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3600000004

第4章 散文卷(3)

【解题】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贾谊是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被文帝重用,力主改革,被贬。这篇文章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过秦论》的评价是“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

【注释】

[1]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农具木棍不比钩戟长矛锋利。

[2]谪戍:被征发戍守边远地区。

[3]向时:先前。

[4]度长絜大:量量长(短),比比大(小)。絜,衡量。

[5]序八州而朝同列: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

[6]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起事、发难。

[7]七庙隳:宗庙毁灭,这里代指政权灭亡。七庙,天子的宗庙。

[8]攻守之势异也: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项羽本纪(节选)

西汉·司马迁

太史公[1]曰:吾闻之周生[2],曰“舜目盖重瞳子”[3],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4]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5]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6]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7]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8]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9]

【解题】

“本纪”是《史记》的一种体例,是按照年代先后的顺序,叙述历代帝王政绩。项羽虽没有完成帝业,但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中,项羽实际上支配当时的政局,也代表当时的政权,因此司马迁将项羽的传记列入“本纪”中。

【注释】

[1]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2]周生:汉时的儒生,姓周,事迹不详。

[3]舜:虞舜,我国上古时代的帝王,“五帝”之一。盖:原来。重瞳子:一个眼珠里有两个瞳孔。

[4]苗裔:后代子孙。

[5]陈涉:名胜,与吴广一起发动农民起义,反抗秦朝的统治。首难:首先(向秦朝)发难。蜂起:像群蜂飞舞,纷然并起。胜:尽、全部。

[6]非有尺寸:没有一尺一寸的土地。

[7]“及羽”句: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念楚国而东归,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做了这些失策失人心的事,却埋怨诸侯背叛自己,这样想要成就霸业,就很困难了。

[8]“自矜”句: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仿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再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寤:通“悟”。

[9]“乃引”句:项羽竟然用“天要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种话来自我开脱,不是太荒谬吗!

报任安书(节选)

西汉·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2]仲尼厄而作《春秋》;[3]屈原放逐,乃赋《离骚》;[4]左丘失明,厥有《国语》;[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6]不韦迁蜀,世传《吕览》;[7]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解题】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章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1]“古者”句:古时候虽富贵但声名无存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能获得赞誉。倜傥:卓越豪迈,才华不凡。

[2]“盖西”句:传说周文王被拘禁时,把《易》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

[3]“仲尼”句: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围攻、绝粮等困厄,因道不得行而作《春秋》。厄:受困,这里更多地指政治上的不得意。

[4]“屈原”句:屈原被流放后,才写出《离骚》。赋:写作。

[5]“左丘”句:左丘明失明后才著作《国语》。左丘: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厥:才。

[6]“孙子”句:孙子(即孙膑)被挖去膝盖骨后,编著了《孙子兵法》。修列:著述、编著。

[7]“不韦”句:吕不韦贬蜀后《吕览》才流布于世。《吕览》:即《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完成的。迁:被贬谪。

淮阴侯列传(节选)

西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1]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2]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3]。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4]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5]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6],乃谋畔[7]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沈沙决水,拔帜传餐。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

【解题】

本篇出自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第九十二卷。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韩信一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司马迁在文中注入了无限的同情和感慨。

【注释】

[1]布衣:平民。

[2]行营:四处寻找、谋求。

[3]良然:的确如此。

[4]伐与矜,都有夸耀自满的意思。

[5]血食:受享祭。古代祭祀,宰杀牲畜做祭品,所以叫血食。

[6]集:通“辑”,安定。

[7]畔:通“叛”,背叛。

《后汉书》四则

南朝·范晔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精诚所至,金石[1]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盛名之下,其为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解题】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又有所创新,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史料。

【注释】

[1]金石:坚如金石的东西。

前出师表(节选)

三国·诸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1]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侍中、尚书、长史、参军[3],此悉贞良死节[4]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6],猥自枉屈[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8]。后值倾覆[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0]。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11],以伤先帝之明[1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1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14],攘除奸凶[15],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17],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18]。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19]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题】

“表”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专为臣下对君王进行陈述求请时使用,类似的还有“章”、“奏”、“议”等。《前出师表》,是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当时为建兴五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的遗愿。

