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1200000019

第19章 艺术镜像(1)

关晶晶 GUAN JINGJING

1983出生于河南

2005毕业于中央美院

2006——2007进修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材料艺术工作室

2007五幅作品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央美院规划教材《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

2011为诗人杨炼诗集《叙事诗》插画

为诗人胡赳赳诗集《玄的弦》插画

2012为诗人杨炼《唯一的母语:诗意的环球对话》插画

2013应邀参加“爱丁堡艺术节”,苏格兰,英国

2014作品入选《芭莎艺术》“2013年度100件至爱杰作”

个展:

2014剩山:关晶晶个展锦都艺术中心北京

2014控制与形式:Michael Blank/关晶晶双个展Atelier Suterena艺术空间维也纳奥地利

2014无见:关晶晶作品展三尚印象画廊杭州

2013画可以兴:关晶晶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2心象:关晶晶作品展COART丽江云南

出版:

《关晶晶:2008—2013》成报出版社香港2013

《关晶晶:画可以兴》《艺术与财富》特刊北京2013

关晶晶:从来就是这样

采访、撰文/雷多

大约几年前,在大理见过关晶晶一面。记得当时,没有和她说过话,不知道她叫关晶晶,也不知道她就是著名诗人赵野的妻子。有一天,我看见她在晒被子,冬天的大理,阳光清透、温暖,穿过光秃秃的树枝,投射到被褥以及她的脸上,她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皮肤上散发着自然的光泽,那时我就觉得这个女人很美,是一种脱俗而遗世独立的美。直到做这次访谈,经过一番深入了解,才知道真实的关晶晶和她外表透露出来的气质甚是相近。

感觉关晶晶离尘世很遥远,和那些活跃于各种酒会、私人Party,善于推销自己的艺术家不同,她语言甚少,几乎从不凸显自己的特别之处,更愿意将自己抹平,表现得和普通人无异,她说自己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似乎也很本能地回避着身上有可炮制的新闻符号,她遵循着世事皆自然的状态,低调、朴实,不多言,时间长了,沉默反而成了她的标志,这点是各媒体以及认识她的人所达成的共识。有人说:“她的沉默不是胆怯,不是压抑,不是退缩,不是冷淡,不是高傲,不是抗拒,不是无所适从,不是百无聊赖,而是有点‘从来就是这样’的意思。”也许生性如此,关晶晶在聊天时话不多,但却非常得体,她尽力而又礼貌地解答着所有提问,关于生活和经历,她聊得平和而淡然,仿若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1983年,关晶晶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在她记忆里,故乡是一片“水天浩渺,云烟苍茫”的景象,中原地域的开阔之境,无形中影响了她之后的绘画创作。关晶晶小时候就显出了对画画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姥姥给她买了许多画画的书,她基本上临摹什么都很像,姥姥喜欢让她在纸上画,可她偏偏喜欢用粉笔在地上画,画很大。看过一张照片:关晶晶坐在梯子上,后面是她绷的画布,应该是一幅正在创作的画,她画了很多这样的大画,经常一个人把两米长、一米宽的画搬来搬去,也不要别人帮忙。

2005年,关晶晶从中央美院毕业,随后进入中央美院油画系材料艺术工作室进修,以此开始了她的职业艺术生涯之路。从北皋到望京,她一直坚定内心的信念,默默画了六七年的时间,从未动摇过。现在她已经把画室搬到了黑桥村,画室是一栋二层小楼,面朝池塘,四周种满了花花草草,身临其境,如入画中。

黑桥村距离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只有2公里,村子里隐藏着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艺术区,吸引了国内外很多优秀的艺术创作者。沿着黑桥“艺术区大道”,南北两侧多个院子里住着上千位年轻艺术家。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自天南海北,毕业于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关晶晶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她每天的创作也像白领上班族一样充满时间规律,早上九点抵达画室进行创作,饿了就随便吃点什么充饥,到了下午六点钟左右收工回家。她画画的时候不喜欢旁边有人,她也从不在别人面前画画。对关晶晶来讲,创作的过程是向内的,它指向自己,与其发生关系和对话,就好比在自己的世界里呓语。

目前,艺术家边缘化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问题,体制之外的多数艺术家,尤其是非主流的年轻艺术家在梦想与生活之间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生存状况堪忧。他们大都从事着其他工作,以此来供养自己的创作事业,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他们在物质上的满足仅限于活着和买画材。关晶晶也经历过一段短暂时期的清淡岁月,就正如她自己所说:“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她认为自己还算是一个幸运的人,没有受太大的委屈,还能保持一定自由度的创作,并且较早地获得了认可。

