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500000004

第4章 苏洵卷(4)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1)

内翰执事(2):洵布衣穷居,常窃自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3),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4),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5),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6),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7)。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不足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8),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9)。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长叹息(10),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则已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11)。而余公适亦有成功于南方(12),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于朝,富公复自外入为宰相,其势将复合为一。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既又反而思,其向之所慕望爱悦之而不得见之者,盖有六人,今将往见之矣。而六人者,已有范公、尹公二人亡焉,则又为之潸然出涕以悲(13)。呜呼!二人者不可复见矣。而所恃以慰此心者,犹有四人也,则又以自解。思其止于四人也,则又汲汲欲一识其面,以发其心之所欲言。而富公又为天子之宰相,远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14)。而余公,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差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而闻之以言。而饥寒衰老之病,又痼而留之,使不克自至于执事之庭。夫以慕望爱悦其人之心,十年而不得见,而其人已死,如范公、尹公二人者。则四人之中,非其势不可遽以言通者,何可以不能自往而遽已也!

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然窃自以为洵之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韩子之文(15),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16)。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惟李翱之文(17),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俯仰揖让,有执事之态。陆贽之文(18),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19)。而执事之才,又自有过人者。盖执事之文,非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20)。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

虽然,执事之名满于天下,虽不见其文,而固已知有欧阳子矣。而洵也不幸堕在草野泥涂之中(21),而其知道之心,又近而粗成(22),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23),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24),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25)。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26)。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27),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28)。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29)。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30),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31)。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32),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注释】

(1)作者于至和元年(1054)上书给张方平自荐,颇得赏识,被举荐为成都学官。后张方平将苏洵介绍给欧阳修,并为苏洵置装,派人送他进京。于是苏洵给欧阳修写了此信。

(2)内翰执事:书信中常用的敬称。

(3)不肖:不贤。

(4)富公:即富弼(1004—1083),字彦国,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枢密副使,掌西北边防军务。

(5)余公:即余靖(1000—1064),字安道,韶州曲江人。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担任右正言。蔡公:即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宋仁宗庆历三年任谏官。

(6)毛发丝粟:比喻极其平常而微小。

(7)纷纷然句:都纷纷起来,聚合在一起。

(8)分散四出:此指宋仁宗厌历五年(1045),欧阳修出知滁州,余靖出知吉州,蔡襄出知福州。

(9)而尹公句:而尹公也失去势力,为小官的事务而奔忙。

(10)忽忽:迷惑,恍忽,失意貌。

(11)浩浩:旷远貌。曩:从前。

(12)而余公句:而余公恰好此时在南方建立了功业。

(13)潸然:泪流的样子。

(14)遽:仓猝,匆忙。

(15)韩子:即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16)执事之文句:您的文章,婉曲多姿,详细完备,回环往复,千转百折,却条理明达流畅,没有间隔或折断。

(17)李翱(772—841):字习之,赵郡人。贞元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谥文。唐代著名散文家。

(18)陆贽(753—805):字敬舆,浙江嘉兴人。唐大历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善骈文。

(19)这句的意思是:措词表意,准确得当,有您文章的充实。

(20)这句的意思是:喜欢讲别人的好处,却不是为谄媚人,是因为这个人确实能够当得起这种赞誉。

(21)草野泥涂:指平民百姓的住处。

(22)这句的意思是:而他了解大道的心,近来获得初步的成就。

(23)欲徒手句:想要空手拿着这封信,把自己托付给您。

(24)而又不遂句:然而又不能够磨练自己的意志,砥砺德行,用古人来期待自己。

(25)这句的意思是:后来困境更加严重,然后取古人的文章来读它,开始觉得它们用词达意,与自己有很大的不同。

(26)夫:感叹语气词。而已:语气词连用,加强肯定语气。

(27)《论语》: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于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孟子》: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著。

(28)兀然:静止貌。

(29)方其始也句:刚开始的时候,进入它的中间感到恐惧不安,广泛地观察它的外部,又令人感到惊讶。

(30)自制:自己限制。

(31)试出而书句:试着把它写出来,过后反复读它,像滔滔流水奔涌而至,觉得它的到来非常容易。

(32)《洪范论》:约作于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至嘉祐元年(1056)之间,分叙、上、中、下、后叙等5篇。

