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4400000006

第6章 孔庙的文化与影响

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庙建筑群时间久远,集历史、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成就于一体,是古老的博物馆。它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综合体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孔庙自始建以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孔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孔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一)碑刻艺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各地孔庙在建立、修缮、祭祀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碑刻和匾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据统计,曲阜孔庙内共有碑碣1000多通,包括祀孔碑、谒孔碑、修建孔庙碑、功德碑等,这些碑碣除了大量的用汉文刻成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如满文、蒙古文字等。无论从年代跨度上,数量上,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都是价值极高的宝库。

从碑刻和匾额的书法艺术看,各种字体兼备,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也同样是难得的珍品。地方文庙碑刻也不乏精品,如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撰文并以正楷书写的“孔子庙堂碑”,现存摹刻有二:一在西安碑林,称“陕本”或“西庙堂碑”;一在山东成武,称“成武本”或“东庙堂碑”,现由县文物室收藏,历来为书家所喜爱。

碑刻中有汉碑和汉代刻字二十余通,是我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锳碑、礼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张猛龙碑、贾使君碑是魏体的楷模。

此外,孔庙还有孙师范、米芾、党怀英、赵孟俯、张起岩、李东阳、董其昌、翁方纲等人的法书,元好问、郭子敬等人的题名,孔继涑584通的大型书法丛帖玉虹楼法帖等。孔庙碑刻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二)石刻艺术

在孔庙里的雕刻是我国石雕艺术的上品,尤其是大成殿的石柱雕龙,更是石雕艺术的佳作。如山东巨野县现存的明代文庙大成殿,殿四周有24根大型石柱支擎,前檐下8根石柱以及后檐端柱为高浮雕二龙戏珠,上缀浮云,下着波涛,造型生动雕琢精工;其它石柱为浅浮雕缠枝花卉,构图繁缛,技艺精湛。

孔庙著名的石刻艺术品有汉画像石、明清雕镌石柱和明刻圣迹图等。汉画像石有90余块,题材丰富广泛,既有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反映。

孔庙的石刻艺术品雕刻技法多样,有线刻、有浮雕。线刻有减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线地;浮雕有深有浅,有光面、有糙面。风格或严谨精细,或豪放粗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明清雕镑石柱共74根。其中减地平镌56根,高浮雕18根。减地平镌图案多为小幅云龙、凤凰牡丹,清雍正帝七年刻。崇圣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构图优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遗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龙柱,大成殴前檐10柱,每柱高达6米,最为高大,崇圣祠二柱龙姿矫健,云形活泼,水平最高。

另外,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的浅浮雕云龙石陛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祭孔活动

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孔子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孔庙存在的目的就是祭祀孔子,因此,在历史上祭孔活动成为了孔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由来 根据《礼记》中《文王世子》中的记载,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释奠于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凡是过去对教育有贡献,目前已经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

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即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

开始祭祀孔子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敦王四十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于是,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2.历史沿革 自公元前478年鲁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祭孔以后,在其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祭孔活动经历了许多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活动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隆重。

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被认为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时期,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也即是第一次为祭孔设立专项经费。

汉光武帝建武五年,汉王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开始。

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举行,直至汉明帝永平二年,汉王朝在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这也被认为是第一次全国性祭孔活动的开始。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汉明帝亲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这是祭孔有配享的开始。

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唐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祭孔时使用了原本仅限于古代天子用的64人的“八佾之舞”。

宋代时,祭祀孔子又使用了文武舞之制,文舞生64人,武舞生64人,合计128人。因此,后人认为,唐宋以后,孔子祭典一般采用帝王礼制。

到了清代,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他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内有大成殿,专门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并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1906年,清光绪帝将祭孔大典升格为大祀,与祭天,祭地,祭先祖并重。祭孔用大祀礼,文庙按九楹三阶五陛制建造,乐用《八佾》,增《武舞》。祀日皇帝亲行释奠,行三跪九叩礼。

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祭孔活动曾经一度中断。直至1984年,曲阜孔庙才恢复了民间祭孔。以后我国其它地区陆续开始祭孔的活动。

