛教并不意味着就是柔弱者的哲学,它对勇敢的人们同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魔力。不管是厌世主义的叔本华,还是朴素、乐观主义的爱默生。即便如此,以他们文学上的才华和力量也无法把佛教的精义刻进欧洲人的思想里。

亚洲另一个伟大的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世界里的民众对其同样难以理解。实际上,欧洲人和伊斯兰教的信徒们就为不同的宗教信仰等其他的原因进行过无数战争,至今,这样的战争依然存在。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和他的继承者领导阿拉伯人用利剑和舌头征服了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地方,并且成功地使这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他们原来的宗教信仰皈依伊斯兰教。今天,信仰这个宗教的人已达两亿之多。伊斯兰教的圣书被称为《古兰经》,由穆罕默德的信徒们根据他传教时的语录内容汇编而成。每位伊斯兰教信徒都要诵读《古兰经》,因此该书成了世界上阅读范围最广的书之一。关于这本书,罗德韦尔的英译本非常出色。卡莱尔在《英雄和英雄崇拜》的论文中,对穆罕默德的伟大做出了公允的评价,这不仅表现出了卡莱尔广博的同情心,还可以看出他没有任何狭隘的地方偏见。卡莱尔说:“我认为,从整体上来看,《古兰经》的真义就是‘诚实’。对于那些对《圣经》不感兴趣的人来说,也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看《古兰经》。但在关于世界书籍的历史故事书里,这本从12世纪以来就引领着成千上万人生活的书,理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章。”

从文学和美学的角度(这个角度可能是穆罕默德认为不正当的)来说,我们会立即丢下《古兰经》,而选择《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中的任何几篇故事。这本书第一次被介绍到欧洲的时候是18世纪早期,由法国人翻译的法文译本。一到欧洲,便立即传遍了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

几乎每一个欧洲的孩子都对“阿拉丁神灯”、“水手辛巴达”、“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故事耳熟能详,就像他们对安徒生童话一样,十分熟悉。巴格达善良的科里普则成了故事中的大王之一,而不管他在历史上的真面目如何。毫无疑问,那些充满了神话与魔术的故事,更是普遍激起了读者的兴趣。此外,还有许多故事,虽然它们与近代作品的品位有一定的差距,但在表达方式上却极具艺术性,也非常巧妙。那些老故事家对一些奇谈、探险之类的故事非常感兴趣,甚至出于自己个人的喜好,而改变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但艾尔·斯马特就完全不一样,他虽然是个饶舌的理发师,却成了喜剧人物的典型代表。在西方读者(阿拉伯文学系的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看来,《天方夜谭》似乎是讲述东方人的故事,是讲述那些来自波斯、埃及、印度等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东方的诗歌中,给西方人印象最深、最广的还是波斯的诗歌。正如在西方人心中的位置一样,波斯诗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在东亚的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心中也有着至尊无上的位置。经过欧洲艺术家和学者的介绍,英语读者们也能享受其中的美了。在所有东方诗歌中,对西方读者来说最有名的是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集》,爱德华·菲次杰尔德的英文译本是最经典的译本。(这个问题我们在讨论英国19世纪的诗歌的时候再说。)波斯最伟大的叙事诗人是非尔杜撒,他生活在公元10世纪,他的代表作是《诸王之书》。

这是一部鸿篇巨制,讲述了早期的波斯历史,其中的许多对话和篇章都是非常优美的(但好像没有简易可读的英文版本),这也许是世界所有英雄史诗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仅有一篇史诗是个例外,那就是葡萄牙诗人卡摩安兹的《路西塔》,这仅是在作者的有生之年被大家接受的一篇民族史诗。《诸王之书》中有一个章节没有翻译而是原版,这节是马修·阿诺德的《沙场寻父记》,是一首智慧胜于情感的诗。史诗的价值就在于它体现了某个种族或某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狭隘的民族性的东西,它既是属于这个民族的伟大史诗,又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广为流传,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除了欧玛尔·海亚姆,波斯著名的诗人还有萨笛和菲兹。萨笛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果树园》和《蔷薇园》,韵味悠长,但不沉闷,而且字里行间流动着哲理性的光彩。

