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9200000002

第2章 心理诱因:没有一个借口是偶然(1)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论时间、地点、场合,只要一出现问题,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寻找各种貌似合理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找借口的人可能有难言之隐,或是做错了事情,或是想推卸责任,或是想拒绝他人,或是想挤压对手,或是为了避免惩罚。总之,没有一个借口是偶然的,借口的背后一定有着深层次的心理诱因。

·甜头吸引:借口如此管用

人为什么会找借口?还不是因为借口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些甜头,因为一个借口,可以免去一场灾难,推卸一个责任,拒绝一个要求,挤压一下对手,避免一次惩罚,或者化解一场难言之隐,所以人们争相寻找借口,把借口当做自己的甜点。

“天哪,怎么又睡过头了!”头天晚上喝多了的王强猛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来不及洗漱,夺门而出。

王强气喘吁吁地推开会议室的门,每周例会已经开始了。

经理正唾沫横飞地说着开场白,看见王强低头往角落里溜,于是问道:“王强,怎么又迟到了?”

王强不好意思地一笑,答道:“今天真是倒霉,七点半的时候地铁在东单站发生了故障,突然停了,过了半个小时故障排除才开。”(坐在旁边的小丽心里想,我七点半的时候也刚好在东单,怎么不知道地铁停了,一听就是找借口。)

王强的借口听上去是那么的合理,经理也没好意思再说他,只好继续往下讲。

王强知道又逃过一劫,深吸一口气,在同事们的暗笑声中,赶紧坐到角落的椅子上。

经理讲完之后,将目光转向王玲:“王玲,把上半年的销售统计报表给我,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啊?”王玲一惊,虽然统计表现在应该放在经理的办公桌上,但是她还没有做好。于是,她笑着说:“经理,不好意思,上个星期,我的电脑不知道怎么崩盘了,没办法只能重新安装系统,我重新做销售报告,还差一点,就快完了,我下午就能给您。”(坐在旁边的周五鼻子哼了一声,明显王玲是在找借口,他办公的位置就在王玲的旁边,他怎么不知道她的电脑崩盘了,再说了,这么重要的资料难道不进行备份吗?)

经理脸一沉:“平时就跟你们说过,要定期给电脑检修,你看这一崩盘,耽误多少进度?王玲你抓紧点,下午一定把上半年的销售统计表给我?”王玲赶紧点头,不再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经理的手机响了。他犹豫了一下,向大家做了一个别出声的手势,接通了电话:“喂,王总啊,你好,你好!你说那笔款什么时候到是吧?实在不好意思,我这几天都在外地出差,得过几天才能回去。等我回去了,我一定第一时间联系你。对,对,对,你放心吧,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吗?”

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众人面面相觑。

心理学研究发现,不论时间、地点、场合,只要一出现问题,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寻找各种合理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找借口的人可能有难言之隐,可能是做错了事情,可能想推卸责任,可能想拒绝他人,也可能是想挤压对手,但大部分都是为了给自己开脱,逃避惩罚。

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角度分析,人从出生开始,就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逐渐学会找借口。犯了错误或为了推卸责任而找借口的人逐渐会发现,在用借口蒙骗上司或同事,不仅不会遭到惩罚和训斥,反而会得到同情甚至特殊优待。如此一来,尝到甜头的人,就会更努力地找借口蒙蔽人,找借口的行为就会持续出现,并且出现的场合越来越多。

人不是天生就会找借口的,都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经验总结,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欺骗行为来学习如何找借口。当一个人看到身边的人因为找借口而躲过惩罚,甚至获得同情的时候,就清楚了借口的好处。满嘴借口的同事或上司可以是强有力的“榜样”,让员工们明白知,与其埋头苦干,不如动动脑筋,找找借口,借口是如此管用。

于是,很多尝到借口甜头的人就会这样认为:借口如此管用,我为何不用?当不想做某事的时候,找个借口,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轻松,又可以不得罪对方;当做错了什么的时候,找个借口,这样不仅可以逃脱责任,又可以保护自我形象。

找借口的人发现,借口可以将事情往有利于己的方向推进。如果借口找得合适,既显得事出有因,也显得情有可原。即便酿成灾祸,要接受惩罚,有借口垫底,也许能得到从轻发落。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适当的借口确实能起到删繁就简,避免麻烦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能让你攻克办事的难关,但前提是你的借口要合情合理,不涉及诚信,也不涉及责任,更重要的是,不违背法律,恪守道德底线。

