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3600000002

第2章 历史沿革

说起玉门关,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王之涣的那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关于玉门关的关名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关名的传说

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从边陲和田运石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

据说,马迷途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地赶路。

因此,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被一片黑暗笼罩,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年老马匹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有一支专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常年奔波于这条路上,也常常在马迷途这里迷失方向。

有一次,商队刚进入马迷途就迷了路。正在人们焦急万分之际,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商队中一个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大雁抱在怀里,准备出了马迷途后再放掉它。

不一会儿,只见大雁流着眼泪对小伙子“咕噜咕噜”地叫着说:“咕噜咕噜,给我食。咕噜咕噜,能出迷途。”

小伙子听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为饿得飞不动才掉队的,便立即拿出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就飞上天空,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

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飞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方盘镶玉。”边叫边飞,又一次引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

大雁飞走时所说的话,只有救那只大雁的小伙子能听得懂。这个小伙子把大雁的意思转告领队的老板:“大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

老板听后,心里一盘算,一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舍不得,就没有答应。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难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

小伙子听罢急忙转告老板,老板慌了手脚,忙问小伙子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

小伙子说:“你赶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镶玉,绝不食言’。”

老板马上照小伙子说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

到达小方盘城后,商队的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以后,有了夜光墨绿玉作为路标,过往商队再也不迷路了。

小方盘城上有了一块玉,从此就改名为玉门关。这就是大雁引路的传说。当然,大雁不可能会说话,这个传说并不可信,但这个传说能反映出玉门关附近环境的恶劣和人们对善良之人的美好祝愿。

玉门关是汉武帝时所建,这里是古代我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从西域输入的和田玉石就从此入关,故名玉门关。

(二)关址的变迁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九十公里处,它最早建于汉武帝时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玉门关经历了多次损坏,就连关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汉代的玉门关 提起汉代的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的与畅通,公元前121年至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在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时,玉门关随之建立。

关于汉代玉门关的情况,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的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玉门关与阳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原与西域交通必须取道两关。

王莽末年,中原与西域断绝来往,玉门关也随之关闭。东汉初,西域大道北移,玉门关关城再未复建。

对于汉玉门关的关址,也有不一致的看法。唐宋时期的一些古籍,如《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均认为汉代玉门关的关址在唐寿昌县西北59公里。唐代的寿昌县,就是现在敦煌市南湖乡寿昌故城址。

敦煌遗书《沙州图经》《沙州城土镜》《寿昌县地境》等则均认为,汉玉门关的关址在唐寿昌县北80公里。

20世纪以后,依据敦煌西北90公里的小方盘城所出土的“玉门都尉”等汉简,许多学者认为,这个小方盘城即是汉玉门关关址。

还有人认为,最早的汉玉门关在敦煌之东,或即汉玉门县,即今玉门市赤金镇附近。公元前103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后才迁到敦煌西北。

后来,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依据敦煌马圈湾等地烽燧遗址所出的汉简,以及对当地地形、驿道相关位置等考证得出结论认为,玉门关应位于临要燧东侧,玉门候官燧西侧,似在小方盘城西11公里的马圈湾遗址西南0.6公里处,通往西域的古驿道就从此高地中间穿过。但关城遗址尚未找到,或已毁坏无存。

尽管以上看法不一,但均认为汉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整个汉代期间玉门关关址都没有改变。

2.隋唐的玉门关 在隋唐时,玉门关关址由敦煌西北迁至敦煌以东的瓜州晋昌县境内。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当年玄奘法师西行求经,于贞观三年秋天抵达瓜州晋昌城,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安西县锁阳城。

玄奘渡过葫芦河,通过了河上的玉门关。据此,学界普遍认为,隋唐时期的玉门关位于锁阳城北30公里处,即安西县城东50公里处的疏勒河岸双塔堡附近。

这个位置已移至汉玉门关东240公里之处。这里正处交通的枢纽地位,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与伊州相邻。且傍山带河,地势险要。其四周有山顶、路口、河口要隘,还保存有古烽燧11座,如苜蓿烽、乱山子七烽等。

3.五代及宋代的玉门关 到五代宋初,玉门关址又有了新的变动。据敦煌遗书《西天路竟》记载,灵州西行20天至甘州,又西行5天至肃州,又西行一天至玉门关。

《西天路竟》是北宋乾德四年大宋派遣行勤等人赴西域求法使团中一位僧人的行记。行勤等人由肃州,即今甘肃酒泉市出发,一天可抵玉门关。

一日行程一般在50公里以内,这表明此时的玉门关已东移至今酒泉城西不出50公里的地方,当位于嘉峪关市界内,安西县双塔堡东200公里处。五代宋初的玉门关已移至唐玉门关之东200公里左右的地方。

