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500000021

第21章 苏轼卷(3)

陛下天机洞照,圣略如神,此旨至明,岂有不晓?必谓已行之事,不欲中变,恐天下以为执德不一,用人不终,是以迟留岁月,庶几万一(40),臣窃以为过矣。古之英主,无出汉高。郦生谋挠楚权,欲复六国,高祖曰善,趣(41)刻印,及闻留侯之言,吐哺而骂之曰,趣销印。夫称善未几,继之以骂,刻印、销印,有同儿戏。何尝累高祖之知人,适足明圣人之无我。陛下以为可而行之,知其不可而罢之,至圣至明,无以加此。议者必谓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故劝陛下坚执不顾,期于必行。此乃战国贪功之人,行险侥幸之说,陛下若信而用之,则是徇高论而逆至情,持空名而邀实祸,未及乐成,而怨已起矣。臣之所愿结人心者,此之谓也。

士之进言者,为不少矣,亦尝有以国家之所以存亡、历数(42)之所以长短告陛下者乎?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贫。道德诚深,风俗诚厚,虽贫且弱,不害于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诚薄,虽强且富,不救于短而亡。人主知此,则知所轻重矣。是以古之贤君,不以弱而忘道德,不以贫而伤风俗,而智者观人之国,亦以此而察之。齐至强也,周公知其后必有篡弑之臣。卫至弱也,季子知其后亡。吴破楚入郢,而陈大夫逢滑知楚之必复。晋武既平吴,何曾知其将乱。隋文既平陈,房乔知其不久。元帝斩郅支,朝呼韩(43),功多于武、宣矣,偷安而王氏之衅生。宣宗收燕赵,复河湟,力强于宪、武矣,消兵而庞勋之乱起。故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急于有功而贪富强。使陛下富如隋,强如秦,西取灵武,北取燕蓟,谓之有功可也,而国之长短,则不在此。夫国之长短,如人之寿夭,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世有尪羸(44)而寿考,亦有盛壮而暴亡。若元气犹存,则尪羸而无害。及其已耗,则盛壮而愈危。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久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危,僵仆无日。天下之势,与此无殊。故臣愿陛下爱惜风俗,如护元气。

古之圣人,非不知深刻(45)之法可以齐众,勇悍之夫可集事,忠厚近于迂阔,老成初若迟钝。然终不肯以彼而易此者,知其所得小而所丧大也。曹参,贤相也,曰慎无扰狱市。黄霸,循吏也,曰治道去泰甚。或讥谢安以清谈废事,安笑曰,秦用法吏,二世而亡。刘晏为度支(46),专用果锐少年,务在急速集事,好利之党,相师成风。德宗初即位,擢崔祐甫为相。祐甫以道德宽大,推广上意,故建中之政,其声翕然,天下想望,庶几贞观。及卢杞为相,讽上以刑名整齐天下,驯致浇薄,以及播迁。我仁祖之驭天下也,持法至宽,用人有叙,专务掩覆过失,未尝轻改旧章。然考其成功,则曰未至,以言乎用兵,则十出而九败,以言乎府库,则仅足而无余。徒以德泽在人,风俗知义。是以升遐(47)之日,天下如丧考妣,社稷长远,终必赖之。则仁祖可谓知本矣。今议者不察,徒见其末年吏多因循,事不振举,乃欲矫之以苛察,济之以智能,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未享其利,浇风(48)已成。且天时不齐,人谁无过,国君含垢,至察无徒。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材取次可用,必欲广置耳目,务求瑕疵,则人不自安,各图苟免,恐非朝廷之福,亦岂陛下所愿哉。汉文欲拜虎圈啬夫(49),释之以为利口伤俗,今若以口舌捷给而取士,以应对迟钝而退人,以虚诞无实为能文,以矫激不仕为有德,则先王之泽,遂将散微。

