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3400000106

第106章 史记(13)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想和怀王会面。怀王打算动身,屈原说:“秦,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便断绝了他的后路,从而扣留怀王,要挟他割让土地。怀王恼羞成怒,不肯答应,向赵国逃跑,赵国不接受。他又到了秦国,终于死在那里,后来把棺柩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作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怂恿怀王到秦国去,竟使怀王不能回来。

屈原也很嫉恨子兰,虽然被放逐外地,但仍眷恋着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却要回到朝廷,希望有朝一日怀王能够醒悟,风气能够改变。他挂念国君,想复兴国家,要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一篇作品中再三地表达这种意愿。然而始终无可奈何,不能回到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是至死没有醒悟。

一个国家的君主,无论他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谁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良来辅佐自己。可是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政治清明的国家,几代也遇不到一个,这就是因为他们所认为的忠臣并不是真正的忠臣,他们所认为的贤良并不是真正的贤良啊!怀王因为不懂得识别忠臣,所以在宫廷里被郑袖迷惑,在外面被张仪欺骗,疏远了屈原而信任了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结果,军队遭到失败,土地被分割,丢失了六个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不会识别人所得到的祸患啊!《易经》上说:“井淘干净了,没人来喝水,使我心里难过,这是可以汲取饮用的啊!君王圣明,能任用忠良,大家都获得幸福。”君王不明,难道能获得幸福吗!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嫉恨他,非常恼怒,便唆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大怒,把屈原放逐到外地。

屈原走到江边,披头散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诗,面色憔悴,形体瘦弱。渔父看见了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什么原因来到这里?”屈原说:“整个社会都混浊不堪,只有我干净清白;众人都醉了,只有我头脑清醒,因此被放逐出来。”渔父说:“那些号称圣人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且能够顺随世俗进退。整个社会都混浊不堪,您为什么不跟着这种潮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醉了,您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吃那酒糟喝那淡酒呢?为什么要保持宝玉般的德操而自找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过:刚洗好头发的人,一定要弹一弹帽子才戴上;刚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抖一抖衣裳才穿它。作为人,谁又能够让自己洁白的身体蒙受世俗的污垢呢?我宁可跳进这长流的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哪能让高洁的心灵去蒙受世俗的污浊呢?”

他便写了《怀沙》的诗篇。

于是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了之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班人,都爱好文学,并且因写辞赋被人称赞。虽说都效法屈原,文辞写得委婉含蓄,却终究不能像屈原那样直言敢谏。自从屈原死后,楚国的疆土一天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

在屈原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朝有个贾谊,做长沙王的太傅。他经过湘水,写了一篇《吊屈原赋》投到江中,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屈原的高尚志向而悲叹。到长沙,经过屈原投水自杀的地方,不能不难过地流泪,可以想象到屈原是怎样的人。后来见了贾谊吊屈原的文章,又怪屈原,凭他那样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可以容身,而自己偏要选择这样沉水自杀的道路。读贾谊的《鵩鸟赋》,他提出把死生等同看待,把罢官看得很轻,又不觉茫然自失了。

【师说】

本文记载了屈原一生的不幸遭遇,歌颂了他的杰出才能、爱国精神,以及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并揭露楚国君主的昏庸腐败和奸佞的妒贤误国。由于作者与他笔下的人物屈原有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相同命运,因而倾注了无限敬仰和深切同情。

全文夹叙夹议,摇曳多姿。《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向以“寓论断于叙事”著称,而这篇传记却采用了议论与叙事想结合的方法,且议论的成分约占全篇的一半以上。这在《史记》中是不多见的,成为“太史公变调”。司马迁之所以采用这种独特的写法,一是为了弥补文献的不足。秦始皇烧毁了六国的历史档案,屈原的事迹难以寻踪,而屈原的作品尚在。若一味靠叙事,要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则显单薄,唯有从作品中来窥探其内心世界。故作者用叙述零星的史料来勾勒屈原一生的大致轮廓,用议论来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叙议结合,相辅相成。二是为了不断转换议论的方式,使行文摇曳多姿。从不同角度议论,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使文章结构灵活多变,主旨鲜明突出。