【注释】

[1]先汉:西汉。后文的“后汉”相应指代“东汉”。

[2]痛恨:遗憾。桓:东汉桓帝刘志。灵:东汉灵帝刘宏。

[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官职名。侍中指郭攸之和费祎;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诸葛亮死后继为尚书令,统领国事。

[4]贞良:坚贞诚实。良:忠诚坦白。死节:以死报国的气节。

[5]计日而待:指很快就会到来。

[6]卑鄙:地位卑微,见识少。

[7]猥:谦词,谦卑地。枉屈:屈尊、委屈。

[8]许:答应。驱驰:为人效劳。

[9]值:遇上。倾覆:指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后派诸葛亮到孙权处求助,与孙吴联盟,在赤壁共同抵抗曹操大军。

[10]寄:托付。这句指刘备东伐孙吴,在秭归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居白帝。

[11]不效:没有结果。

[12]伤:有损。明:英明。

[13]五月渡泸:建兴三年(225年)南中诸郡反叛,诸葛亮率军出征,渡过泸水,平定南中四郡。泸,泸水,即金沙江。

[14]驽钝:这里以劣马(驽)和不锋利的刀(钝)来比喻才能的平庸。

[15]攘除:铲除,排除。奸凶:指曹魏。

[16]旧都:这里指洛阳。

[17]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革。

[18]慢:怠慢失职。彰:暴露。

[19]咨诹:咨询。

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2]无以明志[3],非宁静[4]无以致远[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6],非志无以成学。韬慢[7]则不能励精,险躁[8]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9],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解题】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五十四岁临终前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也可以看做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注释】

[1]行:操守、品德。

[2]澹泊:也作“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3]明志:表达自己崇高的志向。

[4]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5]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6]广才:增长才干。

[7]韬慢:过度地享乐。

[8]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9]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三国志》三则

西晋·陈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解题】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国别史著作,主要记载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

文赋(节选)

西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1]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2],良多变矣,妍蚩[3]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4],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5],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6],因论[7]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8]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9],虽取则[10]不远,若夫随手之变[11],良难以辞逮[12],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解题】

这段文字选自西晋文学家陆机所著的《文赋》,主要论述了写作的动机和目的。陆机,字士衡,是西晋太康元康间最负盛名的诗人。

【注释】

[1]窃:谦称自己。

[2]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这句的意思是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3]妍蚩:美丑。

[4]属文:做文章。

[5]恒:常。逮:达。

[6]盛藻:褒义,华美的辞藻。

[7]因论:凭借此而议论。

[8]佗日:他日。殆:近于。

[9]伐柯:制作斧柄。

[10]则:标准。

[11]随手之变:随机的巧妙变化。

[12]辞逮:谓言辞达意。

陈情表(节选)

西晋·李密

伏惟[1]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2],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7]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同类推荐
  • 百年新诗代表作(1949—2017)

    百年新诗代表作(1949—2017)

    2017年,是新文化运动一百年,也是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年。一百年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呼唤,中国新诗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一百年间,中国新诗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趋于成熟、从简单到日渐精彩的过程;一百年里,陆续问世的新诗何止成千上万,其中的佳作也是繁星满天;而今我们采撷名作,只为呈现精彩!
  • 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译文经典)

    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译文经典)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编者君特·沃尔法特是国际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他不按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年代,从考订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页尼采遗稿中选编出这部作品。选编的第一条原则是,特别重视尼采哲学涉及“意志”“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虚无主义”等关键词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触过的重要人物,如叔本华和瓦格纳;还有尼采经常思考的问题诸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艺术和道德等。选编的第二条原则是尽力追求客观,甚至呈现出一种批判性阅读的视角。阅读这部哲学遗稿就好比在欣赏“一个知识分子写的日记”。沃尔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阅读这本书能看到最真实的尼采,更能使我们具体、直观、不受约束地理解尼采的“实验哲学”精神,对于尼采哲学的初入门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上佳读本。
  • 载一帆年华,拾一串落花

