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3300000003

第3章 为爱栖息,绝世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

(一)

我的心中是有桃花的,要不这个春天怎么会来得这么早。春节前四五天,桃花就开了,以至于我见到桃花时,忽然就惊诧了,不知怎么来形容这种惊喜。如同忽然见到寻找了千年的女子,惊艳得说不出话来,只呆呆地望着,我知道,这就是爱情。千年万年,山河老去,这种奇异的感觉,是不会老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你是我《诗经》里的新娘,妩媚而摄人心魄。这种浪漫的情怀,是开在骨子里的,只感觉我的骨头上,一朵一朵开满了桃花,玉蕊楚楚,娇羞欲燃。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菊花,桂花,桃花,在同一个时空开放。黄巢在《题菊花》里写道:“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他的理想,我帮他实现了。佛说:万法由心生。是心中的爱情,催开了桃花。春天真的来了,滚滚的雷声,磅礴的春雨,就要涨桃花汛了。

佳人如玉,飘逸淡雅,婀娜多姿。温婉含蓄,热情奔放。这是一朵开在心底的花,我的桃夭。你是艳的,仿佛天上落下的云霞,含露吐英,旖旎在春的枝头。烟雨蒙蒙,如同缠绵的情丝,滋润着这灵性的生命,伸手捻着那一丝柔滑,一缕花魂。粉妆玉砌,鹅黄纤嫩,人面桃花相映红,不知那明丽里蕴含着多少寂寞。

这是素洁的梦幻,欲燃的粉红。也许是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也许是来自金庸笔下的桃花岛。

桃花似海。越是高雅的,就越寂寞。这些高贵的粉红色花雾,是冬的沉寂后乍暖的惊艳,娇弱,惹人爱怜。我不得不感叹这造化的神奇,欣赏她的绰约风姿。桃花是闲散的,也许是墙角地头,也许是河滨的一隅,也许就在那不为人知的荒野。

经过烟雨的浸染,熏风的抚摸,桃花更是轻盈,香而不浓,甜而不腻。或晴或雨,都妩媚动人;或浓或淡,都不失温柔婉约。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红的似火,如痴如醉,尽情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桃花是美丽的,浪漫的,多情的,优雅而稚气,高贵而热烈。我觉得,除了桃花,没有哪一种花可以代表爱情,玫瑰终究是太俗了一些,配不起淡而雅,也配不起这种热情——争先恐后的狂热。这是一种疯狂,一种燃烧,没有哪一种花,可以这样燃烧自己,拼了命似的燃烧。

(二)

桃花是带着酒气的。粉嫩动人,天真烂漫。妖娆,柔软,调皮,可爱,俏丽。被春风唤醒,坠入尘埃。粉红的瓣,黄黄的蕊,慵懒而缭乱。玲珑艳丽的身影,有着说不出的凄美。贵妃醉酒,应该是桃花色的,那种骨朵儿乱,花枝儿颤,带着几分酒气,是最让人意乱神迷的。那种色是饱胀的、欲裂的,指尖一触碰,就会滴出水来。

蓓蕾初绽,如含苞欲放的害羞的少女,在熏风细雨里做着春梦。才几日,惊醒了似的,东一枝,西一枝,嫣然微笑,花潮奔涌——那是一种喷涌,把花儿朵儿从褐红色的枝干上喷了出来。桃花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是春的火焰。粉红的,深红的,一朵紧挨着一朵,挤满枝丫,怒放着,张扬着,狂热着,一团团,一簇簇,染红了云霞。大气磅礴,如海,似潮。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满园胭脂色,莫道不销魂。桃花灼灼地开放,深邃,慵懒,妩媚,温婉,迷情,醉了多少红尘过客。隔岸桃花,淡而浓,冷而艳,带着江南的气息。令多少英雄豪杰,醉生梦死。桃花,是美人脸颊的颜色,也是血的颜色。桃花是留在文人血管里的艳词,带着颓靡的诗意。桃花是一种运,也是一种劫,每个人都在等待着这一场劫,也都在心里种着一株桃树。桃花落满蹊,鲜血,情欲,桃花,繁华之后就是苍凉。但那苍凉,也是铺满了桃花的,一壶酒,一把剑,一路桃红。江湖是桃花的江湖,惹上桃花,虽然颓靡,但也美丽。

桃花是任性的。极静,又极动。悄无声息,又肆无忌惮。是爱情的,也是恨意的。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朝的桃花,开过千年,都不会老,因为爱情不会老,艳情也不会老。林黛玉葬的桃花是红色的,吐在宝玉送的半旧的帕子上的血也是红色的。桃花是开在凡尘里的,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胡兰成说:“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说到底,桃花是一种深沉的寂寞,而且是太过寂寞了。桃花也是冷的,那是深到骨子里的寂寞开出的极静的花,因此桃花也是最绝艳的——冷到极处,是绚烂;静到极处,是喧哗。大凡世上的美人,都是极其寂寞的。越是寂寞,越高雅。静到极处,才能美到极处。

