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0300000155

第155章 大哥是怎么炼成的(2)

慢慢地,九镇人去农贸市场买菜就成为了家家户户的生活习惯,周边那些舍不得出管理费而依旧在外头零打散碎搞游击的小菜农只得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九镇百姓也不再需要自己种菜,屋前屋后的园子慢慢荒芜了起来。在形成了市场自发的良性循环之后,政府也逐步退出了调控,除了按月收取卫生费、管理费之类杂费之外,农贸市场也就处于真空状态,成为了一块还没有被人察觉开发的聚宝之地。

雄才大略的唐五看到了这点,但可惜,当时的他已经深陷于唐胡两家之间的泥潭当中,不得脱身,再也无力施展。

他的财,何勇替他发了。

不知道是起步初期还没有摸到门路;还是何勇忌惮场面势力,低调行事,又或是本就老谋深算,刻意为之的缘故,总之,一开始,他并没有直接用暴力来垄断供货和销售渠道。

他只是大材小用地选择了坐菜和过磅。

所谓“坐菜”,是他们那一行的黑话。

一般而言,这个世界上正经卖菜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菜市场里面,摆个摊子,直接面对顾客的小摊贩;第二种是自己种菜的菜农;第三种则是从上游手里批量收菜,然后转手卖给各个摊贩的二道贩子。

市区来的送货商把货送到九镇之后,不可能自己守在车前,等着那些小摊主们这个十斤,那个二十的来买。通常都会统一批发卖给本地的二道贩子,再由这些二道贩子把货送进各个摊铺,这些二道贩子在行内就被称为“夫子”。

而夫子们当天兑来的菜分发出去之后,不可能全部卖完,第二天又会有新鲜的货源运到,当天剩下的菜积压在手里就是亏损。于是,就有专门一部分人,在靠近傍晚收市的时候开始低价收夫子手里的剩菜,第二天再低价转卖给摊贩,这就是坐菜,干这个的人,叫作“坐地贩子”。

刚开始的时候,何勇的手下坐菜,有些夫子不愿意给他们坐。何勇也不打,也不骂,就是喊上了一帮小兄弟,抽着烟,喝着酒,围在菜周围一坐,凶神恶煞的样子。小小的九镇,谁不认识谁啊?都知道这是一帮吃什么饭的人,察言观色之下,进菜的小贩也就不敢在这里进了,反正哪个夫子手里都有菜。一来二去之下,调皮的几个夫子们苦不堪言,打又打不赢,告也没法告,最后就只得屈从。

大概是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何勇就成为了九镇农贸市场里面唯一一个有资格坐菜的人。不过,这还远远没有完结,这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坐菜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它的好处在于,对于不懂的外行想要进入市场,了解这一行来说,是绝佳的选择。

当坐菜进行的差不多之后,何勇布下了他的第二步棋,那就是“过磅”。比起坐菜来,过磅就稍微高端一点了,坐菜谁都可以坐,但想过磅却需要一些实力。

这也是何勇的自创。

每天清晨,市区运菜的货车到了之后,停在九镇农贸市场靠国道的那个口子前面,夫子们围上去交易,一来一去分发出去,多少斤多少两,都要过秤。有时候,是夫子的秤,有时候,是货主的秤,都是赚的辛苦钱,天长日久下,多多少少就难免有些扯皮的事情发生,吵嘴天天有,甚至还打过不大不小的几次架。

一九九二年七月初,何勇出现了。

他带来了三台落地磅秤。

每天凌晨,往路边一放,不管你是市区的货车,还是夫子,又或是零打散碎的摊贩,只要你想交易,你要卸货,就必须在这三台磅秤上过秤。视货物品种和价格不同,每一斤抽取一分到五分钱的过磅费不等。

钱不多,而且归根到底都会摊在每天买菜的百姓身上,九镇的夫子和菜贩们图个平安,嘟嘟哝哝地说了几句之后,也就低下头,认了这个冤枉。市区的那些货主们,一看本地人都服了这个行,就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相当识趣地默认了这个规矩。

过磅和坐菜,说起来,都是蝇头小利,与食品公司垄断生猪的利润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为什么何勇要把赚大头的生意交给手下人做,自己却偏偏不辞辛劳,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干这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呢?

