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1200000021

第21章 艺术镜像(3)

如此不太圆滑的性格使鲍嘉的路途走得并不顺利,他说:“我不能在一个温和的讨论中,不把它变成一场争论,正因为我在面对大家的时候,语气有些傲慢。没有人喜欢我。所以他们总给我这类坏蛋的角色。”

1999年,鲍嘉的儿子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说,他的父亲生性敏感,为人苛刻,一辈子反感虚伪做作,厌恶自己为了讨生活而参演的那些烂片,他极力维护自己性格中迂腐的理想主义,离开纽约的安定生活来到洛杉矶,并且只能靠着小聪明维持生计,他的生活是很灰暗的,所以他酗酒,想让自己躲开那些二流的人和事。

[巅峰制造]

40年代,美国加入二战,为了顺应时局,电影公司也逐步削弱了黑帮片的产出,开始把精力投入到侦探片和间谍片的制作中。

1941年,鲍嘉42岁。

华纳公司决定投拍达希尔·哈米特的小说《马耳他之鹰》,由初次当导演的约翰·休斯顿执导。制片人哈尔最初想让乔治·拉夫来演“山姆·斯派德”这一角色,不过,乔治·拉夫担心这一版本无法超越1931年翻拍的那一版同名电影,拒绝了这次角色邀请。于是,角色落到了鲍嘉身上。

或许对于导演约翰·休斯顿来说,他的内心此时应该在无比狂喜中,没有什么比一个酒鬼导演遇到一个愤世嫉俗的酒鬼演员更合拍的事情了。

对于山姆·斯派德的饰演,鲍嘉表现出了少之又少的反扑克脸态度,他说:“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杰作,令我自豪的东西太少了,这是一个。”所以,对于鲍嘉来说,约翰·休斯顿真是一个重要的人。那个穿雨衣戴帽子的私家侦探斯派德,也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鲍嘉太适合这样的角色,外表冰冷,内心酷热。对这个世界的善与恶拿捏分明,毫不留情。这个神秘的男人,嘴角挂着难以捉摸的笑,让你惧怕让你忧伤。他以粗粝而决绝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这种暴力强权之下内心的脆弱却无人能够触碰到。

如同特吕弗曾在文章中形容的那样:“他每次开口说话都让人琢磨不透。他那副下巴叫人忍不住想到一具活死尸合不拢的嘴巴,一个即将带着笑意消失的忧愁男子的最后表情,那是地地道道的死亡的微笑。”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为急迫地回应美国参战,华纳公司组织了一批人马,决定拍一部反法西斯题材影片。由制片人哈尔·沃利斯和导演迈克尔·柯蒂斯搭建的一个剧组:英格丽褒曼演依尔莎,亨弗莱·鲍嘉演里克,保罗·亨莱德演拉兹洛,康拉德·维德特演司特拉斯少校,克劳德·雷因斯演雷诺中尉,他们全是一流演员,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不过,虽然阵容强大,《卡萨布兰卡》这部在1942年5月开拍时,却只有半部剧本。所以在拍戏过程中,制片人哈尔不断与编剧爱泼斯坦兄弟发生争执,导演柯蒂斯则在每次便餐时和制片人大吵,剧本则是一边演一边修改。

英格丽·褒曼在她的自传《我的故事》里这样写道:“我们每天都是临时凑集起来研究对白。他们每天给我们一些台词,我们则试图了解其意义。谁也不知道剧情如何发展、怎样结束,也就无法掌握所演角色的性格……我一直想知道我爱上了谁,是保罗·亨莱德扮演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领袖维克多·拉兹洛,还是亨佛莱·鲍嘉扮演的酒吧老板里克。”而导演迈克尔·柯蒂斯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他也不了解这个故事到底要如何发展,所以他含含混混地跟英格丽·褒曼说:“你到底是爱谁我也不太清楚……介于两者之间吧。”褒曼因此完全无所适从,在影片中,她说:“我不敢用含情脉脉的眼光打量拉兹洛,因为接下来我就得用一种不包含爱情的目光望着里克。”而鲍嘉,每天拍完戏就跟人抱怨说:“我每天要问:‘喂,今天我到底演什么?怎么演?’每次,我都被告知:‘我们还没有肯定,演得好一些就行了。’”

事实上,刚开始鲍嘉觉得这是一部过于喧闹的爱情故事,想逃脱这个角色,华纳公司再一次坚持让他演出。然而就是这部准备仓促的《卡萨布兰卡》,成就了鲍嘉演技的巅峰期,也给了这个冷面杀手一袭温柔。鲍嘉还在此剧贡献了那句最著名的台词:"Here's looking at you, kid"。