(三)

桃花是诗人的。不知是桃花招惹了诗人,还是诗人招惹了桃花,桃花与诗人的痴缠,平平仄仄,自有文字来,就无止无休。一壶酒,一杯茶,与花语,共花眠。红雨阵阵,朱砂点点,任桃红片片落满身子,醒来随手一抹,那淡淡幽情便化成了诗,化成了画。

不教相思惹桃花。世上最潇洒的,要数诗僧张志和,他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人们爱好以诗作画,其实桃花并不需要太多,“竹外桃花三两枝”就可以了。最好是野生的,那种野,仿佛人骨子里天生的野性,更自由,更自在。“桃花一簇开无主”——名花无主,尽可以采摘。

晏几道诗云:“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蒋捷诗云:“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杜甫诗云:“可爱深红爱浅红。”除了万亩桃花红霞一片,依云而开之外,更有夹岸桃花蘸水开的奇景,若是悬崖峭壁之上,猛然瞥见一树桃花,那更是惊艳无比的。

桃花是冰清玉洁的,《红楼梦》里说林妹妹是做了桃花仙子的,那种馨香也是淡到了极处的,就如林妹妹的冷香。每一朵桃花,都如轻盈的羽翼,也如奇女子的肌肤,如脂,如玉,如雪。亭台楼榭,野外荒郊,烟雨风露一晕染,便灵性地活了起来。

桃花是风情的,也是风流的。“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更有“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画舫珠帘,买花载酒,武陵溪上频偷眼,小唇秀靥,一夜花狼藉。浅浅的酒窝,坏坏的笑,让我想起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一种艳情。

桃花无处不在,《红楼梦》里是开满桃花的,《金瓶梅》里也是开满桃花的。桃花总是与柳待在一块儿的,桃花面,杨柳腰,才构成一位绝色的美人。桃含宿雨,柳带朝烟,在熏风暖阁小桥花坞之上,执一柄团扇,娇喘吁吁地去捕蝶,那该是怎样一种风流呢?林妹妹薛姐姐也是风流的,曹公说她们的风流,是一种意淫,是超越于肉体之上的。

(四)

桃花是瘦的。黛玉《葬花吟》说:“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瘦得如一朵桃花。红颜多薄命,因为红颜太瘦了,这种骨感,虽然很美,但也是经不起岁月的,冷雨一打,就零落了。不零落,也凌乱了,如红楼里的那些女子,才高貌美命薄,剧未终,却早已一片狼藉,落红遍地。

桃花是有恨的,此恨有关风和月。每一个桃花梦,都是令人沉醉的,有着自己的伤和痛。可以脉脉含情不离不弃,也可以忽远忽近若即若离。桃花是一种忧伤的糜丽,江南江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桃花,从南到北依次开过去,几千里的时空。古代和现代都有桃花,从古到今依次开过来,几千年的时光。中国是个桃花的国度,若离开了桃花,就没有了诗词。离开了桃花,也失去了风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世界上最风流的一章,远离世外,一个仙境,如在梦中。中国的帝皇,都致力于把自己的皇家园林,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那被称为“东方梦幻艺术”的圆明园,就是清代帝皇的桃源之梦。芳草平沙,斜阳远,乱点桃溪,轻翻柳陌,山泼墨,水捋蓝。皇帝太监宫女打扮成樵客渔夫、隐士文人,在桃花花雨之下,垂钓耕作,吟诗作画,好一派田园风光!世上的喧嚣远了,人间的争斗淡了,只剩下一片幽静。但是黄发碧眼是不懂桃花的,一把火烧了中国帝皇们的美梦。

花痴自古有之,晋朝陶渊明爱菊,宋朝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唐朝的白居易却是一个桃花痴。他在诗里说:“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的花期很短,几天就谢了,若想久观,就得如白居易一样,从山下到山上,追着桃花跑了。明朝的唐寅,更是个桃花狂人,“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桃花换酒,潇洒如此,最是痴狂。古代还有一个叫潘安的人,做县令时居然要求治下的农户,家家户户种桃树,只为看那花开的浪漫。潘安是古代第一帅哥,命犯桃花实在可爱。

几日不来春便老。桃花雨,柳叶眉,薄衫轻扇,嫁于东风。一片春愁待酒浇,惆怅。只想乘一叶扁舟,去石矶西畔,在飞桥野烟里,觅一方田园,安放此身。有酒,有诗,有数树桃花。

