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7300000006

第6章 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温暖”靠自己争取(1)

1.推翻“白纸论”,享受彩色童年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在中国,大多数的父母都有着这样的想法。但是,英国人早就推翻了“白纸论”,他们通过科学研究证明,孩子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已经开始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思维、思想以及“知识库”。

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的身上已经附着了很多独特的气质,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不像很多中国父母所认为的“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在他们对成人日常品德行为的观察中,以及学校老师的教诲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有时甚至比大人懂得还多一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品德方面知识的获取欲望会愈发强烈。

不知道中国的父母是否留意过,很多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看一眼身边的父母,那是因为他们还不确定这件事是否应该做,也就是说他需要父母此时给他正确的品德指导。比如,一个小孩用纸擦完鼻涕后,会看一眼父母,说明他不知道这个纸是不是应该扔在地上,这时身边的父母就应该引导他将鼻涕纸扔进垃圾桶,然后对他说“不能随地乱扔垃圾”,此后他就记住了这个道德规范。

英国父母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从来不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而是积极配合孩子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其享有应有的品德教育。

唐文娜虽然是一个中国孩子,但是由于她是个孤儿,所以还不满一岁就被一对英国夫妇领养,自然也就接受着英国式的教育。英国人虽然对孩子在学习上比较宽松,但是他们不会忽视对孩子品德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因为他们觉得健全的人格比突出的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自从上幼儿园开始,唐文娜就开始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道德品德方面知识的获取欲望,而她的英国父母并没有忽视她的这一表现,相反,总是想尽办法地满足她对道德知识的渴望。

有一次,英国父母带着唐文娜去游乐园玩,那天天气很热,而且时间有点仓促,所以他们决定打车去。因为那天是周末,所以打车的人比较多,他们开始在人群中排队,慢慢挪动前行的步伐。

就在马上就要轮到他们坐车的时候,突然唐文娜发现身后有个阿姨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于是和这位英国妈妈说:“妈妈,这个阿姨抱着小宝贝应该很累吧?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她们先打车啊?”

“亲爱的宝贝,你说得太对了,我们就是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现在就把这个权利交给你了。”英国妈妈鼓励她说。

听完妈妈的话,唐文娜就跑到了那位阿姨身边,怯怯地说:“阿姨,你这么累,先去上车吧。”那位抱小孩的阿姨赶忙微笑着和她道谢。

从这以后,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幼儿园,她会以帮助别人为乐趣,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和她在一起玩,她也因此赢得了很好的人缘,当然,老师也让同学们将其当成榜样,让大家向她学习。

其实,唐文娜这种极其想获得道德知识的欲望经常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来。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妈妈不小心将菜掉在了饭桌上,她会说:“妈妈,掉在桌子上的菜还要不要吃?”有时候,爸爸下班回家很累,会将衣服随手扔在沙发上,她会说:“爸爸,老师说了,要将脱下来的衣服叠好放在衣柜里。”

每当遭到唐文娜的疑问或“教导”,这对英国父母都会积极配合,赶紧将饭菜捡起来,立刻将衣服叠整齐,并对其夸赞一番。而父母对唐文娜一些不好的言行也会及时给予制止和正确的引导。

现在的唐文娜,正在用心涂着正确的人生轨迹,起码已经将自己的“品格火车”驶入了正轨,这些都离不开这对英国父母积极的配合和正确的指导。

唐文娜是幸运的,因为她碰到了一对懂她的父母,没有将其当成一张什么都不懂的“白纸”,而是让她在自由的天空翱翔,并及时地给予配合和指导,由此才使她掌握了足够的道德知识,并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而大多数中国父母将孩子视为一张“白纸”的观念根深蒂固,总是觉得孩子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总是理所当然地忽视孩子对道德知识的渴望和需求,甚至按照自己的行为标准,肆意给孩子灌输错误的道德知识。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班里有个同学丢了一支钢笔,刚好在小明的抽屉里找到了,于是这个同学便在教室中大声囔囔:“他是小偷,真不要脸,偷了我的钢笔!”小明怎么解释,这个同学都不予理会,其他同学也对他指指点点。

后来,老师知道了这件事,经过详细地调查发现,原来小明是在楼梯口捡到了这支钢笔,刚巧当时上课的铃声响了,于是小明就将这支钢笔放在了自己的抽屉里,准备下课后交给老师处理,没想到被同学看到后,产生了这样的误会。后来,那个同学也向小明道了歉。