·责任面前,自卫心理作祟

心理学家认为,人寻找借口推卸责任,实质上是就是心理的一种自卫。从人的成长特点来看,5岁左右属于半被动半理解责任的阶段。因此,孩子从5岁开始就学着推卸责任了。人的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其功能类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统。当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将要或已经陷入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可通过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来减轻或免除内心的不安与痛苦。当自我防御机制不常应用时,自我防御机制在减轻压力中有适应性价值。然而,如果它们被频繁地应用,就适得其反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借口。如果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看错时间了”等借口;如果做生意赔了,会有“没有人指点”“上的货不好”等借口;如果工作业绩差,会有“同事不配合”“领导不支持”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最为常见的找借口的缘由就是为了推卸责任。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进行开脱,久而久之,甚至成了一种习惯。

形成习惯之后,就会形成每个人都努力去寻找借口来推卸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的局面。

某公司的年终总结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借口大展开了。

营销部经理说:“今年一年我们公司的销售业绩不理想,我们都有责任。但主要原因在于竞争对手推出的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性能等方面要好很多。”

研发经理总结道:“我们这一年推出新产品比较少是由于我们的研发预算太少。就是这些少得可怜的预算,还被财务部门削减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财务经理马上插话道:“公司采购成本都在攀升,为了公司的发展,我们只能节省预算。”

采购经理马上站了起来说:“是的,我承认采购成本上升,但是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人力成本上升。”

最后大家纷纷点头,好像终于找见了源头,大家异口同声地念叨:“原来如此!”言外之意就是大家都没有责任,形势使然。

把业绩归于自己,把过错归于他人,这是寻找借口最常用的方式;责任面前,绕道而行,这是趋利避害的典型表现。这样的局面在各个公司企业经常上演着。当公司运转出现问题的时候,各部门不是先反思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而是赶紧去想如何找借口的时候,能把责任推到哪个部门。结果就是,相互推诿,互相扯皮,互相指责。在这些人的心里,秉承这样一个理念:责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借口能找就找。最后只能是问题依然是问题,一个烂摊子继续不死不活地呻吟着。

纵观现代职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真是不多了,那些曾经喜欢承担责任的人,天长日久甚至也学会了转移责任,并美其名曰“风险转移”。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推卸责任可以避免引火烧身,把自己撇干净,就不会有什么麻烦。真的是这样吗?一个缩头缩脑的人,一个不能把问题妥善解决的人能蒙混一时,绝对不能蒙混一世。

袁刚是在一家电子产品公司工作,他该公司销售部的总经理。有一次,他在得知一个内部消息,在南方出现了一些麻烦,需要销售部门负责人去哪里处理,公司高层近期就会决定这件事。南方这个难缠的麻烦非常棘手,要想妥善处理很不容易。袁刚怕处理不好担当责任,他想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把这件事推掉。于是,他马上向公司请了病假,说自己不舒服。

第二天,公司高层召开会议,商讨南方问题的解决方法,“恰好”销售部经理袁刚不在,最后只好把去南方解决的任务交代给袁刚的助手,让他有不明白的事情去找袁刚。当袁刚助手打电话向他汇报此事的时候,袁刚说自己病得很严重,让助手全权处理吧。

果然不出所料,经过一番努力,南方出现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好,矛盾还进一步升级。公司高层知道后,非常恼火,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袁刚怕这件事的责任落到自己的头上,于是找到了公司领导,主动说:“这件事没有处理好,真是太让人生气了,要不是我那段时间生病了,应该不会这样。一切都是助手自作主张,带人去处理的,他所做的事情我都不清楚。”

按袁刚的想法,助手去南方,是领导指派的,出了事,让他顶着理所当然,倘若自己来承担这件事的责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袁刚的一番推诿,让公司领导产生了怀疑。叫来助手,询问具体情况,助手如实阐述。公司领导对袁刚的人品产生了怀疑,觉得他是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公司的团结和业务发展,所以很快就把袁刚从销售部经理的位置上踢了下来。

其实,不管一个人的借口,多么冠冕堂皇,归根到底就是不想承担责任,想让别人把责任承担下来。找借口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找借口的行为却让人不齿。借口让我们能够暂时逃避了责任,可是,如果每个人都努力寻找借口来推卸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问题永远不会解决,公司发展也会举步维艰。

心理学实验发现,人为了推卸责任而找借口,与人数参与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项目参与的人越多,每个人所负担的分量就越轻,大家就有依赖心理,责任感也就越弱。

所以,关于找借口推卸责任的情况,责任人要反思,分配责任的人同样要反思。千万不要犹豫,分辨不出团队内部谁尽职尽责、谁浑水摸鱼,如果那样的话,就算你问责到责任人的头上,对方也会辩解道:“领导没跟我说这件事啊!”“当时不是我牵头的啊!”这就是为推卸责任而找借口的自卫心理在作祟。