    载一帆年华,拾一串落花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丛书所收文章立意深刻,引经据典,或独具匠心,启迪思考;或充满正能量,使人砥砺前行;或优美细腻,给人温暖和力量;或饱含哲理和学识,助人开拓视野。可谓提升青少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金钥匙。本文集围绕故乡、历史、传统文化等主题精选作者数十篇佳作。这部作品集饱含真挚的情感、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展开历史的恢弘画卷;对文化、生活的变迁娓娓道来;赞美优秀传统文化,歌颂中华民族精神。
  • 外国经典电影故事

    外国经典电影故事

    本书鉴赏了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出水芙蓉、乱世佳人、一夜风流、爱情故事、蝴蝶梦、生死恋、埃及艳后、追捕、人证、蒲田进行曲等电影。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烟锁重楼

    烟锁重楼

    《烟锁重楼》1994年8月10日完稿于台北可园,是为电视剧拍摄而写作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民初的安徽白沙镇,据琼瑶本人所言,创作灵感是来自于安徽的棠樾牌坊群。曾家巍峨的七道牌坊远近闻名,不止是整个徽州地区的光荣。梦寒嫁入曾家的第一天,其中最戏剧性、最花俏也最壮观的一项礼仪,就是——新娘拜牌坊。大喜之日,全镇老少妇孺呼朋引伴,万头钻动的来看热闹,忽然间,喜庆人群阵伍中硬被插入丧葬队伍,顿时众人哗然。新娘子梦寒也震慑不已,她心中暗忖,自己究竟是嫁入誉满白少镇的礼教世家,还是自此被锁入茏罩神秘诡谲气氛的重重深楼中?
  • 我有一座鉴宝屋

    我有一座鉴宝屋

    新书《重生之末世大魔王》开始了,请求支持……
  • 就爱你的坏

    就爱你的坏

    三个被称为河东狮吼的闺密被冤家盯上,素曼妮在三年前分手后旧伤未愈,在面对新的爱情她不知道该不该接受,两个闺密有会如何的帮助素曼妮?素曼妮和韦皓轩之间的关系让其母亲兴奋不已,欧阳雨辰在圣诞节的出现给这段恋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障碍,她最终还是嫁给了成为植物人的韦皓轩。
  • 大小姐今日又昏倒了

    大小姐今日又昏倒了

    一朝重生,怎可让悲剧再次重演,一双异瞳,傲世天下,缜密布局,步步为营,前世的仇恨,该还了,死?不可能,会是生不如死。可谁能想到,心思多端的她,却因为重生,换来一副薄弱的身体。“大小姐昏倒了!”“大小姐又昏倒了?”孟家众人看着昏倒在某男子怀里的孟倾城,眼神各异。孟倾城醒来,小手勾着男子的领口,糯糯的开口:“娶我。”男子:“……好。”终究是我一个人抗下了所有。孟家大小姐出嫁,再次昏倒在马车里,往日应该担心她身体的孟家众人,这次却在担心,她能否洞房……孟倾城:“……”(本文以温馨为主,甜虐参半,新手文,需要呵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寻心孤子

    寻心孤子

    迎海阁中酒正热,惊涛云浪皆此客。游龙不再阎王败,扶桑可知千金涩?四海八荒我荡平,生生世世守冰清。任凭风雷惊山雨,青白自定怀空明。青城山下铁骨铮,泉州同袍点天灯。天下都是痴情儿,为艺为义为她生。寻心寻你寻不得,一心一情一安乐。虹间有意只如风,终了孤身入梦泽。
  • 酒醒了 就散场吧
  • 逆天狂龙

    逆天狂龙

    上古大神鸿钧舍身化为天道,一统天运。天道真的可以统治一切,不能反抗吗?错!大道五十,天道四十九,终有一道要逆天。那一道,便是秦殊的逍遥之道!逆天的狂徒,重生在远古,与盘古称兄道弟,和三清争上斗下。
  • 我的女儿是首富

    我的女儿是首富

    别惹我,比实力,我是特种神医!别惹我,比有钱,我女儿是首富!
  • 异能觉醒之全能守护

    异能觉醒之全能守护

    纪元173年,地球的臭氧层变得稀薄,宇宙辐射照射到地球导致物种变异,动物产生变异变成异能兽,不断攻击人类,人类要如何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