在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个爱国者,鲍嘉多次出席集会,并长途旅行,到遍及世界的美国军队中进行慰问演出。尽管他所扮演的银幕形象是粗暴的反面人物,但此时他本人已是相当彬彬有礼、谦和,保持着真正的君子风度。到40年代中期,他已成为世界上最耀眼的明星。

[铁汉柔情]

鲍嘉一生合作过的女演员无数。他的第三任妻子梅欧疯狂地妒忌着任何一个与鲍嘉合作的女演员,他给第三任妻子梅欧取的外号是“拳击手梅欧”,因为她脾气火爆而且还有酒瘾,时常与鲍嘉争执打斗。有一次她在家里放火,还有一次她用切肉刀戳到鲍嘉的背上。百般忍让之下,鲍嘉只好借酒消愁,而且非烈酒不喝。鲍嘉的嗜酒如性以及精神长时间压抑都与自己的几段失败婚姻有关。梅欧还曾闯入英格丽·褒曼的化妆间大发雷霆,不过,略感遗憾的是,也正像《卡萨布兰卡》那个留有遗憾的结局,褒曼和鲍嘉并未擦出什么火花。或许褒曼这个情场得意的花花女王也正惆怅吧,她那拿爱当游戏的作风与鲍嘉这个二次元冷峻冰峰男人的多巴胺分泌根本不是一个频道的。

褒曼在自传中回忆道:“我吻过他,可是我并不了解他。”

1951年,鲍嘉52岁。

与亲密无间的酒友约翰·休斯顿再次合作影片《非洲女皇号》,这次的搭档是著名影星凯瑟琳·赫本,尽管已经年过半百,好在这两位老戏骨终于在银幕那头碰上了面。同时这也是鲍嘉第一部彩色影片,对于看惯了他的黑白电影,色彩赋予了鲍嘉更多的层次感。而这部影片也为鲍嘉获得了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由于这部影片,鲍嘉与凯瑟琳·赫本成为了终身的朋友。看来凯瑟琳·赫本得有多么优秀的品质才能为鲍嘉赞许。

1954年,鲍嘉与奥黛丽·赫本合作了电影《龙凤配》,对于鲍嘉来说,这真是一段不快的经历。开拍起始,鲍嘉就不希望奥黛丽·赫本扮演萨布丽娜,认为自己当时的妻子劳伦·白考尔更适合。并且他还公开说过讨厌奥黛丽·赫本,认为她天真得根本没有演技,只会穿着纪梵希成衣卖弄自己的身段和大眼睛。鲍嘉也讨厌比利·怀尔德,认为他根本不应该找自己来替加里·格兰特出演这部电影。当然,入不了鲍嘉的眼并不奇怪,能入这个怪人眼睛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劳伦·白考尔,也是鲍嘉一生最著名的那段爱情的女主角,19岁的少女,嫁给了比她大25岁的鲍嘉。踏入影视圈之前,白考尔是《哈波氏》杂志的封面模特,导演霍克斯看了她的照片,只是向秘书打听一下这个“红酒一样”的年轻女郎,结果秘书却直接把这位女郎从纽约叫到了好莱坞。白考尔很快就站在了最好的导演面前,将要和最好的演员一起,出演一部以海明威原著改编的电影。

得知要与鲍嘉合作,白考尔对这位大明星的感觉却是:他长得不好看。的确,鲍嘉的长相在那个年代众多一线演员中不算完美,却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鲍嘉穿着宽松长裤和棉衬衫,而白考尔是一个有着蓝绿色眼眸的可爱女孩儿,和他一样高,或者还更高一些,直到现在,白考尔还记得鲍嘉当时说的那句话:“我们会有很多在一起的有趣时光。”

白考尔给鲍嘉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她之前,鲍嘉这个被家庭折磨坏了的怪人甚至不知道爱情是这样美好的东西。不过,他们的爱情显然不会被看好,全好莱坞都在等着看他们的笑话。甚至是鲍嘉所在电影公司的老板霍克斯也警告白考尔:“你若跟了鲍嘉,只能做个昙花一现的‘流星’,一辈子也当不了好莱坞明星。”

尽管如此,鲍嘉和白考尔坚称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白考尔形容鲍嘉说:“鲍嘉是个莽汉?哦,不,在我看来,他有一颗优雅而温柔的灵魂。”鲍嘉的好莱坞朋友大卫·尼文曾回忆道:“鲍嘉喜欢白考尔的姿容、她的诚实和她的气质,白考尔虽然年轻却懂世故,她不屈从鲍嘉的意图,也不和他啰里啰嗦,把他当做一个男人和演员来尊重。”

