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9200000005

第5章 心理诱因:没有一个借口是偶然(4)

从众心理是很普遍的,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比如你跟三个好朋友去饭馆吃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点什么呢?要不来一份蛋炒饭吧!”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可能会说:“我也好久没有吃蛋炒饭了,我也要一份蛋炒饭。”剩下的两个人中的一个人也可能附和说:“那我也来分蛋炒饭吧!我正好也想吃。”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一个人自然而然就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从众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吧。在现实中,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并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就会怎样去做。

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就叫做“从众”。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很多人找的借口,也往往是从众而来。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从众心理,很多时候,从众心理还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

比如,一个公共厕,没写明男女的情况下,人们会观察一下别人是怎样做的:如果男人们都进左边的那个门,女人们进右边的那个门,后面来的人也会这样做。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众人那里得到的。离开了众人提供的信息,个人的信息量是极为贫乏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加可靠,所以会出现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我就会怎么做的现象。

但是,实际上,从众心理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俗话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从众并不完全可靠。比如,有人看见很多人在广场上围了一圈,水泄不通,就会很好奇,就会跟众人一样,拼了命往里面挤。到里面一看,是有人在玩“三张牌”,让人们进行押宝,猜红桃A在哪里,每次总有三五个人抢着参与,而且经常会赢钱,其实他们就是所谓的“托儿”,但是很多人不明真相,只是被从众心理激化,也踊跃参与到押宝的活动中。只要你参与,你就会输,因为这是骗子们设计的一个局,只等着从众的人上钩而已。

当你输了唉声叹气地回家之后,把事情跟家人一说,家人纷纷责怪你,你就有可能把脖子一歪,对他们说:“当时很多人都在押,我也就跟着押了。没想到会输啊,我看得很清楚。”

正是因为从众心理的存在,经常会让少数人放弃自己正确的观点而遵从众人的错误。心理学家阿什做了一个实验:阿什找来6个大学生,事先安排了一下,让他们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A、B说成是等长的,然后找了一位真正的被试者,让这6个大学生影响他。结果,最后被试者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正确答案,而认同了这6个人的错误观点。

人们为什么会盲目从众呢?是因为有一种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人们希望群体接受他、优待他、喜欢他,害怕如果自己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群体会驱逐他、虐待他或讨厌他。为了避免被称为“越轨者”或“离群的人”,他便会选择从众。群体中存在一股强大的压力,要求人们保持一致性,当某人不赞同群体众人的意见时,众人就会努力迫使他人遵从。

比如,在开会的时候,要举手表决某个问题,自己明明不想举手,但看到别人都举手,也往往会跟着举手,因为害怕“与众不同”,引来众人的瞩目或者质疑。

人人都有从众心理,形成了跟着周围的人一样找借口。在这种效仿观念的驱使下,很多时候,还没有理清头绪,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假对错,就盲目找借口,随波逐流,这样的后果往往就是把事情越搞越糟糕,甚至会酿成悲剧,更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因从众心理而找借口,给人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小视的。

我们不应该成为从众的牺牲品。人要想克服这种从众心理,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即使你的观点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随便去找借口。做任何事情,要多动脑子,不要让别人的言行影响了自己的决定。

·源于内心的懈怠与冷漠

很多人爱找借口,源于内心的懈怠和冷漠。他们不想去努力,不愿意燃起热情,因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随便拉一个借口来搪塞。不管这个借口合适不合适,有用没用。而心理学实验证明,人越多的情况下,人越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门瑟·奥尔森发现:一个集团的成员越多,以相同的比例正确地分摊关于集体物品的收益与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小,偷懒的可能性越大,因而离预期中的最优化水平就越远;而集团得到规模越大,参与讨价还价的人数也就越多,从而讨价还价的成本会随着集团的扩大而不断扩大。这个发现就可以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的现象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心理学依据。

1920年,德国心理学黎格曼就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请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加者有时独自一人拉,有时3人一组拉,有时8人为一组拉。经过测试发现,单人平均拉力为63千克;3人一组总拉力为160千克,人均约为53千克;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千克,人均只有31千克,由此可见,单人拉时拉力最大,人越多平均拉力越小。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人们会借口说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借口说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借口团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出来,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所以就顺理成章降低个人努力,或不全力以赴。

借口除了因为懈怠而产生,还会因为冷漠而产生。因为冷漠,人们常常会随便找借口搪塞他人。就是在人命关天的紧急关头,很多人还不忘找个借口为自己开脱。

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是一种传统美德,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见义不为,见死不救,冷漠旁观却成了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社会上是一片道德谴责之声,但却不能减少它发生的次数。如果你去采访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人,他们能说出一大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1964年3月的一天,在纽约的某个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名杀人狂截住。杀人狂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之久,当时,住在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被杀女子被刺的情形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帮助一下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这些人的冷漠,但是这些冷漠的人却各有各的借口。

面对这一事件,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找来72名不明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进行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的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采取行动,呼喊病人发病了;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呼救的那组,只在31%的人采取了行动,呼喊病人发病了。

