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3700000009

第9章 唐五代笔记(2)

【赏析】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少年英才,气宇不凡,才华灼人,可惜英年早逝,享年仅二十六岁。这里所写的乃是真人真事。王勃因为曹达事,连累父亲,远贬交趾。上元二年(675),王勃千里跋涉前往南海探望父亲,途经洪州,适逢宴会,他就对客挥毫,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作者着笔非常巧妙,主要是通过阎公对王勃诗句的三次不同反应,表现了这位少年神童的文采。孟学士是被皇帝供奉在馆阁里专职著述的,可见其也非泛泛之辈,是具有一定文采的。阎公第一次听到小厮的禀告,他颇不以为然,斥之为“老生常谈”。未见分晓,便下断语,可见他对王勃成见之深。他原本想让自己的女婿出风头的,可王勃横插一杠子,焉能不恼?写阎公对王勃的对立情绪,实则为了突出王勃的非常之才。第二次听到禀告,他变得沉吟不语,可能是感到了王勃下笔非凡的气势而内心处于矛盾之中,冰结的敌对情绪已经开始松动。当第三次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时,他再也坐不住了,禁不住“矍然而起”,连连称赞王勃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表示完全折服,然后“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全文就是这样紧紧围绕阎公的感受,层层深入,来表现王勃的非凡文采的。

叶限哭鱼

段成式《酉阳杂俎》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陶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鬓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囚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斤杀之,鱼己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今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邑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具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为媒祀,求女必应。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

【赏析】

“善恶报应”一直是古代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也从侧面折射了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恶人得势、小人当道而君子沉沦下僚的反常现象,不满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这则笔记以紧张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朴实勤劳、善良聪颖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宣扬了作者扬善抑恶的社会理想。

叶限,笔记中的主人公,“少惠”,“善陶金”,可见其聪明与勤劳。可偏偏好人没好报,红颜命薄,幼年丧母,祸不单行,未几,父又卒,其命运之多艰,深为可叹;这还不算,加之“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其境况可想而知。阅至此处,读者在同情之佘,又多了一份怨愤。后偶得一鳞,便潜养于盆水,又见其善良;“易数器”,大不能受,才投放后池,并以所得余食,沉以食之。耐心若斯。紧接着,笔锋一转,“其母知之”。以其后母毒辣奸诈之性格,定无好事。果然,她先支开叶限,再设诈杀鱼,后“膳其肉”,“藏其骨于郁栖之下。”笔记一步一步把后母之恶描写到极致。叶限回来之后,悲痛不已,忽有披发天人飞临指点迷津,女用其言,以致金玑玉食,随欲而具。之后故事情节的发展,极其类似德国《格林童话》之中的《灰姑娘》,都是通过金履结缘而母仪天下。至于笔记中的恶人——叶限之后母,则为飞石所毙。至此,善恶报应之主题也得到鲜明的体现。

文末解释故事的来源,“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其目的在于证明故事的真实性。这也是笔记文一贯的叙述模式。

闺歌互答

范摅《云溪友议》

朱庆余校书,既遇水部郎中张知音。遍索庆余新制篇什数通,吟改后,只留二十六章。水部置于怀抱,而推赞之。时人以张公重名,无不缮录而讽咏之,遂登科第。

初,朱君尚为谦退,著《闺意》一篇,以献张公。张公明其进退,寻亦和焉。诗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藉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是朱公才学,因张公一诗而名流于海内矣。

【赏析】

本则笔记所言情事,是一则唐代诗坛佳话。唐代举子应试,必须借助于达官显贵、清望名流的推举才能够得以高中,所以,他们往往借助于行卷的方式,向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主考官说上话者投送自己平日的习作,希望引起注意,借其美言,顺利中第。笔张籍事先读到的朱庆余诗作,无疑是朱行卷的作品。

本文写朱庆余的诗歌文采过人,并没有写他怎么构思,怎么巧于用词,怎样立意高远,而足借著名诗人张籍的诗作来进行烘托。笔记先写张籍颇为喜爱朱庆余的诗作,倍加赞赏,以至于爱不释手,“置于怀抱”,随时吟读,结果引起人们纷纷抄录、竟相传唱。接下来,笔记又写了张朱二人以诗互赠,相互酬唱之事。朱庆余诗作颇为巧妙,把询问考试情形化作闺意,借一新婚少妇之口,娓娓道出;张籍的和诗也非常精彩,他洞晓了朱庆余的意思,在和诗中称赞之极,丝毫不加掩饰,以“万金菱歌”誉之,足见其喜爱、赏识之情,无疑也给了朱庆佘一颗定心丸,暗示他不用担心,及第中举自在情理之中。

