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2300000002

第2章 郭永怀:永远的怀念

1968年12月5日,一架从西北飞来的中国民航客机在北京机场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中国核武器事业的重要科学家郭永怀先生不幸遇难。

当人们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和警卫员紧紧拥抱着,胸前是保护得完好无损的氢弹绝密资料。

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康奈尔大学航空系的五位创始人之一。

早在1933年,倾心于物理学专业的郭永怀就在顾静薇教授推荐下,跟随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深造,考入北大物理系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永怀于1938年南下昆明,在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半工半读。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和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使他认识到,一个没有先进科技和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将永远会落后挨打,因此他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光学专业,改学航空工程。在此期间,他在周培源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流体力学。1938年夏,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等人一起被录取,成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第一批中国留学生。

1941年,在多伦多大学以优异成绩和出色论文获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的郭永怀又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力学大师冯·卡门,对当时最具挑战性的课题——跨声速流动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研究。当初在确定研究课题时,面对跨声速流动这一困难重重的问题,很多人都不愿意涉足,但郭永怀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性格,却令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难题。

天道酬勤,四年的刻苦钻研与拼搏,使他在这个领域的成就获得举世公认,为人类突破声障难题起到关键作用。1946年秋,冯·卡门的大弟子威廉·西尔斯教授在康奈尔大学航空科学部的基础上创办了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邀请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郭永怀到校任教。从此,郭永怀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系的五位创始人之一,并在这里工作了十年。

当时在康奈尔大学的中国人并不多,多是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学校出去的留学生,闲暇之余大家便经常在一起聚会。在这里,郭永怀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李佩。从一见面起,郭永怀高高瘦瘦的外表和沉默寡言的个性就给李佩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适说:“像郭永怀这样的人都要回国了,真是人心所向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海外学子产生了强烈的归国念头,但美国当时执行的反华政策却让这些思乡的爱国学子有家难回。也正是在这时候,同处美国的科学家钱学森在被美国政府拘留长达五年之久后,在郭永怀等多位科学家和爱国人士共同出资营救下获得保释,并在1955年终于踏上了重返祖国的归程。钱学森在美国的遭遇给郭永怀带来了极大的震动,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思念,他毅然决定在自己所承担的一个研究项目完成后也立即返回新中国。与钱学森临别时,郭永怀与他相约一年后在祖国相会。

1956年,在作回国前的准备工作时,由于受钱学森被美国政府拘留事件的影响,郭永怀在整理自己的文章稿件和讲义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烧掉自己所有的科学手稿。作为妻子的李佩表示不解,他就对妻子解释说:“反正东西都在我的脑子里。”

在随后一次参加由航空研究院院长威廉·西尔斯教授举办的野餐会上,趁着野餐用的炉子里炭火未尽,郭永怀怀着复杂的心情,亲手一页一页焚烧了自己的手稿。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经过出版的科学论文自己可以带走,但是如果把尚未出版的科学手稿带出国境,则会受到法律的处分。

一时间,常常有人出面劝说郭永怀不要回到中国大陆,一位从台湾教育部去的先生甚至专程登门拜访,劝说郭永怀即使不去台湾,也不要离开美国……但郭永怀回国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据说胡适曾经感叹道:“像郭永怀这样的人都要回国了,真是人心所向啊!”

1956年9月底,郭永怀一家带着友人的祝福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第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

在广东罗湖口岸,郭永怀夫妇刚刚踏上祖国的土地,就从前来迎接他们的中国科学院的何祚庥等人手中,接到了老友钱学森写给自己的信,信中写道:“……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第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

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科技界热烈欢迎的郭永怀回到祖国以后,马上就和钱学森、钱伟长等人一起投身于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工作中。1956年年底,成立仅几个月的力学研究所就迅速发展为全国力学研究中心,不久,郭永怀受命出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当时正值力学所发展扩大、任务艰巨的关键时期,作为副所长的郭永怀肩负了相当繁重的工作任务。喜爱音乐的他,从国外带回来的大批唱片,也仅仅在周六的下午稍事休息时偶尔听过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欣赏了……

