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36900000007

第7章 家庭纠纷及暴力:扼杀孩子求知的欲望

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之间的争吵及敌对的情景,缺乏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爱,使孩子极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应,具体表现为情感的脆弱,易激动、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没有幸福感。严重者可能会表现出病态的人格特点,如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表现得敏感多疑。在这种情形下,更不要说孩子可以专心学习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方向和根本。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孩子比做正在成长的小树,而家庭环境就是小树成长的土壤,如果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小树自然就很难茁壮成长了。

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之间的争吵及敌对的情景,缺乏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爱,使孩子极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映,具体表现为情感的脆弱,易激动、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没有幸福感。严重者可能会表现出病态的人格特点,如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表现得敏感多疑。在这种情形下,更不要说孩子可以专心学习了。

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婆媳之间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和谐才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而不是纠纷。

小光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开始,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艰苦了一些,但还是其乐融融的,每天上学小光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父母也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小光在学习上碰到了什么问题,父母总是会耐心地帮他解决。这样的日子一直陪伴小光考上重点初中,而且成绩依然很优秀。

过了一段时间,小光的父母看到周围很多邻居都经商发了财,再看看自己仍然家徒四壁。于是,小光的爸爸妈妈也心动了。富有经商头脑的爸爸很快就在生意上小有所得,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好了起来,经济的好转本来应该给这个和谐的家庭锦上添花才对,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小光的妈妈迷恋上了麻将,天天晚上吆五喝六地玩到深夜甚至玩通宵,而小光的爸爸则在外面包养了情妇,很少回家。原本和谐的家庭被不和谐的音符所打断,父母两个人只要见面就吵架。小光有了以前没有的名牌衣服,有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花不完的零花钱。但是却失去了往日的欢乐。

每次放学回家,不是看见父母在吵架,就是看见妈妈在乌烟瘴气地打麻将,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学习,更别说学习上有问题去向爸爸妈妈求助了,就连上课的时候小光也在担心晚上回家是个什么样子,自然也就经常走神,听课不认真。

后来,小光再也不愿意看书了,渐渐沉迷上了网络游戏。

每当老师去小光家家访时,问他生活和学习情况时,小光总是忍不住哭着对老师说:“我好想回到以前那样的日子,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同学们都羡慕我家里有钱,可是,有钱有什么用,现在爸爸妈妈时间都用在了打架上,哪还有时间理我……”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两个人走到一起本来就不容易,平常的一些小摩擦应该互相忍让、包容,培根说过:“争吵是最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何况还有孩子,夫妻间的矛盾,千万别让孩子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即使是夫妻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毕竟孩子还是未成年人,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成长和学习。

除了夫妻关系紧张外,婆媳关系不和也是中国家庭难以解决的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总是让自己疼爱的儿子和孙子成为无辜的牺牲品。下面是一位小女孩写的日记:

……妈妈和奶奶在家里长期冷战,而且每次吵架总是让我去评理。一边是疼我爱我,从小照顾我的奶奶,一边是在外面累死累活赚钱把我养大,供我读书的妈妈。两个人都是我最亲最爱的人,我该怎么办啊?而且每次回家都看见妈妈和奶奶阴着脸,心里确实很难过,也没心思学习,甚至开始讨厌学习。

现在我经常跑到同学家里过夜,妈妈打电话找我,我也不愿意回那个家了。

……

这个小女孩的日记的确触人心弦。可能大人都会觉得,我们有矛盾是我们的事情,和孩子没关系,我们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实际上孩子却是家庭纠纷中的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在我们调查的12000个家庭当中,有1500家左右家庭纠纷严重的,这些家庭的孩子厌学率高达95%以上。

家庭里不断的激烈争吵和高度的紧张气氛,特别是父母处于激动状态下并未顾及到孩子的情况,甚至把孩子当出气筒,这更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从心理上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另一方面父母自顾不暇无人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使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怀照顾,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亲深切的爱,放任自流。学龄越大的儿童对家庭矛盾越是敏感,受到的影响也越大。

因此,厌学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问题,有时候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近几年,社会上对家庭暴力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实家庭暴力是家庭纠纷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

对孩子而言,最直接的家庭暴力就是体罚,很多家长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原则,动辄就对孩子拳打脚踢。孩子考试失误了,要打;孩子出去和别的孩子打架了,要打;甚至孩子起床晚了,也要打。