菲兹是萨笛的女婿,经常沉迷于酒色,喜欢诗歌和大自然。他继承了欧玛尔·海亚姆的精神,却又比他走得更远。欧玛尔·海亚姆的人生观有些忧郁和悲观,菲兹在很多时候则表现出对生命的喜悦和乐观。

在这一章快要结束的时候,让我再次重申一下,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学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但我们只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其匆匆的一瞥,实在是很荒唐,也违背了时代精神。赫伯特·翟笛思教授在他的《中国文学史》里,把我带到了诞生于公元前550年的孔子及其更久远的时代,可是,尽管中国古人的思想是那么富有智慧,中国人的文学是那么优美,欧洲的思想界却对此一无所知。欧洲对中国的这些书籍都闻所未闻,直到近代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和翻译。中国人肯定在很多方面与我们存在着共鸣,而我们却不知道这一点,这不能说不是个天大的错误。对于这一点,中国人可能会宽容地付之一笑,或者引用翟笛思教授的谚语来表达他们的理解:“没有错误,就不会有真理。”

同类推荐
  • 花朵盛开的灵魂

    花朵盛开的灵魂

    文学创作应是心灵的磨炼与净化过程。如果说作家是采矿者,编选作品集则是淘金的事业。这套《香城文丛》从征稿到出版,历经三次选稿,从两百多万字中精选了五本约一百万字予以出版。前前后后屈指算来,有四年多的时间,真可谓天地悠悠了。望着一大堆书稿,不禁产生对生命与人生的深沉感悟。脚下的土地曾经有过苦难,而又春光明媚,孕育着更大的希望。人们常说,这是一片热土,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世人瞩目。《香城文丛》在此诞生,实是一种幸运。
  •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那条横幅一直挂在那里:大量招收男女工,薪多粮准!宽红布,大白字,如火如荼的感叹号。工厂过去和现在都需要人,而工人并非生来就是工人,在某段时间,工人是被邀请到工厂来的。和传统大厂不同,在珠三角,密集的小楼里拥挤着各类小厂,重复而相像。当镜头展示其内部时,总竭力表现出信息的完整性没有受到损害,然而,遮蔽和裁剪,总令工人的身影模糊不清。 从新疆迁居珠三角后,每当我对某些场景提出疑问——人们为何走路吃盒饭,厢式货车为何横冲直撞,邮局提款机前为何排长队,皆被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所打发:工厂多啊。那条通往镇中心的道路,正午时分,行人稀疏,但在清晨或黄昏,车轮滚滚,人流澎湃,米粉店、小卖部、菜场或水果摊前,到处是穿工装的人。
  •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但丁的《神曲》是西方世界除了《圣经》以外,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但丁本人也成为西方三大著名诗人之一,被称为意大利语之父,文学的三大精神源泉之一。最近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畅销书作者、《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又出新书《地狱》,首版印200万册,该书就是根据但丁《神曲》里的第一部分《地狱》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该书有望明年(2014年)搬上银幕,到时会迎来对《神曲》的热烈追捧。本英译本是英语世界里最权威的译本,它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执笔翻译的,并且,出版后随即成为英语世界里的经典译本。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园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洛夫诗歌演诵集

    洛夫诗歌演诵集

    《洛夫诗歌演诵集》由华语诗坛泰斗洛夫先生与著名演诵艺术家胡乐民先生携手打造。演诵使诗歌在艺术上得到了升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喜爱。对于每一首诗,胡乐民先生都进行了演诵,并写下了演诵小记,在我们欣赏洛夫先生的诗情时,也能聆听胡乐民先生充满激情的演诵之声。《洛夫诗歌演诵集》是献给所有诗歌朗诵、演诵爱好者的礼物,更是诗歌文本与演诵艺术的一次深度探索性的结合,演诵艺术一次大踏步的前进与升华。
热门推荐
  •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1991年是苏联共产党的最后一年,也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后一年。白驹过隙,时间之钟即将敲响2011年,值此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居安思危——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书稿有特别的意义。本书简明叙述了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并从苏共基本理论与指导方针,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建设,组织路线,领导集团,应对西方世界西化、分化的战略几方面阐述本书的核心论点,即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

