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3400000023

第23章 礼记(6)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藏:怀抱,意指心里念着。】焉,修【修:研习。】焉,息【息:休息。】焉,游【游:闲暇(xiá)。】焉。夫然【然:这样。】,故安其学而亲【安其学:理解课业。亲:亲近。】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信其道:信守正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是以:所以。虽:即使。辅:指朋友。反:违背。】也。《兑命》曰:“敬孙务【孙:同‘逊’,谦虚。务:必须。】时敏,厥修乃来【厥(jué)修:修行。来:到达。】。”其此之谓乎!

【译文】

大学教学要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

不学习弹奏杂乐,就不能懂得音乐;不学习各种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的穿戴方法,就不懂得礼仪;不重视学习各种技艺,就不能激发对学业的兴趣。

所以君子对于学业,要心中念着,反复研习,休息或闲暇时也念念不忘。如果能这样,就能学懂课业并亲近师长,乐于同朋友交往并信守正道,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他们的教诲(huì)。《尚书·兑命》中说:“只有谦虚恭谨(jǐn),孜(zī)孜不倦,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才能成功。”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师说】

大学的教育方法,要求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心里都得牵挂着学业,不能有所怠(dài)慢和荒废。精诚所至,金石可镂(lòu)。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学习需要恒心和毅力。悟性和天赋固然很重要,但仅仅凭它们,恐怕很难学好课业。最主要的还得靠勤奋和毅力。“勤能补拙(zhuō)”,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知识卡片】

关于学习的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故事链接】

李密牛角挂书

隋(suí)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yáng)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1],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ào)丧[2],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心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去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注:

[1]左顾右盼:向左看看,向右望望。

[2]懊丧: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敬让之道也

【原文】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衡:秤。】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县【县:同“悬”,悬挂。】,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陈:陈列。】,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规:正圆;矩:正方;设:设置。】,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是故,隆礼由礼【隆:隆重盛大。由:施行。】,谓之有方【方:道,道理。】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故朝觐【朝觐(jìn):朝见。】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坊:堤防。】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译文】

礼法制度对于国家,犹如秤用于称轻重、木匠用绳墨定曲直线,规矩之定方圆。秤正确无误,在轻重上人不受欺骗;绳墨无误,则线条弯直不会错误;规矩无误,则方圆不会错误;为帝王者熟于礼法制度,则不为奸诈所欺。所以,遵守礼法之民称之为方正之民;不遵守礼法之民称之为无礼法之民。

礼是互相敬让之道。在宗庙祭祀时,要虔敬;在朝廷上要百官尊卑有序;在家庭生活上,则父子亲爱,兄弟和睦;在乡里聚会上则长幼有序。孔子说:“安定统治,治理民众,没有比礼更好的方法了。”正是此意。

所以朝觐的礼节,是用来表明君和臣之间的大义;聘问的礼节,是用来使诸侯互相尊敬;祭丧的礼节,是用来表明臣下和子女的报恩的人情;乡饮酒的礼节,是用来明确长幼之间的秩序;婚姻的礼节,是用来表示男女有别。礼,是用来防止混乱的产生,就像堤防抵御洪水的到来一样。所以如果认为旧的堤防没有什么用,就毁坏了它,一定会有水患;认为礼没有什么用,就抛弃了它,一定有祸乱的忧患。

【师说】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礼教约束,那么这个国家的局势必然会失控。本文节选的内容就谈到了礼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从而教导人们要真正地重视礼,并能够把它发扬光大。

【知识卡片】

汉代把孔子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根源。

【故事链接】

程门立雪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准备向宋代著名儒学家程颐求学。他们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程颐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却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深。

大礼何如

【原文】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丘:孔子自称。】也小人【小人:指地位卑微的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辨:分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大礼是怎样的?贤人君子说礼这件事怎么那样尊崇呢?”孔子回答说:“我是一个地位卑微的人,不足以得知礼。”哀公说:“不。请你说说看。”孔子说:“我听说:百姓在生活中认为礼是最大的,没有礼节无法去对待天地间的神灵,没有礼节无法分清国君与臣子、上级与下级、年长者与年幼者之间的职位,没有礼节无法分辨男与女、父与子、兄与弟之间的血缘、婚姻、亲疏的关系。道德高尚的君子把这当做值得敬重的事物。之后才能够把它拿来教导百姓,从而不荒废天地、君臣、男女之间的重要礼节。”

【师说】

鲁哀公向孔子问关于礼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于理政、不耻下问、恭谨谦虚的国君形象。他的形象能够启发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养成平等待人、谦虚谨慎的品格,不能自恃清高,给人一副居高临下的感觉。

【知识卡片】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释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故事链接】