五代宋初,嘉峪关市石关峡设置玉门关后,在双塔堡隋唐时期的玉门关被废弃,其功能被新关所取代。

古代在干旱戈壁地区行进,沿途人畜水源补给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五代宋初玉门关的关址附近还有一股名为红柳沟的泉水由西向东流去,泉水自南北两山崖间渗出,汇为水流,为穿越过玉门关的沿途行旅提供了良好的补给水源。

北宋仁宗景时期,自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上销声匿迹了。

玉门关自西汉元鼎或元封中设置以来,伴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历时一千一百四十余年,关址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在漫长的一千多年间,玉门关是防御外族的军事要塞,是丝绸之路的关口,也是中原与西域的分界,这些功能使玉门关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同类推荐
  •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除了儒家,还有一个超越人世、物我两忘的世界观,曾主宰了半个中国。在周文化成为主流之前,先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水草丰茂,烟雾缭绕,到处是沼泽、森林,鬼怪幽灵飘荡其间,人不过是这大地上栖息的其中一物类而已。这种“连续的世界观”在商朝灭亡以后,保留在了宋(商遗民的国家)和楚国文化里,而《庄子》及其精神本身反映的便是这样一种观念。庄子用自己高超的叙事技巧构筑起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里,有硕大无比的大鹏、大鱼,有长寿绵绵的大龟、大树,有海上仙山。他会跟你说各种荒诞的故事和寓言,但始终不肯点破,直到最后,你也分不清何为真实、何为幻象。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三秦家规

    三秦家规

    本书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编写。第一部分名人家规,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陕西七部家规,按照家规简介、家规摘编、专家观点、采访札记等体例,对七部家规进行图文并茂式地完整展现。同时,还精选了省纪委秦风网发布的三部家规。第二部分家训家规集锦,收集整理了我省部分优秀家训家规。本书旨在通过讲述三秦大地家规故事,展现陕西人民的家国情怀,使广大读者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力求更好地发挥家规文化的教化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神临寰宇

    神临寰宇

    大争之世,强则存,弱则亡。仙路断,天下乱,大帝出,定四方,仙门聚,乱世起……
  • 综火影之僵尸派来的卧底

    综火影之僵尸派来的卧底

    叶漓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穿到了游戏里,只有通过全部关卡才能回去。不过叶漓十分自信自己能够通过全部关卡,前提是没有人拖后腿。“喂,那边那个蘑菇头,别动我的阳光菇/大喷菇/小喷菇/胆小菇/魅惑菇!”
  • 故事会(2019年2月上)

    故事会(2019年2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都市龙神进化系统

    都市龙神进化系统

    “什么!你拥有神龙系统,可化神龙,我不是你对手?”凌风一笑,也不生气,下一刻!吟!江湖市第一人,凌风一口吞了!“哦,你说你有无敌满级属性系统,天赋999+,根骨999+,悟性999+,学什么修炼的都快,我是废物,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凌风摇了摇头,下一刻,吟!云东省第一人,凌风一口吞了!“很好,你说你有最强装逼系统,秒天秒地秒宇宙,我算个球?装逼装到我这里来,可以。”凌风轻笑一声,下一刻,吟!华东区第一人,凌风一口吞了!……大道三千系统,各路争锋。凌风背负双手:”跳出大道外,不在五行中,系统之王,我的龙神进化系统!““凌风哥哥,灵儿想你了。”“我的好灵儿,这就来了!”
  • 风云七域

    风云七域

    茫茫穹苍,七域并存,身怀神秘血脉,在上古天龙族的后裔帮助下,和他并肩作战,征战六大天域,共闯神秘的上古神域,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一则尘封的古老神话,一段离奇的凄惨身世,一种无奈的纠结情感,一个意外的悲惨结局,是结束,还是开始,都无法预料!
  • 捡到一本木叶忍者

    捡到一本木叶忍者

    宇智波带土捡到一本轻微吐槽和忠粉备注的漫画,从此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原书名:《捡到一本火影忍者》)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风再起依念你

    春风再起依念你

    过去,她以为再也没有人会护着自己了。然而回国后……“宝贝,有我在谁也不准伤害你。”他紧紧地抱住那个女孩。“嗯……那你也不准欺负我哦!”他笑了笑:“我宠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欺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