回到家以后,小明将白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讲给妈妈听。然后对妈妈说:“我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虽然我被同学误会了,但起码他的钢笔没真的丢掉。”上小学六年的小明已经有了明确的道德观。

“什么?你傻啊。告诉你以后不要做这种好事,管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妈妈对其训斥道。

“可是,对别人的事情,能帮忙就应该帮帮忙吧……”小明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你小孩子懂什么!告诉你怎么做你怎么做就是了,哪来那么多可是!”妈妈对儿子的反驳极为恼火。

“哦……”小明虽然十分不解,但没敢继续问下去。

可能一次这样的说教并不会对小明以后的行为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每当小明做完这样的好事都会遭来妈妈的一顿训斥,相信他以后再也没有信心做这样的事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做永远得不到肯定,反而会遭到斥责的事情,何况还是一个孩子。

在这一点上,英国父母的确值得所有中国父母学习。英国父母极其推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观念,他们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不仅仅是权威的象征,更是孩子正确品格的提供者。当孩子在某方面的行为标准上出现模糊不清的意识时,父母就要当他的引路人,让他知道什么样的言行才是正确的。这样,孩子才能够养成正确的优良品格,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

智慧锦囊

帮助孩子成长是每对父母都要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所谓帮助,既不是“圈养”,也不是“放养”,而是要对其引导和指正。比如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在家中表现出“孔融让梨”的举动,并且将“梨”让给别人后,向你投去期许的目光,此时你是应该给予肯定、引导还是生气、斥责,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会大相径庭。

所以,中国的父母应该醒悟了,不要把孩子当成“傻瓜”,认为他是没有思想的“白纸”,在道德教育方面,更应该采取积极配合的手段,给予正确的指导,否则,你就会用自己的“爱心”将其教育成自私自利、胆小怕事、目无尊长的孩子,相信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所以,父母要从现在开始积极配合、培养孩子的道德观,杜绝不良言行在自己身上发生,并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感染”教育,在日常行为中学习品德

一位英国教育家说过:“父母不要以为你们只有在同孩子谈话、训斥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其实,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刻刻,即使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你们如何穿戴,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对待老人和儿童……这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难以估量的重大意义。”

的确,家庭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育孩子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阵地。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和教育,父母的处事态度、思想作风、行为习惯,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孩子。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

在英国,中小学的“品德教育”被称为“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如何自律才能融入社会,在社会中良好的生存。而这一切良好品德的形成,英国人认为不是通过课本或者上课教导出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熏陶出来的,尤其是父母的“感染”教育。

威廉的妈妈艾玛是英国一座小城的小学教师,她非常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而且她非常提倡“感染”教育,也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她相信,这样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母的熏染,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

艾玛有着非常好的人缘,不管是在亲戚朋友面前,还是在邻居同事面前,或者在陌生人面前,都会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让人愿意与她接近,愿意与她交朋友。究其原因,就是她从不与人斤斤计较,而是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对待周围所有的人。

有一次,威廉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艾玛买了一瓶洗发水,已经在柜台前结完账了。可是在超市的出口她突然找不到那张结完账的账单了,而旁边的收银员用轻蔑地口气说道:“想不付钱就走吗?真是笑话。”艾玛对他解释说:“不好意思,我不是不想付钱,我是在里面付过钱了,而现在找不到那张账单了,请允许我再找找好吗?”

可是那个收银员仍然不依不饶地冷嘲热讽,意思就是说她的行为等于在偷东西。最后,是在威廉的口袋里找到了,原来艾玛掉在地上后,威廉捡到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忘记给妈妈了。掏出那张账单后,收银员羞得满脸通红,但艾玛只是说了一句:“真是对不起,让你等那么久。”就带着儿子离开了。威廉看到的是周围人对妈妈投来的赞许目光。

这件事给威廉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威廉在初二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件麻烦事:一次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尽情玩耍。一个男同学踢足球踢热了,就将身上的外套脱下来,让旁边的威廉照看一下。威廉接过外套就顺手将其挂在树枝上,自己在旁边看着。

这时,上课铃声忽然响了起来,那个男生对着威廉大喊:“我的外套!”威廉赶紧拉下外套,扔给了那个男生。但是树枝将外套下摆刮开了大约两寸长的口子。男生立刻气势汹汹地要求威廉给他赔,因为这是一件新买的名牌衣服,价钱不便宜呢。威廉平静地答应了他。

周末时,他将那个男生的外套带回了家,告诉妈妈:“你把这个缝缝我来穿吧,我用自己的零用钱和压岁钱给他买件新的。”

艾玛听到儿子这么说,就故意说道:“那你就好几个月没有零用钱花了哦!”

