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5800000034

第34章 黎中尉

600团的团长看到闷宝向他跑来,面带微笑,闷宝向团长敬礼,不等团长说话,抢先说道:“团座,鬼子反冲锋,突破我们的防线,我要是不带着4连顶上去,鬼子的突破口会越来越大,会有很多鬼子从突破口里冲出,后果不堪设想!”

“做得好!4连伤亡如何?”团长问道。

“阵亡7人,重伤1人!”

“打得好,你指挥得更好,19个人抵挡住日军精锐小队的攻击,你是怎么做到的?”

“不是我,是黎倩倩!”

“倩倩指挥的?”团长问道。

闷宝叙述经过,600团的长官哈哈大笑,团长感叹道:“一对活宝!”

夜幕降临,日本鬼子利用夜色,交替掩护撤出441高地,日军台湾旅团冲出八塘,接应撤离441高地的鬼子,国*军未追击。

天亮后,新22师进驻九塘,荣誉1师伤亡惨重,不能再战,撤离主战场,200师强攻八塘。

4连负责600团团部的警戒工作,谁也不忍心再把4连投入战斗。闷宝来到团长身边,说道:“团座,我请半小时假,去荣誉1师第3团找郑长官!”

“我给你两小时,去吧!”团长说道。

“谢谢长官!”闷宝转身就跑。

来到第3团,闷宝见到荣誉1师师长郑洞国,郑团长见到闷宝,别提多高兴,用拳头捶打闷宝的前胸,说道:“你小子还活着,不容易啊,老子为你捏了好几把汗!”

“郑长官,你伤好些了吗?”闷宝问道。

“好多啦,还能上阵杀鬼子。”郑团长说道。

郑团长看向荣誉1师的师长,说道:“师座,他就是600团先锋营4连连长石闷宝。”

“闷宝,好小子,昨天帮我们堵住鬼子的突破口,我还没有谢你呢!”郑师长说道。

“长官好,我碰巧遇上了!”闷宝向郑师长敬礼。

“荣誉1师到思拢休整,你跟庭岌(第3团团长)去思拢,剩下的事,我帮你和安澜(200师师长)说!”郑师长说道。

“长官……我,邵团长没了,我要跟着戴师长!”闷宝回答道。

“认主,你眼里只有200师的长官和4连的弟兄。邱疯子和我说了,不勉强你,好样的,不愧是安澜看中的兵。你们聊,我走啦!”郑师长说道。

郑师长走后,第3团团长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攻打界首时,第3团九个连长伤亡七人,就连司号长都阵亡了,你身中三刀,带伤指挥战斗,你们就要离开战场了,我心里难受,来送你和第3团的弟兄。”闷宝说道。

“从昆仑关撤下时,荣誉1师战斗人员仅剩700多人,随后,又苦战441高地,伤亡过半,不能再战。别难过,都是第5军的弟兄,我们还会再见。”郑团长说道。

“嗯!”闷宝回答道。

郑团长取出两个油纸包,说道:“拿着,这是我欠你的,战斗太激烈,我都忘了有这么一回事,本想让人给你送过去,你自己来了,更好!”

“什么东西?”闷宝问道。

“芝麻糖和麦芽糖。”

“我不要,给第3团的弟兄。长官,你误会啦,我来是为了送你和送第3团的弟兄,我走啦!”闷宝边说边向郑团长敬礼,礼毕后拔腿就跑。

“回来!”郑团长追到门外。

闷宝没有理会,向600团的方向奔去,郑团长没有放弃,跟在后面,第3团的弟兄看到团长追着闷宝边跑边喊,还好第3团的弟兄都见过闷宝,知道闷宝是个“活宝”,要不然,闷宝一定跑不出第3团的营地。

转眼间,闷宝已经跑出第3团的营地,门口的卫兵看到团长在追闷宝,也向闷宝追去。郑团长喊道:“不用追了!”

郑团长哈哈大笑,把油纸包递给第3团的弟兄,说道:“小王八羔子,跑这么快!他不要,你们帮他吃!”

“团座,什么东西?”第3团的弟兄问道。

“打开看看!”郑团长说道。

跑远了,闷宝回头看了看,没人追,这才停下脚步,想不难过都不行,荣誉1师超过半数的连队都变成4连。第3团全团敢死,打光好几个连,郑团长嘴上不说,心里不知有多苦。600团的团长不忍心把4连投入战斗,杜长官同样不忍心把荣誉1师投入战斗。

回到600团,200师正在和日军台湾旅团血战,看着从火线上运下的伤员和阵亡的弟兄,闷宝怒火中烧,好想撇下4连的弟兄,一个人冲上火线,和鬼子血战。

“连长!”20余个伤兵在不远处向闷宝挥手。

闷宝向着伤兵飞奔而去,这些伤兵都是4连的,攻打昆仑关时负伤,被送去野战医院。

闷宝仔细打量伤兵,激动地说道:“伤还没好,你们怎么来了?”

“听负伤的弟兄说,4连快打光了,我们放心不下,就来了!”3排长说道。

闷宝眼眶通红,愤怒地说道:“都给我滚回去,养好伤再来!”