1960年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工作最艰难的一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单方面决定撤走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这给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此困境下,中国政府决定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负责核武器研制项目的钱三强决定抽调中国第一流的科学家参与中国的核计划,于是从全国调集了一支由105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特殊攻关队伍。在钱学森的推荐下,郭永怀这位以跨声速流动与应用数学驰名世界的力学家,加入了铸造核盾牌的行列,与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组成了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在这支攻关队伍中,郭永怀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为了便于科技攻关,九院还成立了四个尖端技术委员会,郭永怀亲自领导场外试验委员会,负责进行核武器研制的实验和武器化研究。

为了加快我国核武器的研制步伐,1963年,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陆续迁往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作为原子弹场外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永怀多次深入爆轰试验现场,指导科研人员反复进行物理引线、引爆方式、环境试验和炸药爆轰波理论计算及安全论证等研究。在零下25摄氏度的大戈壁上,他与年轻队员们一起为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忘我地工作着。

在西北生活还是挺艰苦的,有时候就想烧杯热茶喝。

位于青海省海拔3800米以上的戈壁试验场,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在这里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科研人员们,由于高原作业的缘故,因为缺氧造成了头晕、胸闷、心悸、厌食等诸多身体不适,再加上要抢时间争速度,营养又跟不上,导致不少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浮肿反应。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郭永怀每年有几个月必须来回奔波于北京和青海之间指导工作,这样就越发加重了高原反应发作的频率。当时年龄刚刚五十多岁的郭永怀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看上去显得很老,但他一直在坚持工作。他与年轻的科研人员们一起,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常就在试验现场风餐露宿,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才钻进帐篷,躺在一张小铁床上恢复一下体力。有好几次郭永怀都差点儿晕倒,但稍事休息后,又硬挺着和试验人员一起作业,一道攻关。

即便这样,作为妻子的李佩,也只是偶尔才听到丈夫提起,在西北生活还是挺艰苦的,有时候就想烧杯热茶喝。于是李佩就给他准备了一只小电炉和一口小锅带去西北。而至于在那里的其他情况,李佩则再也没有听郭永怀提到过。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时刻——在西北浩瀚的沙漠戈壁上,一声巨响,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炸响了!当蘑菇状的烟云扶摇升腾时,人们无不欢呼雀跃。这一刻,郭永怀却因过度疲惫突然瘫软在地……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采用降落伞使氢弹缓慢降落的方式,正是郭永怀率领科研人员反复试验后被采纳的。在郭永怀致力于我国核武器研究发展的八年多时间里,从原子弹到氢弹装置再到核航弹、导弹核武器,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在中科院组织的星际航行座谈会上,郭永怀提出了我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运载工具、推进技术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不久,他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65年,我国将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郭永怀负责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的领导工作。1965年9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然而,郭永怀在生前谈及这些成绩时,经常挂在嘴边上的却是这样一句话:“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事务中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人们为怀念郭永怀,在高山上修建了一座小亭子,张爱萍将军亲书“永怀亭”。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待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急忙安排赶回北京。当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时,在换乘飞机的间隙里,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5日凌晨,飞机在机场上空开始徐徐降落,可是,就在离地面四百多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机身突然失去了平衡,偏离降落跑道,向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一头扎了下去,只听“轰”的一声,飞机前舱碎裂,紧接着火焰冲天腾起……前来迎接郭永怀的人们从惊骇中清醒过来后,急忙向出事现场飞奔过去。当大家从飞机残骸中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已烧焦了大半。令人不解的是,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这才发现,郭永怀的那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护在他们的胸前。

在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这是对英雄未了心愿的最好实现。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元勋予以表彰,追授郭永怀“两弹一星”金质奖章。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饱含激情地说:“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

后来,李佩把郭永怀和警卫员小牟的骨灰一起从八宝山迁到了中科院力学所,安葬在办公楼前的汉白玉的郭永怀雕像底下,让他们永远守望着自己热爱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事业。

