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4600000005

第5章 宋元是花鸟画成熟时期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花鸟画发展到了最兴盛的阶段,出现了大量的花鸟画名家。宋代的《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有三十多位花鸟画家近两千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两万余种。

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元代花鸟画受宋人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表现了文人的士气,丰富了绘画艺术。

(一)宋代花鸟画

宋代的花鸟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1.继承发展 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画院的基础上,宋代设立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北宋徽宗时还曾设立画学。

宋代多数帝王对绘画都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出于装点宫廷、图绘寺观等需要,都很重视画院的建设。特别是徽宗赵佶,在绘画上具有较高的修养和技巧,注意网罗画家,扩充和完善宫廷画院,并不断搜访名画充实内府收藏,促使宫廷绘画的兴盛。花鸟画也因此有了较大的发展。

宋代花鸟画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初一百年,大体遵循五代的绘画传统,院体花鸟画以黄筌富贵为规范,代表画家有赵昌、易元吉、王友等。

第二阶段是熙宁和元丰年间,花鸟画家以崔白为代表,在内容及艺术风格上展示出崭新的风貌,具有精湛的技巧和深厚的修养。崔白可以不经起稿而放手作画。

崔白善于描绘季节气候变化中禽鸟的情态,表现败荷凫雁的荒情野趣,突破了宋初以来画院内黄氏体制的规范,取得了更为自然生动的效果。

第三阶段是徽宗赵佶、高宗赵构统治时期。这是宋代宫廷画院最为繁荣的时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善画花鸟翎毛的韩若拙、孟应之、薛志等。

宋人对花鸟画创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对花鸟画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社会普遍重视花鸟画的时代背景下,花鸟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艺术水平大大超过前代。此时的花鸟画在表现对象的生理结构、色泽变化的同时,更加重视表现对象的生命本质。

视觉真实的写实花鸟画在宋代发展到了顶峰,随着中国画的发展,文人对绘画注入了极大的热情,水墨花鸟画至元代终于蔚然成风。

这也与宋元易代,文人士大夫藉书画以排解内心情怀的需求有关。四君子寄托情结的题材,为明清文人画家树立了标举民族气节的大家风范。正是到了此时,花鸟画成为了像诗歌那样托物言志,像书法一样淋漓尽致抒发情怀的“心画”。

另一重要的是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使以书入画成为可能。

以后花鸟画的重大变革,皆离不开书法的演绎、解构、丰富画法这一主流趋势。

2.师法自然 北宋的花鸟画主要还是承接五代的传统,早期以黄筌的风格为主导,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

北宋中期,已有许多画家在创作上陷入了墨守成规、缺乏创造的僵局。这时,画坛又出现了赵昌、崔白、易元吉等一批画家,他们强调师法自然,深入生活的写生画。

赵昌常于朝露未干时进入花圃观察花草的微妙变化,自称写生赵昌;易元吉为了把握猿猴的生活情状,竟寄居于深山密林。深入生活,使画家笔下的花鸟获得了新的活力。

崔白的《双喜图》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作品。该图描绘山风乍起的时候,树上的山鹊蓦然发现山坡杂草中的野兔正向它们回首观望,山鹊似乎觉得野兔意有所图,于是对着野兔噪叫扑腾。而野兔则似乎被这种大惊小怪的举动弄得莫名其妙,呆呆地望着它们。

据说,山鹊是一种特别性急多疑的鸟类。《双喜图》把这一特点通过兔鹊之间富有幽默感的喜剧性冲突,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在题材上,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以形似,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之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了新的内容。

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这一派,已有别于流行时尚的清新风格,获取朝野称赏,并加速了他们的画风成为新的时尚。

南宋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及语言更加多样化,像崔白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野趣在南宋画家作品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画家偏向于选择猛禽为表现对象。如李迪的《枫鹰雉鸡图》,画面中站在树枝上的老鹰正摆出准备捕猎一只雉鸡的姿势,虽然雉鸡尚未被捕获,但它惊慌失措钻入草丛的动势,却反衬出老鹰的威慑力。对自然界这种弱肉强食现象的刻画,不难使人联想到南宋画家面对动荡家国的那种忧虑不安的心理。