·我没错——“自我宽恕定律”

如果你做个调查,问很多人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坏人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不是”。而且他们从内心深处真的是这么认为的,甚至连那些杀人犯,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好人,他们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

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这是生活中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即使自己真的做了坏事,他们也会为自己找到看似合理的借口,或者下意识地把责任归咎于别人。这就是人人都在用的——“自我宽恕定律”。

在生活中,许多人寻找借口,不仅仅是怕承担责任,而是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就是没有错,错的是别人。

比如,一个恶魔杀人犯一连杀了很多人,终于被抓住了,他真的会觉得自己错了吗?不,多数杀人犯不会觉得是自己错了,反而觉得是社会不公造成的。他出身寒苦,觉得上天对他很不公正;他们没权没势,觉得现实对他不公。他是为寻求“公正”而去从事铤而走险的活动。所以,才会有在黑社会里,带头大哥被人前呼后拥,以“英雄”自居,以“皇帝”自比,没有半点罪恶感,没有半点廉耻心。

一个惯偷偷窃工厂原材料后被抓,他会觉得自己错了吗?不,多数小偷都不会觉得自己错了。他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偷的是公家的,又不是某个人的!”

一个抢劫犯抢了富翁后被抓,他会这样为自己辩解:“谁让他这么有钱?他的钱也一定不是从正道来的,我抢他是劫富济贫?”

这些罪犯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就是源于自我宽恕定律在作祟。

我们不是罪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都有这种自我宽恕心理倾向。

对员工吝啬的企业家在心里会认为“这个企业是我一手创办的,这年头找工作这么难,我赏你口饭吃就不错了,你还敢提加薪?”

两个人因为发生口角,最后动起手来。打人的说:“谁让你骂我,你骂我,我就打你的嘴!”骂人的说“谁叫你踩了我的脚?踩了人家的脚你还有理了?你必须道歉,不道歉我骂死你!”

夫妻之间吵架,男的说:“我出去应酬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倒好,跑到我公司里去闹!”女的骂:“应酬!应酬!晚上应酬,白天你也应酬啊?你跟你的秘书搂搂抱抱的也是应酬是吗?”都觉得自己委屈,都觉得对方太不理解自己。

这都是因为人性有个根深蒂固的缺陷: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即使自己身上有缺点,也会进行自我宽恕。

比如,我们不喜欢别被人评头论足,可是我们自己却喜欢背后议论他人。

别人的自私、善妒,我们一目了然,反应强烈。对于我们自己,我们总是视而不见。

当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总是很难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对错,而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和自己有冲突的人就是不对。其实,站在对方的立场,可能对方也正是这样看你的,你也别人眼中的“坏人”!

荀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号召我们经常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之。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到处找借口,宽恕自己,苛刻别人。

古人云:“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东风。”如果人人能做到这样,那么这世间将少了那许多的纷争。所以,我们要懂得不找借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同类推荐
  • 心灵鸡汤全集

    心灵鸡汤全集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启人深思。故事后附的“心灵小语”画龙点睛,是最贴切的指示,让人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可以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关爱自己。通过阅读本书,将会使您活得激情满怀,爱得深沉博大;会使您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内心的憧憬与梦想。
  • 白领职场攻略(上)

    白领职场攻略(上)

    不要一味的单干,这是没有情商的表现了,团队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伟大。更何况上司们也决不会把业绩和功劳加冕在一个人头上,原因是他们也要照顾大局平衡环境。所以要想巧干,就要发挥周边人的力量,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集体的能量发挥作用。在职场当中什么该干,什么不要做,以及应对工作当中的人或事,自我调节的方式。
  • 创新力:成就卓越的思维方式

    创新力:成就卓越的思维方式

    《创新力:成就卓越的思维方式》讲述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创新以及如何从创新中获取收益的具体行动方案。创新不再停留于宣传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成为一个团队和组织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经理人通过对《创新力:成就卓越的思维方式》的学习,将掌握获得并运用创新力的方法。创新不再是无形、无规律的事情,而是可以把握的具体工作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懂得如何获得创新力、如何提高创新质量、如何使创新活动收益最大化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播创新等。一旦拥有了创新思维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中,你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有了创新力,经理人和他的团队都将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
  • 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这是一部写给正在迷茫痛苦、纠结拧巴中的人们的醒世之作。你想要不再吃亏,摒弃软弱,告别痛苦;你想要远离单调,提升品质,赢得尊重;你想要增强实力,快速成长,获得成功。世界虽愈发陡峭,上升通道仍可为你打开。与其抱怨路太黑,不如自己主动寻求改变。宋小君、萧萧依凡、杨熹文、木木、沈善书、沈万九、喵姬等20余位高人气作者,重新解构生活、婚姻、职场的真相,为我们的思维拨乱反正,为我们的思想疗愈解毒,希冀帮助迷茫之中的人们找准前行的正确方向。
  •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热门推荐
  •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主要是考察魏晋哲学自然观的转变。全书从中国艺术何以在魏晋时期达到自觉这个问题入手,采用一种超越具体历史的内在把握——哲学的把握,对代表性哲学家进行个案考察,探讨中国哲学自然观在魏晋时期的转变及其本质特征,揭示其对于中国艺术自觉的意义。
  • 大唐说书人

