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500000046

第46章 苏辙卷(5)

景、武之后(2),此风衰矣。大臣用舍,仅如仆隶。武帝之老也,将立少主,知非大臣不可,乃委任霍光。霍光之权,在诸臣右(3)。故能翊昭建宣(4),天下莫敢异议。至于宣帝,虽明察有余,而性本忌克(5),非张安世之谨畏,陈万年之顺从,鲜有能容者。恶杨恽、盖宽饶,害赵广汉、韩延寿,悍然无恻怛之意。高才之士侧足而履其朝。陵迟至于元、成(6),朝无重臣,养成王氏之祸。故莽以斗筲之才,济之以欺罔,而士无一人敢指其非者。

光武之兴,虽文武之略,足以鼓舞一世,而不知用人之长以济其所不足。幸而子孙皆贤,权在人主,故其害不见,及和帝幼少,窦后擅朝。窦宪兄弟恣横,杀都乡侯畅于朝,事发,请击匈奴以自赎,及其成功,又欲立北单于,以树恩固位。袁安、任隗皆以三公守义力争(7),而不能胜,幸而宪以逆谋败。盖光武不任大臣之积其弊乃见于此。其后汉日以衰。及其诛阎显,立顺帝,功出于宦官;黜清河王,杀李固,事成于外戚。大臣皆无所与。及其末流,梁冀之害重,天下不能容,复假宦官以去之。宦官之害极,天下不能堪,至召外兵以除之。外兵既入,而东汉之祚尽矣。盖光武帝不任大臣之祸,势极于此。

夫人君不能皆贤。君有不能,而属之大臣,朝廷之正也。事出于正,则其成多,其败少。历观古今大臣任事而祸至于不测者,必有故也。今畏忌大臣,而使他人得乘其隙,不在外戚,必在宦官。外戚宦官更相屠灭,至以外兵继之。呜呼,殆哉!

【注释】

(1)属之:托付给。

(2)景、武之后:汉景帝、汉武帝时。

(3)右:上。古代以右为上。

(4)翊昭建宣:辅佐汉昭帝,(昭帝死后)又拥立汉宣帝。

(5)忌克:猜忌,苛刻。克,通“刻”,苛刻之意。

(6)陵迟至于元、成:衰落的状况一直到汉元帝、成帝时。陵迟,衰落。

(7)三公守义力争:以三公的身份遵守原则力争。三公,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刘玄德

事固有当作而不可作者,智者论其公私,权(1)其轻重。而可否可决也。蜀先主(2)之于关羽,名虽君臣,而义则父子也。先主入蜀,而羽攻曹仁于荆州。吴乘其敝,羽以败死。先主欲为羽报仇,义不可已也,然吴、蜀之于魏,国小而兵弱,本以季汉(3)君臣之分,缔交相亲,与魏为敌,则报仇之义,其公且重者在魏也,释魏而事(4)羽之怨,则为失所先后矣。先主之在白帝(5)也,吴之君臣惧而乞和,若以仇魏之重,俯而从之,义无不可也。先主念羽之厚,拒而不许,君臣之义则至矣。至于奋不虑害,兵败而继之以死,忘两国之大计,而徇一夫之遗忿,则未为得矣。诸葛孔明有言:“法孝若在,必能止君此行,虽行亦必不至于败。”然则孔明亦自以伐吴为失计矣哉!

【注释】

(1)权:权衡,衡量。

(2)蜀先主:指刘备。刘备,字玄德。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形成三足鼎之势,为三国。

(3)季汉:汉末。季,末。

(4)事:致力,专注。

(5)白帝:指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刘备死于此,并托孤于诸葛亮。

孙仲谋

任人莫难于托国。汉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厚自奉养,征伐四夷,几丧天下。逮其晚岁,托国于霍光。光知用兵之害,罢均输榷酤(1),与民休息,而天下复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称贤君者,惟用霍光故也。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2),举国而付之诸葛孔明。孔明又废李严、杨仪,援蒋琬、费祎而授之。虽后主之不明,而守国三十余年,君臣相安,蜀人免于涂炭之患,过于魏、吴远甚。

吴大帝方其属任贤将,抗衡中原,曹公惮之(3)。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喜诸葛恪之劲悍,越众而付以后事。恪乘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于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复肆志于僚友。恪既以丧其躯,而孙氏因之三世绝统,吴、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夫以进取之资用进取之臣,以徼一时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属之斯人,其势必至是哉!