因为,除了了解行情,打下关系之外,最重要的是,何勇要立威。他要在不使用太多暴力,不引起太大关注的情况之下,让整个农贸市场的经营户们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个市场,有且只有他何勇一个人说了算。

只有这样,何勇才能进行他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这个行业里面利润最巨大,也最危险,最要依靠绝对实力的终极领域——统菜。当然,在这利益纷争最大的最后一步,何勇也没得选择,不出意外地使用出了江湖人士的必杀技,暴力。

所谓统菜,就是彻底垄断菜品的供货与经营。

八月份,何勇开始统菜。

九镇身处全国最能吃辣的几个省份之一,九镇人吃饭时可以没有肉,但决不能没有辣椒,辣椒本来就是千家万户的必然选择。而每年的六到八月,又正是最好吃的本地辣椒成熟的季节,行情相当走俏。

所以,何勇统的第一个菜品,就是辣椒。

他并没有自己收购市区的货物之后,再直接分给摊贩,这样的话,就完全抛开了市区来的货主和本地的夫子,得罪的人就会太多,涉及的利益就会太大,事态就会倍加难以把控。

何勇走得更委婉也更聪明。

他先是召集了一批最听话的经营户,开了个会,通知了在座的人,他要统辣椒,他不出一分钱,占百分之十的股份。但是他可以保证的就是,从今往后,这个市场里面的辣椒,就只能由这几户来卖。

然后,他又联系了三个每天送货到九镇的货主,告诉他们,今后,九镇的辣椒供应全部由他们负责,其他的货主运来了也下不了货,他要回报,同样也是百分之十的股份。

如果每天市场里面有三十个摊点卖辣椒,每家卖出十公斤,每公斤一块钱。一天卖出三百公斤,每家也只能得十块钱。但现在卖辣椒的只有五家,每家每天卖出六十公斤,得六十块钱,分给何勇五块了,还有五十五。

这个生意,你做不做?当然做!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九镇其他商户闹过,但是不大,辣椒不能卖了,还有其他蔬菜,而且还可以从那几户垄断商家手里再进,只是转了一道手续,多了一层成本而已,反正也会加到消费者的身上,关系不大,能够忍得下来。

麻烦的是市里的其他一些货主,他们不干了。

先是亲自动手,一场惨败,头破血流。

后来不知是花钱还是确实有背景,货主们居然又从市区搬来了道上的兄弟,要办何勇。按照何勇往日的脾气,不管对方多少人,他一定是迎头就上,硬碰硬,一次解决。

但这次,他却没有这样做。

市里来的人多了,他就躲。人一少,他就打。总之,始终都控制着,没有把事态弄大。这样来来回回搞了几次之后,那些货主也知道不是那么回事,陪着何勇玩不起了。你一个做小本生意的人,总不可能天天请一大帮人帮着你看场子吧?气虽然咽不下去,生意却还得继续做,毕竟,都要养家糊口。这些人没有办法之下,在九镇请了熟人出面调停,摆了和头酒,端了茶认了错,也都低了头。

令人意外的是,那帮货主背后的市区大哥,看着手下人吃了几次暗亏之后,不知道是觉得自己连一个乡巴佬都摆不平,面子上过不去呢;还是收了人家出的钱,就要把事办到底。他倒是红了眼,一反江湖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风格,四处传话一定要办何勇,还与何勇约好了要摆场。

结果,约了摆场没两天,大哥就被人砍了。

伤倒是伤得不重,只是,砍他的那些人是找上大哥家里去办的事,砍完了还明言告诉他,九镇的事不许他再插手。

更诡异的是,那位自视甚高的城里大哥,居然就此之后忍气吞声,再也没出过头了。这个事情出来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何勇有可能和市里的一些势力也搭上了线。而且,肯定还不是一般的势力,而是拥有着强大的压倒性背景的势力,不然,对方那位大哥也是多年的老江湖,但凡有余地,就绝对不会如此简单地低头。

我想,这也应该是唐五送给他的遗产。

这一下,货主们都无一例外服了行。灵泛的,还主动找何勇攀起了关系。于是,接下来,除了辣椒之外,何勇又接二连三地办起了所谓的“大蒜公司”“芋头公司”“西红柿公司”“胡萝卜公司”……统起了好些样家常蔬菜。

总之,一九九二年,是何勇吉星高照,紫气东来的一年。那一年的他八面来风,顺风顺水,在江湖上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之前被人们普遍看好的我,而一举成为了九镇范围之内,风头最劲的大哥。

至于我,自从去年底改变了一切的唐胡风波发生之后,我就一直牢记着“枪打出头鸟”这句老话。我已经退不出江湖,但我却几乎是完全不去主动过问江湖上的任何事,只是安安心心一门心思地过自己的小日子,默默地积攒着属于我自己的家底。我知道,自己还远远没有到雄霸一方百无禁忌的时候,当初连唐五这样强大的人物,在九镇可以说是说一不二的势力,一夜之间说败也就败了,那又何况是现在事态才刚刚好转,正是起步的我呢?我的心中,时时刻刻都有着一种隐隐的忐忑不安感,只有看着自己的力量一天更比一天壮大,我才会好受一点。

