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3600000007

第7章 散文卷(6)

[5]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迹。

[6]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7]“去国”句: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去:离开。国:京都。

[8]“上下”句: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9]“沙鸥”句: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

[10]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11]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12]“不以物喜”句: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13]“居庙堂”句: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4]“其必曰”句: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

[15]“微斯人”句: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微,非,如果没有。

前赤壁赋

北宋·苏轼

壬戌[1]之秋,七月既望[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3]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5]之间。白露横江[6],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7]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8],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9]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10]击空明兮溯流光。[1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1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1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14]泣孤舟之嫠妇。[15]

【解题】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此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本文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非常难忘的艺术享受。

【注释】

[1]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

[2]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3]属:通“嘱”,引申为劝酒。

[4]少焉:不一会儿。

[5]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6]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7]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

[8]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9]羽化:道教把成仙叫做“羽化”。

[10]桂棹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的工具,形似桨。

[11]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

[12]倚:依、按。和:同声相应。

[1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慕,眷恋。

[14]舞幽壑之潜蛟: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15]泣孤舟之嫠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石钟山记(节选)

北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1]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2]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3]浪,水石相搏[4],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5]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6]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7],北音清越[8],桴止响腾[9],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10]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11]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12]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3],自以为得其实[1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题】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注释】

[1]彭蠡:鄱阳湖的别称。

[2]郦元:即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著有《水经注》。

[3]鼓:振动。

[4]搏:击,拍。

[5]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6]李渤:唐朝洛阳人,著有《辨石钟山记》。

[7]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8]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9]桴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0]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声音。

[11]殆:大概。

[12]陋者:浅陋的人。

[13]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14]实:指事情的真相。

六国论(节选)

北宋·苏洵

呜呼!以[1]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2]秦之心礼[3]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5]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6],以趋于亡。为[7]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8]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9]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0]是又在六国下矣。

【解题】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

【注释】

[1]以:用。

[2]事:侍奉。

[3]礼:以礼对待。

[4]下:吞下。咽:咽喉。

[5]而:却,表转折。

[6]日:每天。

[7]为:治理。

[8]劫:胁迫、挟制。

[9]于:比。

[10]以:凭着。故事:旧例。

游褒禅山记(节选)

北宋·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1]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2]也!

【解题】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官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七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注释】

[1]至于:抵达、到达。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相:帮助、辅助。

[2]得:心得、收获。

读孟尝君传

北宋·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1]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2]。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3],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4],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5],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解题】

《读孟尝君传》作者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文。王安石指出孟尝君并不是“将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而已。他认为贤明之士是指治国安邦的人,正因为孟尝君门下尽是一些雕虫小技之士,所以真正的贤明之士是不肯投靠他的。文章的观点非常有新意,和之前的评论大相径庭,但是又很有说服力。现在看来,只是对人才标准的不同看法而已。

【注释】

[1]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的贵族。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后担任了齐相。

[2]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这里指的是“鸡鸣狗盗”的故事。

[3]特:只、仅仅。雄:首领。

[4]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擅,拥有。

[5]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制,制服。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1]。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2]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3]而不妖[4],中通外直[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7],亭亭净植[8],可远观而不可亵[9]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10]!菊之爱[11],陶后鲜[12]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4]。

【解题】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曾这样赞誉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本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

【注释】

[1]蕃:很多。

[2]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3]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澈的水。

[4]妖:漂亮而不庄重。

[5]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6]不蔓不枝: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

[7]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显清芬。

[8]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9]亵:亲近而不庄重。

[10]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1]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2]鲜:很少。

[13]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14]宜乎众矣:应该是非常多了。

资治通鉴(节选)

北宋·司马光

才德全尽谓之[1]“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夫德者,人之所严[2];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解题】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组织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注释】

[1]谓之:称之为。

[2]严:敬。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环滁[1]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2]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3]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4]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5]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6]开,云归[7]而岩穴暝[8],晦[9]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10],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11],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1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13]白发,颓然[14]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解题】

欧阳修因政治原因被贬任滁州太守,《醉翁亭记》就作于这段时间内。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百姓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加之当地风景秀丽,这让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国家的积弊深重,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忧虑和痛苦。这两方面的情感都融合在了这篇文章中。

【注释】

[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今安徽省东部。

[2]琅琊:山名,在滁州西南十里。

[3]酿泉:水清可酿酒。

[4]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形容亭子四角向上翘起。

[5]智仙:琅琊山琅琊寺僧。

[6]林霏:树林里的雾气。霏,雾气。

[7]云归:烟云聚拢。

[8]暝:昏暗。

[9]晦:阴暗。

[10]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代老年人;提携: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

[11]野蔌:野菜。蔌:菜蔬。

[1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13]苍颜:容颜苍老。

[14]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醺醺的样子。

伶官传序(节选)

北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1]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2]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同类推荐
  •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王剑冰、陆春祥、陈世旭、鲍尔吉原野……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江河十年行”日记(2006)

    “江河十年行”日记(2006)