    大唐说书人

    折一把纸扇,着上一袭青衫;紫砂壶壮胆,拍案满堂惊叹。贞观十一年,大唐四海升平,八方来贺,盛唐光景跃然纸上。也正是这一年,萧律一声醒木拍桌,闯入了这盛世大唐!群号:6994139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千亿暖婚:二嫁夺心首席

    千亿暖婚:二嫁夺心首席

    婚礼即将开始,新郎和闺蜜跑了?芝麻开门,新郎天降!她冲进男洗手间,捉了个酷男继续婚礼!偶滴神!替身新郎居然是财团首席!惹了笑面虎,心里怕慌慌,她冷汗涔涔想要跑路,却被首席大人拦腰抱起,“老婆,哪里跑!”【婚后争宠大作战】“老婆,臭狗抢了我的床位!”“汪汪汪!”“赐你沙发一张!”“老婆,别遛狗了,遛遛我吧!”“汪汪汪!”“恩准你当小跟班!”
  • 主角快醒醒

    主角快醒醒

    筑梦科技以人脑为服务器,利用外接芯片为玩家定制梦境,设计世界观,制造金手指,让玩家在梦境中享受网文主角式的巅峰体验,以至于部分玩家乐不思蜀,深陷梦境不可自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宗师不可辱,我一眼焚尽苍穹,十步之内杀你如杀鸡!”“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林奇是一名专业的梦境唤醒师,因穿越者意识和原主脑神经不同源,他得以在梦境中掌控绝对清醒的【梦域】,收容梦靥怪物,唤醒玩家人格,探索不可名状的梦境深渊……“请停止你的装逼行为,我愚蠢的主角哟。”
  • 北冥有妖1

    北冥有妖1

    世间万物,皆有理而存,妖怪也不例外。传统意义上的妖怪,起源于中国和日本,形式与兽相当,但在日本,人形妖怪颇多。我们称斩妖之人为:除妖师。而在欧洲西方国家,妖怪多以龙的形式出现。只有魔导师可以杀掉这种传世妖怪。导师手捧魔书。这就是世界,充满了妖怪的血腥味。人类要想生存下去除妖师手持冷锋,魔,就必须杀掉妖怪。
  • 豪门娇妻:腹黑总裁深深宠

    豪门娇妻:腹黑总裁深深宠

    因为抗拒商业联姻,愤怒之下她去夜店发泄,酒精上头,居然和陌生男人发生了关系!而这个陌生男人,竟然就是她的未婚夫......苍天诚不欺她,说要给她定这门婚事,还真就不容得她反抗。眼下生米煮成熟饭,她到底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世成神得良缘

    三世成神得良缘

    神界已灭,神路断绝,唯存仙道,仙可与日月同寿,可亿万年不朽,然日月终有灭时,亿万年终有尽时,那又何以长生?何以不死?看现代一平凡女子,偶得轮回法则碎片,历经三世开启成神之路,以一己之力修复神界,得以长生不死。别看简介这个样子,这其实是个宠文来着。
  • 功夫法神大陆

    功夫法神大陆

    法神大陆浩瀚无边,种族林立,这片大陆有着活跃的魔法元素,不管是人族、精灵族、兽人族、矮人族甚至是巨龙一族,都以魔法等级论地位,强者才有话语权,战争是法神大陆永恒的主题。鲁川,一个从地球穿越到法神大陆的内家拳传人,又将在这片大陆上掀起怎样的风浪?
  • 红颜刻骨之第一王妃

    红颜刻骨之第一王妃

    一朝穿越,她成为被弃孤女,独身江湖。然而,一个巨大的阴谋,她先入宫,后代嫁,命运轨迹由此更改——他,权倾朝野,冷漠绝情,却独独对她倾心;他,温润如玉,风度翩翩,唯专情她一个人;他,腹黑成性,宜动宜静,只把宠溺与真心送与她。她从不祥孤女,一跃成为朝堂第一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