“只要保证我必要的开销,其他的我可以暂时不用。我也希望像妈妈那样,有一个广阔的胸襟,妈妈是女人都能做到,我是个男子汉,就更应该大度一点了。”

儿子的话让艾玛很欣慰。其实她知道是那个男生有点过分,这么小的口子又在衣服的下面,好好缝上根本就看不出来,如果给他缝上再赔些钱是很不错的处理方式了,没有必要非要赔件新的。而且威廉是帮着那个男生照看衣服的,怎么说也是在做好事啊。

但是,艾玛并没有把这些话说给威廉听,因为她知道,威廉能够这样做,就说明他真的体会到了宽容的意义。

一个孩子具有宽容的品质,就说明他不会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懂得替别人着想。而艾玛以身作则的“感染”教育,才是威廉形成这种良好品德的根源所在。

试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父母与孩子的身上会怎么样呢?不管孩子怎么处理,相信很多中国父母都会出于偏爱自己的孩子,而替自己的孩子打抱不平,不会心甘情愿地赔给对方一件价格不菲的崭新外套,即便是孩子有这种想法,父母也会用“你傻啊,凭什么赔给他一件新的啊……”这样的语言给予反驳。

在父母这类言行举止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不容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就会很难与人相处。

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从孩子的身上反映出来。很多中国父母对教育孩子的问题很头疼,平时没少对孩子进行管教,可孩子就是“油盐不进”,依然我行我素。其实,很多中国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好品德是在受感染、受熏陶中逐渐形成的,而非枯燥、粗暴的说教所能培养的。

周日到了,豆豆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去公园赏花。爸爸买完门票,领着豆豆正准备进入的时候,豆豆指着远处一个流浪者说:“爸爸,我们给他点钱吧,他应该很饿,老师说应该助人为乐。”

“这些人看着穿的破破烂烂的,其实都是装出来的,别上当了,没准他们比咱还有钱呢。我们赶快走吧。”说着,就拉着豆豆进了公园。

从此以后,豆豆每次碰见行乞的人,都绕道而走,还会对身边的同学说:“这些人都是骗子,我们可别上当了。”

父母是孩子世界观的领路人。成年人碰到这样的事往往会三思而后行,是成熟的表现。但是孩子不会想那么多,他只知道给乞丐钱是助人为乐的表现,如果用一两元钱就能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世界观,换回他灿烂美好的童年,又何乐而不为呢?要让孩子知道,毕竟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父母的培养和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孩子在日常行为中学习良好的品德,关键是父母要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激励孩子,因为这样要比说教孩子有用得多。

同类推荐
  •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如今的大多数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而疏于管教。疼爱孩子是没有错的,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疼爱容易转变为溺爱,成为一种对孩子的伤害。而管教孩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过分管教孩子却容易使孩子形成叛逆孤僻的心理。这两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呢?那就需要父母“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一书正是从疼爱孩子与管教孩子这两个方面详细叙述了父母应该如何在对孩子疼爱的过程中管教好孩子,从而使父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疼爱与管教。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卓越地成长。《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由李建芳编写。
  •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教妈妈给宝宝做最爱的美食,天天不重样的爱心食谱,均衡营养,助力成长。科学合理的功能食谱,提升宝宝免疫力,超级妈妈的健康圣经。《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
  •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播种什么,决定孩子收获什么!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大都来自妈妈,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通过阅读《名人教子的100法则》一书,让您教育子女不再迷茫,不再无的放矢,不再走弯路,不再做无用功!在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良好的教育方法、成熟的教育思路、独到的心得体会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子女,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众多名人在家庭琐事、生活细节中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世、求知做事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与之携手共进,以及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去构筑一个充满阳光和谐的家园。
  • 父母,请这样开启孩子未来的财富之门

    父母,请这样开启孩子未来的财富之门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孩子从襁褓婴儿长成大孩子了,不在需要父母的监护,更减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无形中与父母之间有了隔阂,孩子将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心中所想和人际交际圈,在此,本店掌柜提示家长朋友,无论您是成功者或是创业中、无论您有多忙应酬多多,请您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伴孩子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尽可能全地收入了允和老师关于昆曲的散文、论文、讲话稿和书信,及一小部分《昆曲日记》。全书分三部分,各部分基本按写作年月编排,以求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允和老师与昆曲的渊源、情感,曲事活动及理论贡献。
  • 重生之太子归来