法常的作品更加耐人寻味。他的《松树八哥图》已完全没有北宋花鸟画那亲切的韵味了。草草画成的松干上,孤零零地站着一只用简笔水墨一气呵成的八哥,它对身外的一切事物似乎浑然不觉,埋头理羽,分明表现出拒人万里之态。

画面上部大片空白使八哥的形象给人一种超乎尘俗的感觉,整幅画似乎就是对一种烦躁不安而又落落寡合的心理的梳理和澄照。

显然,法常要表现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一种难以言传的心态。法常是一位深通禅理的画僧,据说,他曾得罪过当政奸臣贾似道。《松树八哥图》所表现的,也许是禅家哲学的某种境界,但是,可能也与法常傲然独立的个性有一定的联系。

(二)元代花鸟画

1279年,南宋灭亡,于是,人格价值成了汉族知识分子关心的主题。元代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因此艺术问题也比较复杂。

在民族矛盾中,艺术一方面表现出审美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成为艺术家反映心声的媒介,艺术除了一般的内容和形式之外,通过这些内容和形式所表现出的其它深层次的内蕴就有了超越艺术之外的社会意义。

元四家中的倪瓒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表现了元代花鸟画的整体面貌。

倪瓒在《题自画墨竹》中说:我画竹子就是为了表现胸中的逸气,那里管它画的对与错,像与不像,叶繁与叶疏,枝斜与枝直。当然,倪瓒笔下的墨竹还是颇具风姿的,只不过这些在他看来并不是目的,他无非借画竹以寄情写意而已。

这种强调借物写意,追求主观情感表现的倾向,在元代画坛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宋末元初的画家郑思肖,专画露根不植土的兰花,表现其国家沦亡,无所依托的悲愤情感。这种不以艳丽的色彩媚人,而是以情感人的艺术追求,也正是元代以墨竹为代表的水墨花鸟画盛行的原因。而这一点,又是与元代画家独特的心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说宋代的文同、苏轼通过梅竹以表现的胸中逸气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元代画家所表现的胸中逸气除了有个人化的因素之外,还有许多社会的因素。

由宋代开始的墨笔花鸟画,到元代已经成了自己的特征。早期的钱选、王渊、任仁发、雪界翁、张舜咨等还带有南宋院体的风格。钱选师法赵昌,他的画有宋画的严谨,又有元画的变化,设色的雅淡表现了从宋到元之间工整富丽向清淡转化的过渡风格。

王渊师法黄筌,作品多用水墨法,变工整富丽为简逸秀淡,是元代成就最突出的花鸟画大家。陈琳、张中笔法粗简,突破了宋代院体绘画一丝不苟的规格。

在水墨梅竹方面,元代盛于宋代,将宋代开始形成这一文人画的特殊题材广为弘扬。

这一时期,既有画家专门画竹,也有山水画家“画山画水不足便画竹”,因此著录和传世的有赵孟頫、高克恭、王蒙、倪瓒、吴镇、方崖、刘敏善等画竹的作品。

竹石画家大都继承宋代苏轼等人的传统而又有自己特色,以水墨法见长。张逊善画双钩竹,在元代几乎成为绝技。其他竹石名家还有李倜、谢庭芝等人。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出现了许多画竹趣话。如宋敏将画送到宫中,元明宗看后说:这是真正的士大夫画笔,后来京师中人就称他的画为敕赐士大夫竹。

又如自号方塘的杨维翰画竹别有意趣,时人誉为方塘竹。

在画竹的名家中,李衎为了解竹子的生长规律曾到云南竹乡,总结出了风雨与竹子生长的关系,还有竹子的根、干、笋、叶等所具有的真实形态。

显然,李衎的努力改变了文人画中不求形似,只写胸中逸气的思想,试图通过一种折中的办法,既维护了文人画关于竹子的理念,又接近于竹子的真实形态。

李衎平生钻研竹子的画法,著有《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李衎后人李士行,以及学习李衎风格的画家吕仲也都是画竹的名手。