3.仪式 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祭祀活动,祭孔活动具有非常多的仪式规定。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祭孔大典中的乐舞表演,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祭祀孔子的历史过程中,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乐舞艺术。祭孔乐舞的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乐源于孔子所推崇的“韶”;舞源于自“夏”;诗来自隋代牛弘、蔡徽的创作。乐曲八音齐全,古朴纯正、典雅悠扬、金声玉振。

舞生以龠为舞具,舞姿刚劲舒展,具有雕塑之美。乐生演奏的乐器有古筝、笙、笛、箫、编钟、编磬等。

祭孔礼仪场面宏大,古朴娴静,而庄严肃穆的祭孔气氛与金碧辉煌的大成殿,更形成了完美的艺术统一。

祭孔乐舞以其平和的曲调,适中的节奏,典雅的歌词,谦恭的舞步,凸现出我国古代雅乐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庄严恢宏的感人气势,以及和谐的艺术风格,集中展示了孔子及儒家倡导的“仁”“和谐”“礼让”的人文价值。

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献,分初献、亚献和终献。

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

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

后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引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

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四)文化传承与教化功能

从孔庙的发展史,人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传承的轨迹。孔庙兴建之始,儒学的传播尚处于萌芽状态。汉初虽然已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但由于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对儒家文化的争战,以及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绵延数百年社会分裂动荡所引起的思想混乱,使儒家学术很难取得“独尊”的地位。

但在这一时期,儒学吸收其它学派的成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至隋唐时期,天下一统的局面形成,孔子及其创建的儒家学派所阐发的精神与学术思想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儒家文化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使大规模兴建孔庙与长期传播儒家文化成为可能。

宋元明清各朝沿袭“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不断以尊崇的谥号封赠孔子,对孔庙建筑的规格一再提高,都表明了对儒家思想文化价值的肯定。

随着祭祀的孔庙的意义提高,后来除曲阜孔庙外,自北朝开始在全国有关郡县设立文庙学宫,文庙学宫从此有了“学校”的功能。

这一重要功能对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从唐代至清末,庙学不分,规制有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左学右庙,还有中庙左右学、中庙周学等。

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历代儒士文人在这里接受了儒学的熏陶,尊经读经即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各个时期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学人。

自隋唐以后,儒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庙则是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各种文献可以看出,当时孔庙祭祀操纵于国家,其目的在于厉行教化,即“庙以崇先圣,学以明人伦”。孔庙祀孔表明,国家厉行教化的根本内涵是孔子之道,追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想化的礼制秩序。

“仁义礼乐”是儒家之道,政治对儒道的汲取是为了建立有序社会,实现专制统治。所以后人说:“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由此可以看出,孔庙祭祀孔子,其主要目的也就是推崇他所创立的思想学说。

(五)促进民族融合与统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曲阜孔庙及后来在各地建立的孔庙,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功不可没。

据文献记载,古代在封建国家政令的要求下,无论是中原内地,还是边陲地区,都曾设有孔庙。后人有记载:“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

例如辽代的上京、中京、西京,都设有国子监,其旁建有孔子庙,按时祭祀先圣先师。其下各州、县学也都有孔子庙。

金朝沿袭辽制,除上京国子监有孔子庙而外,州县也建有庙学。章宗泰和四年,“诏刺史,州郡无宣圣庙学者并增修之”。

封建王朝的重视,使孔庙遍布各地。在边陲云南,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后,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在昆明建孔子庙。此后,大理、建水、通海、石屏等地也纷纷建立孔庙并使之制度化。到清末时,云南全省除个别极边远的地方外,差不多所有州县都有孔庙了。

在南国海南,被誉为“海南第一庙”的文昌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迁址于文城镇。

在海岛台湾,孔庙首建于台南,建成于清康熙五年。台湾地区兴建孔庙较早者有雍正年间彰化县孔庙,康熙年间凤山县学孔庙,及光绪年间的台北府学孔庙等。

这些边远地区孔庙的建立,大大改善了当地教育落后的状况。

孔庙对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各个地区广设孔庙上,还表现在各个民族对孔庙的态度上。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而非仅被汉族所垄断。这从孔庙建筑者的族别上很容易看出来: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是史载最早在曲阜以外的城镇修建“先圣庙”祭祀孔子的皇帝。