2013年,由国内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夏可君在今日美术馆策展的“画可以兴”成为关晶晶的首次个展,夏可君借用了中国古典文集中“兴”的概念来指涉艺术家灵感兴起的瞬间。他联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句话来对此作出诠释,并发出“诗可以兴,画如何又不可以?”之问。本次展览展出了关晶晶的《无题》系列和《剩下》系列作品。

关晶晶的早期作品是从抽象绘画开始的,《无题》是她的抽象画系列,多数完成于2008年以前,当时的她才二十岁出头。夏可君描述道:“其作品经过了抽象的洗礼,从一系列三联画的作品上可以看出关晶晶的天赋敏感,画面上的色彩和空间,依靠黑本身的重量与能量,利用色调的透影和透叠产生平面上的呼吸感,仅仅利用时间、空间与色彩去处理画面,以色彩来塑造节奏,形成画面的空间节奏,这体现了关晶晶良好的驾驭画面的能力。”

他还说:“如果只有抽象,绘画还不具有一种真正的原创性,真正的原创性是吸纳古义。”

2011年末,关晶晶开始尝试使用西方古典的绘画材料坦培拉,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的态度和方法,将媒介剂中水的比例加大,增强作品中的水性,层层罩染的画面,湿润而透出底层的纹理。她说:“水的大量使用,多出了创作的偶然性。”坦培拉本身的温润质感,水性加强带来的自然醒,以及一次次绘制积淀的时间,让画作呈现氤氲迷离之气。她的作品始终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并非形式或风格的,而是传统的艺术精神,一种哲学途径。

关晶晶每件作品的心理准备期经常比完成实际作品需要的时间长得多。英国艺术评论家珍妮特·麦肯锡说:“关晶晶在她画家生涯的最初阶段就发展了一条独特的艺术路径,并极其清晰地呈现出来。在作品中,她都面对一个形而上的空白……她向中国绘画与诗歌文化漫长的古典传统致敬,两者都以书法为依托。书法呈现出画中每一笔的身形,她的意象时常为一种重复的书写所创,隐现时间与空间。”

关晶晶专注于绘画,不善言辞,如果你认为这就是艺术家的全部,那么你就错了,她拥有极强的思考性的一面,这一点让人为之惊叹。她与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的对谈以及与诗人胡赳赳的书信往来都可见一斑,她智慧、高深、透彻,敢于质疑,敢于反驳,逻辑清晰,有自己独特的立场。

关于绘画中蕴含的“思想”问题,关晶晶这样谈论:“艺术创作是体验、感受、自我探索的过程,艺术不是思想。它可以是思想性的,或是前思想的,但它必须以不同于思想的特征来呈现。任何关于精神的活动都可以是“思想性的”“前思想的”,它只是描述了一种向度,但它不能区别不同的精神活动。艺术作品可以因创作者而带进一些思想性、宗教性或者科学性,但它们只在艺术创作中作为遥远而深蓄的背景存在。艺术就是艺术,绘画就是绘画,艺术本体不应该也承载不了思想、宗教或者科学。尤其是绘画,它不具备那么大的能量。我觉得生命的体验、感受,生命的状态要大于作品,大于思想性、宗教性、科学性。”