    本书通过收集一般教科书中所不可触及到的题材,描写某些重要的文化生活和历史人物。此外,对于口头传说的成语,都通过具体史实,给以详尽的说明。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概况。形式比较活泼,不拘泥于一定格式,比一般辞书要详细一些,丰富一些,也更生动一些。不仅便于读者记忆,更有利于读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获得启发。
  • 洛城金粉

    洛城金粉

    一座小楼,一间旧屋,一个覆灭的世家。一场前宁末年叵测的杀局。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夜色笼罩的帝都之中,干涸的血迹之上,有昙花悄然盛开。这是王朝的尾声。
  •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 薇妮天使旅行

    薇妮天使旅行

    新学期伊始。一个从未曝光真容的神秘怪盗洛奇在女中学生间掀起了一股“怪盗热潮”。他的作案手法多变。从欧洲古董、南非钻石到世界级机密文件都成了他的盗窃目标。极有经济头脑的财团千金齐雅雅利用女生们的盲从心理。与废材跟班池千明和电脑宅男胡齐组成“怪盗社团”。大量发行怪盗洛奇同人志。宣称社团跟怪盗洛奇联系紧密,但其实。同人志照片上的怪盗全都是池千明假扮的!这样一个不靠谱同人社收到了一封“死亡少女”的委托信.为制造话题,齐雅雅欣然接受委托,派池千明假扮成怪盗洛奇与少女见面,没想到.临阵脱逃的池千明竟遇到了真正的怪盗……
  • 魔女打脸攻略

    魔女打脸攻略

    谁说修魔者不懂爱?她爱了,却爱得卑微,爱得惨烈。三十几年的风雨陪伴,换来的却是爱人彻彻底底的背叛——峰门被毁,双亲被杀,师兄弟们在自己眼前一个个死去,这一切,都只源于一场算计。临死前,她灵根被毁,修为尽废,所爱之人转眼另娶他人,娶的还是她的杀子仇人!重生回来,她要甩渣男、碾白莲、灭炮灰,哪怕踏出一条尸山血海,她也要守护住她的峰门、父母和师兄弟们。至于把温柔的师兄守成了腹黑,把狠戾的狼崽子守成了忠犬,这就不是她的错了。
  • 战斗的原由

    战斗的原由

    何为战斗?并不是是指文学上的切磋,也不是指武力上的撞击。而是追随之物的碰撞。有人为了守护,有人则为了毁灭;有人为了未来,有人为了过去;有人为了英雄,有人为了钱财;有人为了想念,有人则为了杀孽。
  • 狼群(全集)

    狼群(全集)

    一次意外的劫持,一场殊死的搏杀,将一个平凡的中国学生带入了战火纷飞的生命历程血腥仍在继续,死亡就在前方,生存成了战场上所有人的动力与此同时,人性、伦理、道德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残酷拷问……这是一部描写海外特种作战部队形式之一——雇佣军“狼群”传奇生涯的小说作者凭借非凡的想象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雇佣兵形象尤其是他在行文中信手拈来、丰富到极致的军事知识,更是引无数军事发烧友为之尖叫,追捧不已可以说,在新一代军事小说中,《狼群》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业已成为军文写作的风向标。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蜀道难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蜀道难

    《蜀道难》讲抗战时期,江东人纷纷入蜀避难。途中,青年职员冯子安与白玉贞小姐邂逅。冯对白一见倾心,百般殷勤。船抵重庆,冯子安准备与白小姐结婚时,白玉贞却已“神龙不见尾”……一场爱的梦幻,终成泡影。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