女真族在进入中原、建立金朝后,代代皇帝尊孔祀孔,修建孔庙,如山西平遥文庙至今仍保留有金朝建筑的格局。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不仅首在大都修建孔子庙,奠定了北京孔庙的规格,还将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为历代帝王封赠孔子的最高谥号。

清王朝的统治者满族则在建立清朝而未入主中原之前已奉行祭孔大典,并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孔庙。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奉孔子为“先圣先师”,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各民族的不断统一。

同时,儒家文化规范了中华民族各阶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成为一种理念,是促进中华各民族加强团结携手并进的精神纽带。

(六)孔庙在海外的影响

孔子不仅在中国受到人民敬仰,中国以外的其它地方也非常崇拜孔子,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孔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越南,孔子的儒家文化对越南影响非常深。越南的孔庙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最早记载的孔庙是1070年,在当时越南首都兴建的。越南陈朝光泰十四年,各府设立学校,孔庙开始遍及各地。

越南孔庙的形制和中国相似,不同的是,大成殿之前有拜殿,大成门前有建筑。比较著名的有顺化国子监、会安文庙、海阳文庙、安宁文庙等。祭祀对象也仿照中国的制度,但是还增加了越南的学者。

朝鲜是除中国外孔庙最多的地方。高丽时,开始设立孔庙。1268年孔庙开始推向地方。李成桂时期,命令地方各级都要建立孔庙,从此孔庙遍及朝鲜全境。

朝鲜孔庙的布局也是仿照中国孔庙的,但是也有很多不一样的,为前学后庙。除嗣奉中国的儒家圣贤外,还有本国的东国十八贤。

朝鲜历史上共有362座礼制孔庙。二战后,南北分治,北部的孔庙改作他用,南部的232座孔庙很多仍然进行祭祀活动。

马来西亚最早的孔庙是建在槟城孔圣庙中华小学里面,是由清朝驻槟城大使张弼士所创。昔日儿童第一天上学之前家长必带儿女到此庙祭孔,以求前程光明。除此之外,在马六甲也建有孔子大厦,每年都有举行祭孔活动。

在韩国,共有孔庙三百多处,著名的有汉城孔庙、开城孔庙、大邱孔庙等。

除此之外,在美国、泰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都设有祭祀孔子的祠庙或堂会。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共有孔庙有两千多座。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孔庙还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孔庙见证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的历程。在各地孔庙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丰富的遗存和资料,通过对有关孔庙历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孔庙建筑与祭孔活动的兴衰,透视我国封建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对儒家乃至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演变进行深入的探讨。

同类推荐
  •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书选取了民国时期九个颇具代表性的名人爱情故事,以三男三女以及三对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何事秋风悲画扇”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三名女子为萧红、苏青和吕碧城,“那年花好月正圆”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微,胡适与江冬秀。
  •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最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除了儒家,还有一个超越人世、物我两忘的世界观,曾主宰了半个中国。在周文化成为主流之前,先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水草丰茂,烟雾缭绕,到处是沼泽、森林,鬼怪幽灵飘荡其间,人不过是这大地上栖息的其中一物类而已。这种“连续的世界观”在商朝灭亡以后,保留在了宋(商遗民的国家)和楚国文化里,而《庄子》及其精神本身反映的便是这样一种观念。庄子用自己高超的叙事技巧构筑起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里,有硕大无比的大鹏、大鱼,有长寿绵绵的大龟、大树,有海上仙山。他会跟你说各种荒诞的故事和寓言,但始终不肯点破,直到最后,你也分不清何为真实、何为幻象。
  •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热门推荐
  • 总裁,真香警告

    总裁,真香警告

    他是白家高高在上的继承人,邪魅衿贵,礼貌疏离,却独独专宠她一人;她是家庭普通的小警察,正义强势,善良仗义,却独独对他一人心软。“元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认怂太快,最大的优点也是认怂太快。”“白子阳,你懂个鬼,我这不叫认怂,我这是识时务为骏杰!”“哦?”“嗯,我怂。”......五年前,他们一见钟情,却是有缘无分,被家族生生拆散;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两人能否放下过去,冲破家族桎梏,重新走在一起?
  • 植物强化系统