某省一所中学的老师在某教育报上发表了一则短文,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每次学校大考结束,都会有不少孩子不敢回家,因为肯定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这位老师生气地说:“其实,打骂孩子根本不可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恰恰相反,孩子在恐惧当中反而更不能集中精神学习了,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造成离家出走等严重后果。我以前在考场上看到一个孩子,考试进行了20多分钟的时候忽然夺门而逃,原因竟然是因为有一道题不会做,怕回家挨打。最后这个孩子在儿童心理康复中心住了两个多月才出院。其实,应该去康复中心治疗的是那些动不动就打孩子的家长,而不是可怜的孩子。”

的确如此,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说服,而不是压服,更不能动辄加以拳脚。体罚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都是重大的伤害,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体罚孩子是违法行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本来是最有人情味的,父母们不要把这种可贵的人情味异化。面对孩子,请展开你的笑脸,放下高举的拳头,毕竟孩子也是人,也有尊严。

然而,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很多家庭都存在家庭暴力,60%的中小学生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如果将刺激性语言也纳入家庭暴力的话,75%的中小学生都生活在家庭暴力中。个别学生平均每3天就被父母揪耳朵、用脚踢,平均10天左右遭痛打。每隔30天左右受到暴力伤害的学生约占调查人数的21%。学习成绩差的受到的伤害次数多、手段狠。

家庭暴力不管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还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此时如果再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害群之马”其实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也是需要诊治的心理障碍患者。而且家庭暴力往往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成为孩子厌学的直接原因。

有一则真实的报道,一位高二学生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父母,这一残忍之举的“导火线”竟是由于该生高中会考期间有几门功课不及格,受到学校的严重警告,要求他必须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并让家长第二天务必来参加家长会。巨大的压力让他心情烦躁,他觉得愧对父母,无颜面对父母那充满期望的眼神,更没有勇气将实情告诉父母;同时,也充满了对父母的恐惧,他怕父母再打他。于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残忍之举就这样出现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曾经品学兼优的高中生竟然向自己的父母下如此毒手?经过媒体的调查得知:

这个学生的父母信奉“棍棒教育”。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他考试不及格,他被父母狠狠打了一顿,并被逼立下了下次考试争取考前三名的誓言。结果,第二次考试马上就名列前茅。但没有一个孩子永远保证考第一的,只要他的成绩退步了,父母就会对他一顿拳脚。

就这样,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是个优等生,而在他自己眼里,就像父母的一个考试机器。

这样的家庭暴力一直伴随他走上高中,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讨厌上学习,每次考试不理想时,他都会撒谎给家长。就这样成绩越来越差,纸里包不住火,终于一个残忍的念头开始生成了……

这个案例的确太残忍了,不过残忍的背后也给了广大父母灵魂上的震撼。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考虑,当父母在要求孩子做这做那的同时,切记不要动暴力。

诚然,随着中小学生的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家长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也将增大,这会导致新的家庭暴力产生,家庭暴力仍将继续伤害中小学生。每一个受到伤害的中小学生都渴望不再遭遇家庭暴力;每一个痛心于家庭暴力后果的人,都希望让中小学生远离家庭暴力。

家庭纠纷的解决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与维护,而家庭暴力的遏止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同类推荐
  • 你的困惑我来解:避孕节育知识

    你的困惑我来解:避孕节育知识

    为了帮助朋友们选择恰当的避孕方法,减少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伤害,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本书。全书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各种避孕节育方法和给不同人群的避孕措施建议,对各类人群适应的避孕方法进行了推荐。本书可供育龄人群阅读、参考,也可供致力于避孕节育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人员借鉴、参考。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你的孩子会做家务吗?你的孩子爱锻炼身体吗?你的孩子懂社交礼仪吗?你的孩子懂团队合作吗?……如果以上的问题,你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你会不会因此而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呢?可是,为什么日本父母却能应付得从容不迫呢?难道他们有什么教子的秘诀吗?《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就是能够解答你上面的疑惑。本书从八个方面来说,希望能够给广大中国父母以参考和借鉴,使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进而顺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自律的人。
  • 孕产禁忌专家忠告

    孕产禁忌专家忠告

    孕期不同寻常,不该做的要坚决止步。了解孕期的禁忌,例如生活细节禁忌:切勿因小失大;饮食禁忌:不让口欲留下遗憾;孕期饮食禁忌;美容禁忌:拒绝美丽后的伤痛等。
  •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本书介绍了日本时下最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
热门推荐
  • 盛唐之血