自古用人,必须历试。虽有卓异之器,必有已成之功,一则使其更变而知难,事不轻作,一则待其功高而望重,人自无辞。昔先主以黄忠为后将军,而诸葛亮忧其不可,以为忠之名望,素非关、张之伦,若班爵遽同,则必不悦,其后关羽果以为言。以黄忠豪勇之姿,以先主君臣之契,尚复虑此,况其他乎?世常谓汉文不用贾生,以为深恨。臣尝推究其旨,窃谓不然。贾生固天下之奇才,所言亦一时之良策。然请为属国欲以系单于,则是处士之大言,少年之锐气。昔高祖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时将相群臣,岂无贾生之比,三表五饵,人知其疏,而欲以困中行说,尤不可信矣。兵、凶器也,而易言之,正如赵括之轻秦,李信之易楚。若文帝亟用其说,而天下殆将不安。使贾生尝历艰难,亦必自悔其说,施之晚岁,其术必精,不幸丧亡,非意所及。不然文帝岂弃材之主,绛、灌岂蔽贤之士。至于晁错,尤号刻薄,文帝之世,止于太子家令,而景帝既立,以为御史大夫。申屠嘉贤相,发愤而死,纷更政令,天下骚然。及至七国发难,而错之术亦穷矣。文、景优劣,于斯可见。大抵名器爵禄,人所奔趋,必使积劳而后迁,以明持久而难得。则人各安其分,不敢躁求。今若多开骤进之门,使有意外之得,公卿侍从,跬步可图,其得者既不肯以侥幸自名,则其不得者必皆以沉沦为恨。使天下常调,举生妄心,耻不若人,何所不至,欲望风俗之厚,岂可得哉。选人之改京官,常须十年以上,荐更险阻,计析毫厘。其间一事聱牙,常至终身沦弃。今乃以一言之荐,举而与之,犹恐未称,章服(50)随至。使积劳久次而得者,何以厌服哉。夫常调之人,非守则令,员多阙少,久已患之,不可复开多门以待巧进。若巧者侵夺已甚,则拙者迫怵无聊,利害相形,不得不察。故近岁朴拙之人愈少,而巧佞之士益多。惟陛下重之惜之,哀之救之。如近日三司献言,使天下郡选一人,催驱三司文字,许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劳,则数年之后,审官吏部,又有三百余人得先占阙,常调待次,不甚愈难。此外勾当发运均输,按行农田水利,已振监司之体,各怀进用之心,转对者望以称旨而骤迁,奏课者求为优等而速化,相胜以力,相高以言,而名实乱矣。惟陛下以简易为法,以清净为心,使奸无所缘,而民德归厚。臣之所愿厚风俗者,此之谓也。

古者建国,使内外相制,轻重相权。如周如唐,则外重而内轻。如秦如魏,则外轻而内重。内重之弊,必有奸臣指鹿之患。外重之弊,必有大国问鼎之忧。圣人方盛而虑衰,常先立法以救弊。我国家租赋总于计省,重兵聚于京师,以古揆今,则似内重。恭惟祖宗所以深计而预虑,固非小臣所能臆度而周知。然观其委任台谏之一端,则是圣人过防之至计。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51)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官长,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故仁宗之世,议者讥宰相但奉行台谏(52)风旨而已。圣人深意,流俗岂知。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将以折奸臣之萌,而救内重之弊也。夫奸臣之始,以台谏折之而有余,及其既成,以干戈取之而不足。今法令严密,朝廷清明,所谓奸臣,万无此理。然而养猫所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所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畜不吠之狗。陛下得不上念祖宗设此官之意,下为子孙立万世之防,朝廷纪纲,孰大于此?

臣自幼小所记,及闻长老之谈。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公议所与,台谏亦与之,公议所击,台谏亦击之。乃至英庙之初,始建称亲之议,本非人主大过,亦无礼典明文,徒以众心未安,公议不允,当时台谏,以死争之。今者物论沸腾,怨鎗交至,公议所在,亦可知矣,而相顾不发,中外失望。夫弹劾积威之后,虽庸人亦可奋扬,风采消委之余,虽豪杰有所不能振起。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欤,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臣始读此书,疑其太过,以为鄙夫之患失,不过备位而苟容。及观李斯忧蒙恬之夺其权,则立二世以亡秦,卢杞忧李怀光之数其恶,则误德宗以再乱。其心本生于患失,而其祸乃至于丧邦。孔子之言,良不为过。是以知为国者,平居必常有忘躯犯颜之士,则临难庶几有徇义守死之臣。若平居尚不能一言,则临难何以责其死节。人臣苟皆如此,天下亦曰殆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如和羹,同如济水。孙宝有言:“周公上圣,召公大贤,犹不相悦,著于经典。两不相损。”晋之王导,可谓元臣,每与客言,举坐称善,而王述不悦,以为人非尧舜,安得每事尽善,导亦敛衽谢之。若使言无不同,意无不合,更唱迭和,何者非贤。万一有小人居其间,则人主何缘知觉。臣之所愿存纪纲者,此之谓也。