    重生之太子归来

    他是唐王遗落民间的皇太子。他是为天地不容的绝世天才。他是被上苍诅咒的短命少年。他是——李长生。唐高宗十三年,盛唐再现,各路英雄豪杰群雄并起,一场新的风云即将上演。当太子归来,重返大唐,是醒掌天下权?还是醉躺美人乡?是折戟沉沙命陨消?还是风云涅槃长生传?在生命尽头的最后四年时间,在波诡云谲的长安城中,这位天才少年能否逆天改命,重掌天下大权呢?
  • 无奈情根深种

    无奈情根深种

    作为一个外科圣手,竟然因意外穿到一个古代不知名的小丫头身上,看看自己这瘦小的身体。她只想做一件事养好身体,让自己变得前凸后翘。可是为什么有一个汉子一直要喂养我呢?我表示很懵逼.........
  •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着副本去修真

    带着副本去修真

    带着一个割草无双一样的副本系统,张羽来到了天穹大大世界。副本什么都出,丹药、灵符、灵石、秘籍,只要天穹大世界有的,都能爆出来。张羽只求,自在逍遥!
  • Holiday Romance

    Holiday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仅仅只是故事

    仅仅只是故事

    这仅仅是一个开了脑洞的故事,一切的开始可能也仅仅只是期待一个结果。
  • 重生之女修罗归来

    重生之女修罗归来

    南明浔,名门之女,仙首掌珠,剑法超群、修为上乘,一介女流跻身高手榜。但性情飞扬跳脱,撩人而不自知,竟悄然无声的闯进了一个和尚的心里。一朝家门变故,父母俱亡,她从血海深仇里归来,变成人人惧怕的女修罗,从此走上了名为“死”的不归路,而后被哥哥抛弃,被亲近之人手刃。重生成为异族不受宠公子的侍女,重回故地只为寻求当年真相,还有那个等她十年不肯说出口的人。女人又如何?女子也有救济天下的情怀、登顶巅峰之志。昨日女修罗今日重生归来,旧日黑暗重来,昨日之人皆当死去。
  •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推荐旧文:《替嫁,盛宠第一王妃》http://m.pgsk.com/a/396896/【本文已签约出版】穿越而来,她隐藏倾城,女扮男装十五载。*京城相传:相府嫡子——上官连城:三岁能吟诗,六岁能舞剑,十二岁德才兼备,十五岁名冠天下。前生追逐所恋,整整十年,最终不过换来匕首刺心,以死解脱。再世为人,她想要的从来简单:不求轰轰烈烈,惟愿平平淡淡。未料,一朝入宫伴读,意外惹上众人畏惧的七王爷——君墨白!*他生来被下蛊毒,碰人非死即伤,无人敢近半分。唯她,破了例,闯入他的世界,乱了他的身与心。从初遇厌恶,到逐渐心动,再到真正爱上,他同她历经生死相许。*彼时年少,爱情懵懂。他为她,投入皇权争斗,一心护她无忧。宠溺一笑,惊艳岁月:“城,待我登基为帝,定是以这天下为聘,立你为后!”一转眼,感情化作虚妄,良人温柔不在。声音冰冷,无有温度:“相府通奸叛国,意图谋反!任何人,不得出入相府!”*那一夜,血光漫天,相府燃起滔天烈火。她泪洒三千,剑指与他:“君墨白,你所谓的爱,就是赐我满门抄斩?”诀别一笑,她扯下发带,恢复女子身份。后在众人,满目震惊之下。投身火海,落得尸骨无存!*人生在世,若是不得不追逐爱情,你可否愿意选择那么一个人?救你性命,赐你宠爱,恨不得将心掏出,还怕你心生嫌弃!可后来也是他,毁了你的家,赐死你在乎之人……爱几分恨几何,究竟如何权衡,才能固守初心不负?*夏的完结文:《替嫁,盛宠第一王妃》http://m.pgsk.com/a/396896/*基友们美文:《嫡后策,狂后三嫁》http://m.pgsk.com/a/1053462/《天价庶女,逆天太子妃》http://m.pgsk.com/a/1056252/《一妃难求,贵女不愿嫁》http://m.pgsk.com/a/1049375/《惑卿为妃,将军的爱妻》http://m.pgsk.com/a/1050635/
  • 某老白的平凡重生

    某老白的平凡重生

    假如我重生了……不会像重生小说的主角那样牛X,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典,只有平淡无奇的生活。(自娱自乐之作,更新时间和数字都不保障) 【群号:34479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