此情此景,要是在三个月前,闷宝肯定号啕大哭,600团团长曾对闷宝说“如果是口血,你可以吐出来,眼泪只能在心里流”。

“连长,能走的弟兄都想来,被我拦住了,我们23人,虽然不能跟鬼子拼刺刀,开枪和掷手榴弹肯定没问题,让我们留下吧!”

“你们可以留下,但是,除了团部受到攻击,不准你们参加战斗,听清楚了吗”闷宝说道。

“是,长官!”伤兵回答道。

2排长走到闷宝身边,说道:“长官,团座说,你回来后,让你立即去见他!”

“知道了。4连缩编,编成两个班,2排长担任1班班长,没有受伤的弟兄全部编入1班;3排长担任2班班长,受伤的弟兄全部编入2班。”

“是,长官!”4连的弟兄回答道。600团的副官和两个参谋在一旁默默观看,副官小声说道:“这小子上道了!”

“这么残酷的战斗,就算是块废铁也能炼成好钢!”一个参谋说道。

“混账东西,石闷宝就是块好钢,师座和团座正在锤炼,要把他打造成一把尖刀!”副官说道。

两个参谋看着闷宝的背影,眼神中充满羡慕,甚至是嫉妒。闷宝走进600团的指挥部,看到团长的桌上也有两个油纸包。

“团座!”闷宝向团长敬礼。

“你去第3团干什么?”团长问道。

“我去送郑长官和第3团的弟兄。”闷宝说道。

“没了?”

“没了!”

“带回来什么?”团长严厉地问道。

闷宝看向团长桌上的油纸包,恍然大悟,急忙向团长叙述经过。

团长哈哈大笑,一手拿着一个油纸包走向闷宝,说道:“战斗太激烈,我也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这两包糖是攻打界首时,我帮你向郑团长要的,拿着!”

“团座,我不要,给团部的长官吃!”闷宝边说边后退,看样子,又想溜。

“站住,没规矩!”团长命令道。

闷宝没敢跑,站在原地,团长走到闷宝边上,说道:“你没听邱长官的、郑长官的和第3团郑团长的,我不处罚你,但是,我的话你必须得听,拿着!”

“是,谢谢长官!”闷宝说道。

闷宝接过油纸包,走到团长的桌前,把两个油纸包放在桌上,将油纸包打开,再拿起油纸包,走到团长跟前,说道:“团座,你一样吃一块,我拿去分给别的弟兄!”

“好,一样吃一小块!”团长说道。

闷宝捧着两个油纸包在600团团部绕了一圈,一斤芝麻糖和一斤麦芽糖,团部的长官和4连的弟兄居然没有分完,每个人都掰了一点点,闷宝最后一个分,居然各剩一整块,闷宝还想再分,4连的弟兄死活不要,闷宝没有吃,包起油纸包,装在衣服口袋里,向伤兵中转站望去。

黎倩倩火线抢救伤员、协助作战部队堵住日本鬼子的突破口、击毙日军少佐,经师部批准,晋升一级,担任通信营中尉副连长。600团对闷宝的奖励,除了一斤芝麻糖和一斤麦芽糖,没别的。

日军台湾旅团没日没夜地在八塘修建防御工事,看劲头,想把八塘变成第二个界首。200师三个主力团外加两个补充团,没日没夜地强攻八塘,日军台湾旅团收容21旅团的溃兵,在百余架飞机的掩护下,拼死抵抗,战斗再次白热化。

一星期过去了,200师压力太大,新22师也投入战斗,4连没有作战任务。黄昏时分,600团先锋营从战场上撤下,闷宝见到营长和三个连长,1连2连和3连比起4连来,损失小不了多少,官兵疲惫不堪,半数军官受伤,带伤战斗、带伤指挥战斗,闷宝羞愧难当。

“团座,我带4连上,让1连2连和3连休息几天!”闷宝说道。

团长没有理会闷宝,向伤兵中转站走去,闷宝带着4连1班的弟兄跟在团长周围,除了闷宝,其余弟兄不敢跟得太近。

第36军接替第5军攻击八塘,200师和新22师正从火线上撤离。来到伤兵中转站,600团的弟兄挣扎着想从担架上坐起,向团长敬礼,闷宝协助团长安抚伤兵。

似曾相识,一个纤弱的身影,佝偻着腰,不停地咳嗽,双手抬着担架走进伤兵中转站,闷宝定睛一看,是黎倩倩。

闷宝急忙迎上去,从倩倩手上接过担架,一星期未见,倩倩瘦了一圈,连站都站不直,不停地咳嗽。

把担架抬上急救台,闷宝跑向倩倩,眼眶红润,问道:“怎么瘦成这样?”

“团座到门外了!”倩倩说道。

闷宝没有回头,从军装口袋里取出油纸包,塞到倩倩手里,正想说话时,倩倩抢先说道:“不准哭!”