方竹柱杖

冯翊子《桂苑丛谈》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且朱崖所宝之物,即可知也。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柱杖何在。曰:“至今宝之。”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太尉多蓄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而方者也。”

【赏析】

甘露寺老僧实在迂腐之极,朱崖公竹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呈方形,并且浑身透绿,既具有一般竹杖的自然之美,又具有为世所罕见的方形之状,实在是稀有之宝。可是,经过老僧刀削之后,四方变成了浑圆,青绿变成了黑漆,与一般蠢蠢、肉眼常见之俗物没有什么两样,它也就失去了它的珍奇之处,其价值也就不存在了。实在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暴殄天物!

细读这则小故事,还可以从中发现很深的生活哲理,成语“规圆方竹”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比喻因俗而伤雅。让我们从这种意义在延伸开去,联系列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就可以发现,存在甘露寺之僧这种心态的人还为数不少,因循守旧,顽固不堪,言行举止都要讲究一板一眼,客不得一点新思想,害怕新事物,时时处处以旧框子套人,实在是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苏颋书诏

郑处诲《明皇杂录》

苏颋聪悟过人,日诵数千言,虽记览如神,而父镶训励至严,常令衣青布襦伏于床下,出其颈受榎楚。及壮,而文学该博,冠于一时,性疏俊嗜酒。

及玄宗既平内艰,将欲草制书,甚难其人,顾谓残曰:“谁可为诏?试为思之。”僳曰:“臣不知其他,臣男颋甚敏捷,可备指使。然嗜酒,幸免沾醉,足以了其事。”玄宗遽命召来。至时宿酲未解,粗备拜舞。尝醉呕殿下,命中侍扶卧于御前,玄宗亲为举衾以覆之。既醒,受简笔立成,才藻纵横,词理典赡。玄宗大喜,抚其背曰:“知子莫若父,有如此邪?”由是器重,已注意于大用矣。

韦嗣立拜中书令,袅署官告,颋为之辞,薛稷书,时人谓之“三绝”。颋才能言,有京兆尹过瓖,命颋咏“尹”字,乃曰:“丑虽有足,甲不全身,见君无口,知伊少人。”瓖与东明观道士周彦云累相往来,周时欲为师建立碑碣,谓瓖曰:“成某志不过烦相君诸子:五郎文,六郎书,七郎致石。”瓖大笑,口不言而心服其公。瓖子颋第五,诜第六,冰第七,诜善八分书。

【赏析】

《新唐书·苏坏传》载:“玄宗平内艰,书诏填委,独颋在太极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差。”这是《明皇杂录》所录苏颋故事的最早来源。郑处诲的这则笔记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其既有语言对话,又有细节描写和情态刻画,形象逼真地塑造了苏颋疏俊嗜酒的才子本色。

同类推荐
  •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我曾像任何艺术家一样,期望通过种种美好愉快而意义非凡的事物,在这个创伤而笨拙的世间构筑一个小天地,并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因此我忠实坦诚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发些感慨之词,绝没有妄加臆想。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 温莎堡的黄玫瑰

    温莎堡的黄玫瑰

    《温莎堡的黄玫瑰》一般是先读书,再去旅行。但,也有可能在旅行开始之后,还可以再接着读书。这谁知道呢?景到深处自然景,书到悟中再读书。这是一部游记类散文作品,写的是作者在游览中外名胜古迹乃至旖旎风光中的各种人生感悟,这是她的真情实感,更是人生中的真实感悟。书中的一景,一物,说不定正和你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有重合、相似之处。
  • 最后的对话(二)

    最后的对话(二)

    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光,博尔赫斯在布利诺斯艾利斯城市电台中与作家奥斯瓦尔多·费拉里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对谈。这既是博尔赫斯生前后三年的大规模的谈话,同时,也不同于以往的采访、访谈,这是博尔赫斯一生中难得的、两位作家之间的平等对话。博尔赫斯的谈话,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充盈着深邃的人生智慧和广博的学识,含义隽永,历久弥新。这百余场对谈,涉及话题繁多:关于身份、文学、哲学、爱情、梦、东方、佛学、旅行、探戈、好莱坞……所有的话语,都萦绕着博尔赫斯的灵性,令所有读者“都将以他的眼光来观察万物,并且或多或少,成为博尔赫斯”。能够拥有博尔赫斯,能够阅读他、走进他的智慧世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幸运。本书中文版的引入,让我们有机会来走近博尔赫斯本人,走近他终身奉献和驱策的拉美文学。
热门推荐
  • 他的白月光