【注释】

(1)罢均输榷酤:废除了均输榷酤法令。均输,汉武帝时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匀输令,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榷,专营、专卖。酤,酒。榷酤,由国家管理和经营酒的买卖。

(2)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蜀先主刘备知道自己继位的儿子愚昧软弱。

(3)曹公惮之:曹操对比很畏惧。曹公,指曹操。惮,畏惧。

晋武帝

立嫡以长(1),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古今之正义也。然尧废丹朱(2)用舜,而天下安;帝乙废微子立纣,而商以亡。古之人盖有不得已而行之者矣。得已而不已,不得已而已之,二者皆乱也。子非朱、纣,而废天下之正义,君子不忍也;子如朱、纣,而守天下之正义,君子不为也。

汉高帝始谓惠帝仁弱,欲废之而立如意,既而知人心之在太子也,则寝(3)废立之议而用平、勃。平、勃皆贤而权任均,故惠帝虽没,产、禄虽横,而援立文帝,汉室不病也。武帝(4)既老,知燕王旦、广陵王胥之不可用也,废之而立少子,任霍光、金日脩、上官桀、桑弘羊以后事。当是时,昭帝之贤否未可知,而四人枉直相半(5)也。幸而昭帝明哲,霍光忠良,桀、羊虽欲为乱而不遂。其后复废昌邑,立宣帝,而朝廷晏然无患。盖人君不幸而立幼主,当如二帝属任贤臣,乃免于乱,此必然之势也。魏明帝疾笃而无子,弃远宗子而立齐王,始欲辅以曹宇、曹肇,而幸臣刘放、孙资不便宇、肇之正,劝帝易以司马仲达、曹爽。齐王既非天下之望,而爽又以庸才,与仲达奸雄为对,数年之间,遂成篡弑之祸。

晋武帝亲见此败矣。惠帝之不肖,群臣举知之,而牵制不忍,忌齐王攸之贤,而恃愍怀(6)之小惠,以为可以消未然之忧。独有一汝南王亮,而不早用,举社稷之重而付之杨骏,至于一败涂地,无足怪也。帝之出齐王也。王浑言于帝曰:“攸之于晋,有姬旦之亲,若预闻朝政,则腹心不贰之臣也。国家之事,若用后妃外亲,则有吕氏、王氏之虞(7),付之同姓至亲,又有吴、楚七国之虑。事任轻重所在,未有不为害者也。惟当任正道,求忠良,不可事事曲设疑妨,虑方来(8)之患也。若以智猜物。虽亲见疑,至于疏远,亦安能自保乎?人怀危惧,非为安之理。此最国家之深患也。”浑之言,天下之至言也。帝(9)不能用,而用王佑之计,使太子母弟秦王柬都督关中,楚王玮、淮南王允并镇守要害,以强帝室。然晋室之乱,实成于八王。吾尝筹之(10),如攸之亲贤,夺嫡之祸,非其志也。不幸至此,天下所宗。宗社之计,犹有赖也。如佑之计,使子弟据兵以捍外患,如梁孝王之御吴、楚尚可,若变从中起,而使人人握兵以救内难,此与何进、袁绍召丁原、董卓以除宦官何异?古人有言,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如武帝之择祸福,可谓不审矣。