另外,作者寓抒情于叙述与议论之中,一咏三叹,荡气回肠。司马迁将对屈原的仰慕、同情和自己遭遇不幸的悲愤揉合在一起,“以抑郁难遇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往复低回,缠绵悱恻,故千载之下,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知识卡片】

因屈原和贾谊都是怀才不遇而又不屈服于命运的文学家,贾谊作过《吊屈原赋》。

先秦古书没有关于屈原生平事迹的记载。故本篇是记载屈原生平最早、最完整的历史文献,对了解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故事链接】

屈原难倒算卦巫师

屈原被放逐已经三年,一直没有机会重返朝廷。他感到自己为国家竭智尽忠,却被小人所馋害,心烦意乱,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前往算卦的巫师郑詹尹那里,请他为自己预测吉凶。郑詹尹是个很自信的巫师,他认真地端策拂龟,做好算卦的准备,询问屈原要预测什么。屈原连续提出十六个问题,中心内容是自己与那些小人同流合污,还是保持自己峻洁的人格,我行我素。听过屈原的提问,郑詹尹不知该怎样回答,因为屈原所提出的都是有关人生意义和道德准则的抉择问题,这些问题根本不是龟策所能预知的。屈原没有从郑詹尹那里得到明确的回答,其实,他自己心中早已有答案,这次不过是向郑詹尹倾诉一下内心的郁闷不平而已,并不是真的要算卦。(事见《楚辞·卜居》)

货殖列传序

【原文】

《老子》【《老子》:书名。又称《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末期老聃著。】曰:“至治【至治:最理想的,治理得最好的。】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车免>近世【<车免>:通“挽”。一说通“晚”。<车免>近世,即近世。】涂【涂:闭塞。】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神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帝王,教民耕作。】以前,吾不知已【已:同“矣”。】。至若【至若:至于。】《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刍豢(chú huàn):指牲畜。刍,食草的动物,如牛、羊。豢,食谷类的动物,如猪、狗。】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渐(jiān):浸染,逐渐浸染。】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眇(miǎo)论:微妙的道理。指老子的言论。眇,同“妙”。】,终不能化【化:硬化。】。故善者因【善者:善政。因:因循,顺应。】之,其次利道【道:同“导”。引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同类推荐
  • 稻田童话

    稻田童话

    本书收录作者17篇短中篇作品,如《河澡》《花舍邮局》《蓝飘带》《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坐在红滩上的小瓦》等篇章。《坐在红滩上的小瓦》描写长满碱蓬的河滩上,小瓦与小离为保护这片美丽的红滩而历险的故事;《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描写小女孩小琪大病去世后,“我”始终坚信她还会回来,充满天真和思念。其他篇目描写了或阳光、或忧愁、或不舍、或不幸的孩子的小故事。每部作品都从本土化精神出发,记叙一些瞬间的心理过程或场景,其中有孩子的纯真、善良、企盼等心理诉求,也有作者对生活的种种哲思,如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有点忧郁,有点沉重,落脚点在于对悠深的爱的情感表达,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价值。
  • 心灵体操自助训练(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心灵体操自助训练(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教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加强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中文系科与初教系科的共识。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高校、专科学校也越来越多。当此时也,作为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和有着深厚学术积淀的百年名校——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对促进和提升儿童文学学科建设负有特殊使命,因为儿童文学一直是北师大中文系科的传统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阅读中华国粹)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相当长的历史内,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现在皮影戏被誉为“最中国”的卡通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 古诗文阅读(阅卷教师谈高考语文丛书)

    古诗文阅读(阅卷教师谈高考语文丛书)

    本丛书作者参加了历年高考语文的阅卷工作,接触了大量语文试卷,从卷面中发现高中语文这一课程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本套书将从学生的卷面答题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学生该如何学才能提高成绩,老师如何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通过我们共同思考,学生都能在答题这个环节游刃有余。如果达到我们所提的要求,答题只是从缸中舀一碗水。永远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技巧、攻略。学习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热门推荐
  •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容斋随笔》共《五笔》,七十四卷,一千二百二十则。据作者自述,该书写作时问历经近三十年。其内容丰富,涉及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翰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涉及领域广泛的著作;它议论精辟,评论恰当,历来受到世人的称道。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对于后世研究发展意义重大。
  • 网游之NPC人生