经过了与现任妻子梅欧的斗争。终于在1945年5月21日这一天,鲍嘉用温柔的嗓音诉说着他的誓言,新娘的声音甚至比平时还要低沉沙哑。鲍嘉吻了白考尔的脸颊,说了声:“你好,宝贝。”一直到1957年,鲍嘉因咽喉癌晚期死去,好莱坞也改口用尽了所有词汇来赞美鲍嘉和白考尔12年的婚姻。可以说,黑色电影成就了鲍嘉的事业,而白考尔却成就了鲍嘉本人,使这个活了四十多年的郁郁寡欢的中年男人终于敞开了微笑。

如今,鲍嘉已离去我们近六十年,那张影史上最容易被辨认的面孔,却仍然活在我们心中,只愿风华能再茂,彼此都能走进最恰当的岁月。

同类推荐
  • 餐桌故事

    餐桌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一百多年前,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个时代最直观的记忆。麦家、祝勇、周晓枫、朱以撒、于坚、王开岭等二十多个作家,用笔记录这个时代的悲喜,诠释这个时代的好与坏,爱与恨。《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本书经过读者、专家评选,于《散文》《散文海外版》2013、2014年两年刊发作品之中,优中选优。
  • 故事会(2019年7月下)

    故事会(2019年7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8年11月下)

    故事会(2018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打赌故事

    打赌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花开花谢只为与你相遇

    花开花谢只为与你相遇

    她是一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南城丫头,在一次车祸中意外的和自己的闺蜜上官尒琪一起神奇的穿越,遇到了这一生让自己无法忘记的人,他是位至高无上的君主,却对她呵护备至,宠爱有加,前世今生他始终把她捧在手心,时空斗转星移,机缘巧合下,她回到前世,找回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爱,只为在今生的相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召唤神兵

    召唤神兵

    神兵利器算什么,随便就能召唤出几把。巫崖带着逆天的召唤能力,强势登上这片神奇的大陆,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不起眼且看起来很欠扁,没事就会戳戳手指要好处的守城小兵!新书《战神天赋》开始上传,敬请各位新老书友捧场……↖(^ω^)↗
  • 凤鸾笙

    凤鸾笙

    她是拥有金手指的女主他是主角光环强大的男主两个强者相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养鬼道

    养鬼道

    我叫徐东,是个孤儿,从小被棺材铺爷爷收养。十八岁那天,我无意闯进爷爷地窖,放出绝美女鬼,从此开启开挂人生。
  • 爱别离,你离我不离

    爱别离,你离我不离

    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我依然无法忘记,依然夜夜想起他,夜夜做着这个同样的梦。爱别离。我所深爱的人,却永远也不会爱上我。人说,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幸福。为了他的幸福,我只能选择难为自己,静静的退出。爱别离,为爱而别离。哈尼小学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哈尼镇。这座学校有在校生两百多人,小学的建筑是镇里最美丽的建筑,学校绿树掩映、歌声喧沸,走进学校如走进水彩画中,可是你猛一抬头,见学校的大楼前的旗杆上飘着一个黑黑长长的东西,哈,还有两条腿!是一条棉裤吗?哈哈,你猜对了。是的,是一条棉裤。准确点儿说,是Bulrushlion先生的棉裤,它是哈尼小学的校旗。
  • 青春韶颜荏苒:樱花败

    青春韶颜荏苒:樱花败

    她是一颗星,可以感染同类,可以璀璨星空。同校学长再耀眼也比不过她的不做声响。哪里来的怪胎,可以撼动他的地位?决斗!挑战!就算把学校搞个鸡飞狗跳,也要将她欺辱到底!天生的冤家,后生的奇葩。只是当星星坠落的时候,请忘记她曾来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

    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蓝星奶爸

    蓝星奶爸

    2018年,蓝星收到了一份天上的礼物2018年,闲的无聊的裴凡收到一个礼物“爸爸,你别走啊,我真的是天上那个……”便宜女儿眼中充满着泪花,拉着裴凡的衣摆。“我说我是转世大魔王,你信么?”裴凡一头黑线的问“信啊……”“……”
  • 我们的器官会说话

    我们的器官会说话

    头会说话?脸会说话?……手会说话?脚会说话?……太不可思议了,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说话。是的,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而复杂的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而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像机器的零件,互相配合,协调运转。这些器官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磨损,再加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科学 以及工作压力太大等都会导致这些器官提前衰老,从而导致身体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当异常出现时,身体上的各个器官就会“警示”我们。可是,我们太忙了,也太懒了,这些小症状根本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也不会拿这些小症状当回事儿,甚至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年轻,得病那是老头、老太太们的事儿,和自己无关,只要稍加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