所以,我没有办法像何勇那样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垄断了一个行业,更加有意无意地避免散发出何勇独有的那种耀眼的光芒和速度。

只是在人们不太留意的时候,我也把自己的游戏厅开到了九镇电影院更大更好的一个门面,还顺便租下了电影院后面的仓库,办了一家滚轴溜冰场。同时,我掌控的运送木材的卡车,已经不再只是跑双溪林场的货。九镇周边七家林场的木材,如果想要从九镇运到溪镇的码头,都必须要在铁明那里点个卯,不然,我保证,那辆车一定开不出去。

另外,还有一位前辈前几天找我,听他的意思,是想要和我合作,插手一下正在日益发达的发廊洗面按摩事业,或者是一起开一家规模不大却也不算太小的地下赌场。

总之,如果我和何勇哪一天清早起床,脑袋坏了,不想做生意的话。我想,那么,在那一天之内,九镇全镇人的餐桌上只有米饭,没有菜。而晚上除了在家看电视,基本没有太多的娱乐可以玩,林场的老板们哭爹喊娘,却也只能看着木材堆积成山。

夏冬?

我是收敛,是不想让人看见。夏冬却是隐藏,是没有人能够发现。

老鼠的习性是在地下,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不紧不慢却又一丝不苟地打通着属于它自己的网络。直到忽然有一天,你才会突然发现,原来,在你不曾注意的地方,它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在这之前,你是不会有丝毫察觉的。

所以,老鼠的时代,还并没有正式到来。

当然,如果这样,我姚义杰就和我曾经的兄弟们一起,一帆风顺地走到了人生的高点,得到了江湖的荣耀。

那你未免就太小看了江湖,太小看了九镇,太小看了人心和欲望。

九镇庙虽小,妖风却大;江湖水虽浅,王八也多。

那一年的乱世风云中,冒起来的大哥,并不是只有我们三个,也远远不止我们三个。

大哥是怎样炼成的?

大哥,不是砍出来的。砍出来的,那是砧板。大哥,靠的是脑袋,靠的是权谋。

所以,当剩下的那些大哥们开始出头的时候,除了血与铁之外,还有忠诚和出卖。

人心叵测,各依天命。

同类推荐
  •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共15章。“圣—埃诺克号”捕鲸船到了捕鱼期,却因为缺少一名医生和一名箍桶匠而无法出海。好容易找到这两名不可缺少的人员,那位箍桶匠却是一位厄运预言家。因为他总是预言祸事和灾难,还有神秘的海怪,他对此坚信不疑。“圣—埃诺克号”能逃脱他预言的厄运吗?
  • 巴拉和儿子

    巴拉和儿子

    萨娜:达斡尔族,1961年出生于大兴安岭,并在大兴安岭林区从教多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作家》《收获》《钟山》《花城》《当代》《十月》《人民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随笔两百万字。小说被多家选刊选载,并被翻译至国外。小说集《你脸上有把刀》获得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著有长篇小说《多布库尔河》等。现居内蒙古呼伦贝尔。巴拉的丈夫胡都利离开家二十多天了。富户诺音又有七头牛准备出售,他找到胡都利,摇摇手里的酒瓶子。胡都利便心知肚明,诺音还想赖着不给上次欠的工钱,还想用一瓶烧酒和甜言蜜语哄他上路。
  • 被诱骗的纯真

    被诱骗的纯真

    秦小艺十六岁的春天,开始了在大都市的打工生活。她的家在呼伦贝尔盟大草原上,父母都是牧民,家里的几十头牛羊解决的不过是温饱问题。如果遇到干旱或暴雪,牛羊十有八九是要饿死的。一家六口人的吃饭就成了问题。弟弟妹妹们还要读书。秦小艺就是在三年前的一场自然灾害发生时,离开了初中三年级的课堂,背着一床开花的棉被跟随老家的人来到了碧海蓝天的城市。秦小艺来到城里后在一家服装公司的流水线上做工人。初来,只是学徒,天天加班,工资也不高。但她很努力,希望能像自己的师傅一样,过一年出徒后就能从每月的一千五百元钱挣到四千多。
  • 老胡征婚

    老胡征婚

    这天上午,临江市教委有人在全国一家著名的文学刊物上发现了一则署名古月的征婚启事,只见内容这样写道:古月,男,40岁,身高1.75米,大学本科学历,正高职称,现就职于临江市教委。事业心强,感情专一。平生酷爱文学艺术,坚持业余创作,已出版专著三本。不幸丧偶,哀思切切,独居多年。愿觅情真意切、端庄贤淑、35岁以上40岁以下的女子相伴余生。若能喜结鸾凤,定能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大伙感到奇怪,教委并没有一个叫古月的人啊。这事很快就传开了。没过多久,就有人说有了有了,“古月”者“胡”也!教研室不是有一个胡天成吗?
  • 壁下录