    网游之NPC人生

    这人怎么这么‘潇洒’,不怕被玩家群殴吗?怕什么!我是NPC,我头上是绿的。。。
  • 梦想中的异世界

    梦想中的异世界

    一场事故,结束了我的生命…但并未就此终结,我转生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梦想中的异世界。
  • 职场通鉴录(人间职场浮世绘)

    职场通鉴录(人间职场浮世绘)

    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打造的一部职场《资治通鉴》。刚离开校园走向职场的“我”,凭借父亲的关系去一家私营小企业做销售,在这里收获了职场的第一笔阅历。之后“我”辗转供职于各种民营企业、港资企业、台资企业甚至大型集团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卷入残酷的商战与复杂的职场争斗的漩涡。 “我”不断被潜伏身旁的阴谋与陷阱所暗算,也不断地设置阴谋和陷阱算计别人。
  • 那段苦乐兼具的岁月叫青春

    那段苦乐兼具的岁月叫青春

    青春,最美的不仅仅在于这花一样的年纪,更多的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经历。生来不受命运眷顾的女主何晨琦拥有着常人无法直视的容貌,但是天性倔强的她拥有着一颗不甘庸人的心。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与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叛逆学渣少年易谦翔相识,从此开始了一段青春难忘之旅......
  • 茨里要找一个女朋友

    茨里要找一个女朋友

    茨里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为了找到女朋友,他决心去拜师,结果却陷入了一场骗局,误打误撞的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而这个女生和他不在一个学校,为了追到自己喜欢的女生,他转校了。在学校认识了新的同学朋友,志同道合的他们组成一个队伍,集体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这样一个人的战斗变成了集体的战斗,谱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青春故事。
  • 妃常完美:邪王宠妻无下限

    妃常完美:邪王宠妻无下限

    一朝穿越现代人慕清,就变成了古代人慕清秋,穿越就穿越吧,还不受宠,爹爹不疼,亲妈不在,关键还的嫁给双腿残废的风流王爷,嫁吧,嫁吧,反正在哪里都是过日子,谁知道,成亲后各种反转,说好的残疾呢,这个帅死人的王爷又是谁,说好的风流呢,这独宠又是咋回事,这跌宕起伏的剧情又是咋回事……第一次涉足文坛,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小夏感激不尽,以后小夏会不断带给大家惊喜彩蛋,望大家多多收藏,推荐^_^^_^
  • 杨炯诗全集

    杨炯诗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11月16日你上哪呢?

    11月16日你上哪呢?

    某大学中文系的班花郗微在11月16日下午失踪,警方给每一个同学都录了口供,但依旧没有发现有效线索,案情调查陷入胶着。为尽快破案,班长带人展开找人行动,但是意外不断发生:有人在郗微qq里发现一句“王子把公主杀了”的神秘留言、有人多次接到来自教学楼的神秘电话、男生们在教学楼抓人却撞见鬼、女生隔壁寝室出现闹鬼的恶作剧、青原山上发现失踪女生郗微的随身挎包……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几个年轻学生也在此过程中彼此间萌生情愫,而案情依旧悬而未决。一个简单而困难的问题缠绕在每个人心头:11月16日你上哪了?
  • 换酒令

    换酒令

    江山如画,残阳西挂,醉里不知何处为家。人不风流枉少年,怎生得偏爱倚楼听风雨,把酒话桑麻。一把无名刀,斩不断的离人泪。一碗壮行酒,浇不尽的愁中愁。谁在身前,执扇浅笑;谁又在身后,描魂画骨。谁在咫尺,抚琴低语;谁又在天涯,长歌当哭。尘归尘,土归土,一抔黄沙埋枯冢,不过荒唐人间。喜便喜,怒便怒,千金散尽沽酒去,终是我自逍遥。这是一群漂泊的浪子成长与救赎的故事,也是一条千古浮生、宿命有常的江湖路。是谁在暗中搅弄风云,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阴谋的背后,揭开的却是一道道不为人知的伤疤。权力、秩序、恩怨、情仇,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若夫纵横一世,以天下为局,以抉择为刃。谁,又是棋子,而谁,才是真正的执棋人?这里有故事,你有酒可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