臣非敢历诋新政,苟为异论,如近日裁减皇族恩例、勘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习鼓旗,皆陛下神算之至明,乾刚之必断,物议既允,臣安敢有词。至于所献之三言,则非臣之私见,中外所病其谁不知。昔禹戒舜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舜岂有是哉!周公戒成王曰:“毋若商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成王岂有是哉!周昌以汉高为桀、纣,刘毅以晋武为桓、灵,当时人君,曾莫之罪,而书之史册,以为美谈。使臣所献三言,皆朝廷未尝有此,则天下之幸,臣与有焉。若有万一似之,则陛下安可不察。然而臣之为计,可谓愚矣。以蝼蚁之命,试雷霆之威,积其狂愚,岂可数赦,大则身首异处,破坏家门,小则削籍投荒,流离道路。虽然,陛下必不为此,何也?臣天赋至愚,笃于自信。向者与议学校贡举,首违大臣本意,已期窜逐,敢意自全。而陛下独然其言,曲赐召对,从容久之,至谓臣曰:“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臣即对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53),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又俾具述所以然之状。陛下颔之曰:“卿所献三言,朕当熟思之。”臣之狂愚,非独今日,陛下容之久矣。岂有容之于始而不赦之于终,恃此而言,所以不惧。臣之所惧者,讥刺既众,怨仇实多,必将诋臣以深文,中臣以危法,使陛下虽欲赦臣而不可得,岂不殆哉。死亡不辞,但恐天下以臣为戒,无复言者,是以思之经月,夜以继昼,表成复毁,至于再三,感陛下听其一言,怀不能已,卒进其说。惟陛下怜其愚忠而卒赦之,不胜俯伏待罪忧恐之至。

【注释】

(1)封章:古代凡是章奏皆开封,言机密事则用皂囊重封以进,名封章,也叫封事。

(2)席藁私室:在秘室里席藁而卧。私室,暗秘的小屋。

(3)勉强:勉励奋发。

(4)日月:代称皇帝。

(5)与:等同。

(6)乃者:从前,往日。

(7)逭:逃避之意。

(8)信,而后可以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帝王有信义,然后才可以使用他的人民;没有信义,则会被人们认为是危害自己。

(9)徇:通“殉”,为……而献身,为某种目的而死。

(10)宋襄公:春秋时宋国国君。

(11)田常:一名田成子,又名田恒。

(12)託安:平安。

(13)无贤不肖:不论是贤人还是不贤的人。

(14)造端:犹言规模。

(15)正店:正常的店铺。

(16)夔路:野兽走的道路,形容难行的山路。夔,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17)狼顾:狼惧怕被袭击,走路时经常反顾,因此以狼顾来比喻人有所畏惧。

(18)中书:指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

(19)房、杜:指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唐太宗的宰相,共掌朝政。房多谋,杜善断,古史有“房谋杜断”之称。

(20)其进锐者其退速:语见《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进得太快,退得也很快。

(21)宵旰:即“宵衣旰食”之省。意思是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傍晚才进食。比喻勤于政务。

(22)内帑:朝廷收藏钱财的仓库。

(23)绣衣直指:汉代光武帝的特使名称。

(24)萧齐:指南北朝时南朝的齐朝,国君姓萧。

(25)希旨:迎合在上者的意旨。

(26)融:指宇文融。

(27)指趣:同“旨趣”。宗旨,意义。

(28)陂:小岸,这里为修堤坎之意。

(29)凿空:凭空。

(30)即鹿无虞:语出《易·屯》。意谓猎取野鹿,而无管理山林的虞官帮助,就将一无所获。

(31)若官私格沮:假若官人或私人言论被阻隔。

(32)冒耕:犹言私自开垦耕作。

(33)蹲鸱:芋头。因状如蹲伏的鸱,故名。

(34)厢军:宋初开始称全国镇兵为厢军。

(35)两税:即夏秋两税。唐初实行租庸调法,到德宗建中元年杨炎制两税法,把租庸调合并为一,规定用钱纳税,夏税不超过六月,秋税不超过十一月,被称为两税。

(36)二世:指秦二世。

(37)明皇:指唐明皇李隆基。

(38)排:攻击,贬斥。

(39)直:通“值”,价值。

(40)庶几万一:希望万一能成功。

(41)趣:通“促”,催促。

(42)历数:(国家)所维持的时间。

(43)朝呼韩:使呼韩单于来朝见(汉帝)。呼韩,即呼韩单于,匈奴首领。

(44)尪赢:瘦弱。

(45)深刻:尖深苛刻。

同类推荐
  • 我在未来等着你(唯美阅读)