在四川绵阳的实验基地,人们为了怀念郭永怀,在高山上修建了一座小亭子,曾任国防部部长的张爱萍将军亲书“永怀亭”。如今,人们常常来到这里,怀念郭永怀和他崇高的精神风范。

(文倩)

同类推荐
  • 夜路十年

    夜路十年

    本书的作者,童年丧父,又逢抗日战争,逃难、被困、饥饿一样不少,好不容易挨到新中国成立,参加了解放军,成为空军卫生员,后来转业到地方医院,成为交口称赞的好医生。他的一生,悲喜交加,起伏跌宕,不啻成大时代的一个缩影。在“民国范儿”成为流行语的今天,一位穿越民国漫漫长夜的老人却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个时代真实的颠沛流离、兵荒马乱。
  •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尊在马路边

    天尊在马路边

    新书上传《都市之我从地心来》,兄弟们去看看,求推荐,求收藏!!地精拜谢!! 这是一个天尊重生都市,修炼升级的故事。这是一个装逼、打脸、踩人无极限的故事。“他们把脸伸过来,我能怎么办啊?”那个天尊重生了,他有点不一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莫先生,别来无恙

    莫先生,别来无恙

    程箬这辈子最倒霉的事,可能就是,不知自己怎么死的。重生到三年后面对臭名昭著的新自己,本来已经够迷茫的,结果自己的未婚夫竟然是自己前世丈夫的死对头?但又什么关系呢,一条凭自己逆袭的路也是可以走的。再一次嫁给自己丈夫好了!可是,若是当初害死自己的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丈夫呢?没关系,我爱你时,你怎样都好,可是你对不起我了,那我便不去爱你!莫先生,你还是继续当我的未婚夫吧!
  • 武道凌云

    武道凌云

    我心武道,壮志凌云!饱受欺凌的圣武院弟子萧凌,在一次意外觉醒逆天‘血炎’武魂,修《八门遁甲》,从此踏上了轰杀天才妖孽的逆袭之路。只问,这苍茫大地,谁敢与我一战?
  • 我这浅显易懂的心和那深沉如夜的爱:沈从文传

    我这浅显易懂的心和那深沉如夜的爱:沈从文传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沈从文的为人和他的作品一样,独具魅力。本书追随沈从文的成长足迹,以及他在文坛的发展与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述说了沈从文、张兆和的爱情传奇,并揭秘了一些文坛往事,全面展示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与文学成就,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印刻了他平凡而不朽的人生。
  • 媳妇,你别走

    媳妇,你别走

    “阿芷现在是丑丑的大花猫了。”苏祺钰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一双小胖手手舞足蹈的挥着。谁知下一秒白嫩的脸上就被一双小黑手肆虐着,言芷箐满意的揪着黝黑的小脸蛋,“你现在也跟我一样丑了,以后就只能跟我一个人玩了,知道了吗?”成婚后的某日,某人厚着脸皮在她怀里拱来拱去,最后摸着她圆润的小肚子说着,“媳妇啊,我们生个娃娃玩吧?”言芷箐听得满脸黑线,“找别人给你生着玩去!”“可你说了我只能跟你玩啊。”某人满脸无辜。言芷箐抚额,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
  • 玄武炎黄纪

    玄武炎黄纪

    以我炎黄之血,铸我炎黄魂!你问我是谁?我!叶不凡!炎黄子孙!你问我想做什么?我要踏足那玄神巅峰,用实力铸就一个和平世界!
  • 白蛇之碧水青韵

    白蛇之碧水青韵

    “西湖水底岑碧青,这句话你们可知晓?”一只老龟在茂密的莲叶之下摇头晃脑的说,“咱们在这西湖水域做妖,那是没什么规矩。就是要牢记这么一句话。那岑碧青,岑大人是万万不可招惹的。情愿惹上了西湖龙宫的人,也别去冒犯了岑大人。”“知道了,知道了。”一只小虾兴冲冲的接道,“是青姑娘嘛!”“不是青郎君么?”旁边的小鱼一脸疑惑。到底是青姑娘,还是青郎君?谁知道呢。