    他的白月光

    七年前,林徊因为误会忤逆继母而被父亲送到某城乡交换节目开始了交换生活,不配合节目组的她,又被继母委托给在农村休假的江崇照顾,随着相处,两人从厌恶冷漠到逐渐产生了感情,但最终不得不因为两人之间的差距而分开。七年后,成为了女明星的林徊因为电影而去基地参与训练,重遇了负责特训的特种兵队长江崇。江崇冷硬严厉,林徊一边训练,一边借机靠近,两人间的爱火又重燃……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少女柒馨暮

    少女柒馨暮

    里面掺有游戏《星途少女》剧情,少女柒馨暮走向星途大道的日常生活,女主从丑小鸭逆袭到白天鹅,最终获得星途少女的称号。
  • 我在地球当英雄

    我在地球当英雄

    异能兽潮入侵人类城市!怪人入侵!全球高武世纪到来!倒霉青年穿越到23世纪,身带一拳超人系统走上武者巅峰!“我只是刚被人吵醒,起床气有些大,一不小心就拯救了地球”穿着睡衣的楚向阳在全球记者的面前如是说道。
  • 外滩里十八号(壹)

    外滩里十八号(壹)

    外滩里是上海南市方浜路上的一条弄堂。外滩里十八号是弄堂里的一栋石库门。郑二白他在方浜路上开了一间中医诊所。关壹红这位落魄的千金大小姐下嫁给了郑二白。茅捷编著的《外滩里十八号》讲述的就是这对老夫少妻的奇葩故事。外滩里十八号里头住着一群小市民,有拉黄包车的、炸油条的、贩菜的底层百姓,也有开诊所的中医、办报的亭子间文人,他们把“狗洞能钻、龙门能跃”的生存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 刚好我也喜欢你(全集1-2卷)

    刚好我也喜欢你(全集1-2卷)

    还有一周大婚的袁小洁在婚礼酒店意外的发现未婚夫杨恒和他的女同事接吻,愤怒之下走了过去,却从这个相恋五年的男人口中得知了那个他不屑一顾的自己。他非但没有任何愧疚反而侮辱小洁肥胖、邋遢,过分节俭和床戏死板,不堪羞辱的袁小洁拿出了为大婚准备的红酒,醉酒后给杨恒打电话,没想到对方再次羞辱她,一气之下,她拿出手机,玩了摇一摇……
  • 八零福妻养包子

    八零福妻养包子

    【新书《姜医生每天都在艰难求生》已发,求支持~~】【年代文+宠文+萌宝】末世一场大战,回到了八十年代!刻薄婆婆,极品大嫂,奇葩小姑......过去谁拿了我的什么,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的什么,给我吐出来,一笔一笔慢慢算。等等,这枚突然冒出来的糯米团子什么情况?团子:“麻麻抱~”叶婉樱:牙疼!某天,一身冷漠气息的妖孽男人出现,大手一览:“媳妇儿,跟我走!”叶婉樱:卒!
  • 两个人的战争

    两个人的战争

    男女主人公都是曾经沧海,于是都懂得了保护自己,好好的给自己一个壳,牢一点,再牢一点,却殊不曾料想,拒绝了伤害的同时也拒绝了所有可能的缱绻温柔。当时第一个联想就是张爱玲的白流苏与范柳原,不一样的时代,一样的男女,爱到后来都不由得算计了又算计。
  • 俏妃迟暮

    俏妃迟暮

    为了爱他,她甘心成为和亲的工具,表面上是和亲,但是其实是刺探敌国军情,成就他统一天下的野心。落花终究随流水,漂到天涯终不回。
  • 如果森林有童话

    如果森林有童话

    从小怀揣着潜水梦想的少女夏拾雨在一次潜水过程中,因为疏于对呼吸调节器的检查,导致好朋友宫旭在潜水后再也没能醒过来。一直内疚自责不已的夏拾雨从此患病。宫旭一周年忌日上,宫旭国外好友木司楠回来祭奠,偶遇夏拾雨,一开始恶语相对,发现其不对劲后先冷眼旁边,慢慢于心不忍,默默相助,最后想方设法拉她出来。告诉她,如果你惧怕深海,那就陪我去森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