唐太宗更改征兵令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徵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徵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徵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过了很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唐太宗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

吾语女礼

【原文】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子游侍【侍(sì):服侍。】,纵【纵:放纵。这里指无拘无束。】言至于礼,子曰:“居【居:坐。】,女【女:通“汝”,你。】三人者,吾语【语(yù):告诉。】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子贡越席【越席:离开座位。】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

子曰:“师【师:指子张。】,尔【尔:你。】过,而商【商:指子夏。】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中:适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瞽(gǔ):虽瞎但有眼珠。】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

子曰:“慎听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知此矣,虽在畎亩【畎(quǎn)亩:田间,田地。】之中事之,圣人已。”

【译文】

孔子闲居下来无事,子张、子贡、子游三位弟子在一旁服侍,他们无拘无束的谈话说到了礼。孔子说:“你们三个坐下,我和你们谈谈礼吧!让你们用礼走遍天下。”子贡离开座位说:“冒昧地问您,礼是怎样呢?”孔子说:“诚敬但没有适当的礼节叫土野;恭顺但没有适当的礼节叫老好人;勇敢但没有适当的礼节叫莽撞。”孔子接着说:“老好人,看起来心肠蛮好的。”

孔子说:“子张(师)啊,你有时候有点过头;子夏(商)呢,有点不够。子产呢很像民众的母亲,给百姓吃的喝的,有喂养,但是缺教养。”这时,子贡又离席发问:“请问怎样做才恰到好处呢?”孔子说:“要有礼要有礼啊!礼就是用来调整行为、趋向中道的。”

孔子说:“礼是什么呢?就是事物得到治理。君子有了事情必定要治理。治理国家没有礼,就如同盲人没有人搀扶,茫茫然向哪里走呢?又如同彻夜在黑暗的屋中寻找,没有灯烛怎么看得见呢?没有礼,就会手足无措,耳目无方,进退揖让没有规矩。”

孔子告诉三个弟子说:“你们三个人,谨慎地听取我的这些话,我告诉你们关于礼的事!懂了礼,会行礼,哪怕一个人在山野耕地,也是个圣人。”

【师说】

这是一则节选的故事片段。根据故事内容来看,主要是讲孔子与自己的学生谈论关于礼的问题。文中,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懂得了礼,那么走遍天下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我们现代社会也提倡讲究礼仪。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尚礼的国家,希望这种光荣传统能够发扬光大。

【知识卡片】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和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和仲由。

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我和端木赐。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原宪、公冶长、樊须、有若和公西赤。

【故事链接】

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年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您。”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帮助过他的老人。于是他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铜鞮伯华而无死

【原文】

孔子闲居,喟然【喟(kuì)然:长叹的声音。然,词尾。】而叹曰:“铜鞮伯华【铜鞮(tí)伯华: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赤。铜鞮是他的封地,伯华是他的字。】而【而:如果。】无死,天下其【其:大概。表揣度的语气副词。】有定矣!”子路【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孔子曰:“其幼也,敏【敏:聪明。】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下:对……谦下,意动用法。】人。”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谁下:对谁谦下。谁,疑问代词作宾语而位于动词“下”的前面,属宾语前置。】哉?”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消:消灭。】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者【昔者:从前。者,助词,与时间词构成双音词。】周公旦制【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年幼,他摄政。制:掌握。】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译文】

孔子隐居在家时,有一天感叹道:“如果铜鞮伯华还没有死,天下就能够安定了!”子路说:“希望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小时候聪敏好学,壮年时有勇气有骨气,老的时候虽然明白事理但也愿意亲近别人。”子路说:“小时候聪敏好学也就罢了,壮年时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到后还怎么亲近不如自己的人呢?”孔子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听说,以多数人攻打少数人没有不胜利的;以尊贵的身份去亲近不如自己的人,没有不得到他们尊重的。过去周公旦执政天下的时候礼贤下士七十多人,难道能说他不是明白事理的人吗?这是因为他希望得到士的帮助啊!所以说能礼贤下士的有道之人是真正的君子啊!”

