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95800000001

第1章 美马计

排兵布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少不了兵行诡道之法。“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往往都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惊人的魄力。

唐朝名将李光弼和郭子仪齐名,他们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

李光弼曾和叛将史思明的部分主力,在河阳隔河对峙。当时,若论实力,史思明的叛军部队要比李光弼的强得多,别的不说,光是马匹,就无法相比。叛军拥有大量马匹,其中战斗力特强的纯种良马就有一千多匹,史思明经常让士兵把这些膘肥体壮的纯种良马赶到河边去洗澡,借机向驻扎在对岸的李光弼部队炫耀他们的军力,也企图因此对李部士兵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如此局面,李光弼苦苦思索对策,他突然想起战国时代赵国名将李牧镇守雁门关时的一段往事,不禁喊出声来:“妙呀,我何不也采用此计?”

李光弼于是下了一道在他的部下看来是十分奇怪的命令:把军营中所有的母马都集中到城墙下待命,而把所有的小马都集结到城内的一块空地上。

部下们不明白李光弼此道命令是什么用意,但军令如山,岂容犹疑?于是只好立即行动。最后一计数,被集结的母马和小马都有将近五百匹。

这天上午,叛军士兵又赶着他们的纯种良马来到河边,然后让它们各自散开。只见这些马有的下河到水里打滚,有的在水边追逐奔跑,也有的则在岸上悠闲地吃草。

就在这个时候,李光弼给他的部队下达了行动命令,刹那间,只见河阳城城门大开,李部士兵牵的牵、赶的赶,把城墙下所有的母马都强行赶出城去。

可是,那些母马因为留恋还留在城内空地上的小马,死活不愿走,它们一步三回头,出了城还犟着往回跑。可是,它们哪里敌得过人多势众的士兵们?无奈之下只好大声嘶鸣,想让留在城里的小马赶快出城,到它们身边来。

可它们哪里知道,那些小马此刻都被城里的士兵们牢牢地看管着,根本没法脱身,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稚嫩的叫声来回应母马的呼唤。

于是,母马喊,小马叫,城里城外被搅得热闹异常。

而此刻,叛军那些被士兵赶来河边正悠闲自在地嬉戏、吃草的纯种良马,可就“心猿意马”了,尤其是里面的公马,更是耐不住寂寞,它们误以为河对面的大批异性正在争先恐后地向它们发出召唤,对这种极具诱惑力的举动,它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于是就不顾一切地行动起来:原先已在水中的,就抢先向对岸游去;原先正在水边追逐嬉戏的,也急吼吼地下水,游到对岸后立刻奋不顾身地跑到母马身边去献殷勤。

叛军马群中剩下的母马们,先是对公马的突然离去感到奇怪,但是很快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马儿天性就恋群,它们踌躇片刻后,立刻果断渡河。

两个对峙部队的马群,居然就这么离奇地汇合到了一起。

叛军士兵一看情况不妙,吓得立刻火速回营报告。

史思明一听顿时大惊失色,立刻派精锐骑兵奔袭过河,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他们的纯种良马,可谁知半路上就遭到了李光弼事先设下的伏兵的迎头痛击,最后不得不溃退回营。

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有“美人计”,李光弼此计可谓“美马计”也!仅此一计,他就轻而易举地为自己部队获得了五六百匹精壮的纯种良马。

叛军却因此而遭受了灾难性的损失,因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队长期居于关外,他们几乎已经和北方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作战,没有马匹简直寸步难行,现在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良马,部队顿时元气大伤。

事实正是如此,没过多久,李光弼就将史思明叛军的这部分主力消灭了。

(崔叶盛)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6年3月上)

    故事会(2016年3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故事会(2015年9月上)

    故事会(2015年9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1950年大卫·雷斯曼将亚文化诠释为具有颠覆精神。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亚文化则是“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的人”。时至今日,各种亚文化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们有市场,有受众,还有“生意经”。创造这些亚文化的是一群如何“颠覆”传统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大众文化也是由小众文化过度而成,这些在社群当中形成的文化符号,即便是“垮掉的一代”自娱自乐,需要承认的是,亚文化已经开辟出了自己的市场。
  • 故事会(2017年1月上)

    故事会(2017年1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故事会(2018年6月下)

    故事会(2018年6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王神之王玉梦公主

    帝王神之王玉梦公主

    帝王神因轮回转世被人无意加害,上一世被空间之力差点粉碎,在这情形危机下,不得不用用本尊,度过此劫,最后时空异变,帝王来到了这个世界,这是一个牢狱王朝时代,帝王要在最后一世觉醒,而觉醒不是那么容易。
  • 嫩妻在上:莫少的100次求婚

    嫩妻在上:莫少的100次求婚

    他要结婚了新娘不是她?纳尼!国际巨星:一个新人都罩不住,我爬到这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季如风:男神,大白天的说什么胡话呢?儒雅律师:我的财产都归你,你,归我。季如风:和一个律师谈论财产所有权问题,我怕离婚被剥的渣都不剩。
  • 征服格拉纳达

    征服格拉纳达

    《征服格拉纳达》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一部重要著作。从“征服”二字,读者不难知道这是关于战争的历史故事。而这场战争,是不能、也不应该忘记的,它像世界上其他的重大战争一样,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进程。了解它们,对于我们今天和今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有益的作用。这便是历史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当然这个意义需要我们去总结和分析。而欧文写的这段战争历史,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达给读者的,这就使作品显得更加生动,有了更加广泛的读者对象——从而使这场战争的历史为更多人所熟悉。加之欧文又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讲故事的能手,因此《征服格拉纳达》便更显示出了文学的光彩和魅力。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 冰火冥尊

    冰火冥尊

    四年沉沦,一朝觉醒,冰火双修,谱写传奇…………
  • 谁的年华蹉跎了我的岁月

    谁的年华蹉跎了我的岁月

    “槿,这人生,总是要经历点儿荒唐的事才算是经过了青春。”这是宋楠楠跟东方槿在一起时喜欢说的话。那时候,她们渴望有一个激情澎湃的青春,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在追求激情的过程中,东方槿的生活中先后出现了道貌岸然的学弟邵君、玩摇滚的承子念、来自韩国的上司李孝全以及被丈夫抛弃的开保时捷的女人谈谈。她的生活如愿地开始彻底“荒唐”起来。
  • 寒枫赠卿思

    寒枫赠卿思

    墨寒枫说:“遇见你,是我的幸运,爱上你我从没后悔。”易卿思说:“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我最开心了。”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16章,内容包括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
  • 水姻缘

    水姻缘

    《水姻缘》中,朱文颖笔触灵透,以全知视角俯瞰世道人心。在古时的往事和现代人的真实生活中穿梭,以旧时候的美食家朱自治不羁的生活状态与现代沈小红、康远明等人的精于算计作比较,《水姻缘》揭示了时代的痛感,现代工业使人们变得机械、冰冷、有着明确目的性。小说渗透着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尖锐,也有丰盈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