【注释】

(1)立嫡以长:确立正宗的长子,要靠长幼次序。嫡,正宗,正支。

(2)丹朱:帝尧之子。尧因为丹朱不肖,禅位于舜。

(3)寝:停止,扣住不发。

(4)武帝:这里指汉武帝刘彻。

(5)枉直相半:好坏各占一半。枉,不正直、不正派。直,忠诚正直。

(6)恃愍怀:凭借怜悯之心。

(7)虞:忧患。

(8)方来:未来,将来。

(9)帝:指晋武帝。

(10)筹之:为之谋算。

晋宣帝(1)

世之说者曰:“司马仲达之于魏,则曹孟德之于汉也。”是不然。二人智勇权略则同,而所处则异。汉自董卓之后,内溃外畔,献帝奔走困踣之不暇(2),帝王之势尽矣,独其名在耳。曹公假其名号以服天下,拥而植之许昌(3)。建都邑,征畔逆,皆曹公也。虽使终身奉献帝,率天下而朝之,天下不归汉而归魏者,十室而九矣。曹公诚能安而俟之(4),使天命自至,虽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事纣,何以加之?惜其为义不终,使献帝不安于上,义士愤怨于下,虽荀文若犹不得其死(5)。此则曹公之过矣。如司马仲达则不然。明帝之末(6),曹氏之业固矣,虽明帝以淫虐失众,曹爽以骄纵得罪(7),而颠复之形未见,天下未畔魏也。仲达因其隙而乘之,拊其背而夺其成业,事与曹公异矣。

汉武帝之老也,托昭帝于霍光(8),昭帝尚幼,燕王、盖主有篡取之心(9),上官桀、桑弘羊助之(10)。此其祸急于曹爽。霍光内毙燕、盖,外诛桀、羊,拥护昭帝,讫无骄君之色。及昭帝早丧,国空无主,迎立昌邑(11)。昌邑不令,又援立宣帝(12)。柄在其手者屡矣(13),然退就臣位,不以自疑。中外悉其本心,亦无一人有异议者。以仲达擬光,孰为得之邪?然光犹不足道。蜀先主将亡,召诸葛孔明而告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复语后主:“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后主之暗弱,孔明之贤智,蜀人知之矣。使孔明有异志,一摇手而定矣。然外平徼外蛮夷(14),内废李平、廖立(15),旁御魏、吴,功成业定,又付之蒋琬、费祎(16)。奉一昏主三十余年,而无纤芥之隙,此又霍光之所不能望也。

故人患不诚,苟诚忠孝,舜之于父母(17),伊尹之于太甲(18),终无间然者(19)。自仲达之后,人臣受六尺之寄(20),因而取之者多矣。皆以地势迫切(21),置而不取,则身必危,国必乱,至自比骑虎不可复下,此亦自欺而已哉!

【注释】

(1)晋宣帝:即司马懿,三国魏温人,字仲达。

(2)献帝:刘协,汉灵帝子。

(3)植:通置,安放。

(4)俟:待,等候。

(5)荀文若:名彧,东汉颍川颍阴人。

(6)明帝:曹叡,曹丕之子,227—239在位。《三国志·魏志》有纪。

(7)曹爽:曹操族孙,字昭伯。

(8)昭帝:汉武帝幼子刘弗陵,年八岁即位,在位十三年(前86—前74)。

(9)燕王:汉武帝子燕剌王刘旦。

(10)上官桀:武帝时为左将军,与霍光同受命辅昭帝。

(11)昌邑:昌邑王刘贺,武帝子昌邑哀王刘髆之子。

(12)宣帝:刘询,汉武帝曾孙。

(13)柄:权力。

(14)徼外:边界外。

(15)李平:原名严,字方正。

(16)蒋琬:三国零陵湘乡人,字公琰。

(17)舜:古五帝之一,传说其为大孝之人。

(18)伊尹:商汤臣,名挚。

(19)间:嫌隙。

(20)六尺之寄:托孤。六尺: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孤儿。周代一尺相当于今之六寸,故六尺指未成年之人。

(21)地势:形势。

唐高祖(1)