欧阳江河说:“抽象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抽象性和绘画性在某一个点上相互融化对方,或者冻结对方,一定要达到那个点才有意思,否则还只是一个斗争和分裂。它不像一些当代符号绘画、观念绘画,可以用平涂的办法去创作。但你的抽象绘画,哪怕在最薄的地方也不是平涂,它永远要处理绘画性,处理表面质感和细部织体,处理一些最根本的元素。”而关晶晶提出不同看法:“我不觉得抽象艺术一定要到达你说的那个点,这点我不太认同。艺术创作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重要的在于探索和思考,在于这些路径和过程,最终结果是次要的,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不是在否定画面,再次说明我不否定技术,我是在画面语言成立并且坚实的前提下来谈的。我觉得你倾向于最后一定要有一个实在的落点,有一个可触摸的质感,而大多数人也是以此为参照才能进行判断,因为这是经验中容易识别的、规范的样本。或者说你是要求完美的,最后要达到完美这个点。当然你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觉得没有完美,没有这个点,没有一个固定不变或静止不动的中心。你说的抽象性和绘画性在某一个点上相互融化对方,或者冻结对方,这其实是一个截面,是一个瞬间,而不是整体。它是不断运动、发生中的一个瞬间,你认为它是你心中完美的样子,希望永远停留在或保持在这个状态。而时间不会因为你心中的完美停留片刻,甚至把你的完美变成过去式,此时的完美不再是彼时的完美,而是你的回忆加工过的完美。我们不可能永远保持一种平衡,处在一种终极状态中,这个“完美”其实就是终结和死亡。相比之下,你后面说的斗争、分裂,也许是生命最真实的状态,生命更多的是去平衡这种斗争、分裂,是这种升华的过程,而不是站在完美上保持完美。”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关晶晶明显属于前一种,就是这样一个人,嘴唇上沉默如金,思想上却激烈如火。沉默只是为了保持着自身的干净与纯粹,不在庸常的世界里耗费精力或逗留,也不在专注的领域里偷工减料,她有独善其身的方式,也有隐秘连接的途径,或许连她也说不清自己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秘密。

A&Q

[艺术本来就没有作用,沒有任何实用意义]

青年作家:我读到你在一次访谈里说:“艺术就是艺术,绘画就是绘画,艺术本体不应该也承载不了思想、宗教或者科学。尤其是绘画,它不具备那么大的能量。”我很好奇,你这种思考的由来,如果你认为绘画承载不了这些,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关晶晶:艺术本来就没有作用,沒有任何实用意义。之所以有艺术、宗教、科学等区分,是人们探索世界和表达的方向不同。绘画可以承载心灵、承载作者带进来的宗教性思想性等,但这种表达却是起于技止于艺。

青年作家:你曾说:“艺术是突破深渊、抵抗虚无的方式。”据我亲身体验,艺术本身也是深渊,也很虚无,不知你怎么来解读这句话。

关晶晶: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即便如此,我们仍要生活仍要做事,这是我们的主动和自觉。

青年作家:自艺术生涯之初,你就放弃具象与形体,关注绘画本体语言。这种“放弃”好像带着某种“革命性”,是你偶然为之,还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而做出的反应?

关晶晶:并不是一开始就放弃具象形体,这不是一个通过思考选择的结果,最早我的作品是偏表现的。可能是生性不喜欢具体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不喜欢实在界线的规划,对普遍性和抽象性更有兴趣,自然就离具象形体越来越远。

[任何好的艺术语言都是直指本质]

青年作家:2006年以来,你创作了《无题》和《剩山》两个系列,欣赏《无题》可以看见,很多是由静止的色块叠加构成,如果不是画家本身,我想很难说出其画幕背后的真正寓意,而且你并不愿意人们把《无题》归为“抽象”的范畴,那么你自己怎么给《无题》定义的呢?你想表达的东西或者说实验的东西是什么呢?

关晶晶:抽象绘画是西方的提法,我一直尝试把传统水墨精神渗入画面中,现在没有合适的命名,但这不重要,暂且用抽象来说罢。抽象绘画不是形容,不是描述,更不是讲故事,它就是它本身。“词即是物”,任何好的艺术语言都是直指本质。

青年作家:《剩山》系列,首先最吸引我的是这组画的命名,请问有什么来历吗?之前,我还读到你先生赵野的一组诗歌《剩山》,和你创作的《剩山》有关吗?我认为文字和绘画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隐秘的联系和转换契机,你的绘画有没有受到过文字的影响呢?你有没有试图将二者融合?

关晶晶:12年早春画的《剩山》系列,是当时试验用坦培垃技法画的,惊喜却也在意料之中,作画过程中色层叠加若隐若现的余象正合我意,即是剩山。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留在大陆的部分就被称为《剩山图》。作为一个画画的想到这个名字是很自然的,《剩山》仅两个字就包含了历史意义、文化深度和当下忧患,且有极高的美感。赵野今年初写的同题诗《剩山》,准备了两年才完成,也是喜欢“剩山”这个题目。艺术自有它相通之处,无论文字绘画还是音乐,它们之间的补给是自然而然的,但艺术首先走心,领悟到了就有,不存在融合不融合。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7年1月上)

    故事会(2017年1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故事会(2017年11月下)

    故事会(2017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锐读(第7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7期·悬疑新主张)

    《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怪谈与诡闻。
  •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海外故事