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这是他们找借口的最主要的理由。

旁观者冷漠的产生主要因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因此想看看在场的其他人会怎么做,自己再决定怎么做。

同类推荐
  • 说世短语

    说世短语

    本书收录了徐惟诚先生的72篇文稿,是作者为《特别文摘》杂志所撰写的卷首语,自2008年以来,每月一篇,每篇讲一个故事,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计约7万字;书中还有知名画家的10幅配图;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散文家梁衡为该书作序——“一个执着地讲故事的老人”。这些故事来源于生活,十分真实,在凝练的语言当中阐释做人、做事的道理。
  • 生存法则

    生存法则

    价值观是做人的一个标基点准,只有坚持自己价值观的人,才能在追求与献身中得到最大的快乐。一旦你进入成人的世界,你便开始不断地修正你的价值观:有些事对你变得比较重要,有些则变得比较不重要;有些人对你的重要性甚于他人,有些人更变成你的模范,你认同他们,接受了其中的一些价值观,也拒绝了其中的一些价值观……
  • 你所谓的稳定,其实是在浪费生命: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00个忠告

    你所谓的稳定,其实是在浪费生命: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00个忠告

    这世界有什么稳定的工作吗?我们身边有多少人,为了稳定丢掉青春,为了平淡丢掉梦想?你现在所享的福焉知不是将来的祸?奋斗不是为了别人,生活是自己的,只有每天进步才是真正稳定的生活。本书通过李开复从苹果、微软到谷歌,再从谷歌到创新工场,一次次华丽转身背后的故事,引领年轻人在能拼搏的年纪燃烧激情,努力绽放。
  • FBI记忆课

    FBI记忆课

    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FBI特工必须具有聪敏的头脑和过人的记忆力,否则就无法记住目标人物的特征和犯罪线索、数据等大量信息。FBI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记忆经验,并有记忆专家深入研究记忆问题,向FBI特工传授记忆方法。掌握这些经验和方法,运用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会让我们变得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更加睿智,更受人欢迎,迈向成功的步伐也会更加稳健和敏捷。
  •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套装共4册)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套装共4册)

    你是不是时常莫名其妙地得罪人?你是不是在为自己的笨嘴拙舌烦恼?你是否担心自己会一不小心说错话?别害怕,现在一开口就让你“声入人心”!为什么现代人这么看重说话?因为现代人太需要沟通了,而说话正代表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所谓的“说对话”,不是“实话实说”就一定没问题,难听的实话不如藏在心里。一时冲动逞口舌之快,可能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虽说沉默是金,也可能让自己缺乏存在感……说话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生活离不开说话。说不好话会让生活一团糟,而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朋友,甚至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将敌人变为朋友。如此有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热门推荐
  •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谁能想到战无不胜的G市街头女王叶湮最后会死于被野猫挠伤、狂犬病发作?重生一回她成了隐藏在现世的驭妖家族的大小姐楼夜烟,新任废柴家主楼夜泽的妹妹,更是拥有了猫妖的能力。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为什么自己非得当楼夜泽的妖仆啊啊!!
  • 狂少极宠国民校草是女生

    狂少极宠国民校草是女生

    一朝,顶尖黑客杀手“凰S”重生于一个男扮女装的中学生身体里。可却偏偏不巧,遇上了个大神,更奇葩的是,大神似乎对他这个“兄弟”有种莫名的情绪……
  • 这样说孩子才肯听 这样听孩子才会说

    这样说孩子才肯听 这样听孩子才会说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父母的语言是雕琢孩子成才的最锐利的刻刀。语言的力量无穷大,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父母说话得体,每句话都能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离成才的距离就会更近一步。
  • 小屁孩日记:今天是不说话日

    小屁孩日记:今天是不说话日

    “小糊涂”和香香果打赌,看谁不说话,结果,一声惊叹让“小糊涂”输掉了比赛;春游真快乐,像零食们在开会一样,小屁孩们很开心,甜老师却累坏了;爬树狗熊PK爬树超人,谁会赢得比赛呢?
  • 元气骑士01野蛮部族

    元气骑士01野蛮部族

    游戏改编的小说,希望读者喜欢。写的不好见谅,纯属个人喜好。讲述武器星球的一段传奇,元气与伙伴们的新新世界冒险。
  • 少年如初在我心

    少年如初在我心

    萧楠喜欢萧希辰谁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从未善待过她,所以啊,可否让她爱的少年不要经受那么多的苦难,她愿意做山,做海,做泥土,与这残忍的世界融为一体,只为守护那个明眸灿若星辰的少年萧希辰常常会想,他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他明明要的不多,只求一处取暖而已,可是为什么这么难呢?
  • 乐郊私语

    乐郊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上最强帝后

    史上最强帝后

    穿越到帝后大婚之夜,苏伶婉一拳KO了自己的男人,成就了大周史上第一位大婚之夜被贬入冷宫的皇后娘娘!
  • 未央时光

    未央时光

    医院的妇产科是最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地方,这里每个产妇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故事!强迫症产妇、情敌产妇、明星产妇……身为妇产科医生的章晓,在这里守护着自己的良知,感受着她们背后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