上欧阳内翰第二书

内翰谏议执事:士之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夫岂偶然哉?以今观之,乃可以见。生而同乡,学而同道,以某问某,盖有曰吾不闻者焉;而况乎天下之广,后世之远,虽欲求仿佛(1),岂易得哉?古之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愚未尝敢忽也。今夫群群焉而生,逐逐焉而死者,更千万人不称不书也。彼之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皆有以过乎千万人者也。自孔子没,百有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后,数十年而至苟卿子;苟卿子后乃稍阔远,二百余年而扬雄称于世,扬雄之死,不得其继,千有余年,而后属之韩愈氏;韩愈氏没三百年矣,不知天下之将谁与也?且夫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皆不可忽,则其多称而屡书者,其为人宜尤可贵重。奈何数千年之间,四人而无加,此其人宜何如也?天下病无斯人,天下而有斯人也,宜何以待之?洵一穷布衣,于今世最为无用,思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而不可得者也。况夫四子者之文章,诚不敢冀其万一。顷者张益州见其文,以为似司马子长(2)。洵不悦,辞焉。夫以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不悦而辞,无乃为不近人情?诚恐天下之人不信,且惧张公之不能副其言,重为世俗笑耳。若执事,天下所就而折衷者也。不知其不肖,称之曰:“子之《六经论》,苟卿子之文也。”平生为文,求于千万人中使其姓名仿佛于后世而不可得,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3),于诗称子美、圣俞(4),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惟其愚而不顾,日书其所为文,惟执事之求而致之。既而屡请而屡辞焉,曰:“吾未暇读也。”退而处,不敢复见,甚惭于朋友,曰:“信矣,其戏也!”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罪。执事怜其平生之心,苟以为可教,亦足以慰其衰老,惟无曰荀卿云者,幸甚。

【注释】

(1)仿佛:相似,差不多。

(2)司马子长:指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

(3)师鲁:指尹洙,字师鲁,与欧阳修同时人。

(4)子美、圣俞:子美,指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圣俞,指梅尧臣,字圣俞,与欧阳修同时人。

上欧阳内翰第三书

洵启:昨出京仓惶,遂不得一别。去后数日,始知悔恨。盖一时间变出不意,遂扰乱如此,怏怅,快怅!不审日来尊履何似?二子轼、辙竟不免丁忧。今已到家月余,幸且存活,洵道途奔波,老病侵陵(1),成一翁矣。自思平生羁蹇不遇,年近五十,始识阁下,倾盖晤语(2),便若平生,非徒欲援之于贫贱之中,乃与切磨议论,共为不朽之计。而事未及成,辄闻此变。孟轲有云:“行或使之,止或尼之。”(3)岂信然邪?洵离家时,无壮子弟守舍,归来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今且谢绝过从,杜门不出,亦稍稍取旧书读之。时有所怀,辄欲就阁下评议。忽惊相去已四千里,思欲跤首望见君子之门庭,不可得也。所示范公碑文,议及申公事节,最为深厚。近试以语人,果无有晓者。每念及此,郁郁不乐。阁下虽贤俊满门,足以笑歌俯仰,终日不闷,然至于不言而心相谕(4)者,阁下于谁取之?自蜀至秦,山行一月,自秦至京师,又沙行数千里。非有名利之所驱,与凡事之不得已者,孰为来哉?洵老矣,恐不能复东。阁下当时赐音问,以慰孤耿。病中无聊,深愧疏略,惟千万珍重。

【注释】

(1)侵陵:侵扰。

(2)倾盖晤语:指行道相遇,停车而语,车盖接近。是说初识相交,一见如故。

(3)“行或使之,止或尼之”:是说一个人要干一件事情,有一种力量在指使他;就是不干,也是有一种力量在阻止他。尼,阻止。

(4)谕:明白,清楚。

上欧阳内翰第四书

洵启:夏热,伏惟提举内翰尊候万福。向为京兆尹,天下谓公当由此得政;其后闻有此授,或以为拂世戾俗,过在于不肯卤莽。然此岂足为公损益哉?洵久不奉书,非敢有懈,以为用公之奏而得召,恐有私谢之嫌。今者洵既不行,而朝廷又欲必致之。恐听者不察,以为匹夫而要(1)君命,苟以为高而求名,亦且得罪于门下,是故略陈其一二,以晓左右。闻之孟轲曰:“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洵之所为欲仕者,为贫乎?实未至于饥寒而不择。以为行道乎?道固不在我。且朝廷将何以待之?今人之所谓富贵高显而近于君,可以行道者,莫若两制。然犹以为不得为宰相,有所牵制于其上,而不得行其志。为宰相者,又以为时不可为,而我将有所待。若洵又可以行道责之邪?始公进其文,自丙申之秋至戊戌之冬,凡七百余日而得召。朝廷之事,其节目(2)期限,如此之繁且久也。使洵今日治行,数月而至京师;旅食于都市以待命,而数月间得试于所谓舍人院者;然后使诸公专考其文,亦一二年;幸而以为不谬,可以及等而奏之,从中下相府,相与拟议,又须年载间,而后可以庶几有望于一官。如此,洵固以老而不能为矣。人皆曰求仕将以行道,若此者,果足以行道乎?既不足以行道,而又不至于为贫,是二者皆无名焉,是故其来迟迟,而未甚乐也。王命且再下,洵若固辞,必将以为沽名而有所希望。今岁之秋,轼、辙已服阕(3),亦不可不与之俱东。恐内翰怪其久而不来,是以略陈其意。拜见尚远,惟千万为国自重。