    海外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昭昭夜雨泠

    昭昭夜雨泠

    “对不起,我喜欢女人”第N次被缠住的泠月克制着想弄死眼前这个人的冲动,试图晓之于情,动之于理。“哦”男人点了点头,仿佛听不懂般,淡然清雅的笑了笑“那巧了,我只喜欢你呢!”在遇到严昭宇前,泠月为仇而活,也认为自己会为仇而死,在遇到严昭宇后,泠月依旧为仇而活,却不想为仇而死了。冷若冰霜的傲娇王子和俊美儒雅的翩翩公子,这冰与火的碰撞,终究在两个人心中溅起涟漪。一朝离去又归来。“月泠,好久不见。”“凌月,我想你了。”“泠月,最近可安好?”
  • 地球呼救

    地球呼救

    新书《催更大魔王》,断更、水文、手残都是病,我催更大魔王包治百病!欢迎大家。我叫顾飞,是一个苦逼的高三生,我收到了来自地球的呼救。救还是不救?最终我还是决定救了!本来以为不会成功,万万没想到最后我还是救了地球。“球球,叫爸爸。”“爸爸~”“轰隆!”一道雷把顾飞劈傻了。“我真不是这个意思……”这是一篇披着都市皮的星际美食种田修真科幻爱情故事,入坑需谨慎。作者卖瓜,自卖自夸,一般看到30w字的都在追。=————————————=看文前请先看卷首看文须知!看文前请先看卷首看文须知!欢迎加入地球呼救书友群,群聊号码:809546447第一卷:地球往事,已完结。第二卷:黑色的眼睛宇宙对人类羞答答的揭开了神秘的一角,来嘛老弟?本书扛得住毒才能闻得到香,你们的疑惑都在后文有答案,看完再问。
  • 放开我的宝箱

    放开我的宝箱

    六月雪花飞舞,寒冷笼罩大地,万界融合后的地球,迎来第二次灾难,神州大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艳阳高照之地,却是凛冬将至…就在人们忙于生计之时,主角却在开着宝箱,以金乌取暖,以貂蝉暖床…以李元霸,关羽…开疆扩土,以沈万三范蠡…发展商业…此时,宝箱中一道金光闪过~“哇!九天玄女的肚兜~”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都市最强皇帝系统

    都市最强皇帝系统

    得“最强皇帝系统”,走到哪里都享受皇帝待遇!亿万富豪在我面前炫富?叮~激活无限金钱模式,立刻到账一百亿!钱对我来说都是纸!武道之神在我面前嚣张?叮~激活无敌战神模式,立刻拥有万年神功!谈笑间镇压一切!更能穿梭无数界面历练!见到嫦娥、西施、苏妲己……
  • 惟愿我与你岁月静好

    惟愿我与你岁月静好

    以经典诗词为脉络,写尽了诗词背后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铸就一场悲欢离合,有笑有泪的文字盛宴。从诗经到宋词,从情深不寿的元稹到满腹才情的纳兰容若,横跨漫长的数千年岁月,深度挖掘名句中裹藏的情感内核,带读者领略不一样视角的经典名作。
  • 贤士抱恙

    贤士抱恙

    旧版作废了所以清除了,重改。。。。。。。。
  • 万界收藏艺术馆

    万界收藏艺术馆

    携带世界穿越在诸天万界,收藏各个世界特有的宝物,在珍兽世界收藏各种珍兽,在美食世界品味各种美食,在知识世界畅游知识海洋,在科技世界中攀登科技树,在魔幻世界中高举神之座,。。。。。我们目标是收藏所有宝物,经历一个又一个新奇世界,每个世界都是我的收藏品。
  • 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

    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赐我一颗星

    赐我一颗星

    一妖人眼,一对灵耳,一双佛手,一具魔人体,一仙人腿,一人心,至尊最重要的东西,她都拿来,只为一人。有一个声音,你是他喜欢的人,你要守护他们,不能一直做错事,你也可以是好人。仿佛又有另一个声音,他们该死,这是你的使命,你就是坏人生生世世都是。这本是一个劫。他们几人必须经历的,几个世界来回穿梭换转,一世世的情怀只为这一世。他们都是带着任务的,有着使命的他们本都是为了他们两个存在的。身边质疑的声音,你们是不会在一起的。可是我夺来这些,身历几世,却只是为这一世,我只是希望和他在一起一世。-戴小小那个傻丫头,什么都不懂,又什么都敢做,我会为她承下所有过错,即使是我的所有,我们注定不能在一起的。-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