同时期的画家张逊、王伯时、顾正之画竹也有一些成就,其中张逊和李衎处于同一时期,因为墨竹不及李衎,遂改为勾勒画法。

与李衎这一派画法风格不同的另一派仍然在文人画的道路上向前发展,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在竹子的旨趣上表现出文人的意味。

顾安以画风竹而著名。他和倪瓒、张绅合作的《古木竹石图》,倪瓒画石,张绅画古木,加上杨维桢的题字,犹如君子聚会中的吟咏弹唱。

画家管道升以画青竹新篁著称,所画枝叶别于它法,竹干劲挺有力,用笔流畅清秀。

精通诗文、书画、鉴赏的柯九思,所画寥寥数笔,浓淡掩映,生趣盎然。他以书法可通画法的主张,在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吴镇以《竹谱》刻画出竹的风情万种,表现了他的高雅意趣。这一时期画竹的风气,还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女真族画家赤盏君实也以画竹出名。

在画竹的同时,画梅也是文人画风潮中画家经常描绘的对象。许多画山水、人物的画家也兼画梅花,如赵孟頫、钱选、倪瓒、张渥等。

以画梅著称的有邹复雷、王冕等人,他们多学自仲仁和尚和杨无咎。邹复雷笔法雄秀洒脱、墨气清润。王冕墨梅枝干挺秀,笔法简洁。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王冕,他以“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他不下来”的意境,表现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豪情。这一时期画梅的名家还有陈立善、吴大素、张德琪、金汝霖、赵天泽等。

同类推荐
  • 我们只是讲道理

    我们只是讲道理

    写时评的人,常跟热点,最怕的就是文章速朽,似乎事件一结束,观点也就寿终了。何况,在时间逐步碎片化的时代,人们阅读似乎只追求一个“爽”感,替我骂够不着的人,替我把那帮讨厌的人归类,替我设立精准的鄙视链条……总之写作者成了大众情绪阀门的操纵者,“讲道理”渐渐成为当下写作群中的异类。消费情绪、收割焦虑、横贴标签,是如今讨喜的写作手法。然而,作为一个写字人,三表却认为,即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有些道理不会过时,值得被留下、他写作这本书的初心,就是,在追求“快”的时代,“慢”下来,把道理掰开揉碎了说。他相信,讲道理虽然不能快速见收益,却可以受益终生。
  •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本书从“君子之道、君子经文、君子德行、君子古典名篇、君子经文荟萃”五部分,立意创新、深入浅出地详细解读了中国文化中君子的内涵,如何做君子,君子的人格特征等。本书是世上首次将散布于《周易》《论语》《大学》《中庸》等中国古典著作对君子的论述进行了全面梳理,汇集出300余条经文,并对111条经文作了生动通俗的详解,其新颖亲民的形式对弘扬和传承国学十分有益。本书内容丰富,内涵深厚,老少皆宜,特别适合年翩翩少年和成功人士阅读。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世界文化博览4

    世界文化博览4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忧患

    忧患

    本书对《易经》中著名的忧患九卦——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进行了透彻的解析:“履”为脚踏实地历练工作能力;“谦”为低调行事,化解纷争;“损”为理性调节,精打细算,终于获益;“困”为遭遇困难不改其志;“井”为研发创新,大获成功;“巽”为灵活权变,主导一切。作者详解忧患九卦,阐述消解世事迷津、转换人生成败之道,帮助读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庄敬自强,提高修养,历艰难困苦,终玉汝于成。
热门推荐
  • 都市孤岛

    都市孤岛

    都市繁华无比,车来车往,人流穿梭,夜幕降临,有多少人难以入眠,有多少人辗转反侧,在无尽岁月的摧残下,你是否依旧记得最初的感动,是否记得曾经的梦想,是否还是曾经的自己。牵了的手,是否还记得曾经的那一抹晚霞,是否曾经要放开双手。别了,我们的青春,别了,我们的初悸。
  • 林南江北