    盛唐之血

    啥,我爹是程妖精,某个从后世穿越到唐朝的无良之徒,一声长叹。从此便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大唐生活。杀神由此诞生了,他兴商业,搞殖民,杀人越货,……使大唐提前进入资本社会,胡人畏之如虎,世家恨之入骨。李二:程处政,你不娶吾女,朕就砍了你的脑袋。裴炎:程处政乃乱我大唐的魔星转世,简直就是商鞅在世,白起复生!渊盖苏文:这程屠夫是要掘我高句丽的根呀。长孙阴人:此子阴狠毒辣,胜老夫多矣!程处政:俺其实就一俗人,贪财好色,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才是哥的追求,业余时间调教调教大唐,称霸个几千上万年就行了。
  • 一如初恋只有你

    一如初恋只有你

    新书《豪门阔少,独宠大明星》发布,收藏哦。 戴妈妈突如其来的破产,戴晚清的公主生活瞬间崩塌,人生翻天覆地地改变,到最后她挖了个坑把自己摔惨了,明码标价的婚姻毫无爱情可言,他夜夜折磨,她无路可逃。等她终于脱离苦海时,却把自己的心丢了。南醇迟来的告白让她无奈掩藏真心,汪启梅的迫害让她无力招架,而她同样也面临着中野青多的抉择,Mayo和Maen的最终归宿在何方,由山川绿的纠缠到底值不值得,乱如麻丝的爱恨情仇最后是否能众人如意,这场追逐战,谁放得了手?
  • 唯爱天使

    唯爱天使

    纪氏的年轻总裁,在一次意外的相遇,见到了自己的心中女神,从此,心系于她。地位的差距,多人的反对,种种的原因,两个人最后能不能走到一起……
  • 逆命的天罚罪人

    逆命的天罚罪人

    容易招雷劈的人被统称为天罚罪人,姜东雷身上就拥有远古神界至尊的一丝精血,他一步步逆天改命,慢慢觉醒远古时期记忆,最终再次成为至尊强者。
  • 精灵降临到我身边

    精灵降临到我身边

    如果那些只存在于幻想中的精灵宝可梦,降临到了现实生活中,会变成什么样呢?
  • 万界疯人院

    万界疯人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世界上有了这样的一座精神病医院。它曾出现在哥谭市最繁华的街边,也曾经藏在浣熊市最阴暗的角落,它可能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有过一小段的描写,也可能在《汉尼拔》的影片中有过一秒钟的画面......有人说,里面穿着护士服的女孩有点像哈莉奎茵,也有人说,二楼的病房里的老头自称莫里亚蒂教授,有人在走廊的角落找到了老旧的电锯,也有的人在床下翻出了画着小丑的纸牌,主治医师永远懒懒散散的样子,地板缝里总渗出莫名其妙的血迹。如果有一天,你在下班路上偶然看到了一间陌生的医院,那么不论你有没有病......欢迎光临。——————书友群:912404715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 娇妻还小,总裁约不了

    娇妻还小,总裁约不了

    唐小小被渣爹继母逼迫,代替姐姐嫁给京都声名狼藉的陆氏财团继承人。初见面,陆君时表情嫌弃,话语冷酷,“想嫁给我,没门!”可没多久……“老婆,你遇到困难了吗?要不要我……”陆君时态度温柔,关怀备至。“不要不要,我吃得饱穿的暖用的好,什么都不要,只求你离我远一点!”唐小小眨巴着眼,可怜祈求,“求放过……”陆君时黑了脸,一把捞起唐小小,“没门!”
  • Responsible Drinking for Women

    Responsible Drinking for Women

    Many women drink responsibly--but some have a more troubled relationship with alcohol. Studies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women's health are contradictory--and it's not easy for concerned women to get a clear picture of the perils and positives of drinking.Alcohol affects women differently than men, and sometimes more severely. This ebook, written by Harvard professor and researcher Dr. Debi A. LaPlante, combines in-depth 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from the latest studies about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women's physiology with compassionate, detailed advice on exploring your own relationship with alcohol and how to quit or scale back drinking. This book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y woman who wonders whether her drinking might be a problem.
  • 风之缘起

    风之缘起

    五年前,三个深信被神眷顾的人为了心中的大义掀起了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争。五年后,一位少女带着一把弓箭闯入了陷山恶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