同类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用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用人术

    本书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难以释怀的思念

    难以释怀的思念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 如何成为一个不迷茫不退缩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不迷茫不退缩的人

    这一生,我们就像蒙着眼的小孩,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在跌跌撞撞中前行,又在跌跌撞撞中深陷迷茫的未知中,然后在迷茫中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原以为,只要自己读全了哲学家的名作,看懂了思想家的智慧,人生便会一帆风顺,却发现问题来临时,依旧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人生是如此的艰辛,我们要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的,本书以此观点出发,集合知乎、得到等APP热门话题,告诉每一个读者你需要大胆直面不确定的未来,需要勇敢说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谨以此书献给此刻正处于低迷、彷徨、不知所措的你。
  • 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本书通过对现实中困扰青少年成长的具体事实的深度分析,结合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统计数据,生动而具体地向您展现青少年“青春的敌人”之成因、发展、预防和应对方法。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热门推荐
  • 孟子与万章

    孟子与万章

    《孟子》的《万章》上下两篇,是孟子与弟子万章讨论有关古圣往哲的历史传说所存在的疑点,以及君子如何决定用舍行藏等重大问题的记载。此书是南怀瑾先生专门讲解这两篇文字的著述。本书之功,一在解惑,二在授业,三在传道。南先生以浅近的白话对文本逐段加以解释,探讨师生对话发生的背景和双方的心理,成一家之言,令众多疑难豁然而解;他以具体的实例,教人当读书、读活书、如何避免读书而愈懵懂;在讲书的同时,南先生又表达自己对于人生诸多问题的看法,传授持身立世之道,间或以佛教的故事、道理相譬喻,润物无声,化人无形。
  • 逆徒犯上

    逆徒犯上

    年少初遇,相识,想恋,相爱,到最好不过一场阴谋算计。养他,只为报复他。“师傅,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徒儿的了,不如,徒儿教你些什么吧?”某男轻笑道。“逆徒,快给为师松手!”某女怒道。
  •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末三国帝王路

    汉末三国帝王路

    全新的汉末三国群雄逐鹿。“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本书尊重历史,尊重古人智慧,所以会有朝堂的权谋机变,战场的尔虞我诈,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小剧场……紫萱听到蔡邕的问话,吓的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扔出去,“我的天,想啥来啥,这次算是再也不能出门了!”只见蔡文姬轻笑着起身,手里拿着那封书信,想了想觉得还不够,又把荀泰以前给她的书信全拿了出来,“父亲大人,你来的正好,您看,荀泰写的书信!”“完啦,完啦!小姐莫不是疯了,一封还不够,全拿出来了,老爷要是知道了小姐和登徒子那信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誓言,我还不被老爷发卖出去了!”紫萱越想心情越糟,恨不得立马从小姐手里抢过书信来……
  • 玩命

    玩命

    一份合约,将原本是死刑犯的古斌变成了一个“实验人员”。实验要求简单的过分,只有三个字——“玩游戏”。抱着对新生命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他踏上了这条道路,但迎来的,却是比死亡要更加恐怖的经历。“你们玩的是游戏,我玩的,是命……”新建玩命书友群:415682672!!!欢迎敲门骚扰喜欢游戏的读者也可以关注公众号:非常规游戏研究所
  • 宇宙超级奶爸

    宇宙超级奶爸

    这里是宇宙的中心,连接着一切时间与空间的异度大陆,这里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外星人?神仙?穿越?这都是小case,就连他的瓜娃子都是传送过来的,这里就要发生大事情了!
  • 船山思问录

    船山思问录

    王夫之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到,有极浓厚的宇宙论理念,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船山思问录》以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对其进行了解读,包含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容。
  • 仙无常有

    仙无常有

    (新书风来云起正在更新中)仙路崎岖,仙无常有,且看一个女子的青云之路。通天无路,无尽海无涯,苍梧百年。鬼域难渡,天水逢奇缘,大荒不荒。神州九域,天脊在天边,魔道相嫌。仙无常有,万星海无边,太虚道现。粉丝群:472959820
  • 天之余

    天之余

    嘉靖三十四年,有数十倭寇自海上来,直取南京。一场天地剧变,便由此揭开。
  • 百万英镑(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百万英镑(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百万英镑》收入本集子的作品,如《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竞选州长》、《百万英镑》、《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三万元的遗产》、《败坏了赫德 莱堡的人》等,都是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一文。它是最早介绍到我国的马克·吐温的小说,1906年发表 在《绣像小说》第七十期上,题为《山家奇遇》,系从日文转译。当时马克·吐温还在世。译者吴祷选译这篇小说,若非偶然,定是慧眼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