【师说】

本文节选的内容通过对话讲述了周公旦礼贤下士的故事,表明谦虚地对待不如自己的人会得到他们的尊敬。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的真心交流,不知道怎样对待他人。今天我们学习了本文,应该能够获得很大的启示。

【知识卡片】

周公旦,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西周政治家。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出生卒年不详,享年大约六十多岁。他是周文王第四子,亦称叔旦,史称周公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他后建成周洛邑。称为“东都”。

【故事链接】

周公诚信待人

周公(即周公旦)唯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的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去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上。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德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表明不离开成王。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同类推荐
  • 天文常识悦读

    天文常识悦读

    本书介绍天文学常识的理念,将古今中外的天文知识融会贯通。书中收录了天文学史上的大量的重大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天文知识;解说了从古至今所出现的天文现象,为我们驱除了心里的疑惑;搜罗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工具,让我们了解如何观测天体;囊括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帮助我们拓展天文知识。
  • 感动学生的发明家故事

    感动学生的发明家故事

    人类经过上万年的创造与探索活动,衍生了成千上万项的发明和发现。这些成功的发明与发现不但满足了人类生存和求知需要,而且对造就我们今天的文明世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高职教育强校实践与战略理论探索

    高职教育强校实践与战略理论探索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市场进入了大批需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阶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然而,虽然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人力资源市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仍然十分缺乏;企业用人单位对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不认可,认为他们论吃苦耐劳精神不如农民工,论技能水平不如技师、技工学校毕业生;学生和家长普遍不愿意报考职业院校。
  • 擦去心灵上的尘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擦去心灵上的尘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男人要懂交际学

    男人要懂交际学

    《男人要懂交际学》(作者墨墨)是“魅力倍增丛书”之一。《男人要懂交际学》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交际法则。这些法则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交际法则的高手,他们善于运用这些法则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
  • 生命原本从容

    生命原本从容

    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才能体味生命的从容。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本书选编了鲁迅、朱自清、郁达夫、萧红等著名作家关于生命从容的多篇文章,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书中得到温暖的慰藉和坚韧的力量,在浮躁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
  •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同名电影原著)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同名电影原著)

    本书是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的修订版,亦是严歌苓作品的经典代表。1937年12月的南京,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美国威尔逊教堂成了临时的避难所,一个美国神甫,十三个秦淮河胭脂歌女,一群避难的女学生,几个流散的中国军人和伤兵,一群日本官兵,在这个局促的空间里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家国仇恨……那些如花的名字,那些姣好的美眷,那些最泼辣轻贱的话语,那些最纯净善良的灵魂,终刻在了那段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历史上。
  • 坏蛋之身不由己

    坏蛋之身不由己

    曾是叱咤风云的知名人物,为何退出生死争斗的漩涡?为何游遍世间,而不放弃身边兄弟之情?他的人生将会充满怎样的神奇色彩?他的价值观将如何改变?尽请期待坏蛋之身不由己,不一样的主角,同样令人激情澎湃的故事……
  • 刁蛮王妃

    刁蛮王妃

    作为一只“街头恶霸”,初九表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不小心招惹了三殿下,从此逃不出他的五指山。被抓住把柄,摇身一变成为万千少女嫉妒的三王妃。传言三殿下体弱多病,风度翩翩,却不近女色。殊不知,那是多么痛的领悟!——嫁给三殿下之前,初九心想着如何解除婚约,嫁给三殿下之后,初九整日思索着怎么给三殿下挑选如花似玉的小妾。对,就是小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天帝

    绝世天帝

    他,曾是家族有名的废材;他,曾是众人嘲讽的对象;他,曾是毫不起眼的存在。但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他何尝不想仗剑天涯,名动八荒!天无绝人之路,他偶获太古神魔塔,从此之后,一路逆袭,横扫八荒六合,战败妖孽天才。且看他如何成就绝世天帝,号令诸天……
  • 163夜,夜夜……

    163夜,夜夜……

    独辟蹊径的微型惊悚小说:如果你的妻子一门心思扑在Facebook上,没准儿她正在数距离……还有多少个夜晚。
  • 剑与剑圣

    剑与剑圣

    经过最终的战斗,失败还是不可避免。悔恨的泪水顺着脸颊留下,残破的断剑在手中轻鸣。脑海中一直有个声音提醒我:不能失败。时光如巨大的转轮,从我们面前匆匆滑过,不曾为谁停留。我们在彼岸哀呼感叹曾经的遗憾与失去,现在的不甘与落寞。如果时间能够重来……
  • 滴血的刺刀(下卷)

    滴血的刺刀(下卷)

    被许大辉哄骗着在山林之中兜了大半日圈子的匪首张蛟,遭遇了清风寨唐氏兄弟和黄泽成、陆蕴轩等人的联手打击,罪恶的土匪头子最终在罗汉寺兵败身死,只有身为日本高级间谍的军师史思平侥幸脱逃。另一方面,进攻高安县城的日本军队面对中国守军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恼羞成怒的日军指挥官使用了芥子气毒剂弹,中国守军阵地上顿时笼罩上了一层剧毒的烟雾。人员死伤殆尽。随着高安外围阵地的失守,死守了数日的高安县城最终陷落。六十军余部经激战后退守石鼓岭。
  • 于阗国行程记

    于阗国行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