    林南江北

    越长大越发现,生活原来没有小时候所期待的那般美好。但也知道苦的东西,需要加点糖。
  • 极品妖孽小医神

    极品妖孽小医神

    因为苏家招惹了来自京城的大人物,苏家百亿帝国瓦解,全家逃亡异乡。五年后,苏轩学得通身本领,强势回归,重返故土,报仇雪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误入迷局

    误入迷局

    一场车祸,她被莫名替换了身份,从此走上替罪羔羊的道路。一念仇恨,一念爱恋,面对相同的容貌,他不允许自己再次付出真心。殊不知,命运早已将二人牢牢捆绑……
  • 青蝶(下)

    青蝶(下)

    零轻蝶的身体已经完全被自己摧毁了,身体被撕成了一节节破碎的残肢,两只凌空自动的手如同来自地狱的魔鬼一般,正自无比兴奋地撕扯着剩下的躯体……蒙方,燕老二和第一富商零有道约定的地方在青云山庄三十里外的梅花河。这条梅花河在江湖中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百年前的天下第一美女杜梅花被全心全意所爱的男人黎自安抛弃后,伤心欲绝,就在两人第一次见面的一片梅花林畔,跳河自尽了。后来,黎自安落魄后,才回忆起了杜梅花对自己的好,终究忍耐不住对杜梅花的思念,也在杜梅花跳河的同一个地方自杀身亡。于是,后人把这条原本没有名字的小河命名为“梅花河”。
  • 网王之越过冬夏走进你

    网王之越过冬夏走进你

    作为一个高智商的伪少女,宋伊总是觉得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翻来覆去的煮。直到被迹部景吾盯上以后,她才发现自己所谓的温水煮青蛙不过是小菜一碟。因为从被迹部盯上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变成了他的青蛙。但是迹部“大厨”向来不按常理出牌,这让宋伊很是苦恼。所以两日的日常是:某日,阳光普照,浮云漫过林梢……迹部:宋伊,你又惹祸了。某伊:不是我的锅,我不背。迹部:宋伊,你又打架了。某伊:不是我先动手的,我只是正当防卫。迹部:宋伊,本大爷喜欢你,因为本大爷只对你有心跳。某伊:不心跳会死的,亲爱的。迹部:不管是哪个野男人靠近你,本大爷都会清理门户。某伊:你随意。迹部:你能不能正经点?某伊:正……经?那是什么东西?……
  •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从1978年1月8日至1979年2月11日的四百天是伊朗历史的转折点。伊朗伊斯兰革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伊朗内部社会各阶层不同代表人物以及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外部势力围绕自身利益的博弈,展现了伊朗君主专制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 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

    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

    这是一部为当代人心灵解压的原创美文集,教你知福、惜福、为自己造福,从容应对生活艰辛、日子琐碎、世事无常、人情疏离、社会浮躁的重重重压,重新收获来自心灵的力量和资本。上官阿雅从工作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从家庭的角度、从亲情的角度、从友情的角度、从日常俗务、从人情世故等一个个细腻的窗口。向我们诉说一个个平常而又非同寻常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你幡然觉悟,你洞开壅塞的心……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试着放下疲惫,卸下包袱,洗去心灵上的灰尘。你不需要那么匆忙,那么煎熬,做淡定而从容的自己,细心感受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 快穿之至我爱的Deity

    快穿之至我爱的Deity

    【1v1超甜宠!】白筠是一个森林使者。让她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选去拯救神赐之子。最终,这也让她等到了属于她最暖的灯火。最后的最后,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白筠眨着晶莹剔透的琥珀色眸,樱唇微启:“你为什么会在那么多任务者中爱上我?”神赐之子将她揽入怀,吻了吻她的发顶:“我也不知,总之——爱你,仿佛已经是刻在我骨子里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