    早上,天下着小雨,从成都出发,到达已经建成的紫坪埔大坝时,整个大坝锁在雾中。都江堰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的副队长张立新向记者介绍说,大坝的修建为调节岷江的水量起到了作用。可是四川地矿局地质区域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却指着紫坪埔水库边上几处塌岸说:紫坪埔在枯水季节可以起到让岷江有水的作用。但由于来水不均,这就会给河床以及两岸的地质带来影响。况且,修坝后的调节水,一定是要先紧着发电才行,对岷江的生态用水要放在第二位。紫坪埔水库2000年开始修建,2006年基本竣工。水库距离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有6公里。
  • 新民间故事

    新民间故事

    《新民间故事》为父子书之一。《新民间故事》以小人物的视角,叙述民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故事,别的地方听不到、看不到。作者李民许现年六十四岁,一生历经坎坷,知道的故事也较多,他试图用夸张、诙谐的手法打造一个“民俗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人物个个性格怪异,事情件件蜿蜒离奇,这些人和事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看似与我们无关,其实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每个故事都是一种人生、一段历史。
  • 这个明朝真好玩儿

    这个明朝真好玩儿

    在明朝穿错衣服会有牢狱之灾,在明朝请吃饭必须发书面请帖,在明朝土豪们也流行貂皮大衣,在明朝黄花梨木家具是低档货。本书带你品鉴明朝人的生活趣味,领略鲜活新奇的明代生活画卷。从江湖到庙堂,从风俗礼仪到社会众生相。幽默风趣、鲜活有料,带你走进一个别样的明朝。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热门推荐
  • 杯具俏丫鬟:腹黑少爷太惹人

    杯具俏丫鬟:腹黑少爷太惹人

    她家少爷相貌一流,嘴巴九流,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喝喝茶,看看书,顺带骂骂她这个可怜小丫鬟。可怜她领人俸禄,受人管辖,有气也只敢在心里骂。可是啊,有一天,少爷竟然不骂她了,只拿又气又无可奈何的眼神看她……少爷啊,您该不会由气生爱,看上奴婢了吧?
  • 玫瑰的隐秘情人

    玫瑰的隐秘情人

    我这朵小玫瑰,这辈子只有在严景行的身边才会尽情盛放。我一直以为我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哪成想……
  • 我是读者我怕谁

    我是读者我怕谁

    想当神医吗?来看小说吧!想做兵王吗?来看小说吧!超神阅读,你没有见过的全新版本,点一下爽一年,看书不花一分钱!
  • 听闻魔君想娶我

    听闻魔君想娶我

    作为一个魅力四射倾国倾城的桃妖,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闯荡江湖,去看美男子。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终于如愿以偿的让师父同意带着我下山了。可师父说我下山不是去吃喝玩乐的,是要去找回我散落在各地的妖魂。这任务很艰巨呀!不过有师尊在,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再说了,我还遇到了一个美得让我流口水的妖孽陪着呢,唯一的烦恼就是,这个妖孽实在是太好看了,那些妖艳贱货前仆后继的往我家美男身边靠怎么办?我一边忙着找妖魂一边还得掐桃花,想想就很累。你看,又有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说要嫁给我家美男了,怎么办怎么办!“放开我家美男,他是我的!”“嗯,本尊是夭夭的,尔等休得妄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领主在上

    领主在上

    兽人咆哮,恶魔肆虐,来自外界的入侵让原有的秩序崩溃。高高在上的精灵低下了头,翱翔天空的巨龙折断双翼,蝼蚁般的人类却在一次次痛苦的洗礼中崛起。这大乱之世罗杰不但要争,还要争得光芒万丈。
  • 在你彷徨的时候,总有人在前行

    在你彷徨的时候,总有人在前行

    生活是有需要努力和拼搏精神的。它并不会因为你的“特殊状况”而开绿灯,它不会因为你的迷茫而有所宽容,也不会因为你的彷徨而手下留情。你所能做的,只有抛却迷茫彷徨,拥抱激情洒脱,在人生之路上含着眼泪,忍着疼痛,淌着汗水,奋力向前跑。张天怡邀请你一同奋战于这个世界,让它滋养你的心灵,给你武器、给你力量,然后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路途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身姿挺拔!
  • 我还能变强

    我还能变强

    他打破了学院最强传说,他创造了诸多不可能,他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修炼的认知。他的强大,已经让人们开始觉得不真实了。极恶组织,号称魂界最大的反派。所有邪恶成员都战战兢兢的看着门口那个身影。“喂,你们这里,谁最强?”我叫张扬,我还能变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颤栗异次元

    颤栗异次元

    数据流,无限流。因为没有达到收藏标准,本书免费了哟。群:732483425。
  • 地判天道

    地判天道

    远古神话判官衙门,正邪难断。天道无常,自然法则。一句:地判令。无数生灵低头不语,归宿何命,走入无常路。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又是对错。无解,无缘由。哭着笑了,笑的伤了,轮回天地。一个人,走去走来,神秘又平凡,享受着无情无义的煎熬,经常流泪却不能让人看到,默默无言。选择只有俩个,没有绝对的观点,只是你命运寄托,一但选判,没有回头路。道本来就应该如此。到底是那天高还是地厚,地判天道,不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