    我在未来等着你(唯美阅读)

    一篇篇感动心灵的情感美文,能够给你的航行注入勇气和力量,能够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和成功。人一生要经历许多炎热的夏季与寒冷的冬季,就像麦子的成长,只有经历漫长的冬季才会茁壮成长。本书让我们明白人类最终只有依靠自己,才会真正获得自由平等与尊严,收获与喜悦;甚至女性的烦恼,焦虑也要自己一点一滴来解决。愿阅读此书的朋友——我们共同成长,一起共勉。
  •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3》就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作者和接待家庭一起快乐的生活等等。
  •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概述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
  • 没什么好怕的

    没什么好怕的

    一个无为而治的家庭,如何造就了睿智、有趣的小说家?巴恩斯式自传,坦诚、尖锐、幽默。《没什么好怕的》是家族记忆的探索,更是创作思想历程的追忆。阅读此作,可以一窥巴恩斯所有经典作品的原型。“我哥哥质疑记忆的根本真实性,而我质疑我们渲染记忆的方式。”《没什么好怕的》是巴恩斯的家庭回忆录,其中既有他与身为哲学系教授的哥哥的观念交锋,又有对家族往事抽丝剥茧般的探索;既是他对于死亡与永生、上帝与自我、时间与记忆之思考的梳理与追忆,又是对他崇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集体致敬。尽管巴恩斯郑重警告读者“这不是我的自传”,但这部作品依然为我们呈现了作者创作生涯的思想脉络,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福楼拜的鹦鹉》《终结的感觉》《时间的噪音》等所有经典作品的影子。
  • 味觉谱

    味觉谱

    《味觉谱》作者对于出生地东北和后来生活的四川这两个地方的日常起居饮食的体验。文字简洁,随和。切换异乡故乡两个视角,将怀乡情和烟火气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热门推荐
  • 神秘校草:天子大人,求放过

    神秘校草:天子大人,求放过

    她,是慕氏集团的千金,杀手组织的老大,拥有一双能控制人心的血眸。他,是帝氏集团的太子爷,传说中杀伐果断、狠戾、手法狠辣的阎王。数万年前,天神与恶魔相遇,最后却恶魔死,天神伤。数万年后,在这个混乱的世界,妖魔并存,而人类却毫不知情。几经轮回,象征着光明的天神与象征着黑暗的恶魔再次相遇。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样貌,他们还会认得彼此吗?(本文架空,在一个玄幻的世界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1v1爽文)
  • 普门显禅师语录

    普门显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震惊那对银屏夫妇是对家

    震惊那对银屏夫妇是对家

    【对家变情人】【双A王炸】【披皮娱乐圈】总所周知,娱乐圈神仙夫妇榜上必须得有江易辰和苏欤秋这对夫妇的姓名。全娱乐圈的人都在嗑这对CP。直到有一天,他俩多年对敌的事儿曝光了。全网沸腾。吃瓜群众:卧槽!!我这么多年到底嗑了个啥?--苏欤秋和江易辰不合多年,直到有一天她和对家结婚了。苏欤秋:……真刺激。于是,在公众场合,苏欤秋笑意盈盈:老公吃饭了吗?要好好休息啊,不要累着了。实际上。苏欤秋冷漠脸:滚犊子,莫挨老子,谢谢。江易辰:……别问,问就是假戏真做。【入坑需谨慎!本文有关职业内容全属作者虚构,请勿较真!另,本文全文玛丽苏傻白甜无脑文,被雷到作者不负责!!】【请一定要先看评论区的排雷先!!】【大佬们能评个分再走嘛】
  • 南栀拥夏