    壁下录

    我坐在旧桌前,面对着墙壁。左手边是窗子,很久没擦过,几片玻璃还裂着。抬头往上看,泛黄的墙角里挂了张烂蛛网。之所以坐在这里,是因为前天首长被上级纪委的人带走了。作为他的秘书,我被要求协助调查。这是一座三层红砖楼,在大院的角落里。来这个院子工作快十年了,我竟然没注意到它,更没料到有朝一日,我会坐在这座老旧矮楼的某间屋子里。冬日午后的阳光很淡很白,军人们陆陆续续通过驻有哨兵的门岗,走进苏式风格的主办公楼。远远看去,只是一串串小指尖大的黑点。我明白,我和他们再也不一样了。两个穿迷彩服的年轻战士站在旧木门外,每隔一会儿,会向里面看看。
热门推荐
  • 藤间蔓事

    藤间蔓事

    《藤间蔓事》从多角度、多层面讲述发生在不同大众视角下看似平凡的种种故事,全书第一卷《吾爱》讲述了萧辰星、蒋梦舟、卢群、魏驰4人发生在大学校园时期的人生轨迹~~~
  • 不曾遗忘的你

    不曾遗忘的你

    韩依依是校园里的一朵花,她打着大学期间不恋爱的旗子。可是追求者是前赴后续,左斌就是众多追求的其中的一个。韩依依面对左斌的热情,拒绝了一次又一次。刘玫丽是韩依依最好的同学最好的朋友,她把自已最好的男性朋友陈南介绍给了韩依依,她打底的希望她们能走到一起,可是韩依依对陈南一直不来电。左斌和王小雅从高中时,就是同学,王小雅很早便喜欢上了左斌,她为了左斌,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当王小雅向左斌表白,遭到了左斌的拒绝。而左斌的舍友魏谨却对王小雅情有独钟。韩依依妈妈生病住院,方宇帮她一次又一次,方宇对她的好,她用其一生也还不完----------
  • 神偷倾城王爷求别浪

    神偷倾城王爷求别浪

    那年她十八岁,她手刃了仇人,放走了警察,却将自己置身于火海。这一年洛晴岚十二岁,本是与胞姐一同归乡探亲,却遇见匪盗,意外丧命。她不曾想穿越时空,来到陌生的古代,意外变成十二岁的孩童,与他相逢,迷茫的她独自踏上寻找“归家”的道路。这一年“他”十五岁,年龄虽小但却已是风度翩翩容貌俊美的少年郎,“他”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是任何一名闺中少女的倾慕对象,“他”还偏偏不满足有事没事就往青楼跑。某小将军听说后直奔青楼扛起少年郎就走。“宝贝,春宵一刻值千金,你不能这样扰乱本王的好事啊”“媳妇儿,咱别闹了,你没那功能。”
  • 网游之暴力狂医

    网游之暴力狂医

    小混混获得奇遇,从此成为了【灵界】中一个奇特的存在。别人练级要动手打怪,身为奶妈的他没有攻击技能,但却只需要制造一些小小的道具,就可以躺着混经验。操作技巧不行?没关系,咱的机关阵可以困死任何高手。碰见神兽只能跑?乱说,哥动动脑筋,连神兽也要投降……
  • 重回大明当太子

    重回大明当太子

    上辈子朱佑明当了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到最后妻女全都被清军所害。当朱佑明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三岁的朱慈烺。年龄太小怎么办?先弄个杂交水稻出来让老百姓都可以吃饱肚子,再把火铳改良一下提高一下军队战斗力,再来个工业革命将汽车坦克弄出来。本文属于慢热的类型,前面是猥琐发育,后面高潮不断。
  •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国幽默故事

    外国幽默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末日任务发布系统

    末日任务发布系统

    末日来临的第三个月,季晨依旧没能成功觉醒异能,反倒被一个只会发布任务的系统附身……
  • 缘夕

    缘夕

    江湖少侠,诗剑双绝,游历江湖,难掩锋芒。红颜枯骨,儿女情长?心怀天下,以武止戈。
  • 万兽灵王

    万兽灵王

    “人非全善,兽亦非全恶!靠着掠夺、弑兽得到的实力,我不祈求,也不想要!我要按照自己的规则去变强!如果,这一定是这片大陆的生存法则的话,那我毕生的心愿,就是改变这片薄情的大陆!”——陈末 新书《二类记忆》 起点火热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