唐高祖起太原,其谋发于太宗(2),诸子不与也。及克长安,诛锄群盗,天下为一,其功亦出于太宗。盖天心之所付予,人心之所归向,其在太宗者,审矣(3)。至立太子,高祖以长立建成,建成当之不辞,于是兄弟疑间,卒至大乱。夫建成不足言也,其咎在高祖。其后武氏之乱(4),废中宗,立睿宗(5),以睿宗长子宪为太子矣(6)。及中宗之复,睿宗父子皆以王就第。韦氏之乱(7),临淄以兵入讨(8),睿宗践祚而唐室复安(9)。又将以长立宪,宪辞曰:“时平先长嫡,国乱先有功。不如此,必且有难。敢以死请。”睿宗从之,而后临淄之位定。以太宗之贤,而不免于争夺,玄宗之贤不逮太宗,而晏然受命,则宪不让,贤于人远矣(10)!

吾尝论之:高祖、睿宗皆中主也,其欲立长,非专其私也,以为立嫡以长,古今之正义也。谓之正义而不敢违,胡不考之前世乎(11)?太王舍太伯、仲雍而立季历(12),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而周以之兴。诚天命之所在,而吾无心焉,乱何自生?虽然,太伯奔吴,以避王季,亦畏乱故尔。废长而立少,虽圣贤犹难之。宪与玄宗,兄弟相安,终身无间言焉(13),盖古今一人而已乎!

【注释】

(1)唐高祖:李渊,唐王朝的开国之君。

(2)太宗:李世民,唐李渊次子。

(3)审:清楚、明白。

(4)武氏:武则天,唐并州文水人。原名媚娘,后名曌。

(5)中宗:李显,唐高宗第七子,母为则天皇后。

(6)宪:睿宗长子,本名成器,避昭成太后讳,改为宪。

(7)韦氏:唐中宗后。中宗朝时专权,并弑中宗。新旧《唐书》有传。

(8)临淄: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李隆基,曾封临淄王、楚王。

(9)践祚:即皇帝位,登位。

(10)贤:胜于,超过。

(11)胡:何。

(12)太王:又称古公亶父,古代周族首领。

(13)间言:嫌隙之言。

唐太宗

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1),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然传子至孙,遭武氏之乱,子孙为戮,不绝如线,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观之,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

同类推荐
  • 甲骨文解读之痛

    甲骨文解读之痛

    文字,是文明的表征,甚至是枢纽。它记录历史,也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中国人对“甲骨文”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给甲骨文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却不容易。甲骨文到底是什么?商代的文字?一种古文字?一种上古文字?一种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全部认识的上古文字?卜辞?占卜的记录?对祭祀的卜录?依赖神意做决策的工具?古代的书法?一种以刀代笔的古代书法?比两周铭文更早的书体?《辞海》在“甲骨文”条目下的解释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为著名小说家张翎第一本散文作品集,是其二十多年散文创作的总集。共分三辑,第一辑“雪泥鸿爪”,为作者游览成都、古巴等地的见闻记录;第二辑“朝花夕拾”,是作者对童年、成长、故土、亲友的回忆文章;第三辑“书言书语”,主要包括作者的书评和其代表作的创作谈。张翎出生在沿海城市温州,童年生活在瓯江边。后来离开故乡到上海读大学,再后来离开中国漂流到大洋彼岸,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了全新的体会……虽然离家乡越来越远,但她在异乡书写故乡,字里行间都有着浓浓的江南风情。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亚登森林中。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皆大欢喜》取材于16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罗奇散文体的牧歌传奇《罗瑟琳》,这种世外桃源式的吟咏牧羊人纯洁无限爱情的牧歌文学是欧洲一个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牧歌传奇在中世纪中断之后,文艺复兴时代重又兴盛。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热门推荐
  • 我的心灵鸡汤:哈伯德的人生剪贴簿