    南栀拥夏

    林拥夏从来没有想过,被自己不小心撞到后说了声对不起便离开的人居然会是校草顾南栀这个在外高冷禁欲系的男神,在内竟是宠妻无限的“虐狗狂”“顾南栀,你为什么喜欢我呀?”某女惬意的躺在爱人的怀里疑惑道。顾南栀低下头看向怀中的林拥夏,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附耳轻语道“因为夫人当初一撞便撞进了为夫的心里”“这么说是一见钟情咯!”“嗯,一眼定终生”闻言,林拥夏脸颊微微泛红,继续问道“那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为什么?”“因为...君之美色,汝心甚喜,惊鸿一瞥,再难忘矣!”“如此说来,夫人对为夫也是一见钟情?”“不...是二见钟情”
  • 挺美妙一男的

    挺美妙一男的

    “是什么让我有了这种行为?”洛森收回自己的手。趴在课桌上的女生睡着了。男生安静地看着她的睡颜,缓缓抽出枕在头下的手。略微偏白的指尖触到女生的发丝,将她额前散乱的发轻绕到耳后,他有片刻的怔愣,猛然收手偏过了头。脸颊漫上绯色,悸动......
  • 随身万能商店

    随身万能商店

    商店:只要你有钱,在我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买不了,这么狂妄的话,你都说的出来主角表示不相信,但下一刻他就傻眼了,铠甲变身器,奥特曼变身器卧槽这是什么,坦克,装甲车,还有航空母舰……这尼玛要逆天啊
  • 我抓住了你的尾巴

    我抓住了你的尾巴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看起来都变大了,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居然变成了平生最害怕的软体动物。这还不算什么,无缘无故就成为了不明动物的母亲大人?我还未婚好吗!无意之中救了长相俊美的龙王大人,就开始了“凄惨”的生活,不仅要端茶送水,还要送我自己?!终于,晚晚怒吼一声:“我不干啦!”
  • 恰逢兰花香正好

    恰逢兰花香正好

    我叫袁珩仗着家里有点铜臭味,一直活得窝囊直至遇见缪歆,才发誓重新做回人大学毕业后我被卷进了一场十多年前的商海风波中是沉沦?还是奋起?我的命我说了算......
  • 农门丑女:仙官,请自重

    农门丑女:仙官,请自重

    她上有偏心爹娘,下有祸水小弟,丑女之名家喻户晓,及笄已久却总也出不了阁。然,天降神螺,助她出嫁,帮她选婿,大好姻缘送门前。本以为时来运转桃花朵朵,怎料得却是囧事件件霉运连连……传说中的田螺姑娘不是温柔美丽,无所不能的吗?怎么换只公的就天壤之别?这只田螺不仅弱小没用法力全完,甚至以欺负她为终身乐趣,抢她的饭,夺她的衣,样样坏事无所不干!喂喂,死田螺,别装傻,本姑娘指名道姓说的就是你!
  • 我家反派可盐可甜

    我家反派可盐可甜

    金阳身为血日之灾,可谓是天底下头号的灾星。世人皆惧金阳,说她茹毛饮血,杀人如麻,残暴不堪。福临一战中,她不顾城中无辜的百姓,带着自己虎狼之军,一夜之间屠尽了城中的生灵,坐实了她天下第一灾星的名号。但崔九真却知道:神武皇帝生下她之后,畏惧她灾星的身份,将不足满月的她丢给了她的养父,扔去了离京城万里外的漠北。她在漠北横行霸道,养父只当她男儿来养。一晃眼十六年过去,养父却死在了福临一战中。她接过养父的军印,嘶叫着要杀光所有的敌人。“漠北军——给我杀!”后她得胜回朝,神武皇帝看中了她身后的漠北军,又将她安置在太子身边,让她以君臣的身份辅佐她的哥哥。金阳这一生都是个悲剧。但金阳没有作为一个头号灾星的觉悟,相反,脑壳里应该成天想着如何杀人夺位的她,却喜欢黏在崔九真身边,喝着他泡的好茶,与他插诨打科,闲来给他唱几首小曲,满门心思琢磨着怎么让他喜欢上自己。金阳宁愿负天下人,也不愿负崔九真一个。崔九真对她看的很透彻,他说金阳就是个疯子,他不会喜欢上金阳的。却不想她转身就嫁给了敌国的太子。崔九真懵了。金阳你个死孩子,你快给我滚回来!那太子不知道你的身份,不然定要杀了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你给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