闷宝没有哭,转身追赶团长。

第5军苦战一月有余,官兵疲惫不堪,不适合再战,经重庆方面同意,撤离主战场,到思拢、太守一带休整。

入夜,倩倩打开油纸包,立刻泪流满面,芝麻糖和麦芽糖被闷宝的体温熔化了,凝固在一起。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的提醒

    《孙子兵法》的提醒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它展现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这种理性之光,通过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等深刻的战略理念展示出来,通过蕴涵在其中的“以德服人”、“天人合”等深刻的哲学理念展示出来。
  • 都市之绝世强兵

    都市之绝世强兵

    撸串的过程中,竟然也能招来飞天横祸,还能不能讲点道理?然而,世间事,没有那么道理可言,原本想过几天平淡生活的陆天宇,终究跳不出是非圈。于是,重整旗鼓,王者归来,陆天宇又创造了一段属于他的传说!
  • 超级兵王

    超级兵王

    【超神火爆】佣兵大帝羽皇,巅峰一战之后,患上严重战后综合症,毁灭破坏倾向日渐加重,唯有轻松可以有效抑制病情,而其中搞笑效果尤好。按照心理医生建议,他离开战场回归都市,以治病为名,开启了一段搞笑之旅。
  • 弹痕

    弹痕

    当过兵,站过岗,守过边疆上过天。走过南,闯过北,拉着死神跳过舞。挨过刀,中过弹,枕着鳄鱼睡过觉。翻过山,游过海,搂着死人嗥过歌。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热门推荐
  • 魔宗之修魔狂人

    魔宗之修魔狂人

    在不久前,宇宙里发生了一场恒星爆炸,星球上许多人皆受波及,柯茗本以为生命就此结束,却不想一觉醒来,就到了修灵世界里名叫九莲的大陆。崖底神秘之地,戴面具的神秘男子……在这像冒险一样惊险又刺激的探索中,她会不会揭开那个秘密呢?
  • 祸国皇后

    祸国皇后

    莲花仙子下凡历劫,爱慕者们纷纷追随而去。冷酷腹黑的文昌帝君玩心大起,抢过司命星君的命格薄,几笔一挥,一段美好的姻缘被改得乱七八糟。司命气急,一杯桃花汁加上困仙水,把被药倒的文昌帝君打包一捆丢下凡跟莲花送作堆。谁料仙子下凡投错胎,性格一歪八千里。开妓院、窃国权,美男群绕斗翻天。文昌帝君一声长叹。旁人是天女在手,天下我有;他偏偏是天女在手,天下化为乌有!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美好的未来。为苗条过分投入、矛盾的青春期心理、跟自己的长相过不去……这些都是阻碍您通向美好未来的荆棘和峭壁,不要因此而惧怕,通过这些磨砺,您的未来会更加熠熠生辉。
  • 红与黑

    红与黑

    头号青年读物,被誉为“青年人的灵魂哲学诗”。首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标志!海明威开列的一生不可不读书目;毛姆认为的真正杰作。在人类文学史上,《红与黑》书写了每一个社会青年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时矛盾的内心,被誉为“青年人的灵魂哲学诗”,成为首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红与黑》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并且极富魅力的人物形象,他能让许多青年人在他的身上找到共鸣。西方关于研究司汤达的作品(特别是《红与黑》)数量足以与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等量齐观。
  • 爱情心理学

    爱情心理学

    也许你此刻正遭遇情感的困扰,不知该怎样表达、得到爱;也许你已经历多年的婚姻生活,但彼此间却感受不到真正的爱与关怀;也许你想好好经营自己的情感和家庭,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许你希望了解爱的方式,提升自己维护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爱情心理学》这本书中,知名两性情感问题专家霍妮将使我们对爱情、伴侣选择、激情、嫉妒、欺骗、背叛、沟通、依恋、分手、婚姻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阅读本书可能只需要一星期的时间,但其中的某些内容也许能使你受益匪浅。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鱼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鱼座

    整个2012年对双鱼来说,是劳累、付出、压力很大的一年,被积极的对手、活跃的伙伴逼到,完全没时间思考,看到机会抓了就跑,陷入一个“没有回头路”的情境。 2013年,学到许多本事的你,对任何可能性都跃跃欲试,有了位子,有了筹码,真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畅、自由。你也可以尝试海外市场,让梦想实现,有精彩表演,稳步前进。
  • 诸天大帝主

    诸天大帝主

    李唐天子!千古一帝!这身份不错啊!错了,是南唐天子,千古词帝?这个有挑战,不错!那自称截教门徒的道士余鸿是什么鬼?对面梨山老母、陈抟老祖之类又是啥?打扰了!再见!不见!有金手指啊?系统流?召唤流?无限流?为了我的大小周后,我就勉为其难怼死赵大吧,免得他烛影斧声多难看!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礼俗消费与地方变迁:江浙锡箔的物质文化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礼俗消费与地方变迁:江浙锡箔的物质文化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锡箔切入江浙地区礼俗消费,从锡箔背后丰富的故事讲起,涉及思想观念、技术、国际贸易、税收、社会运动,对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变革的历史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研。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