    我的心灵鸡汤:哈伯德的人生剪贴簿

    随便翻阅一下哈伯德的剪贴簿,你会从中信手拈来他所收集的励志美文、格言警句,人物和历史故事以及生活随笔。你便会意识到他是如何四处追寻他的目标,想像到他曾经涉足过的芳香的诗意之园,攀登过的思想之巅。正是他所追寻的目标指引他到达过古典文学的阿尔卑斯山谷,穿越过当代文学的森林与沼泽。读者将会在这里发现一份特别的智慧的营养美食。那些激励过哈伯德的文字也一定会使所有人心潮澎湃:那些鼓舞过、振奋这哈伯德的故事也一定会给所有人带来力量,去抵抗那些在平日里默默地侵蚀人们心灵的千篇一律的生活。
  • 钱通

    钱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弗洛年鉴

    科弗洛年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彩虹计划销声匿迹;尼古拉·特斯拉黯然隐没。未来的风起云涌,究竟隐藏了多少秘辛?风云诡谲,顶尖的空间试验站不知所踪,神秘的最高研究计划紧急叫停!无尽的空间,是希望还是地狱?答案尽在科弗洛年鉴,科弗洛研究组的记录之中!
  • 舞月明

    舞月明

    木作笔画方圆,上描九天玄冰月,左出一笔乾坤朽。如若芳华已无,青天皆是冰星流月,墨土皆是虚妄深渊,该如何?唯有斩!斩!!斩!!!斩尽虚妄所,还我亮影荒芜拓。千层光影万道光,九转轮回九世苦。写了法,画了道,千行踏浪,路成图。既然这囚笼不给我光明,那我便在这月夜起舞。如何解吾命?哼,悉数奉还!
  •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 (Movie Tie-in Editi
  • THE PASSIONATE PILGRIM

    THE PASSIONATE PILGRI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她的轨迹并非只有香港的“传奇”、上海的“流言”,这些只是她漫长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她还有无尽的美国岁月。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上海时期的她是戏剧化的、传奇性的,有点像小说;美国时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个小说家,后半生她更像个学者。
  • 追随曹总混三国

    追随曹总混三国

    建安初年,曹丞相奉天子诏,讨伐逆贼袁术,军中缺粮,杀粮官示众以安军心,与袁逆决战,一举大破贼兵,堪称用计之妙!只不过唯一一点,这个将要被砍脑袋的倒霉粮官不是老子就好了!旌旗猎猎,大军云集,眼看着光着膀子长着一身腱子肉的刽子手在自己脑瓜子后头晃悠着大刀片子,王垕是悲催的对老天比划着中指。
  • 凤归龙鸣越苍穹

    凤归龙鸣越苍穹

    【反套路,机灵古怪逗比女vs桀骜邪魅清冷男,1v1,双洁,快穿】“~星月大陆,京都穿了一个!”一人一兽立马穿了过去……某女从身上掏出一张符咒扔向躺在地上的魂穿女,“尘归尘,土归土,哪儿穿来哪儿去!”……随后一人一兽收了皓月国的顾家三小姐。XX国的凤家二小姐。XX国的白家七小姐。……“妈蛋!到底有完没完,这么多魂穿女!”某女甩袖子不干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收,收到猴年马月的。“小陌陌,想想各个书荒的读者,你得坚持下去啊,魂穿相府小姐的逆袭故事就将由你来终结了。”某女白了某兽一眼。某女宽面泪流跪在地:各位作者求放过,别再写魂穿女逆袭的故事了。
  • 这个道士不靠谱

    这个道士不靠谱

    一场意外,江川被卷入了一场颠倒阴阳的阴谋中,身为轮回者的他不得不扛起肩上的责任,去粉碎这场阴谋,于是,一场拉风的冒险就此开始。“道家协会会长!你怎么不喜欢穿内裤啊!堂堂会长,能不能注意一点形象!”“女判官!你如果晚上再失眠,可以来找我嘛!我这个人唱安眠曲很有一套的!”“还有你!三腿金蝉!能不能少吃点小强!你想把老子恶心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