【注释】

(1)要:要挟。

(2)节目:条目,项目。

(3)服阕:古丧礼规定,父母死后要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服阕。

同类推荐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风吟花语

    风吟花语

    本书是作者多年散文诗精选集,是作者长期创作和情感积累,包括《风雨过后》《窗里窗外》《致女儿》《故乡》等,以纯净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以清新的意象画面,生动的情景意象,营造出了纷繁多样的美好意境,通过优美的文字,传达洋溢着原生力量的生命气息和源自深邃内心世界的思想心音。
  •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作为四川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作家,我生在仪陇,长在仪陇,对于家乡的文学视野基本是全景式的。但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一直浸沉于通讯与报告文学之中。对于散文,却从未想着去染指。
  • 古风犹存

    古风犹存

    由陈益民编写的《古风犹存》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古风犹存》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收录了王火曾出版的四本散文随笔集:《西窗烛》《带露摘花》《王火散文随笔集》《王火序跋集》,共收文章百余篇。囊括了王火各时期创作的各类型散文,有怀古咏史的史事随笔,带露摘花的生活抒情,也有遍访海内外的旅行游记,作品的创作感受和书评序跋。这些文字多侧面地反映出了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经历、与之交往的同好友人、文学批评精神及人格风貌,对研究作家作品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是一部文集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之一。
热门推荐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救赎傀儡

    救赎傀儡

    自从人们在这座城市发现了吸血鬼的踪迹,就再也没有停止过战火...
  • 最妃

    最妃

    命运的齿轮转动,是一见钟情的缘,还是命中注定的劫?当小腹黑遇上大腹黑,谁黑了谁?———轻松宠文,看妖孽男主如何宠妃养成。【小剧场:】慕容妃姒:烬哥哥,我去了东宫,把太子妃打了一顿。南云烬:(神色淡然)打了便打了,让幻觉送点医药费去便是。慕容妃姒:你知道我为何打她吗?她骂我是狗!南云烬:(怒而拍桌)放肆!她当本王是死的吗!!慕容妃姒:嗯嗯,她太过分了,我说她太美了,亮瞎了我的狗眼。南云烬:……慕容妃姒:她说那我一定不是南凤国的,因为南凤国的狗长不出人模样。南云烬:!!!
  • The Everafter War (Sisters Grimm #7)

    The Everafter War (Sisters Grimm #7)

    Picking up after the dramatic cliffhanger that ended Book Six, Sabrina and Daphne's prayers are finally answered when their parents awake from their sleeping spell. But their happy reunion is short-lived, as they are caught in the middle of a war between the Scarlet Hand and Prince Charming's Everafter army. As the family works to help the prince's ragtag group of rebels and protect their friends, Sabrina comes face-to-face with the family's deadliest enemy—the mysterious Master—who reveals a secret so shocking it will rock the entire family to its core.
  • 就这样玩投资

    就这样玩投资

    本书介绍了存款投资、股票投资、金银珠宝投资、收藏品投资、房产投资、保险投资、国债投资、创办店铺等内容。
  • 无上武魂

    无上武魂

    世家弟子,无法觉醒。被逐出府,一朝得道武魂无限,血眼通天。什么?你说你的武魂是九星武魂,不好意思,我不想要打击你,但是,我的武魂是神兽之魂。什么?你说你可以越级杀敌,不好意思,我可以跃一个大境界杀敌。什么?你说你有很多红颜知己,不好意思,我的女人天仙之貌,而且,还是对我绝对倾心。
  • 家常菜谱精选128例

    家常菜谱精选128例

    用舌尖感受自然地馈赠。精选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最想吃的、烹饪起来简单省时的、吃起来美味且健康的家常菜,与家人一起用舌尖感受美食,用味觉体验人生。
  • 迷彩军营

    迷彩军营

    又过了两天,很多昔日的“战友”都轻轻松松地出来,可以痛痛快快地哭笑,痛痛快快地咒骂了。干警们给每人都发了路费,还说了许多安慰的话,让大家先回家去,三个月之内不要外出活动,随时听候公安机关的进一步询问调查,希望大家继续配合。大家感激,说这几个月好像做了一场梦,恶梦,可得在家好好调养些日子了。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还没脸啊?哪儿也不去了,放心吧。
  • 携手度娘闯异界

    携手度娘闯异界

    水字数水字数水字数...难道你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修真者?张暮之:“我为你的智商感到担忧...”
  • 逍遥忧

    逍遥忧

    一把纸扇,一双妙手,探恩怨情仇,寻世间不平,演绎一段真正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