    植物强化系统

    【从韭菜贩子到植物界大佬】吴优获得了某系统,不禁陷入了沉思:“强化韭菜,选择补肾温阳+1。这年头卖强根丸多赚钱,成人消耗品,日夜皆需求,男人不绝,永不愁卖。”“强化木瓜,选择丰胸效果+1。鲁迅说过,女人宜大不宜小,丰胸业务应该很有市场,不过若是招蜂引蝶怎么办,我不打算开后宫。”“强化猫薄荷,试试加速药效+1。”“强化芦荟:一、抗衰老;二、促进愈合;三、强心活血;四、免疫和再生。这可怎么选?”吴优再次陷入了沉思……(日常、轻松、种田、生活、虐狗……)
  • 花都逆袭女神系统

    花都逆袭女神系统

    获得系统,逆袭女神,全初全收,做都市最强王者。
  • 风云六扇门

    风云六扇门

    他穿越而来,习得一身绝世武功,可他却深陷阴谋泥潭无法脱身!他心狠手辣却又多情不已,醉卧花丛却不知心中所爱者几人!十方强国,举世重宝,尔虞我诈,豪情万丈皆在风云六扇门!
  • 网游之大召唤师

    网游之大召唤师

    虽不是神器横行,但必要的高阶装备是不可少的。虽没有美女如云,但主角身边总是需要几个红颜知己。兄弟情谊,以一敌百,龙族风云,光暗之战,亡灵逆袭……且看徐林一介召唤师如何靠着一件偶然得来的传说装备纵横圣索亚大陆。
  • 血脉破苍穹

    血脉破苍穹

    三百年前,炎帝飞升,今天,黑暗的魂族不耐寂寞,再次开始肆虐人间,萧林家族的废物,在机缘巧合下,获得斗帝传承,从此平静的生活打破。绚丽巅峰的斗气,与神兽的激烈对决,进入梦幻之境,还有数不清的秘密宝藏!看一个废柴是如何在拥有斗帝的血脉后,展开刺激的人生,灭仇家,踏破苍穹飞升成神。
  • 一个中、美、日三国的大间谍

    一个中、美、日三国的大间谍

    谁都有吃惊的时候,然而罗杰斯埔士的惊诧可是非同小可当他打开厚重的保险箱时,触目之处,那个小小的硬板纸三角的位置早已被移动了十毫米这就是说,在他之后,有人动过了柜内的“绝密13号资料”绝密13号!罗杰斯博士的头轰的一声炸响,大张着嘴发出了一个无声的惊叫他双腿打抖地退到了墙边,瘦削的手指按住了墙上的警铃这是1944年2月18日上午10时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内发生的一起失密案,其影响将足以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你是说‘绝密13号’?”军事情报处处长亨特上校从办公桌后探出身了了,被这个可怕的消息骇住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吾爱,爱我

    吾爱,爱我

    当“外暖内冷”的天才设计师遇到“外萌内御”的学生妹,谁会先向爱情投降?他们相识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中,他被”逼”着成了她的哥哥,他一直以为那是唯一的一次,没想到,那只是开始……现实世界中,她一如既往地厚脸皮,逼他见面,逼他交往,甚至最后成了她的“男朋友”。在他们的关系中,她一直步步紧逼,他终于退无可退,准备反守为攻,她却要逃走?曾经的你,一遍遍地对我说:请你爱爱我。现在换成我,换我对你说:吾爱,求你爱我
  • 钟鱼侯

    钟鱼侯

    一朝灭门,当年风光无限的独孤彧徒步走了三年大荒,死里逃生,刀山火海!一朝归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今时今日又有谁人能胜钟鱼侯?!我要这大唐百万江山跪倒在我面前!我要烽火戏诸侯给自己看!我要玉盘珍馐琉璃把玩!把这皇天后土都不放在眼间!“阿彧,仇恨与你来说是否已然不重要了?”“仇人要杀,但不是为了他是仇人。”“阿彧,你越发像个菩萨那样慈悲了。”“菩萨,向来不是慈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